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性护理在扩张性心肌病伴恶性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20-05-26 13:34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12期
关键词:扩张性心肌病恶性

(辽宁省阜新市中心医院,辽宁 阜新 123000)

扩张性心肌病是临床上十分常见的一种心脏病症,这种病情发生以后,患者存在有主要的特征就是存在心室扩大,而且患者存在有心肌肥厚的症状[1],这会导致患者出现心室收缩功能降低的表现,随着患者的症状不断发展,会导致患者可能发生栓塞、心室扩大和心律失常等相关的并发症,严重的威胁到了患者的生命安危[2]。临床有研究认为,扩张性心肌病并发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相对较高,在对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就是对患者进行心脏同步起搏除颤,有效的帮助患者提高机体的新功能,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帮助患者进行生活质量的改善[3],还能在治疗过程当中配合合理有效的护理方案还能够提升整体的治疗。本文针对于此主要分析应用连续性护理在扩张性心肌病伴恶性心律失常当中的效果同时,将主要研究情况进行如下的论述。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8年4月至2019年3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扩张性心肌病伴恶性心律失常患者53例作为本文的观察组,另外选择同济来我院进行治疗的53例扩张性心肌病伴恶性心律失常患者作为对照组,保证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基本一致,以方便进行分组对照研究。观察组患者中,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26例,对照组当中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25例,χ2=0.0378,Z=0.1935,P=0.8466;观察组患者的年龄为56~82岁,平均年龄为(67.5±10.4)岁,对照组患者的年龄为58~83岁,平均年龄为(68.2±11.4)岁,t=0.3302,P=0.7419。本文所有患者经临床诊断均被确诊为扩张性心肌病伴恶性心律失常,所有研究对象签署知情同意书,临床资料符合我院伦理委员会的标准。通过统计学软件对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检验,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没有明显的差异,具有可比性。

表1 两组患者经过不同护理以后的心功能指标比较()

表1 两组患者经过不同护理以后的心功能指标比较()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①本文患者经过临床检验诊断均被确诊为扩张性心肌病伴恶性心律失常,本文所有患者诊断符合1995年世界卫生组织/ISFC所制定的关于扩张性心肌病的相关诊断标准,对所有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和心电图检查确诊为伴随恶性心律失常;②本文患者的QRS波时限超过0.12 s,左室射血分数不足35%,左心室舒张末内径超过55 mm;③经过纽约心脏病协会的心功能分级,本文患者均为3~4级;④所有患者均知情本,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⑤本文研究对象均符合伦理委员会的各项审批要求[4]。

1.2.2 排除标准:①本文排除其他心脏病变的患者;②排除存在手术禁忌证的患者;③排除合并严重感染的患者、心肺疾病、肝肾功能障碍、血液系统病症、免疫系统病症等各方面病变患者;④本文排除有肿瘤病症或精神类病症的患者;⑤排除对本文所采取的治疗和护理措施不耐受的患者;⑥排除中途因各种因素无法完成治疗而退出研究组的患者[5]。

1.3 方法:本文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的CRT-D治疗,对患者进行全麻,然后通过患者的左锁骨下静脉或者左腋静脉对患者的右心室、右心房、左心室等分别的将起搏导管线置入,并注意观察患者左心室的起搏导管线必须从患者冠状静脉窦部进入。首先对冠状静脉窦进行逆行造影,并且将分布状况加以确定,在向理想的把静脉插入左心室导管导线,选择患者的心脏侧静脉和侧后静脉将起搏参数进行测定,一直到满意为止,之后启动脉冲发生器,将其放进左上胸囊袋之中,然后选择异丙酚进行诱导麻醉,为患者进行除颤阀值的测定,通过采用Tshock方法对患者的心室颤动加以诱发,确保CRT-D可以准确的识别,同时能够终止室颤[6]。在此基础上对本文的所有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手段进行干预,而观察组配合连续性护理,具体护理方案如下:

1.3.1 术前干预:对患者手术前针对性进行心理沟通,鼓励患者能够面对自己的病症和治疗,消除患者的恐惧和忧虑情绪,并为患者列举成功的案例,强化患者治疗的信心和决心,形成良好的医患关系。对患者进行自我管理能力的评估,督促患者对不良生活习惯加以改正,督促患者对不良生活习惯加以改正,做好对患者的饮食指导,确保患者的大便通畅,对患者进行有氧护理的干预和指导,对患者进行心电监护,同时指导患者术前禁食禁饮,并做好相关的手术准备[7]。

1.3.2 术中护理:对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应对患者的各项生命指标进行密切的观察和监测,为患者落实心电监护,还要注意患者的室颤和室性心动过速的出现状况,至少为患者建立一条绿色的输液通道,提前做好各种急救用品的准备工作。能够认真倾听患者的主诉,通过交谈的方式帮助患者分散注意力,不断告知患者手术治疗的顺利情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缓患者的负面心理[8]。

