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急诊流程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诊治及预后的影响分析

2020-05-26 13:34刘东晖王文阳林梅毅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12期
关键词:颅脑病情流程

刘东晖 孟 晗 王文阳 林梅毅

(厦门市中医院急诊科,福建 厦门 361000)

颅脑损伤是指由暴力创伤直接或间接作用于头部从而对大脑造成的颅脑组织损伤。而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能够被确诊则是根据格拉斯哥昏迷记分法确定,患者在受到创伤后昏迷6个小时及其以上或再次昏迷者。鉴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病情发展速度较快,如若未得到有效急诊及抢救,临床致死率及致残率极高,对患者生命安全的影响较大[1]。对此,本研究针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急诊实施优化管理,其临床效果令人满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于我院急诊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80例,80例患者均符合意识障碍,感到头痛,恶心,呕吐,肢体瘫痪等确诊症状,其中实施优化急诊流程前患者设置为参照组(n=40),优化急诊流程后为实验组(n=40)。男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51例,女性患者29例。最小年龄19周岁,最大年龄68周岁,中位年龄(46.91±10.27)周岁。2组患者年龄、性别资料统计分析,其结果不具备明显差异(P>0.05),本研究分组方式可比性测试合格。纳入标准:①全部患者经颅部影像学检查均为颅脑损伤且根据GCS评分为重度颅脑损伤(3~8分);②损伤至到院时间不超过2 h[2]。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内脏损伤;②院前死亡。

1.2 方法:对参照组实行常规急诊流程安排,对实验组进行优化后的急诊流程安排。优化急诊科干预形式包括如下流程:①患者入院后,急诊分诊人员院前接诊后,立即根据患者症状表现及简要查体对其病情加以评估;询问关于患者的受伤原因,受伤时间,对已经出现脑疝症状的患者立即注射静脉滴注脱水药;对检查后发现可能有颅内血肿的患者做好术前准备。在等患者的生命体征相对平稳之后才能转送,转运患者期间明确其伤害情况,并对其实施简单处理,并准备好急救用品,严密监测患者的病情发展,保障其安全[3]。②患者因脑部受到严重损伤,因此发生休克的概率较高,对此,需立即为患者建立静脉通道,补充外周血容量,在补液过程中对患者血压、心率等指标予以监测,防止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及时纠正患者的休克反应,使患者保持平卧、注意保暖。如患者存在颅压过高问题,可遵医嘱给予利尿药物,防止患者出现脑水肿问题。按照患者的病情轻重程度合理安排急诊流程的处理程序,以防耽误患者的抢救时机,对在急诊工作的护理人员进行专业接诊流程的培训,确保急诊人员的专业素质过硬,不会慌乱。③采取相关措施,防止患者发生呼吸不畅问题。颅脑损伤的患者根据病情严重程度的不同,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侧卧或者平卧,这样有利于呼吸道分泌物的排泄[4]。再者,因患者处于意识不清状态,需保障其呼吸道畅通,抬高床头并将其头部偏向肢体一侧,如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伴有舌后坠问题,开通口咽通气道,避免患者窒息,提升抢救效果。④在第一时间得知颅脑损伤患者即将入院时联系神经外科专科医师至急诊抢救室等待,即使需要评估患者的病情是否需要手术,也要在评估前将可能需要抢救手术患者的用具提前准备,并且同时做好完善术前准备的流程[5]。⑤急诊护送在进行CT检查同时通知手术室同时完成术前准备,患者做完CT神经外科医师阅片评估需要手术后直接送往手术室进行手术。完成优化后急诊流程。⑥及时与患者家属沟通,安抚家属的情绪,只需要积极配合医师的治疗。由于患者会存在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护理人员也应该鼓励患者,尽量唤醒患者的意识,给予进行治疗的信心,合理地进行心理安慰,增强患者及其家属的治疗信心[6]。⑦一定要训练急救人员对于时间的把控。在第一时间掌握时间的主动权,不能浪费时间使患者的病情恶化,耽误救治。这关系到患者预后的恢复状况,因为颅脑伤可能造成血栓,堵住血管的流通,影响血液流通,成为血块,在预后处理病情会变得更为复杂,棘手。

表1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治疗相关指标比较()

表1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治疗相关指标比较()

1.3 观察指标:观察患者在院期间急诊时长、抢救时长、住院时长、总体费用,预后恢复评价指数等相关指标数据;急救效果:成功:患者经抢救后生命体征基本平稳,转入相应科室住院治疗。残疾:患者治疗后处于植物状态或肢体发生永久性残疾;死亡:患者治疗后发生不可逆转的脑死亡。

1.4 统计学分析:本研究将8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相关数据录入SPSS 19.0软件之中,实验组与参照组急诊时长、抢救时长、住院时长、总体费用数据行t检验,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2组患者重型颅脑损伤急救效果情况和预后恢复程度使用χ2检验,采用(n%)表示。对比分析以P<0.05作为衡量水准,从而判定其统计学意义的存在必要性。

