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科技产业特色小镇的发展之路

2020-05-26 12:53李奕璇岳嘉琛胡佳潘峰华
小城镇建设 2020年3期
关键词:德清信息产业小镇

李奕璇 岳嘉琛 胡佳 潘峰华

摘要:发展高科技产业为主导的特色小镇受到普遍关注,但是成功的案例并不多见。本研究以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地理信息小镇为例,通过实地调研,总结小镇发展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并分析其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地理信息小镇的发展得益于德清毗邻杭州的区位条件,同时地方政府的战略远见和政策定力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德清城市能级较低的不足。作为高科技产业为主导的特色小镇,德清地理信息小镇过去成功的关键在于其能够在短时间内从外部吸引大量科技、人才和产业资源,塑造区域品牌,并通过高品质的规划建设和运营管理等打造了优良的创新创业生态。未来,德清地理信息小镇需要不断提升创新创业的内生动力,提高产业发展的本地嵌入性。

关键词:特色小镇;高科技产业;地理信息产业;德清县

doi:10.3969/j.issn.1009-1483.2020.03.005 中图分类号:TU982.29

文章编号:1009-1483(2020)03-0027-07 文献标识码:A

The Development Road of High-tech Industry Characteristic Towns: Taking Deqing Geographic Information Town as an Example

LI Yixuan, YUE Jiachen, HU Jia, PAN Fenghua

[Abstract] The characteristic town which develops high-tech industries has received widespread attention, but successful cases are rare. Taking Deqing Geographic Information Town in Hu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as an example, through field investigation, this study summarizes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own, analyzes the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it faces, and 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policy recommendations. The development of geographic information town benefited from the location where Deqing is adjacent to Hangzhou. At the same time, the strategic foresight and policy determination of local governments made up for the deficiencies of Deqings lower urban function level to a certain extent. As a characteristic town which develops high-tech industries, the key to the success of Deqing Geographic Information Town in the past is that it attracted a large number of technologies, talents and industrial resources from the outside in a short period of time. By shaping regional brands, high-quality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 management, it has created an excellent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cosystem. In the future, Deqing Geographic Information Town needs to continuously improve the endogenous power for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and improve the local embeddedness of industrial development.

[Keywords] characteristic town; high-tech industries; geographic information industry; Deqing County

引言

為推进产业集聚、产业创新和产业升级,浙江省提出了建设特色小镇的战略举措[1]。特色小镇围绕核心产业,通过发展特色产业生态系统带动区域经济发展[2]。在国家层面上,目前特色小镇大多以传统产业或现代服务业为主,同时有少量特色小镇聚焦高科技产业,通过吸引人才、技术、资金等高端要素集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3-4]。其中信息经济、环保、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类特色小镇成为发展重点[5]。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对于创新、产业结构升级调整和区域竞争力提升等具有重大意义[6],因此国内很多地区都在鼓励发展高科技产业为主导的特色小镇。

但是,目前以高科技产业为主导的特色小镇的成功案例较少,关键原因在于高科技产业的集聚发展需要高素质人才、知识与研究能力高度密集[7]。但是,特色小镇往往在人才基础、技术积累、研发机构等方面都存在明显短板,依托特色小镇发展高科技产业面临较大挑战。

浙江省德清地理信息小镇以地理信息产业为核心产业,是近些年来较为成功的以高科技产业为主导的特色小镇。本研究团队于2019年6月在德清地理信息小镇开展实地访谈和问卷调研,考虑地理信息小镇的发展定位及浙江省特色小镇的建设要求,从高新技术集聚发展(如产学研合作、区域联系等)、基础发展要素(如区位、人口等)、城市生活环境(如基础设施建设、绿色空间等)与支撑系统(政策层、决策层)四个维度对小镇就业者开展问卷调查。同时对小镇管委会进行访谈,了解小镇的规划管理与政策实施情况。此外还与多家大型企业开展座谈会,针对企业基本情况、与小镇其他企业的联系与合作、企业未来发展等方面进行访谈。实地调研共收集有效问卷105份,访谈企业19家(见表1)。本研究以调研结果为基础,总结该小镇在集聚和利用创新要素方面的经验,并分析小镇当前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为其今后进一步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1德清地理信息小镇概况

