心理健康教育在幼儿园课程活动中的应用方法和策略

2020-05-25 02:33薄惠琳
家长·下 2020年3期
关键词:方法和策略心理健康教育幼儿园

薄惠琳

摘要:本文对幼儿园的心理健康教育进行了研究,提供了一些保障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方法,主要是为了引起幼儿园教师对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促进幼儿的健康持续发展。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幼儿园;课程活动;方法和策略

随着健康理念由生物——医学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人们对心理健康越发重视。很多学校为学生配备了心理健康导师,幼儿园也是如此,当家长或者幼儿教师发现幼儿在心理上出现问题时可以到心理咨询室咨询问题;并且平常还会开设一些课程引导幼儿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但是在我国,幼儿园还是普遍关注幼儿的生理问题,缺乏对他们的心理问题的关注。在幼儿园的早期教育中,健康教育主要讲解的是一些关于身体外部条件的知识,关于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却讲解得很少。

直到20世纪80年代,幼儿园才开始关注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但是心理健康教育一直是与道德教育结合在一起的。幼儿园的教师没有对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有过多重视,也没有为幼儿提供适合的心理健康教育计划。但是,随着时代的变革,大健康观越发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教师也在不断丰富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并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幼儿的整个教育体系中。另外,关于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文章也在增多,理论知识在不断丰富,教师也要在平常的教学中多为幼儿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

一、在课程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教师可以根据具体学习情况,在课程中满足幼儿的身心发展,将课堂内外连接起来,为幼儿提供良好的学习情境,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对幼儿的身心状况进行教育,激发幼儿的学习潜能,让幼儿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有所收获。教师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应该秉承以下几点原则:尊重、适度、兴趣、发展。教师应该尊重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潜能,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一)开展教育主题活动课

教师在开展教育主题活动课程时应该涉及以下五个主题:激发幼儿饱满的学习热情,丰富幼儿的认知能力;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特殊复杂的环境中也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当幼儿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难题时,教师应该帮助他们解决困难;锻炼幼儿的交往能力,让幼儿学会团结合作;激发幼儿的情感,让幼儿在特定的情境中学会表达自己的情绪。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题要结合课程标准,还要与幼儿的学习和生活联系起来,遵循幼儿的学习需求和身心发展特点,为幼儿创造适合他们的学习环境。

比如,《愉悦来园》能够解放幼儿的天性,让幼儿学会在复杂的情境中正确表达自己的情绪,锻炼他们的适应能力;《我能行》是锻炼幼儿的行为能力,让幼儿变得更加独立;《我帮你》是为了让幼儿学会互帮互助,锻炼口语交际能力,从小养成社会化行为。上述主题就能够满足幼儿的身心发展需求,既能够完成教学目标,还能够与幼儿的生活紧密相连。

(二)围绕五大领域进行教学

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这五大领域都会涉及心理健康教育,因此,教师在组织幼儿的一日活动时应该与这五大领域紧密结合。另外,心理健康教育是需要教师长时间进行渗透的,需要在丰富幼儿的认知,激发幼儿的情感,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基础上进行渗透的。教师在所有课程中都可以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点,当然教师要遵循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充分整合自身具备的知识,对幼儿的心灵进行浇灌。

二、对幼儿进行单独辅导

在幼儿的印象中,园长具有权威性的地位,但又不失亲切感,所以园长对幼儿进行单独辅导能够具有非常大的作用。教师遇到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时,可以向园长请教,让园长出谋划策。园长应该为幼儿的身心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秉承以下几点发展原则:

其一,保密原则。园长应该对与幼儿的谈话内容进行保密,让幼儿能够畅所欲言,愿意将自己的想法告诉园长。

其二,非指示性原则。幼儿的自律自控能力并不像成人,但是他们也具有自我决定的作用。园长需要启迪幼儿的智慧,引导幼儿积极思考,让幼儿能够想出办法解决自己的问题。

其三,疏导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问题幼儿”的行为不易被周围的人接受,在生活中经常会受到别人的指责,容易出现自卑倾向,也会主动疏远那些指责自己的人。园长应该找到办法让幼儿释放自己的压力与情绪,找到恰当时机引导幼儿,从而取得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效果。

其四,系统性原则。幼儿的行为和心理问题是由多重因素造成的,园长应该了解教师及家长是否有做得不对的地方,主动联系教师和家长,让他们改正不足的地方。幼儿的心理问题并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够完全解决,而是一个系统的长期进行教育的事情,园长在平常的教学中应该多观察幼儿的行为和情绪变化,从而取得良好的心理辅导作用。

三、在幼兒的游戏中进行教育

游戏对幼儿发展的促进作用是非常巨大的,也有助于幼儿的健康成长。首先,游戏是幼儿活动的一部分,在游戏中幼儿能够做出多个动作,不但能够放松自己的身心,还能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其次,游戏还能丰富幼儿的认知。幼儿在游戏中能够积极探究,对周围的事物亲身体验,也能对周围的事物和行为进行模仿,从而满足自己的身心发展需求。

四、结语

总之,随着经济的发展,幼儿的身心发展变得非常重要。幼儿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急需教师和园长的心灵浇灌,教师应该为幼儿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在恰当的时间引导幼儿的行为,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教师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应该合理把握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找到科学有效的方法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并不断在教学实践中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让幼儿和谐健康成长。参考文献:

[1]王璇,赵静,赵娥.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及实施中存在的问题[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7(7).

[2]刘余,李雪平.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文献研究综述[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7(12).

[3]郁红玲.幼儿园一日活动申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J].成功(教育),2013 (16).

(责编 吴娟)

猜你喜欢
方法和策略心理健康教育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浅谈高职院校班主任的工作管理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
浅析优化职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方法和策略
关于高中英语写作有效教学方式的探索
大学生心理问题应对新模式
想念幼儿园
幼儿园私家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