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亲情交互护理模式对顺产初产妇女母亲角色适应与盆底康复锻炼依从性的影响

2020-05-26 08:51凌杰吴歧莹阳丽熙魏瑶
贵州医药 2020年1期
关键词:初产妇盆底亲情

凌杰 吴歧莹 阳丽熙 魏瑶

(成都市龙泉驿区第一人民医院,四川 成都 610101)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目前已成为影响女性生活的常见慢性疾病之一,分娩与妊娠为盆底功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1]。产后积极给予产妇盆底康复锻炼等干预措施能够有效改善产妇的盆底功能。初产妇对母亲角色的适应状况对婴儿的成长和家庭日后的生活均有直接影响[2],给予顺产初产妇女适当的护理干预以改善其母亲角色适应和盆底功能[3]。责任亲情交互护理模式可给予产妇连续、无缝隙、全程的护理干预,提高护理干预质量[4]。本研究就责任亲情交互护理模式对顺产初产妇女母亲角色适应与盆底康复锻炼依从性的影响进行了探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顺产初产妇女1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8例。观察组产妇年龄23~35岁,平均(27.46±2.43)岁;孕周为37~42周,平均(38.56±2.67)周;大专及以上19例,高中47例,初中及以下22例;住院时间为2~7 d,平均(3.23±1.27) d。对照组产妇年龄22~36岁,平均(26.34±2.75)岁;孕周为37~41周,平均(38.11±2.46)周;大专及以上21例,高中43例,初中及以下24例;住院时间为2~7 d,平均(3.25±1.28) d。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顺利分娩的初产妇;年龄≥18岁;孕周≥37周且新生儿健康者;愿意行母乳喂养;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非足月分娩或高危妊娠;存在妊娠合并症;严重精神疾病。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责任亲情交互护理模式干预。责任亲情交互护理模式干预具体如下:(1)科室设置专科知识丰富的专职责任亲情护士。(2)产妇入院后,安排专科亲情护士,建立个人资料库,发放知识手册,手册内容包括分娩方式、过程、产后护理等,帮助产妇提高对分娩的认识。(3)建立专科亲情护士日沟通制度,专科亲情护士与产妇确保每日至少一次面对面的沟通,每次20 min左右,了解产妇的心理变化,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指导产妇相关知识,包括母乳喂养的时间、次数、方法、对乳房的护理、抱婴儿的正确方式;为产妇提供舒适干净的病房环境。(4)每日记录产妇的日常需求,评估其健康状况,详细记录产妇的情况,密切关注产妇情绪变化,及时帮助缓解情绪。对初产妇进行盆底康复健康教育,包括盆底功能受损的临床表现、妊娠及分娩对女性盆底功能的影响、产后盆底康复治疗、产后自主盆底功能锻炼等,指导产妇学会Kegel运动方法。并进行性生活指导。(5)出院后专科亲情护士每周定期电话随访,询问产妇恢复情况,解答产妇问题。每月专科亲情护士上门进行随访,对母婴照顾和母婴喂养等问题进行指导和纠正。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产妇干预前、后的盆底功能情况、自我效能得分[5],比较干预后两组产妇的母亲角色适应情况[6]和盆底康复锻炼依从性。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软件包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分别采用χ2检验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盆底功能情况比较 干预前两组产妇的各项盆底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较干预前各项盆底功能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盆底功能情况比较

注:与观察组比较,*P<0.05;同组干预前、后比较,#P<0.05。

2.2自我效能得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产妇的各项自我效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较干预前各项自我效能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自我效能得分比较

注:与观察组比较,*P<0.05;同组干预前、后比较,#P<0.05。

2.3母亲角色适应情况比较 观察组干预后的母亲角色适应良好54例,中等29例,差5例;对照组干预后的母亲角色适应良好36例,中等38例,差14例。观察组产妇的母亲角色适应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盆底康复锻炼依从性比较 对照组完全依从64例,不完全依从17例,完全不依从7例,依从率92.05%;观察组完全依从46例,不完全依从24例,完全不依从18例,依从率79.54%;。观察组患者依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盆底康复锻炼依从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大部分初产妇缺乏产褥期知识,需要加强对产褥期母婴保健知识的学习。而产褥期为产妇母亲角色适应的关键时期,对婴儿今后的成长发育和整个家庭日后的生活均有严重影响。若产褥期初产妇得不到有效的护理,其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率将会增高,产妇盆底肌肉功能受到损害,盆底肌力降低,多发盆腔器官脱垂和尿失禁等并发症[7]。责任亲情交互护理模式中选择具有丰富专业护理知识和临床经验的专科亲情护士,与产妇进行积极的沟通,建立信任感,以改善护理质量[8]。

本研究结果发现,干预后观察组的各项盆底功能、自我效能评分、盆底康复锻炼依从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母亲角色适应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经责任亲情交互护理模式干预后使得教育规范化,为健康教育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提供了保障[9],对产妇存在的生理和心理问题进行及时的答疑解惑,告知母乳喂养的重要性,指导进行正确的母乳喂养,提高产妇的自我效能[10]。责任亲情交互护理模式的实施使初产妇与亲情护士建立起信任感,实现了对初产妇无缝隙、个性化、全程化的护理,提高了产妇的自我护理能力[11]。责任亲情交互护理模式中对产妇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初产妇的健康行为知识得到丰富,了解了盆底功能障碍的危害,态度和行为积极转变,因而盆底康复锻炼依从性改善[12]。责任亲情交互护理模式还将护理延续到院外,通过定期电话随访和登门随访,不仅能够有效解决初产妇的疑问,也能够较好的监督出院后各项母婴喂养的注意事项是否较好完成,确保遵医行为的落实情况。

综上,顺产初产妇女经责任亲情交互护理模式干预较常规护理干预的母亲角色适应情况和盆底康复锻炼依从率较佳,盆底功能和自我效能显著改善,可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猜你喜欢
初产妇盆底亲情
盆底肌生物电刺激在产妇盆底肌松弛护理中的应用
盆底仪在阴道分娩后尿潴留治疗中的应用
无保护助产在促进初产妇自然分娩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助产师对初产妇分娩疼痛的认识分析
妊娠期连续细致化护理对高危妊娠初产妇不良情绪及对剖宫产率的作用
两种盆底修复系统在盆底重建手术治疗中的效果比较
伪亲情何以大行其道
增进亲情的项目推荐
无创分娩应用于初产妇的临床观察
盆底三维超声在盆底器官脱垂女性中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