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核心素养“家国情怀”的考、学、教

2020-05-26 02:03李合平
天津教育·中 2020年4期
关键词:家国情怀高中历史核心素养

李合平

【摘  要】随着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也开始了,通过课堂教学,我们可以有效地实施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因此,在本文中,作者将探讨如何有效地实现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亲情”素养,以期为相关从业者提供有效的帮助。

【关键词】高中历史;核心素养;家国情怀;教学

新课程标准下,对高中历史教学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要求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需要转变教学手段,坚持以学生为本,充分发挥出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学生探索历史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世界观。同时更加强调了在高中历史学习中核心素养的形成,重视在高中历史核心素养下的家国情怀,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一、高中历史核心素养

新课程标准提及了在高中历史教学中,不论是课程结构的设计,还是课程内容的选择以及课程的实施,都要贯穿发展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在这一任务。这也是当前国家以及社会对历史课程教育的基本要求。对于核心素养,是以历史知识技能为基础,在经过对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的整合,满足现实需求的正确价值观念,也是必备品格和关键的能力。高中历史核心素养就是学生在经过对历史的学习之后形成的具有历史学科特点的思维方式。

因此在高中历史学科学习中,其核心素养主要就可以总结为三个内容:一是正确的价值观,二是必备的品格,三是关键能力,学生通过历史的学习,形成核心素养,也就是具备这三个内容。(1)正确的核心价值观,是在人的一定思维感官智商,做出的认知、理解、判断和抉择,在高中的历史教育中,是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而服务,历史教育的价值观念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必备的品格,历史学科主要是通过对中外的历史发展进行了解和学习,培养良好的政治思想品质、道德人格以及史学品格。能够对祖国具有认同感,对中华民族具有自信。还要从历史学习中学会道德准则和健全人格,要具有求真精神、贯通意识和批判思维。(3)关键的能力,在高中历史学习中,要掌握关键的能力,这一能力就是可以运用科学的历史理论和方法认识和解释历史。主要包括: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认识说明历史事物的能力,掌握历史时序,将历史事物置于特点的时空下进行分析的能力,以及收集辨析运用史料,能运用归纳概括等方法分析历史事物,解释历史,认识事物的本质能力。

经过上述的分析,对于高中历史的核心素养,又可以分为五个方面,分别是历史唯物主义、事件空间观念、证实史料以及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本文着重研究高中历史核心素养中的家国情怀。

二、高中历史核心素养之“家国情怀”

家国情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之一,是对共同体的一种认同感,包括家国同构、共同体意识以及仁爱之情,强调个人修身,重视亲情,心怀天下。“家国情怀”在增强民族凝聚力、建设幸福家庭、提高公民意识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中华民族一直提倡家国情怀,在《礼记·大学》中,“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这对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顺序做出了明确分析,也进一步强调了人组成了家,家组成了国,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在高中历史核心素养的家国情怀,是人们对家庭、对国家对民族的深切爱,对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不懈追求,对国家的深切认同感和责任感,对国家大事的责任感和担当感。在高中历史中的家国情怀,主要是对历史事件的认识,只有正确认识历史事件,才能从中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三、高中历史核心素养“家国情怀”的考、学、教

(一)高中历史核心素养“家国情怀”的考

我总结了近几年高考以及日常考试中,高中历史核心素养“家国情怀”的考察方式。把家国情怀融入试题中,考查学生在高中历史学习中所形成的家国情怀。在考题中,主要是把传统文化、民族危机以及民族精神、中西对比等为切入点,考察家国情怀。比如“中日甲午战争”,分析中日关系;“十年建设时期的经济活动”,研究全球治理与中国外交;又比如“汉代儒学”,分析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明朝的地方行政制度”,探索行政效率和透明度;“清中期以来的人口问题”,分析中国人口政策调整以及社会影响。

传统文化在试题中的体现,比如考儒家思想的起源以及古汉字的发展历史,以及儒家思想,都是把传统文化融入考题中,考察中华文明的进步和发展,也有利于考查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民族主义色彩的考题,通过抗日战争了解民族危机和民族精神,考查学生对革命精神的学習。在一些中外的对比中,了解国外的一些精神文明和思想,再结合我国古人的思想追求,具备中外对比的能力。

(二)高中历史核心素养“家国情怀”的学

学,主要是在课程中,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理解家国情怀,明确家国情怀的内涵。在我国历史发展中,历史的演变和发展,都离不开家国情怀,所以作为学生,需要在学习过程中,学习和理解家国情怀。在中国五千年历史文化中,上古时期的尧、舜、禹,其经历及精神都具有一定的育人功能,就如尧:生活简朴,精简节约,关心百姓,面对国家治理,总是从自身出发,积极探索解决百姓问题。舜:严于律己,为人宽厚,就比如对待继母与弟弟,都是百般宽厚。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到今天仍然作为教材,他们的故事都体现了自身的修养,对待国家问题的家国情怀,和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

对于儒家文化,到了今天,儒家思想仍然是人们推崇的,无论国内外,儒家文化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价值。学习儒家文化,应联系我们今天的道德理论和思想品格,了解儒家文化对中国的重要性,增强学生文化自信,并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又比如在学习清朝的时候,在激发学生爱国热情的同时,也要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就比如林则徐虎门销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鸦片带来的危害,但同时,林则徐具备传统固执思想,认为闭关锁国是正确的,不愿意接受外来文化,封建思想导致战争爆发,清朝走向灭亡。要具备正确认识历史事件的能力,明确民族危机,同时在后续抗日战争的学习,关注为了战争而牺牲的英雄,学习革命精神,传承和发扬革命精神。

(三)高中历史核心素养“家国情怀”的教

对于高中历史核心素养“家国情怀”的教,其主要的人物就是历史教师,为学生传授历史知识,在学习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培养家国情怀。首先需要教师正确地认识和理解家国情怀,在历史事件中家国情怀的体现。同时教师自身就需要具备历史核心素养,具备一定的教学经验和职业素养。教师在开展教学中,要达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一是要坚持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中心,关注高中学生的成长特点,和人生价值观念的形成,从学生的兴趣以及需求出发,引导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在开展课堂教学中,要学生理解家国情怀,就必须要在情感上引起学生共鸣,这就需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来进行分析,对于家国情怀,可以从学生家庭,家规家训以及家风,到身边的英雄,比如人民警察、消防英雄等案例来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深入理解家国情怀。

另外还需要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对于教学内容,因为历史是已经发生的事件,而且教材的更新是不能与时代进步同步的,因为每一天,每一年都在发生新的事件。所以在历史学习中,要丰富学习内容,比如学习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等历史事件的时候,可以补充扩展当前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带一路发展战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对国家的认同感和民族自信。

四、结语

对于教学方式,教师要给予更多的课堂时间给学生,关注学生的实际发展。积极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提高学生的兴趣同时,还能创设情境,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重视实践,带领学生走入一些历史情境,学习红色革命,感受革命精神。

参考文献:

[1]吴允鑫.核心素养理念下高中历史教学史证史料运用策略探讨[J].科教文汇(下旬刊),2020(1).

[2]梁永.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思考[J].亚太教育,2019(12).

[3]李洋.浅谈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9(35).

(责任编辑  袁 霜)

猜你喜欢
家国情怀高中历史核心素养
高中历史“问题+”课堂模式构建的实践探究
遵循记忆规律 提升高中历史学习效率
学科哲学导向的高中历史教学重构
浅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新变化
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家国情怀教育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核心素养与语文教学的家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