2 结果

2.1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治疗相关指标比较:对比实验组与参照组治疗相关指标数据(表1),实验组急诊时长、抢救时长、住院时长均短于参照组,与参照组比较,实验组总体费用较低,二者差异明显(P<0.05)。

2.2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急救效果比较:对比实验组与参照组重型颅脑损伤急救效果情况(表2),实验组重型颅脑损伤急救总存活率(92.50%)高于参照组(70.00%),二者差异明显(P<0.05)。

表2 2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急救效果比较[n(%)]

2.3 患者昏迷评分制定预后评价标准:本文根据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制定预后评价标准:5分表示恢复良好程度,4分表示患者属于轻度残疾,3分表示患者属于重度残疾,2分患者像植物一样生活,1分表示患者可以被宣告死亡。预后好转程度=良好+中度残疾。P<0.05,数据有明显差异,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40例,其中5分20例(50.00%),4分18例(45.00%),3分2例(5.00%),2分0例(0.00%),1分0例(0.00%);参照组40例,其中5分11例(27.50%),4分9例(22.50%),3分10例(25.00%),2分10例(25.00%),1分0例(0.00%)。P<0.05,数据有明显差异,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重型颅脑损伤主要是大脑在遭受到撞击之后导致颅脑组织受到严重的损伤,目前以紧急抢救、纠正休克、清创、抗感染及手术为主要治疗原则。颅底的骨折可能会发生脑脊液耳漏、鼻漏等状况;脑干受到损伤通常情况下就会出现意识障碍、呼吸循环障碍等症状,严重时将发生脑疝以致危及患者的生命。因此,第一时间准确判断患者的病情,进行急救处理将是最有利于患者病情的,及时排除生命危险[7]。建立紧急急救通道,为病情危急的患者开辟一条绿色的生命通道是医院人文关怀的体现,以救人为本理念的实施。重型颅脑损伤若是急救不及时或是急救措施不完善,会直接耽误患者的最佳治疗时机。常规的急诊流程无法应付病情相对比较严重,复杂的患者,在院期间患者的急诊时长、抢救时长、住院时长、总体费用以及急救效果都比不上优化后的急诊流程带来的效果[8]。比如在对患者病情的严密监控过程中,监测并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发现患者的瞳孔情况,若是瞳孔逐渐变大,则立马联系医师进行紧急救护。借助监护仪对患者的脉搏,血压等进行密切观察,对患者的尿量,性质进行检测,观察患者的病情是否得到好转。优化急诊流程之后对患者预后也有一定的影响。较早或者及时的院前急救能够帮助患者恢复健康争取时间,降低患者的病死率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这需要归功于护理人员的急救工作有规律有计划的进行,不盲目不慌乱,在最短的时间内快速准确的判断患者的病情并且可以给出中肯的建议。时间对于救治急诊颅脑伤的病患尤为重要,尽量缩短时间,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是最佳选择方案。本文通过分析优化急诊流程之后,预后患者的恢复好转程度明显优于常规急诊流程的患者,因此,值得我们在临床上运用。急诊科室中患者病情紧急,且病情发展速度极快,对医务人员的工作能力及效率要求极高,尤其是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而言,急诊工作质量直接影响其生命安全[9]。对此,本院针对重型颅脑损伤急诊患者优化其急诊流程,从而提升急诊工作效率。一方面,优化护理流程能够提升急诊科医护人员工作效率,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诊治护理措施,能够缩短急诊时长。另一方面,在急诊流程优化后,急诊医护人员操作水平得以显著提高,能够更为准确、迅速、优质的完成相应的抢救工作,同时与相关专科的协作能力也将提高,为后续的治疗和抢救节省宝贵时间[10]。在实际应用过程之中,还需对急诊科医护人员实施相应的培训和教育,通过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模式,使其充分了解各项抢救及急诊工作内容,并掌握突发事件的处理方式,进而全面提升急诊质量,提高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抢救效果[11]。综上所述,本研究结果显示,我院优化急诊流程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急救、抢救、住院时长得以显著缩短,患者治疗费用较低,急救成功率高,患者病情预后恢复的程度良好。因此,本文通过研究分析认为优化急诊流程在重型颅脑损伤在急救方面取得的效果显著,具有临床推广应用的优势。

猜你喜欢
颅脑病情流程
HBV-ACLF患者血清miR-122和HMGB1水平及其与病情、预后的关系
优化急诊护理在重症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不戒烟糖友病情更难控制
低GI饮食模式或能显著改善糖尿病病情
重症肺炎肺泡灌洗液miR-127-5p、 miR-3686、 sTREM-1的表达及与病情、预后的关系
吃水果有套“清洗流程”
多脑池沟通技术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进展
一体化急救护理新模式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
违反流程 致命误判
四川省高考志愿填报流程简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