1.3.3 术后护理:要叮嘱患者维持适当的脑力,保证患者具有充足的休息和睡眠时间,患者日常饮食应该坚持低盐清淡的原则,饮食当中应富含维生素和纤维。需要持续性的对患者进行心电监护,并且对患者的心率进行监视,了解患者的心率动态,保证患者的起搏器能够正常工作。在进行干预过程中,如果产生相关问题要及时的进行上报处理。对患者进行相关的体位指导,在手术以后24小时为患者应用半卧位,也可以为患者选择平卧位,避免患者起搏器的一侧存在有大幅度的活动,叮嘱患者上下肢和手术肢腕部能够保持有一定幅度的活动度,使患者的上肢和下肢能够轻微的进行适当活动,这样能防止手术以后出现肩周炎或者深静脉血栓。还要保证患者的切口部位卫生,避免患者出现感染,在进行各项操作的过程中严格落实无菌操作的原则,并且对患者进行更换敷料时,注意切口的观察。告知患者持续治疗药物发挥的作用,严格的指导患者遵医嘱进行各项治疗[9]。

1.3.4 出院指导:根据患者的病情合理制定康复指导方案,当患者出院以后为患者做好随访和护理,电话对患者每周进行一次随访,还要上门进行每月随访,对患者连续进行三个月的随访,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对随访的次数和护理方案进行调整。护士和患者进行积极的沟通,尽量帮助患者消除不满情绪,帮助患者进行健康状态的调整和改善,要求患者家属能够对患者提供充足的支持和理解,指导患者进行合理的康复训练,并对患者进行相关的步行训练。对患者的日常生活进行必要的护理,根据气候变化的状况来你的保暖和相关的护理指导,防止患者出现呼吸道感染等情况[10]。

1.4 观察指标:本文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进行统计并作出比较,统计本文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这两组患者进行比较。患者在接受治疗以后,用药指征消失,结合心电图检验结果进行判断患者的前收缩幅度明显降低超过90%,说明临床治疗显效;用药治疗以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明显的改善前,收缩减少在50%~90%,则说明临床治疗有效;治疗以后如患者病情没有得到明显的改善前收缩心电图减少不足50%,则说明临床治疗无效。注:治疗总有效率=治疗显效率+治疗有效率。对两组患者的QRS波时限、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是不同步指数等相关指标进行评价和比较。

1.5 统计学分析:启动统计学软件IBM SPSS25.0进行统计学检验,以t值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数值资料,采用P<0.05表示两组数据之间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34%(50/53),对照组为83.02%(44/53),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治疗之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77%(2/53),对照组为18.87%(10/53),P<0.05,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治疗以后的房性前期收缩次数为(1142.5±112.5)次,室性前期收缩次数为(1519.8±125.4)次,对照组则分别为(1932.8±1632.4)次和(2848.7±143.7)次,两组进行差异性比较,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QRS波时限、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是不同步指数等相关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对两组患者经不同护理指导以后的心功能指标情况见表1。

3 讨 论

对于扩张性心肌病伴恶性心律失常的患者来说,患者的心功能相对较弱,导致患者心功能分级严重的影响因素来自于多个方面,这也充分说明扩张性心肌病是因为各种因素长时间作用而导致患者心肌损害而出现的最终结果,患者会存在有心肌收缩功能和舒张功能异常,对于患者心脏部位的纤维支架产生影响,这导致患者心肌顺应性降低,对于患者的预后会产生严重的不良作用。恶性心律失常属于扩张性心肌病比较常见的并发症,存在心源性猝死,患者的主要表现是存在连续性心室颤动和室性心动过速,很多患者存在严重的心力衰竭和突发性晕厥,还有患者存在意识障碍和休克。对扩张性心肌病伴恶性心律失常进行治疗的主要方法是CRT-D,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帮助患者进行心肌功能的恢复,能够有效促进患者预后。但这种治疗方案属于有创手术,所以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要强化对患者的护理保护工作,以便减少相关外界不良刺激对患者的影响。本文主要对患者进行连续性护理,在进行干预的过程中,可以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制定周密化的护理计划,能够在治疗之前对患者进行相关的心理指导,并提供合理的营养干预,提高了患者的机体免疫力和抵抗力,保证患者治疗的依从性,使患者能够更好的配合医护人员的各项操作。治疗过程中可以有效的监视患者的各项生命指征,同时提供相关心理指导,减少各种不良情绪对患者的影响。手术以后对患者进行饮食指导,并且能够为患者进行心电监护和体位护理,综合的对患者提供连续性干预,能够促进患者预后的改善。

综上所述,临床对扩张性心肌病伴恶性心律失常患者在进行护理的过程当中,为患者通过采用连续性护理方案进行指导,能够有效的促进患者病症的治愈,对于改善患者的相关病情指标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扩张性心肌病恶性
左归降糖舒心方对糖尿病心肌病MKR鼠心肌细胞损伤和凋亡的影响
恶性胸膜间皮瘤、肺鳞癌重复癌一例
探讨超声检查在甲状腺肿块良恶性鉴别中的诊断价值
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2型糖尿病并扩张性心肌病诊断相关性研究
心肌病的种类有哪些?
力挽恶性通胀的美联储前主席保罗·沃尔克逝世,享年92岁
肥胖女性易患心肌病
卵巢恶性Brenner瘤CT表现3例
伴有心肌MRI延迟强化的应激性心肌病1例
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