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芍六君子汤加减治疗中虚气逆型胃食管反流病对复发的影响

2020-05-26 08:51张峥祥姬润美高龙
贵州医药 2020年1期
关键词:柴芍流病汤加减

张峥祥 姬润美 高龙

(1.宝鸡市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内科,陕西 宝鸡 721000;2.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陕西 西安 710038;3.宝鸡市中医医院急诊科,陕西 宝鸡 721000)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十二指肠、胃的内容物逆流至食道从而导致以食管外症状群、反酸、烧心、上腹胀、嗳气的临床疾病[1-2]。柴芍六君子汤主要由柴胡、白芍、党参、茯苓等组成,具有渗湿健脾、疏肝柔肝、健脾益气、理气除痞之功效[3-4],临床上常用于治疗中虚气逆型的胃食管反流病。本文探讨了柴芍六君子汤加减治疗中虚气逆型胃食管反流病对复发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9月至2018年8月我院诊治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144例,中医辨证依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5],辨证属于中虚气逆型。纳入标准:胃镜下及病理检查诊断为胃食管反流病;年龄18~70岁;内镜分级为A级/B级;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知情同意;无胃食管及腹部手术病史。排除标准:妊娠期、哺乳期妇女;正服用其他精神类药物;合并胃、十二指肠溃疡或伴消化道出血;合并有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疾病,且尚未得到有效控制;过敏体质及对多种药物过敏;临床资料缺乏。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2例。对照组男36例,女36例;年龄(56.01±5.18)岁,病程(4.81±0.43)年,体重指数(22.43±1.74) kg/m2;胃镜分级A级28例,B级44例。观察组男38例,女34例;年龄(56.22±6.25)岁,病程(4.88±0.51)年,体重指数(22.72±2.14) kg/m2;胃镜分级A级27例,B级45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口服雷贝拉唑肠溶片(山东新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0683,10 mg/片)20 mg/次,2次/d;口服枸缘酸莫沙必利片(国药准字H20084388,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5 mg/片)5 mg/次,3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柴芍六君子汤加减治疗,基础方:熟党参15 g、茯苓15 g、白术15 g、柴胡10 g、白芍10 g、法半夏10 g、陈皮5 g、甘草6 g。气滞者加郁金10 g,瘀血者加丹参15 g、佩兰20 g、湿甚加泽泻15 g,水煎200~300 mL,早晚各一次温服。两组治疗观察4周。

1.3观察指标 (1)疗效标准:治愈,胃镜下胃黏膜红白相间,组织病理学正常,无充血、水肿、糜烂等活动性炎症;显效,胃镜下黏膜炎症好转,组织病理学改变显著减轻,偶见纤维增生;有效,胃镜下黏膜炎症减轻,病变范围缩小≥1/2,组织病理学改变有所减轻。无效,无达到上述标准甚或恶化。(治愈+显效+有效)/总例数=总有效率;(2)治疗前后进行反酸、烧心、上腹胀、嗳气等症状评分,每个症状分为0~4分评分,分数越高,症状越严重;(3)在治疗前后测定患者的血清炎症因子含量,包括IL-1β与IL-6等;(4)在治疗后随访1年,记录胃食管反流病的复发情况。

2 结 果

2.1总有效率比较 对照组治愈27例,显效25例,有效12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8.9%。观察组治愈57例,显效10例,有效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6%。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显著高于对照组(χ2=5.807,P<0.05)。

2.2症状评分比较 两组治疗后的反酸、烧心、上腹胀、嗳气等症状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评分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评分对比

注:与治疗前对比,a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对比,bP<0.05。

2.3炎症因子比较 观察组IL-1β治疗前(12.82±1.48) pg/mL,治疗后(4.58±0.88) pg/mL;对照组IL-1β治疗前(12.67±1.62) pg/mL,治疗后(8.92±1.11) pg/mL。观察组IL-6治疗前(33.28±2.17) pg/mL,治疗后(5.67±1.49) pg/mL;对照组IL-6治疗前(32.77±1.74) pg/mL,治疗后(11.84±2.71) pg/mL。两组治疗后的血清IL-1β与IL-6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2.4复发情况比较 治疗后随访1年,观察组复发1例(1.4%),对照组复发9例(12.5%)。观察组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3 讨 论

当前我国居民由于工作压力增加、饮食习惯改变、生活方式改变等因素的影响,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6]。目前西医治疗该病主要以雷贝拉唑+枸缘酸莫沙必利为主,两者都可增加胃黏膜层黏胶及氨基己糖含量,促进内源性前列腺素合成,增加胃黏膜疏水层磷脂含量,促进黏膜血管再增生。中医认为胃食管反流病的主要病因有情志不遂、脾胃虚弱、外感六淫、饮食伤胃等,肝主疏泄,脾主运化、主升清,胃主受纳腐熟,一纳一运相互配合,内外在因素伤及脾胃均可引起脾胃升降失常[7-8]。胃食管反流病的关键发病病机应属中虚气逆,治疗时首当疏肝健脾理气,佐以清热、化湿、理气、活血化瘀。在柴芍六君子汤中,白芍入肝、脾、肺三经,具有柔肝止痛,敛阴和营的功效,柴胡属于清虚热中药,性微寒,味苦、辛,入肝、胆二经,具有疏肝解郁,两者可共奏疏肝柔肝之效[9]。方中以四君子汤为主方温而不燥,补而不峻,具有健脾益气之功效。陈皮、半夏具有化湿理气之功效,现代研究发现柴胡具有清热、抗炎、抗病毒等多种功效[10]。本研究显示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反酸、烧心、上腹胀、嗳气等症状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评分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柴芍六君子汤加减治疗的应用能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疗效。与相关研究[11-12]一致。

胃食管反流病的食管黏膜受损主要通过直接损伤及免疫介导损害等方面来实现的,其中直接损伤为胆汁酸、胃酸、胃蛋白酶等反流物对食管黏膜的侵蚀,而免疫介导损害为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内,释放大量炎性因子,刺激食管黏膜,可导致胃黏膜的损伤。本研究显示两组治疗后的血清IL-1β与IL-6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柴芍六君子汤加减治疗的应用能抑制炎症因子的表达。现代中医学研究也表明白术、党参具有抗炎抗菌、抑制脂肪形成、扩张血管等作用,也可抑制胃酸分泌,兴奋肠平滑肌,可降低十二指肠紧张度提高免疫作用[13]。治疗后复发是影响胃食管反流病治疗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特别是西医治疗靶点单一,停药后容易复发[14]。本研究显示治疗后随访1年,观察组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柴芍六君子汤加减治疗的应用能提高降低患者的复发。本研究也有一定的不足,研究样本数量较少,研究时间较短,缺乏更多的实验室检查数据,将在后续研究中深入分析。

猜你喜欢
柴芍流病汤加减
柴芍六君子汤联合针刺对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Modified Gexiazhuyu decoction (膈下逐瘀汤加减方) alleviates chronic salpingitis via p38 signaling pathway
柴芍六君汤加味结合自血疗法对脾虚肝郁型慢性荨麻疹患者的疗效观察
柴芍六君汤对慢性萎缩性胃炎肝郁脾虚证模型大鼠胃黏膜组织代谢物表达的影响
柴芍六君子汤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研究进展
雌激素水平与胃食管反流病的关系
经口不切开胃底折叠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研究进展
Stretta射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研究进展
胃食管反流病与牙周病的相关性
归脾汤加减联合体针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4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