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反应蛋白在突发性耳聋患者中的临床意义分析

2020-05-26 08:51赵睿吴欣华杨秀海倪茂美
贵州医药 2020年1期
关键词:听阈分型听力

赵睿 吴欣华 杨秀海 倪茂美

(贵州省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贵州 贵阳 550002)

突发性耳聋(sudden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SSNHL)是一种耳科常见的重要急症,指在72 h 内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听力下降,至少在相邻的两个频率听力下降≥20 dBHL[1]。SSNHL的发病病因不明,目前研究考虑与血管阻塞、病毒感染和自身免疫有关[2]。SSNHL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目前缺乏切实可靠的治疗方法,加之病因复杂,治疗效果并不理想[3]。近年来学者们都关注慢性炎症与SSNHL的关系。C-反应蛋白(CRP)是一个急性炎性因子,可用于感染的诊断和疗效的评估[4]。白蛋白(Alb)在感染患者中呈负增长,C-反应蛋白/Alb值(CRP/Alb)作为一种预后因子的预测重要性已经在各种炎症和肿瘤条件下得到证实,但在SSNHL的临床意义未见相关报道。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NLR)显示炎症和缺血状态的一些标志物,通常在全血细胞计数(CBC)试验中进行测量。最近被揭示为各种疾病的相关指标,最近的研究[5-6]证明NLR和PLR可作为临床医师评估突聋预后的新型可靠指标。本研究的目的旨在确定CRP/Alb对于SSNHL的临床意义,是否可用于预测SSNHL的预后,并对比NLR和CRP/Alb(两者均为炎症标志物)之间的相关性。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回顾性分析了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在我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住院治疗的SSNHL患者98例(治疗组)。选取同期在我院体检中心行健康体检的正常人90例(对照组)。患者均无中耳炎及耳毒性药物使用史,无头部外伤史,治疗前声导抗检查显示鼓室导抗图均为A型,耳镜检查外耳道及鼓膜正常。排除双耳病变、高血压、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异常、小脑-脑桥角病变、中耳病、声导抗结果异常,中耳炎手术史、蜗后占位性病变、中枢神经系统疾病、颅内占位性病变等情况,患者入院前均未进行系统治疗。排除标准为吸烟史、有无主动感染、糖尿病、高血压、慢性肾病、慢性肝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冠状动脉疾病、或炎症性肠病、外伤、慢性中耳炎、肿瘤、梅尼埃氏病或耳硬化症等引起听力损失。

1.2方法 患者均给药静脉注射地塞米松(1 mg/kg),每天递减10 mg,同时应用了改善内耳血液循环(银杏达莫注射液)、降低纤维蛋白原(巴曲酶)、神经营养(甲钴胺)及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等药物,用药途径相同,疗程均为听力恢复正常(2周内)或15 d。初诊时同一听力学家使用同一设备测量了125~8 000 Hz下的空气传导测量值,以及250~4 000 Hz的骨传导测量值,并确定了0.5、1、2和4 kHz 的纯音平均值(pure tone average,PTA),搜集患者治疗前和治疗15 d后的PTA。

1.3实验数据采集 患者入院后,对所有患者进行了详细的耳、鼻、喉检查,包括耳镜和耳镜检查,实验室检查(全血计数,包括CRP和Alb、白细胞和淋巴细胞生物分析),听力评估和磁共振成像(MRI)。搜集患者治疗前的全血细胞计数,CRP/Alb通过CRP绝对值除以Alb绝对值,NLR值通过嗜中性粒细胞计数绝对值除以淋巴细胞计数绝对值计算。分析其在各组之间的差异。

1.4听力曲线分型 听力曲线分型参照中华医学会2015分型标准[1],根据纯音测听听力曲线将SSNHL分为以下4型。低中频下降型:250、500、1 000 Hz其中任意频率听力下降15 dBHL以上;中高频下降型:≥2 000 Hz频率听力下降15 dBHL以上;平坦型:所有频率听力均下降,250、500、1 000、2 000、3 000、4 000、8 000 Hz平均听阈≤80 dBHL;全聋型:所有频率听力均下降,250、500、1 000、2 000、3 000、4 000、8 000 Hz平均听阈≥81 dBHL。

1.5疗效判定 按中华医学会2015年标准[1]:无效,受损频率平均听阈改善<15 dB;有效,受损频率平均听阈改善≥15 dB;显效,受损频率平均≥30 dB;痊愈,受损频率听阈完全恢复正常或达到健耳水平。总有效率=有效+显效+痊愈。

