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太湖水乡城镇群空间演变动力与规划策略研究

2020-05-26 12:53魏安敏柳巧云尤智玉
小城镇建设 2020年3期

魏安敏 柳巧云 尤智玉

摘要:南太湖水乡城镇群依托溇港水网,历经千余年的发展演变,逐步形成了如今“城、镇、村”等级有序、分工明确、相互依存的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城乡空间聚落体系。本文从自然地理、政治军事、产业发展、交通方式等方面深入分析了该城镇群空间体系形成的具体动力机制,判断出南太湖水乡城镇群在生态文明时代将向多中心、网络化和特色化发展的总体趋势,并在生态景观格局、特色产业发展、城乡交通网络等方面提出相应的规划解决策略。

关键词:水乡城镇群;城乡聚落;空间演变动力;城镇网络;南太湖

doi:10.3969/j.issn.1009-1483.2020.03.008 中图分类号:TU982.29

文章编号:1009-1483(2020)03-0047-09 文献标识码:A

Study on the Spatial Evolution Power and Planning Strategy of the Water Town Group in South Taihu Lake Area

WEI Anmin, LIU Qiaoyun, YOU Zhiyu

[Abstract] Building on an extensive Lougang water network, the water town group of South Taihu Lake area has evolved over thousands of years and gradually formed an urban-rural spatial settlement system with distinct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namely an orderly "city, town and village" hierarchy, with both interdependence and clear division of labor.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specific formation dynamic mechanism of the water town groups spatial system from the aspects of natural geography, politics, military, industrial growth, and transportation modes. The paper concludes the general trend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water-town-group of South Taihu Lake will follow a "multi-centralization, networking and specialization" pattern in the era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puts forward planning strategies and recommendations for its ecological landscape pattern, characteristic industrial development and urban-rural transportation network.

[Keywords] water town group; urban and rural settlement; spatial evolution dynamic; town network; South Taihu Lake area

引言

近年來,国内对水乡城镇的研究领域颇宽,涉及建筑空间形态、景观文化、产业经济、古镇保护等多方面,但是大多聚集在中微观层面,而从宏观群体层面对水乡城镇群落空间发展的研究尚有欠缺。例如,段进教授以单体古镇为研究对象,重点结合拓朴理论,对空间形态进行了深入研究[1];黄春则重点选取了苏州保护较好的周庄、同里等古镇,从系统化的角度分析了水乡城镇的构成元素、空间形态和演变过程[2];阮仪三教授则提出将“古镇保护”融入当代城镇综合建设中去[3]。在全球化、信息化的生态文明时代,长三角城镇群空间发展模式正呈现出“多中心、网络化、特色化”的新趋势,而探索一种适应新趋势的新型水乡城镇空间组织模式则显得尤为迫切。本文通过选取浙江省湖州南太湖区域的水乡城镇群为研究对象,旨在从宏观群体层面,通过对影响水乡城镇群空间发展演变的动力因素进行分析,并结合生态文明、网络化等未来发展趋势,提出新时期南太湖水乡城镇群的空间发展策略,以期为长三角水乡地区的空间优化与协调发展提供一定程度的借鉴。

1南太湖水乡城镇群概况

南太湖水乡城镇位于太湖南岸地区,地跨今湖州市吴兴区和南浔区两个行政区,东西长约50公里,南北最宽超过38公里。整个地域内保留了相对完好的生态基底,山少、水多,平原洼地广阔,河湖水网密布,呈现典型的水乡泽国风貌,是太湖流域水乡城镇群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太湖流域城乡人居聚落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发展的典范。

南太湖水乡地区的快速发展始于隋唐,当时全国经济重心开始逐渐向南方转移,而后的安史之乱、宋室南移等事件带来全国人口大南迁,更加加速了该地区的发展。明清时期,棉纺织业和桑蚕丝织业不断繁荣,南太湖水乡地区成为全国桑蚕生产和丝织业中心,经济的发展带动城镇数量的猛增和规模的迅速扩大。南太湖地区依托“太湖溇港圩田”及其衍生的“桑基圩田”“桑基鱼塘”和运河网络系统,逐渐形成了包括湖州、南浔、菱湖、双林等在内的各具特色的城镇,各镇因地制宜,利用棉、丝、纺织、造笔等手工业发展地方经济,并以商品经济为纽带,形成了较完善的城镇体系。