浙江省德清地理信息小镇位于浙江省湖州市下辖的德清县,拥有良好的交通区位条件,所在的德清县与杭州接壤,有高铁直达杭州市区。小镇生态环境优越,邻近莫干山和下渚湖国家湿地公园等风景名胜和生态涵养区。小镇的总规划面积为3.68平方公里,核心区面积为1.31平方公里[8]。

目前,德清地理信息小镇的产业发展已取得显著成绩,各方对地理信息小镇的建设也给予高度评价。2013年,小镇被浙江省发改委认定为省高技术产业基地;2015年,小镇被列入浙江省首批37个特色小镇创建名单;2016年被评为省级年度优秀小镇;国家发改委于2019年4月在浙江德清召开了全国特色小镇现场会,德清地理信息小镇由于成功“打造新兴产业集聚发展新引擎”而作为“第一轮全国特色小镇典型经验”被推广。在产业发展方面,截至2019年6月,德清地理信息小镇已经引进地理信息相关企业240余家,其中“GIS+”及人工智能等地理信息跨界融合企业约160家,行业龙头企业20余家,已入驻的企业有千寻位置、超图软件、长光卫星、极飞地理、正元地理、中测新图、浙江国遥等。截至2019年7月,小镇发明专利拥有量高达280项。小镇还建成了国内首家国家级地理信息众创空间“地信梦工场”。

自2011年启动建设起,德清地理信息小镇在“零”产业基础的条件下,“无中生有”发展地理信息产业,用了短短8年的时间就完成了主营业务收入从0到100亿元的突破,并成为国内知名的地理信息产业集聚区。德清地理信息小镇的成功经验对于其他地区发展以高科技产业为主导的特色小镇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2德清地理信息小镇聚集和利用创新要素的主要经验

2.1 抓住行业机遇,建立稳定的产业发展政策生态

德清地理信息小镇的成功首先得益于地方政府敏锐地抓住行业发展机遇,积极争取到国家和浙江省政府的支持,从而占据了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先机。更为重要的是,地方政府给予该产业长期且坚定的政策扶持,良好稳定的政策环境为地理信息产业在小镇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特色小镇的特色、主体功能均在于产业,要孵化、培育和发展“特而强”的产业[9]。因此,产业选择和产业定位是特色小镇发展的关键。对新型产业契机的把握可以推动特色小镇发展[10],在德清体现得尤为明显。在与小镇管委会的访谈中了解到,德清长期以来希望发展科技创新产业,自2006年浙江省“十一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提出鼓励湖州建设科技创新基地以来,德清开始建设科技新城,但当时并没有将地理信息产业作为重点产业发展。德清真正选择以地理信息产业为核心建设产业园区始于2009年。2009年浙江省测绘局提出应在浙江省大力发展地理信息产业,并争取到了国家布局地理信息产业“一主十副”园区的一个名额[11]。德清抓住了此次机遇,成功向浙江省争取到将地理信息产业园落户的机会。

事实证明,德清的决策非常有战略眼光。2012年以来,我国地理信息产业呈现爆发式增长,国家和地方政府日益重视地理信息产业的发展。2012年起,浙江省人民政府、国务院办公厅、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先后发布文件支持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确立了地理信息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地位(见表2)。同时在浙江省提出把数字经济作为“一号工程”的背景下,德清发展地理信息产业适逢其时。良好的产业发展前景吸引了很多人来到地理信息小镇就业,问卷调查结果显示,高达50.48%的受访者认为地理信息“产业发展前景”良好是他们在德清地理信息小镇就业的重要因素(见图1)。

地方政府的战略决策为地理信息小镇的建设抢得先机,随后德清又给予地理信息产业有力的政策支持。符合科技需求的政策组合能够实现有效的激励效应[17],良好稳定的产业政策环境是地理信息产业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条件。为扶持小镇地理信息企业发展,德清县政府先后出台《地理信息產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扶持地理信息产业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等文件,并从打造地理信息产业集聚区、地理信息科技创新区等方面坚持创新投入[18]。

