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剂量对比剂在头颈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中降低静脉伪影的效果分析

2020-05-26 01:55张辉郑广平罗杰棋魏方军王展云永兴王立非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11期
关键词:头颈部临床效果

张辉 郑广平 罗杰棋 魏方军 王展 云永兴 王立非

【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对比剂在64排头颈CT血管成像(CTA)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20例行64排头颈CT血管成像检查的患者,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B组、C组, 每组40例。A组采用对比剂70 ml+0.9%氯化钠30 ml, B组采用对比剂50 ml+0.9%氯化钠30 ml, C组采用对比剂30 ml+0.9%氯化钠30 ml。比较三组患者动脉(大脑中动脉M1段、颈动脉分叉处、颈总动脉、主动脉弓)、静脉(锁骨下静脉、头臂静脉、颈内静脉、上腔静脉)显影CT值及图像质量。结果 三组患者大脑中动脉M1段、颈动脉分叉处、颈总动脉、主动脉弓显影CT值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的残留显影CT值分别为(752.32±62.18)、(89.22±7.65), 低于A组的(805.33±75.38)、(102.03±10.02),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患者头臂静脉、上腔静脉的残留显影CT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锁骨下静脉、头臂静脉、颈内静脉、上腔静脉的残留显影CT值均低于A组、B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头颈部CTA图像质量评分明显优于A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头颈部CTA图像质量评分均明显优于A组、B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头颈部CTA检查, 选用30 ml对比剂剂量时可有效降低静脉伪影, 提高头颈部CTA成像质量。

【关键词】 不同剂量对比剂;头颈部;CT血管成像;临床效果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20.11.011

头颈CT血管成像(CTA)主要用于筛查头颈部血管畸形、夹层、狭窄等疾病, 其具有无创、方便快捷等优点, 目前临床应用广泛。图像质量是该检查的关键, 而对比剂的剂量是影响图像质量的重要因素。临床上使用对比剂剂量尚不统一, 常规使用剂量(70 ml左右)进行扫描, 可得到较高质量的图像[1], 但对于存在严重肾功能不全较为局限, 且大剂量对比剂可造成静脉残留伪影, 导致图像质量下降。有研究发现使用小剂量对比剂(30 ml左右)进行CT扫描, 结果能得到较好的成像质量[2]。本研究选择30~70 ml之间不同对比剂剂量用于头颈部CTA检查, 比较其成像质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本院行64排头颈部CTA检查的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B组、C组, 每组40例。A组男23例, 女17例;平均年龄(45.98±4.34)岁;平均体质量指数(22.82±3.41)kg/m2。B组男22例, 女18例;平均年龄(46.76±4.37)岁;平均体质量指数(23.69±3.28)kg/m2。C组男24例, 女16例;平均年龄(45.89±4.41)岁;平均体质量指数(22.98±3.38)kg/m2。三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患者及家属同意, 并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1. 2 仪器与方法 选用本院东芝64排螺旋CT检查仪, 专用高压注射器, 20 G留置针。所有患者行头颈部CTA检查, 碘海醇对比剂(浙江天瑞药业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103185, 规格:50 ml/15 g)从肘静脉注射, 从主动脉弓开始扫描直至C1椎体平面, 电参数调至120 kV、220 mA, 扫描层厚、层距均为1 mm, 准直器调至64×0.6 mm。A组采用对比剂70 ml+0.9%氯化钠30 ml;B组采用对比剂50 ml+0.9%氯化钠30 ml;C组采用对比剂30 ml+0.9%氯化钠30 ml, 其静脉推注速度为5 ml/s。进行扫描, 选取升主动脉作为检测位置。扫描完成的图像再经过工作站最大强度投影 (MIP)、容积再现 (VR)后处理, CTA图像设置适宜的窗宽(850 Hu)与窗位(250 Hu), 再经过微调得到最佳质量图像。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三组患者动脉(大脑中动脉M1段、颈动脉分叉处、颈总动脉、主动脉弓)显影CT值、静脉(锁骨下静脉、头臂静脉、颈内静脉、上腔静脉)残留显影CT值及图像质量。图像质量评分标准:血管清晰显影、血管壁良好、未见骨残留, 为4分;血管略清晰显影, 血管壁存在模糊、少量骨残留, 为3分;血管显影<50%, 骨残留较多, 血管仍能观察, 为2分;骨残留、伪影明显, 血管观察不能明确诊断, 为1分。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三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两两比较用SNK-q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 等级计数资料用秩和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三組患者动脉显影CT值比较 三组患者大脑中动脉M1段、颈动脉分叉处、颈总动脉、主动脉弓显影CT值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三组患者静脉残留显影CT值比较 B组患者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的残留显影CT值低于A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患者头臂静脉、上腔静脉的残留显影CT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锁骨下静脉、头臂静脉、颈内静脉、上腔静脉的残留显影CT值均低于A组、B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 3 三组患者头颈部CTA图像质量比较 B组患者头颈部CTA图像质量评分明显优于A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头颈部CTA图像质量评分均明显优于A组、B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脑卒中为临床常见疾病, 且致残率、致死率极高, 给患者生命带来极大的威胁。而头颈部CTA检查对患者头颈部血管畸形、狭窄、斑块可初步诊断, 有助于临床早期干预, 有效的降低脑卒中的发病率、改善预后[3]。头颈部CTA检查安全有效、操作简捷, 临床应用广泛, 但由于头颈部解剖结构的复杂多样性, 其检查过程中对比剂剂量与成像质量明显相关, 大剂量对比剂可使静脉残留明显, 降低图像质量[4], 因此, 在检查过程中保证诊断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对比剂剂量。本研究中在行头颈部CTA检查中分别使用不同剂量对比剂, 结果提示小剂量(30 ml)成像质量最佳。