历经漫长的发展演变,如今南太湖水乡城镇自太湖向外拓展已形成三个明显的圈层发展带。其中,北部溇港圈层是以太湖溇港圩田为特色的农业地带,大量枕水而居的自然村落与溇港水系共同构成了太湖流域保存最为完整的农耕文化景观;中部城市圈层以湖州老城为西端,以南浔为东端,以东部新城和织里为中部共同组成,是南太湖地区的主要城市空间;南部小镇圈层则以山地丘陵和平原水网为本底,零星分布有菱湖、双林、练市、善琏等12个各具特色的小城镇,同时通过密集的水网与众多村落相连接(见图1)。

2南太湖水乡城镇群空间演变过程与主要动力

每一个城市体系都源自不同的发展起点,有各自路径依赖式的发展轨迹,并且是在众多结构性驱动力和偶发因素综合作用下被塑造而成的 [4]。南太湖城镇群的空间演变也不例外,其形成和发展与该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政治军事、产业发展和交通系统等因素均有重要关系。

2.1自然地理与政治军事因素

南太湖地区城镇空间格局的形成与该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和政治军事因素有关。该地区西部属天目山余脉丘陵地带,北部是长三角母亲湖太湖,东部地区在秦以前曾是涂泥沼泽之地,通过历史上持续的兴修溇港和发展漕运,逐步形成现在河流湖泊纵横、水道沟通、密集交织的水网地貌。有山有水的地理基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各城镇的空间分布规律:西部山区城镇(如妙西、埭溪等)主要沿交通线点状分布,而东部平原水网地区的城镇(如织里、和孚、菱湖、双林等)则呈现出沿水网节点均匀分布的显著特征。在水乡地域环境的哺育下,南太湖水乡衍生出了以依水设镇、临河而居为特征,以“小桥、流水、人家”为印象的江南水乡景观(见图2、图3)。

就政治军事因素而言,南太湖中心城市——湖州老城,则是因军事而兴起、因政治而得以长期发展繁荣的典型。相传秦末项羽在此处筑城屯兵,因此又称湖州老城为“项王城”。而此后的2200多年间,湖州城址未发生改变,在经历了汉初乌程县的迁入,三国吴兴郡治署衙的设立、唐宋之州治、元之路治、明清之府治后,其始终是南太湖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城市,是南太湖城镇群对外联系的核心。

2.2 产业发展因素

产业是城镇扩张与发展演变的关键动力之一,不同时代的生产力水平不同,主导产业也不同,而不同的产业在空间布局特征上有显著差异,从而形成各时期各异的城市空间发展模式。

2.2.1传统农桑时期:城镇多中心结构的形成

自南宋至明清民国,湖州地区先后以农粮生产业和桑蚕丝织业为主要产业。与西歐封建社会的庄园制经济不同,我国传统农业经济的整体结构是以小生产单元为基础的小农经济,由于其自给程度低下的特征,必须不断地与市场发生联系,即通过或近或远的交易网络,将零零散散的小农经济交织在一起,形成各类农业加工品的贸易。这一产业结构支撑了传统农桑时期城镇的发展和联系,在此背景下,南太湖水乡地区各居民点自行分工,互通有无,形成了众多产业方向各异的小城镇。例如,在商品经济迅速发展的明清时期,南太湖地区就形成了大量分工明确又互相依存的市镇节点,同时这些小城镇重点依托水运交通通道发展贸易,形成多个贸易中心,如茧行、叶行、丝行、米行、丝市、水市(蚕市)、米市、墟市等,从而形成多中心的城镇结构(见图4)。

2.2.2块状经济时期:多中心城镇结构为主,带状组团结构开始出现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率先发展乡镇企业,随后因势利导,实施“省管县”财政体制。并先后开展了五轮“强县扩权”,逐渐形成以“块状经济”为特征的县域经济,即以一个主导产业为核心,由大量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在空间上集聚而形成的地域特色经济。湖州同样如此,据不完全统计,吴兴和南浔至少分布着数十个不同规模的、同类企业高度集聚的产业板块,如南浔木地板和电梯、织里童装、练市电磁线、善琏湖笔、漾西铝制品、菱湖丝织等,依托这些特色产业,历史上形成的多中心城镇结构得以延续(见图5)。

但在这一过程中,各城镇融入区域贸易网络的程度逐渐发生分异,由于位于湖州东部的上海逐步成为产品贸易的主要联系方向,北部地区的公路等对外交通干线逐步完善,因此东西向的产业经济带得到更大发展,中心城区快速扩张,南浔和织里也是这一过程中的得益者,南太湖水乡地区城镇空间的北部带状组团结构初现。

