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综合护理在新生儿黄疸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2020-05-26 08:51屈红韩玲党菊会
贵州医药 2020年1期
关键词:蓝光黄疸胆红素

屈红 韩玲 党菊会

(西安医学院附属宝鸡医院儿科,陕西 宝鸡 721006)

新生儿黄疸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新生儿疾病类型,是指出生至出生后28 d内发生的黄疸[1-2],临床治疗主要采取药物、光照、换血和支持疗法。光照疗法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蓝光照射需要将母婴分离,裸睡在蓝光箱內,且需要遮挡双眼,舒适度发生了很大的改变,造成新生儿哭闹、躁动,容易发生一些意外,存在一定的风险[3-4]。人性化综合护理是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综合各个方面进行护理,以恢复患者的健康和社会功能。本文研究了人性化综合护理在新生儿黄疸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我院诊治的新生儿黄疸患儿9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男21例,女24例;日龄1.5~8 d,平均(5.65±0.35) d;出生体重2 600~4 100 g,平均(3 512.27±123.85) g;轻度12例,中度26例,重度7例。观察组男20例,女25例;日龄2~8 d,平均(5.34±0.51) d;出生体重2 500~4 000 g,平均(3 412.35±114.67) g;轻度13例,中度25例,重度7例。两组患儿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1)符合病理性黄疸的相关诊断标准[5];(2)符合蓝光照射指征;(3)足月儿;(4)肝功能正常;(5)母乳喂养。排除标准:(1)合并先天性疾病;(2)出生时有窒息史;(3)病情严重;(4)合并肝肾功能异常及其他系统性疾病;(5)有蓝光照射禁忌证。

1.2方法 患儿均给予常规对症支持治疗,采用420~480 nm蓝光照射,将患儿的眼部和会阴部遮挡后置入蓝光箱內,照射12 h,停12 h,并严密监视患儿的生命体征。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人性化综合护理干预,具体:(1)提供舒适的环境,保持病房内恒温通风,温度24~26 ℃,湿度55%~65%。保持蓝光箱清洁,调节箱內温度32~34 ℃,湿度55%~65%。(2)对患儿家属进行黄疸相关的疾病、治疗及日常注意事项等方面的教育。(3)指导产妇进行母乳喂养,详细记录母乳喂养时间及喂养情况;增加母乳喂养次数以促进肠蠕动,加快患儿胆红素排出。(4)出生后24 h给予患儿轻柔的抚触,根据规范的模式进行抚触护理操作,并教会产妇。(5)加强基础护理,严密观察患儿的黄疸变化情况、蓝光箱內的温度和湿度,如患儿出现皮疹、呕吐等现象应立即停止蓝光治疗。(6)胎便的观察,观察初次胎便的排出时间,如24 h未排出或72 h未转黄则用拇指和食指在肛门处进行轻柔的按摩,10 min/次。(7)运动,对患儿进行游泳、肢体伸展等运动,并教会其父母。两组护理时间均为3 d。

1.3观察指标 (1)临床效果:分别于护理干预前后采用黄疸指数测量仪测定两组患儿的黄疸指数,并记录和比较黄疸消失时间和首次排便时间。(2)比较两组患儿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包括呕吐、皮肤干燥、眼罩脱落、针头脱落、反复穿刺和发热。(3)比较两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采用自制问卷调查两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和不满意。

2 结 果

2.1临床效果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儿的黄疸指数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黄疸消失时间和首次排便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临床效果比较

注:与干预前相比,*P<0.05。

2.2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对照组呕吐9例,皮肤干燥9例,眼罩脱落11例,针头脱落6例,反复穿刺15例,发热4例。观察组呕吐2例,皮肤干燥4例,眼罩脱落2例,针头脱落3例,反复穿刺4例,发热2例。观察组患儿呕吐、眼罩脱落和反复穿刺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比较 对照组非常满意22例,满意14例,不满意9例,总满意率80.00%;观察组非常满意36例,满意7例,不满意2例,总满意率95.56%。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新生儿黄疸是患儿体内红细胞裂解释放出过量的胆红素引起的一种疾病。约有60%的新生儿会出现早期黄疸,其中病理性黄疸的发生率约为10.5%[6]。蓝光照射可使未结合的胆红素分解为直接胆红素,产生易溶于水的胆绿素和双吡咯,进而随尿液和胆汁排出,起到退黄的作用[7]。蓝光照射的患儿缺乏安全感,容易哭闹,发生皮肤损伤等不良事件的几率较高。采用合理的护理方法提高患儿的配合度对临床治疗效果有较大的影响。人性化综合护理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病人为核心,综合多个方面对病患进行护理干预,促进其尽快恢复健康[8]。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前两组患儿的黄疸指数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干预后两组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黄疸消失时间和首次排便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说明人性化综合护理可显著改善患儿的黄疸指数,缩短排便时间和黄疸消失时间。这是由于人性化综合护理中的抚触护理可提高患儿的交感神经紧张性,促进胰岛素和胃泌素的生成和分泌,进而促进消化和吸收功能,促进患儿排便,进而降低其胆红素水平。同时增加母乳喂养次数也可增加患儿的排便次数,利于胆红素的排出和黄疸的消退[9]。本研究还发现,观察组患儿呕吐、眼罩脱落和反复穿刺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说明人性化综合护理可显著降低新生儿黄疸患儿的不良事件发生率。这是由于人性化综合护理以患儿为中心,提供了舒适的治疗环境,提高了患儿的安全感,哭闹等情绪得以缓解,并加强了对患儿各方面的监测,进而降低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10]。本研究中,观察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人性化综合护理效果显著,得到了更多患儿家属的认可。可见人性化综合护理运用到是新生儿黄疸患儿中可从心理、生理、精神和生活等方面对患儿进行照顾,使得患儿获得安全感和满足感,进而改善病情和预后[11]。

综上,与常规护理相比,人性化综合护理可显著提高黄疸患儿的临床效果及家属护理满意度,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猜你喜欢
蓝光黄疸胆红素
遗传性非结合性高胆红素血症研究进展
新生儿黄疸治疗箱常见故障处置及预防性维护实践
鲁晓岚:黄疸
新生儿不同部位经皮胆红素值与血清总胆红素值的对比
碳氧血红蛋白在新生儿ABO溶血性黄疸中的临床意义
蓝光特别推荐
蓝光特别推荐
蓝光特别推荐
新生儿出现母乳性黄疸可以继续喂母乳吗?
新生儿胆红素和总胆汁酸测定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