本研究患者均行头颈部CTA检查, 分为A组、B组、C组, 分别使用70 ml、50 ml、30 ml对比剂, 并均以30 ml的0.9%氯化钠进行冲刷, 推注速度为5 ml/s, 结果显示:三组患者大脑中动脉M1段、颈动脉分叉处、颈总动脉、主动脉弓显影CT值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三组患者目标血管的CT强化值基本一致。动脉CT强化值主要与对比剂剂量、对比剂注射速度有关, 注射速度越快, 其峰值越高, 其动脉的强化值产生与周围组织的对比越显著[5]。本研究各组使用对比剂的注射速度一致, 但对比剂剂量不同, 结果无统计学差异, 考虑为小剂量对比剂可以避免增强扫描产生残留的伪影, 再经过生理盐水的冲刷, 故血管强化程度无明显负面影响。

研究结果发现:B组患者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的残留显影CT值分别为(752.32±62.18)、(89.22±7.65), 低于A组的(805.33±75.38)、(102.03±10.02),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患者头臂静脉、上腔静脉的残留显影CT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锁骨下静脉、头臂静脉、颈内静脉、上腔静脉的残留显影CT值均低于A组、B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头颈部CTA图像质量评分明显优于A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头颈部CTA图像质量评分均明显优于A組、B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国内研究结果基本一致[6]。结果说明使用小剂量对比剂能降低静脉对比剂的残留, 减少检查中伪影的产生, 能提高图像质量, 且不影响临床诊断。因为本研究在使用30 ml对比剂时, 对比剂通过扫描层的时间在5 s以内, 均能通过静脉扫描层, 而在使用50 ml对比剂时, 其通过扫描层的时间明显延长, 而使用70 ml对比剂时则更长, 故使用30 ml时可明显减少锁骨下静脉、头臂静脉、颈内静脉、上腔静脉残留的伪影, 更高效的进行三维重建, 提高图像质量。

综上所述, 针对头颈部CTA检查, 选用30 ml对比剂剂量时可有效降低静脉伪影, 提高头颈部CTA成像质量, 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董祥宝. 低剂量对比剂联合生理盐水在CT 头颈血管成像中的应用价值.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6, 8(8):1011-1014.

[2] 李立, 钱伟军, 刘芳, 等. 低剂量对比剂联合生理盐水在头颈CTA中的应用价值.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6, 19(9):30-32.

[3] 曹希明, 郑君惠, 巫梓斌, 等. 低剂量对比剂在256层CT头颈血管成像中的应用.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7, 25(2):101-104.

[4] 吴丽霞, 普福顺, 唐太松, 等. 低剂量对比剂联合生理盐水在128层CT头颈血管成像中的可行性研究.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18, 16(2):174-176.

[5] 庞燕, 王益民. 低剂量对比剂行256 层螺旋CT头颈部血管成像的可行性. 山西医药杂志, 2016, 45(20):2375-2376.

[6] 方红, 李相生, 孟利民, 等. 低剂量对比剂在头颈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中降低静脉伪影的应用研究. 空军医学杂志, 2018, 34(6):429-431.

[收稿日期:2020-01-20]

基金项目:深圳市医疗卫生三名工程(项目编号:SZSM201612053)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张福君教授重症肝病影像诊断与微创介入治疗团队

作者单位:518112 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放射科

猜你喜欢
头颈部临床效果
腹针结合头颈部按摩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的临床研究
头颈部异位甲状腺的CT诊断分析
白眉蛇毒血凝酶与泮托拉唑联合应用于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评价
观察奥曲肽治疗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
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替米沙坦不同给药时间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分析研究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成人腹腔镜疝修补术92例临床分析
头颈部神经纤维瘤30例临床分析
头颈部腺样囊性癌的影像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