2.2.3 现代工业时期:带状组团结构不断强化,南部小城镇发展受到制约

近十年来,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从工业化中期开始向工业化后期发展,技术和创新取代土地和劳动力成为关键生产要素,而板块经济低要素成本、薄利多销的模式受到极大挑战。在现代工业布局过程中,做强城市经济和都市区经济充分发挥集聚经济和规模经济的优势是关键举措。在此情形下,产业加速向中心城市各组团集中,南部小城镇逐步失去分享发展的机会。从目前南太湖水乡地区的各级工业平台的分布可以看出,国家级和省级等高等级、大规模的工业平台主要集中于中心城市带状组团,且其产业效率也明显高于南部的小规模乡镇工业平台。由此,北部城镇带状组团结构不断壮大,而南部小城镇的发展显著放缓,早期形成的多中心城镇结构逐渐被带状组团城镇所取代(见图6、图7)。

2.3交通发展因素

交通是城镇发展的骨架,也是推动城镇空间演变的基础动力。南太湖地区的交通发展经历了从水路为主到水陆并重再到陆路为主的转变过程,而交通模式的转变深刻影响着生产要素流动和聚集的方式与路径,从而塑造了湖州地区不同时期各异的城镇空间格局。

2.3.1水路为主时代:水道系统塑造了早期城镇空间格局

南太湖地区的城镇因水形而择址,水系网络是该地区城镇群交通的重要方式和城镇生活的重要载体,也是南太湖地区最初城镇格局形成的基础。南太湖地区较大的水乡城镇一般都离水上交通线较近,如南浔靠近頔塘,和孚靠近东苕溪,而镇区内的小河道则与外围大河道相通,并接连一定范围内的其他集镇和村落。通过空间句法对湖州地区水系网络穿行度的分析,可以清晰看出水系网络对早期城镇空间格局的影响。在北部地区,頔塘运河作为水运交通的主脉,串联起了太湖溇港及塘浦圩田的众多水系,也直接推动了由湖州老城和南浔组成的双核格局的形成;东部地区则由于密集的内河水网形成了围绕内河节点分布的均衡分散的城镇格局。直到今日,这些由运河网络联系起来的市镇依旧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形成了湖州南部以水道为网络、村庄和圩田为基础、城镇为节点的具有不同功能地位的城—镇—村的整体格局(见图8)。

2.3.2水陆并举时代:带状核心区的初现和东南水乡地位的降低

自20世纪40年代民国政府在湖州地区修建公路始,过去主要依靠水道发展的城镇格局在发展方向上发生了改变(见图9)。頔塘运河沿线的湖嘉路(今318国道),加速了沿线生产要素的快速聚集,推动了北部地区沿公路带状发展格局的初步形成;同时,沿西部山区修建的京杭国道打破了湖州南部地区依靠水网进行对外交流的唯一性,使得主要依靠水运发展的东南水乡在城镇体系中的地位开始下降。

2.3.3陆路为主时代:带状城镇格局基本形成

随着水路的衰落与陆路的兴起,陆路的交通系统逐渐成为推动城镇发展的主要动力。最初的湖嘉路与京杭国道构建了湖州T字形对外交通骨架并影响至今。进入21世纪以来,在2004版湖州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南太湖地区与上海方向的产业联系及交通系统不断完善,地区内的生产要素向东西向交通线快速聚集,从而成为城市组团拓展的主要方向(见图10)。自此,南太湖地区中部以湖州主城为西端,以南浔为东端,中部以织里和东部新城为主体的带形组团城市结构得以确立,并与北部滨湖溇港乡村聚落、南部众多水乡小镇、村落共同形成三大圈层分布特征,从而基本形成带形组团城市、水乡小镇和美丽乡村的三级城镇格局。

3生态文明时代的规划发展策略

生态文明时代是信息化与网络化并进的时代,随着长三角地区互联网、高铁网的不断发展,各城镇节点间的要素流动将更加频繁和快速,传统的金字塔式的等级化城镇体系将被打破,城镇层级将更趋于扁平化(见图11)。而在此城镇体系中的每一个节点都有依托“交通优势+特色职能”融入区域乃至全球网络竞争的机会。例如,乌镇就成功地以水乡古镇和传统文化为特色职能,结合现代互联网科技和高铁网络,直接融入了全球城镇体系。