2 结 果

2.1一般资料比较 治疗组病史1~3 d。两组性别和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CRP、CRP/Alb、NLR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2.2治疗组中不同听力分型患者比较 治疗组中不同听力分型见表2。CRP/Alb比值在各型听力曲线图中均比较接近,各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3);NLR在各型中的亦接近,各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5)。

表2 治疗组中不同听力分型患者比较

2.3治疗组相关参数的比较 见表3,有效组CRP、CRP/Alb与无效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21、0.318);有效组NLR与无效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痊愈组、显效组、有效组三组间CRP、CRP/Alb、NL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32、0.210、0.063)。

表3 治疗组相关参数比较

注:有效组与无效组比较,*P<0.05。

3 讨 论

SSNHL是耳鼻喉常见的急诊之一,主要表现为突然发作的急性听力下降,一般在3 d内达到最差的听力水平,可伴有耳鸣、眩晕、耳闷,部分患者还会出现精神心理症状,如焦虑、抑郁及睡眠障碍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最近,NLR和CRP/Alb比值被证明具有作为炎症标志物的诊断价值[7-8]。尽早治疗是提高SSNHL治愈率的重要因素。目前SSNHL的发病因素不能确定,目前认为SSNHL的发病因是多因素的。炎症、病毒感染和缺氧是最常见的原因。用于治疗shl的类固醇治疗的目的是减少内耳炎症,并从类固醇在蛋白质合成中的调节作用中获益[9-10]。

在感染和炎症期间,CRP水平显著升高,这种升高与感染或炎症的严重程度相关。Alb在感染和炎症相关疾病的预后中是一个强有力的标志物,在急性期呈下降趋势。同时,Alb分解代谢也与急性感染/炎症的严重程度相关[11-12]。我们推测CRP/Alb比值在评价SSNHL治疗反应方面具有预测价值,促炎细胞因子的变化是CRP/Alb比值预测价值的潜在机制。有学者研究[13-15]发现CRP/Alb比值在各种癌症和炎症中的预后价值,有学者[14,16]报道在克罗恩病中CRP/Alb比值可能成为一种新的和具有前景的生物标志物。最近有学者的研究发现NLR在贝尔面瘫、肿瘤、心脑血管和肾脏疾病、阿尔茨海默病及许多炎症性疾病(如溃疡性结肠炎)中被认为是新型潜在的预后标志[17-18],外周血NLR和PLR可作为预测SNHL预后的一种简便、可靠、经济的指标[19],NLR越高表明体内炎症水平越高[6]。

本研究发现,治疗组CRP、CRP/Alb、NLR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实了炎症与SSNHL存在一定关系。有效组CRP、CRP/Alb与无效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21、0.318);有效组NLR与无效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痊愈组、显效组、有效组三组间CRP、CRP/Alb、NL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32、0.210、P=0.063)。这一结果示无效组炎症较严重,可将CRP/Alb作为指导预后和康复的潜在依据。本研究发现,治疗组NLR高于对照组,且无效组高于有效组(均P<0.05),与宋少鹏等[6]的研究结果一致。说明NLR是一种易于测量的用于评估全身炎症的实验室手段,与其他方法相比,这个方法更方便、更稳当,不受环境影响,并可用于SSNHL的诊断和治疗预后的预测。

综上,本研究发现CRP和CRP/Alb在SSNHL中明显高于对照组,可用于SSNHL的辅助诊断,但在SSNHL治疗有效组和无效组间,两者均无明显差异,因此CRP和CRP/Alb不能作为SSNHL的预后预测指标。NLR是一个可靠的炎性指标,不仅可用于临床辅助诊断,还可作为SSNHL的预后预测可能指标之一。但我们的研究有一定局限性,样本量不够,病人的随访时间不够长,而不仅仅研究CRP、CRP/Alb、NLR等血液生化指标在SSNHL患者中的作用和机制,还需进一步研究其他血液指标在SSNHL中的作用。

猜你喜欢
听阈分型听力
失眠可调养,食补需分型
内镜下鼓室成形术治疗慢性中耳炎的临床效果
ABR、40Hz-AERP和ASSR与主观纯音听阈测定的相关性研究
短声听性脑干反应结合单频刺激听性稳态反应在感音神经性聋患者听力评估中的应用*
便秘有多种 治疗须分型
Units 1—2 听力练习
Units 3—4 听力练习
Units 5—6 听力练习
Units 7—8 听力练习
基于分型线驱动的分型面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