2.2 积极导入外部资源,不断优化创新创业生态

德清地理信息小镇的发展也得益于持续不断地引入外部创新资源,在很短时间内就建立起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小镇从零基础发展地理信息产业面临最大的挑战是产业发展缺乏内生动力,因此地方政府积极拓展外部创新资源,充分利用内外部创新资源实现开放式创新[19]。此外,产业创新依赖于产学研合作[20],企业、高校、科研机构三方在研发环节的差异定位使得产学研合作具有巨大潜力。研究表明企业与研发机构、高校的科研项目合作、人员交流等产学研合作均有助于提升高科技产业的创新绩效[21]。因此除了开展常规的招商引资,小镇主动出击与国内地理信息领域顶尖的研究机构、大学和企业开展合作成立各类研发机构,大力引入科研团队和创业团队。在短短几年内,国内地理信息领域的顶级高校和科研机构,包括中科院遥感所、武汉大学、浙江大学等纷纷在小镇建立研究机构(见表3)。这些高校、科研机构带来了涵盖遥感大数据、智慧农业、激光探测、城市大脑、卫星导航数据等多个领域的科研成果,为此,小镇还建立地理信息科技成果交易市场来促进创新资源的交易和转化。同时小镇与众多高校在地理信息专业人才培养、实习、就业等方面开展合作,有8家企业在访谈中均表示能够从中受益。

同时,地方政府利用各种方式吸引人才,以促进产业发展。管委会的负责人认为地方的人才政策有重要作用,德清通过出台科技、人才“双十条”政策,发挥“南太湖精英计划”“英溪人才计划”等引进平台的作用,为高层次人才提供资金、政策支持,从而吸引地理信息专业人才到小镇创业、就业。此外,小镇建成人才公寓、幼儿园等配套设施,以满足员工在居住、子女就学等方面的需求。地方政府的人才政策取得了一定成效,15.24%的被调查者认为小镇的人才引进政策是吸引他们到这里工作的重要原因(见图1)。

2.3 利用“大事件营销”塑造区域品牌,打造良好的产业文化生态

德清地理信息小镇的成功也是地方政府不断塑造地理信息区域品牌、打造产业文化生态的结果。地方政府主动谋划,利用小镇优越的区位和生态环境优势,以举办高水平、高影响力的学术活动和大型展会为切入点进行大事件营销,不断塑造和强化地理信息区域品牌;同时,通过建设地理信息科技馆、设立地理信息奖学金等各种方式打造有利于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地方文化生态。

城市重大事件具有影响持续时间长的特点,能够为城市发展提供外部突发性动力[22]。大事件的营销在塑造城市形象、提升全球知名度、带动城市经济发展、促进城市拓展和改造方面有重要意义[23]。2018年11月,首届联合国世界地理信息大会在德清地理信息小镇召开,这次大会是测绘地理信息领域迄今为止在中国举办的层次最高、覆盖面最广的重大国际多边活动。利用举办本次会议的契机,德清进行了广泛的宣传和动员,极大提升了德清地理信息小镇的知名度,促进人才吸引和企业入驻及小镇的国际化。

事实上,地方政府长期通过举办地理信息相关的高水平学术会议和行业展会等方式打造德清的地理信息区域品牌。区域品牌的打造有助于强化集群优势、整合环境资源、延伸产业链,从而带动整体区域经济[24]。近几年德清地理信息小镇积极举办各类大型高水平学术会议、产品推介会和学术竞赛,吸引了大量地理信息企业和人才集聚小镇。这些活动在展示地信产业科技前沿、聚集先进创新成果的同时,也为小镇内企业提供了产业、智力资源对接的平台和科技成果宣传的窗口,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企业创新水平的提高,以及与外部机构或企业的合作(见表4)。