因此,作为长三角城镇群的一部分,南太湖城镇群也将迎来新型城镇空间组织形式和发展模式的全面轉型。具体而言,在城镇空间格局上,将由以中心城为发展主体的等级化特征向多中心、扁平化、特色化特征转变,形成大城市、中小城镇与乡村的集群式协同发展的空间格局;在城镇竞争力提升方面,将从以工业、劳动力和资本投入向以技术创新和文化复兴为代表的新经济转变。所以,南太湖水乡城镇群的发展需要在既有城乡格局的基础上,主动适应生态文明时代的城乡发展的新趋势和新动力,进一步提出新的规划策略进行发展引导。

3.1 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景观格局

作为“两山”理念的诞生地,南太湖水乡地区具备“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的完整要素组合,这一生态本底亦是该地区与太湖周边其他地区的最大竞争优势。在未来网络化城镇群空间格局的演变提升过程中,应大力贯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围绕保护生态环境和实现绿色发展为目标,将南太湖地区隐性的生态优势逐步转化为显性的社会与经济的发展优势。

首先,保障优良的生态格局。在南太湖地区重点打造“一屏、一带、两廊、多脉”的总体生态景观格局。“一屏”即西部天目山余脉山地丘陵地区;“一带”即滨湖溇港文化带;“两廊”即中部带形城市两条联通太湖与南部水乡的组团间隔绿廊;“多脉”即密布于南太湖地区的众多水网脉络。其次,加强水生态、水环境治理。基于圩田系统的河湖水网是南太湖水乡城镇得以形成、发展和兴盛的自然基础,是展现水乡生活、文化、景观的“水乡基因”。因此,应当严格保护南太湖地区的水网密度和水面率,在适当条件下,还可通过退渔还湖、疏通水网、增加湖荡等多种途径优化水系网络,并增强蓄水能力;同时,还需加强水质的提升工作,通过截污、清淤、生态修复、加强污水处理等多种方式,恢复河道水生态系统,如可在頔塘两侧打造水体净化廊道。

此外,加强全民化的主体参与模式。调动政府、企业、社区、村民等多个主体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以多主体共同参与的模式推进水乡等生态空间的保护与开发,实现生态空间的可持续保护和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2 培育差异互补、多样融合的特色功能体系

中小城镇作为城与乡的“纽带”和“粘合剂”,一头连着城市,一头连着农村,在城乡发展中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随着信息技术和交通网络的飞速发展,城镇间的要素流动将更加便捷和频繁,传统的等级化城镇体系将被打破,每一个城镇节点都有依托特色功能融入区域乃至全球竞争网络的机会。因此在南太湖水乡地区,未来应充分挖掘各城镇的生态基底、历史文化、特色产业等各类特色本底和资源,选取一到两种特色资源进行深度打造,将“以小见大”“做优做精”发挥到极致,使每一个城镇都有自己的特色名片。同时在发展特色职能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培育“+生态”“+创新”的持续发展机制,如依托生态资源发展休闲养生、旅游度假的城镇可进一步向科技疗养、大健康等方向去延伸;依托文化资源发展旅游观光、文化展览、工艺品生产销售的城镇可进一步向文化创意、创新设计等方向去延伸;依托特色工业产业的城镇进一步向产品设计、工艺创新去延伸。由此突出各类小镇的主导功能特色,促进小镇网络的错位发展与功能互补,保持各城镇源源不竭的发展动力,不断强化自身的特色职能优势。诚然,培育各城镇的特色职能、激发各城镇的创新潜能并不意味着每个城镇都是均等化地发展,每个城镇的现状发展情况各异,交通和区位条件各不相同,在一定区域中承担的公共服务任务也不同,因此仍然会有一定的规模和等级差异(见图12)。

3.3构建网络化、扁平化的新型城镇群结构

在上述策略的指引下,规划未来南太湖水乡地区按“南太湖北部城市带—小城市—重点镇—特色镇”四个城镇类型进行发展引导,同时每个城镇依托各自的特色资源明确未来的重点特色职能,由此相互融合、相互依托,最终形成适应新时期发展要求的南太湖水乡网络化、扁平化的新型城镇网络结构(见图13)。其中南太湖北部城市帶包括湖州中心城区、南浔城区和织里片区,湖州中心城区继续强化城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功能,建设国内一流的滨湖休闲度假名城和绿色智造名城;南浔城区加快发挥文旅引领作用,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打造湖州接轨上海的桥头堡和对外开放的东大门;织里片区以童装产业为特色,加快推进产业升级,积极发展服装设计、特色工艺、新型面料等新技术新业态。其次,选取现状规模较大、发展条件更优的埭溪和练市打造两个小城市,更好地发挥带动区域和服务区域的功能,其中埭溪重点依托美妆产业,练市重点依托现代制造工业,打造生态宜居小城市。同时,发展双林和菱湖两个重点镇,双林重点挖掘古镇旅游资源,菱湖重点依托桑基鱼塘特色,发展特色功能。其他旧馆、和孚、道场、妙西、 东林、石淙、善琏、千金等为一般镇,根据各自优势资源形成特色发展方向,如善琏湖笔、和孚渔桑、千金生态农业等等。

