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药学服务对高血压患者用药合理性及依从性的影响

2020-05-26 13:34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12期
关键词:不合理药学依从性

(沈阳市红十字会医院,辽宁 沈阳 110013)

高血压作为临床最为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具有发病率高、病程绵长及无法彻底根治等鲜明特点,是诱发心血管疾病的主要风险因素,对于患者身心健康造成极其严重的影响[1-2]。目前临床治疗高血压疾病呈现出就诊率低及患病率的局面,其疾病控制情况相对较差,与患者自身缺乏用药知识、自我保健意识不佳及用药依从性过差间存在着密切联系,而如何于疾病治疗期间予以正确的用药指导,是医务人员所面临的主要挑战[3-4]。鉴于此,本文将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重点探究临床药学服务对高血压患者用药合理性及依从性的影响,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将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进入我院实行常规护理的58例高血压患者划分为对照组,将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进入我院实行临床药学服务的58例高血压患者划分为观察组。其中,对照组58例患者中男女比例为37∶21,平均年龄为(61.34±3.47)岁,平均病史为(5.61±2.12)年;观察组58例患者中男女比例为37∶21,平均年龄为(61.31±3.48)岁,平均病史为(5.63±2.09)年。结合以上具体资料发现,所有纳入对比的患者各项基本信息均不存在明显差异性,如性别及年龄等,P>0.05,说明所有患者具备纳入对比的研究价值。同时,本次研究要求所有患者及其亲属提前阅读签署实验同意书,了解实验基本流程及具体内容,并且该实验得到本地伦理协会审核同意。

1.2 护理方法: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护理,即:药物治疗期间向患者提供饮食指导及健康教育等常规护理干预服务,及时处理好护理期间出现的问题,确保护理工作顺利、有序执行。观察组患者实行临床药学服务,包括:①护理人员主动与患者沟通交流,了解患者基本情况及具体病程,利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介绍相关药物知识,例如:药物用法及口服剂量,详细讲解药物治疗期间各种注意事项及药物可能引发的不良反应,指导患者妥善应对各种不良用药反应。②护理人员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制定兼顾针对性及个体化的药物治疗方案,提前协助患者开展全面身体检查,结合检查结果评估患者个体病情的发展程度,采取具有个性化的治疗手段,最大程度上发挥药物作用控制血压指标促使其始终处于平稳波动状态。③护理人员尽可能于临床治疗期间强化对于患者药物使用情况的监督管理力度,便于及时了解患者血压控制效果,一旦出现突发性情况则及时上报主治医师,立足于具体治疗情况适当调整用药方案,提倡患者全面阐述药物使用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状况。④即便主治医师基本全面掌握药物使用原则及使用方法,但是无法深入了解药理作用及药学特点,客观上要求相关护理人员灵活运用信息技术手段突出专业药物咨询平台的作用,帮助患者由正规渠道了解最为全面的药物治疗信息及数据。

表1 两组患者用药不合理事件发生率对比[n(%)]

1.3 判定标准:分别统计2组患者是否出现注射液输注顺序不合理、给药时间及间隔不合理、特殊剂型药物使用不合理及注射液滴注速度不合理等用药不合理事件[5-6]。同时,对比2组患者用药依从性,遵循医嘱坚持用药为依从、偶尔出现漏服药物情况为部分依从、无法遵循医嘱坚持用药为不依从。此外,观察2组患者是否出现呼吸抑制、恶心呕吐、咳呛及心律失常等用药不良反应。

1.4 统计学分析:本次实验选择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收集及数据处理,将(%)视为计数资料的表现形式且选择χ2为检验标准进行研究,将()视为计量资料的表现形式且选择t为检验标准进行研究,P<0.05则意味着2组研究数据出现明显差异性,具备统计研究的最终价值。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用药不合理事件发生率对比:对比统计结果发现,对照组与观察组用药不合理事件发生率分别为24.14%及3.45%,二者相比差异明显,2组数据具备统计学研究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用药依从性对比:对照组用药依从率为82.76%,该组依从24例、部分依从21例及不依从13例;观察组用药依从率为94.83%,该组依从28例、部分依从27例及不依从3例。对比统计结果发现,对照组与观察组用药依从率分别为82.76%及94.83%,二者相比差异明显,2组数据具备统计学研究意义(P<0.05)。

3 讨 论

高血压疾病与其他疾病相比,存在发病后伴随患者终身,并且深受病情演变发展的影响,对于机体内肾脏功能及结构均产生不同程度的损害,可能渐渐出现肾小球或肾小管缺血的问题,造成重要脏器病变。目前临床治疗高血压停留于长期用药控制治疗的阶段,一旦药物应用合理性远远不足则直接影响临床治疗效果,甚至波及患者身体及心理健康[7-8]。由此可见,高血压治疗期间采取科学合理的药物干预措施能明显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规范其用药行为。此外,临床治疗期间降压效果不够理想的原因相对复杂,与尚未发现或无法纠正继发性因素间存在着密切联系,例如:患者自身用药依从性过差等。同时,患者长期处于不健康的生活状态中也存在着影响临床用药治疗效果的可能性,客观上要求相关护理人员主动与患者沟通交流,以保证治疗用药安全性及有效性为前提条件,纠正患者原本错误的生活习惯。结合本次研究结果发现,纳入2组高血压患者分别实行常规护理及临床药学服务,其结果显示对照组用药不合理事件、用药依从性及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与观察组相比差异明显,说明临床药学服务能规范高血压患者用药行为增强其用药依从性,明显降低用药不良反应率[9]。此外,药物治疗期间临床药师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及作用,能全面掌握药物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便于及时发现不合理用药情况。

由此可见,临床药剂师协助医务人员向患者进行疾病相关知识宣教,仔细讲解高血压及治疗药物方面知识大大提升患者的认知程度,树立患者自我保健意识,明显增强其自我管理效能,并且保持平和心态主动配合各项治疗活动,提前开展全方位检查了解患者病情的发展情况,结合具体检查结果制定兼顾个体化及针对性的药物治疗方案,有助于有效抑制患者病情。同时,临床药学服务着重强调监督管理药物使用情况,能及时发现用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便于控制血压指标始终处于平稳状态,大大降低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进一步提高总体医疗服务水平[10]。

在本次研究过程中,针对高血压患者加强临床药学服务(观察组),结果显示观察组不合理用药发生率仅为率3.45%,明显要比采取常规护理的对照组的24.14%更低;同时,观察组用药依从率高达94.83%,明显要比对照组的82.76%高;此外,观察组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52%;各项研究结果数据充分表明,临床药学服务方案的实施具备可行性及有效性;这与相关学者的研究成果较为相似。

综上所述:在临床中,针对高血压患者实行临床药学服务的效果良好,能明显降低用药不合理事件发生率大大增强用药依从性,减少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因此,值得在临床护理领域中使用及推广。

猜你喜欢
不合理药学依从性
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广西医科大学药学一流学科建设成效
口服中药汤剂常见不良反应及药学干预
《药学进展》编辑委员会
《药学进展》杂志征稿启事
计划行为理论在药物依从性方面的应用
中药药学服务对患者依从性的干预作用研究
我院2018年抗生素不合理处方分析
健康教育对改善癫痫患儿治疗依从性的效果
差评不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