此外,德清县和地理信息小镇一直努力提升地理信息相关的文化建设。小镇建立的地理信息科技馆,是目前国内面积最大、内容最齐全的地理信息专业性科技馆,它专业系统地展示了地理信息科技的发展成果,具有展示、科普、教育、宣传、研究等功能,每年吸引大量参观人员。此外,自2013年起,小镇的龙头企业浙江国遥、中测新图、浙江中海达等联合设立了地理信息学子奖学金,也有助于建设地方的地理信息产业文化。2018年全国首颗以县域命名的高分辨率光学遥感卫星——“德清一号”成功发射,提高了德清在地理信息领域的知名度。

2.4 高水平规划和运营,打造优质的空间环境和营商环境

德清地理信息小镇的成功也离不开地方政府的高起点规划和建设,以及对良好营商环境的打造。高起点的规划和建设打造了高品质的物质空间环境,符合高科技产业发展的需求;优质的营商环境则有利于提升企业的经营效率,良好的政商关系进一步激发企业的主观能动性,推动小镇地理信息产业的不断壮大。

为了弥补德清城市能级较低、人才基础和产业基础薄弱等短板,地方政府从一开始就高起点规划和建设小镇,通过建设优质的物质空间环境吸引企业和人才。由访谈可知,从2009年到2018年,相继邀请国内外知名规划、咨询公司和团队,包括罗兰·贝格国际管理咨询公司、新加坡CPG集团、南方设计公司、同济大学吴志强院士团队等,对小镇进行规划设计,将小镇规划为集聚发展示范区、科技创新先行区、服务体验区、文化展示区和宜居宜业宜游新城区五大区域。小镇以楼宇经济的思路打造“一核四翼”的产业平台,“一核”即武汉大学技术转移中心浙江分中心大楼,“四翼”即科技创新服务大楼、中科卫星应用研究院大楼、地理信息科技展示馆和联合国全球地理信息大会德清论坛会址。后两者也是小镇科普教育、文化宣传、产品体验、会议展览的重要场所。同时,小镇借助周围优越的自然环境,将科技与自然有机结合,打造“城—山—湖”景区式生活生产空间,吸引高科技人才入駐。在社区建设方面,人才公寓、幼儿园、酒店、咖啡店等配套设施在不断跟进,基于地理信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园区服务也是小镇规划创新的重要内容。总之,超前的规划理念和不断的优化调整,为小镇“产业、科技、文化、旅游、社区”五位一体的产城融合发展奠定了基础。

德清地理信息小镇遵循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市场运营的原则,努力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打造和谐的政商关系。在小镇建设初期,将土地设定为商业或科研用地而非工业用地出让。由德清县人民政府、湖州莫干山高新区管委会负责资源的管理统筹,垫资代建或与企业联建产业大楼。浙江国遥、中海达、中测新图等龙头企业在小镇拥有自己的企业大楼,在自用的同时也可以租赁部分空间给其他中小企业;资金实力较弱的中小企业则可以选择租赁办公空间。拥有了独立办公楼的龙头企业有了扎根德清的动力,主动为小镇招商引资,实现了“以商招商”的良性循环。此外,小镇在运营方面引入了第三方机构,注册成立了浙江众智绘云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以市场机制运营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的积极作用。政府、企业、第三方运营公司的良性互动使得三方实现了共赢。高水平的规划建设和运营管理为小镇获得众多荣誉,如2019年被国家发改委选为特色小镇的成功典型,并获得中国智慧城市“十大智慧园区奖”。