3.4构建一体化的交通体系

首先,推动多种交通方式的互动发展与互连互通。一方面,保证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城市道路、乡村道路等路网系统的连续性和通达性;另一方面,实现道路交通、轨道交通、慢行交通与水上交通等多种交通方式的顺畅转换,打造富有江南水乡特色又兼具开放空间交往功能的特色换乘节点。

其次,综合考虑交通通行与特色水网的发展需求,构建具有水城特色的一体化交通体系。复兴水上交通,打造水上文化游线。依托水脉和历史文化,整合古城—古镇—古村资源,构建自然—人文交织互彰的南太湖水乡城镇网络。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复兴溇港—湖漾—运河系统,重点利用頔塘水系作为联系湖州老城区、织里、南浔的水运与水文化主脉,串联南北横塘、东苕溪、双林塘等内河水网,构建层次明晰的水乡特色交通网络。

4结语

通过对南太湖水乡城镇群历史发展的演变规律和特征进行回顾和总结,不难发现其空间格局的形成、演变和发展,是自然、经济、政治、军事、交通等多要素综合作用下的结果,且带有鲜明的历史和地域特征,即依托溇港圩田、商品经济和水运贸易的发展而得以繁荣兴盛,具备天生的多中心特征。而这一特征,恰好与生态文明时代多中心、网络化、扁平化发展的趋势相吻合。因此,可以预测,未来南太湖水乡城镇群可通过进一步发挥溇港圩田肌理的生态优势,并依托现代通讯、交通、产业技术,建立“+生态”“+创新”可持续发展机制,进而构建更具现代化的新型多中心、网络化、分工协作的空间格局,这将更加均衡、更可持续的促进该区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段进, 季松, 王海宁. 城镇空间解析:太湖流域古镇空间结构与形态[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2]黄春. 江南水乡城镇系统的延续与发展[D]. 南京:南京工业大学, 2005.

[3] 阮仪三, 袁菲. 迈向新江南水乡时代——江南水乡古镇的保护与合理发展[J]. 城市规划学刊,2010(2):39-44.

[4] 卢明华.荷兰兰斯塔德地区城市网络的形成与发展[J].国际城市规划,2010,25(6):53-57.

[5] 巴特·兰布雷特. 多中心化对提升大都市区竞争力的利与弊——以荷兰兰斯塔德地区为例[J]. 陈熳莎,译.国际城市规划,2008,23(1):41-45.

[6] 吴兴区水利局. 吴兴溇港文化史[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4.

[7] 刘宏伟. 湖州古旧地图集[M].北京:中华书局,2009.

[8]李娜, 曾菊新. 我国发达地区城镇网络化发展比较研究[J].经济经纬,2004(2):61-63.

[9]高云虹, 曾菊新. 城乡网络化:统筹城乡发展的现实选择[J].开发研究,2006(1):95-98.

[10]甄延临,王迎英.新型城市化与水乡肌理双重背景下的基本生态控制线规划——以浙江嘉兴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 2012,19(12):102-107.

[11]沈清基.论基于生态文明的新型城镇化[J].城市规划学刊,2013(1):29-36.

[12]龚松青,厉华笑.经济发达地区小城镇群发展初探——浙江省小城镇群规划示例[J].城市规划,2002,26(4):32-37.

[13]丁炜.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小城镇群体空间布局改进策略研究[J].小城镇建设,2014,32(2):28-31.doi:10.3969/j.issn.1002-8439.2014.02.001.

[14]罗翔,沈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下特色小镇规划建设思路与对策[J].规划师,2017,33(6):38-43.

[15] 洪杰,贝玲.基于水城意象的城市交通空间规划设计思考——以江南水乡城市为例[J].城市交通,2015,13(5):67-72.

[16]江捷,邵源,宋家骅.江南水乡古镇地区旅游交通组织模式研究[J].城市规划,2015,39(11):107-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