3德清地理信息小镇的未来

3.1 地理信息小镇的机遇和挑战

地理信息小镇的区位和产业发展条件还在不断优化和提升。杭德城际铁路、杭州第二绕城高速的建设将极大缩短德清与杭州及杭州都市经济圈其他城市的时空距离,将有机会承接更多从杭州“溢出”的企业和人才。而且,2022年亚运会的排球项目小组赛将会在德清县体育中心举办,这也将有利于完善德清的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同时,德清在人工智能、大数据、智慧城市等领域积极拓展,为地理信息小镇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产业生态。德清编制了全国县域首个《新一代人工智能应用县建设发展规划》和三年行动计划,成立了大数据管理发展中心。2018年德清成立了长三角人工智能城市德清研究院,委托千寻位置与阿里云等启动建设“德清城市大脑”。同年,德清还与腾讯、京东、之江实验室等顶尖企业和研究机构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作为高科技产业为主导的产业集聚区,地理信息小镇的发展也面临很多挑战,在以下两方面尤为突出。一方面,小镇当前的产业结构和人才结构层次偏低。小镇内很多企业的主营业务处于产业链较低端的劳动密集型环节,如传统测绘领域,这些环节技术含量相对较低,创新程度不高。本地调研结果显示超过30%的被调查者学历仅为大专或高中,硕士和博士的占比较低,人才结构有待提升(见图2)。另一方面,小镇的创新和创业活动的本地嵌入性不足,内生动力需要加强。由调研可知,当前入驻小镇的龙头企业的研发环节一般位于北京、杭州等大城市,而小镇已成立的研发机构则存在常驻人员数量较少、创新活力不足的问题。另外,地理信息小镇专门成立了“地信梦工场”用于孵化和培育初创企业,但总体而言,创业活动不够活跃。

3.2 政策建议

德清地理信息小镇未来发展的关键是要不断提升创新能力,既要继续吸引外部资源,更要增强内生创新动力。一方面,要大力吸引地理信息领域顶尖的科研教育机构和龙头企业入驻,推动企业将更多的研发等高端环节放到小镇。当前,互联网巨头企业已经成为地理信息产业的新势力,小镇要利用已有产业优势积极吸引阿里、腾讯和百度等企业入驻,加大对龙头企业和顶尖创业团队的支持力度。在政府的支持下,促进企业间形成以龙头企业为核心的地理信息产业生态联盟,完善小鎮创业生态系统[25]。小镇未来的可持续发展不应局限于简单的招商引资,而是应该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作用,完善小镇系统结构设计与产业链规划。

另一方面,提升创新活动的本地嵌入性需要充分挖掘已有研发机构的创新潜力,促进研发团队在本地进行更多的原始创新工作。加大对研发机构的奖惩力度。对于产学研成绩突出的本地研发机构给予更多资金、政策的配套支持,对产出效率长期较低的机构或团队要建立明确的退出机制。同时,要提升本地人才培养的能力,利用浙江工业大学德清校区建成的契机,积极推动在该校区设立地理信息科学、测绘学、遥感制图学等相关专业,并依托浙江工业大学和本地企业建立相关科研机构。

此外,从长远来看,德清地理信息特色小镇应充分彰显“产业、科技、文化、旅游、社区”五位一体的优势,促进五大功能的聚合[26],加强功能之间的内在关联性,通过多重要素的叠加与平衡实现产业、城市生活和自然生态的融合协调发展。

4结语

特色小镇普遍面临如何提升竞争力的难题,而创新能力是关键要素[27],高科技产业为主导的特色小镇更需要建立持续的创新能力。德清地理信息小镇过去的成功也在于其能够在短时间内集聚大量创新资源,通过塑造区域品牌及高品质的规划建设和运营管理,打造了优良的创新生态。当然,地理信息小镇的发展也得益于德清毗邻杭州的区位条件,这是德清能够成功吸引大量研发机构、大学和人才,以及举办联合国地理信息大会及各类学术和行业展会的重要前提。随着与杭州一体化的推进,德清的区位优势还将进一步增强。地方政府的战略远见和政策定力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德清城市能级较低的不足,但是依靠吸引外部创新资源不是长久之计,最终决定地理信息小镇未来发展的还是在于能否提升创新和创业的内生动力。

参考文献:

[1]赵佩佩,丁元.浙江省特色小镇创建及其规划设计特点剖析[J].规划师,2016,32(12):57-62.

[2]卫龙宝,史新杰.浙江特色小镇建设的若干思考与建议[J].浙江社会科学,2016(3):28-32.

[3]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发展改革委 国土资源部 环境保护部 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规范推进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建设的若干意见[EB/OL].(2017-12-04)[2019-11-24].http://www.ndrc.gov.cn/ fzgggz/fzgh/zcfg/201712/t20171205_884867.html.

[4]住房城乡建设部.住房城乡建设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EB/OL].(2016-07-01)[2019-11-24].http://www.mohurd.gov.cn/wjfb/201607/t20160720_ 228237.html.

[5]浙江省人民政府.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特色小镇规划建设的指导意见[EB/OL].(2015-04-22)[2019-11-24].http://www. zj.gov.cn/art/2015/5/4/art_1582412_27585.html.

[6]王缉慈.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217-222.

[7]魏心镇.关于高技术产业及其园区发展的研究[J].经济地理, 1991(1):6-11.

[8]佚名.寻九天以观千河 揽八方玉成德清——浙江省德清县地理信息小镇典型经验[J].中国经贸导刊,2019(9):21-23.

[9]盛世豪,张伟明.特色小镇:一种产业空间组织形式[J].浙江社会科学,2016(3):36-38.

[10]张银银,丁元.国外特色小镇对浙江特色小镇建设的借鉴[J].小城镇建设,2016,34(11):29-36.doi:10.3969/j.issn.1002-8439. 2016.11.008.

[11]张蓓.浙北小县德清如何崛起世界级大产业[J].决策, 2018(12):52-54.

[12]浙江省人民政府.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地理信息产业加快发展的意见[EB/OL].(2012-06-12)[2020-04-01]. http://www. zj.gov.cn/art/2015/12/30/art_1228999668_31853.html.

[13]浙江省人民政府.浙江省地理信息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EB/OL].(2012-12-31)[2020-04-01].http://www.zj.gov.cn/art/ 2013/2/21/art_1545374_27270714.html.

[14]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意见[EB/OL].(2014-01-22)[2020-04-01].http://www.gov.cn/ zwgk/2014-01/30/content_2578694.htm.

[15]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测绘地信局关于印发国家地理信息产业发展规划(2014-2020年)的通知[EB/OL].(2014-07-18)[2020-04-01]. https://www.ndrc.gov.cn/ xxgk/zcfb/ghwb/201408/t20140805_962148.html.

[16]浙江省人民政府.浙江省人民政府辦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进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EB/OL].(2014-11-11)[2020-04-01]. http://www.zj.gov.cn/art/2014/11/25/art_1228999670_33342.html.

[17]刘凤朝,马荣康.公共科技政策对创新产出的影响——基于印度的模型构建与实证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2, 33(5):5-14.

[18]德清县人民政府.德清地理信息小镇建立“四位一体”科创孵化链[EB/OL].(2019-08-20)[2019-11-24].http://www.deqing.gov.cn/ jrdq/dqdt/20190820/i2412864.html.

[19] Henry W. Chesbrough. The Era of Open Innovation[J]. Mit Sloan Management Review,2003,44(3):35-41.

[20] Von Hippel E. The Sources of Innovation[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8.

[21]魏守华,王英茹,汤丹宁.产学研合作对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绩效的影响[J].经济管理,2013,35(5):19-30.

[22]吴志强.重大事件对城市规划学科发展的意义及启示[J].城市规划学刊,2008(6):16-19.

[23]张京祥,殷洁,罗震东.地域大事件营销效应的城市增长机器分析——以南京奥体新城为例[J].经济地理,2007(3):452-457.

[24]吴传清.产业集群品牌统计监测指标设计探讨[J].管理世界,2009(11):174-175.

[25]项国鹏,周洪仕,罗兴武.核心企业主导型创业生态系统构成与运行机制:以杭州云栖小镇为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9, 36(22):10-19.

[26]易开刚,厉飞芹.特色小镇的功能聚合与战略选择——基于浙江的考察[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9(8):104-112.

[27]郭峰,黄杨,袁瑞佳.创新协同视角下特色小镇竞争力提升机理与对策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9,39(20):182-187.

猜你喜欢
德清信息产业小镇
德清裸心堡
什么也没有小镇(1)
小镇小镇真热闹
四川省信息产业发展研究
我的母亲叫中国
德清市美术教师新作选
清丽江南 浙江德清
穿毛衣的小镇
纳米产品在涂料、信息产业、材料等众多领域都有广泛用途。
大唐电信获信息产业重大技术发明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