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中小学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路径研究

2020-05-26 02:18毕春燕周凤
读书文摘(下半月) 2020年11期
关键词:民族地区中小学

毕春燕 周凤

摘  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是推进民族团结进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载体和有效抓手。中小学阶段是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重要阶段,本文将梳理总结三所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学校的成功经验,分析研究民族地区中小学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路径。

关键词:民族地区;中小学;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路径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也是世界范围内民族问题处理的最好的国家之一。民族团结是全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云南是多民族地区,民族文化丰富多元,各族人民长期在一起生活劳动,文化互通互融,有着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天然优势和良好氛围。中小学阶段是人格形成和行为养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尤为关键。云南省临沧市民族中学、大理州民族中学、瑞丽市银井小学是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学校,本文将梳理总结三所学校的成功经验,分析研究民族地区中小学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路径。

一、结合实际情况开展双语教学,准确传达党的民族政策

语言是交流沟通的基础,各民族独特的语言文化是民族地区中小学教育首先要解决好的问题。银井小学少数民族学生占80%以上,多为傣族,还有部分缅甸籍学生。该校结合实际情况实施双语教学,打破李语言屏障,让学生能有效地理解课本知识,提高学习兴趣。师生交流更加顺畅,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和优秀的民族文化也在校园内得以传承发扬。双语教学就是要根据学生情况,运用普通话和少数民族语言开展课堂教学,开设少数民族语言课,让学生一边学习既定的教育教学内容,一边了解民族文化,潜移默化地加深民族情谊,促进民族团结进步。

二、研究课程内容,创新课程形式,丰富校园文化

学校的使命是培养人,学校课程的内容和形式保证着学校教育的有效性。临沧市民族中学每周都会开设民族团结教育课,教师课前充分准备,课上有效组织,课后及时辅导;学校及时检查落实情况,保证民族团结教育课程的有序开展。该校还将《民族团结教育读本》纳入到新生入学必修课中。

民族地区中小学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一方面要做好课程内容研究,深入挖掘学科内容与民族文化的关联,有的放矢地结合民族文化开展教学。另一方面要积极开发校本课程,以育人为出发点,以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为中心,贴近学校实际情况,符合学生现实需求。以课堂和校本教材为载体,传承民族文化,激发民族感情,提高学生民族文化素养,增强民族自信心,促进各民族之间的理解包容。

好的课程内容需要多样的课程形式来支撑,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探索。上述的三所学校都很重视学生第二课堂,定期或在关键时间节点组织开展专题讲座、“民族团结月”、“民族文化艺术节”等,鼓励学生参与创办校内社团、刊物,以音乐、美术、文学等多种形式丰富学生校园生活,从不同的维度、不同的视角让学生参与并理解民族文化之美,促进学生文化交流。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是学校教育功能价值的实现者,不论是双语教学,还是课程开发,亦或是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活动开展,都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和组织。因此,教师的综合素质水平就显得格外关键和重要,必须要加强民族地区教师队伍建设。

一要加强制度建设,组织教师培训学习,让民族地区的教师认识到参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重要性。二要加强人才培养引进,特别是少数民族教师队伍的培养,因为少数民族教师对本民族的语言文化了解掌握的更深入,开展教学工作也会更方便更顺利。要通过政策扶持鼓励优秀人才到民族地区中小学任教,要让人才愿意来、愿意教、愿意留。三要优化教师梯队,围绕学科方向、学历层次以及年龄等问题,鼓励教师深造学习,提升教师能力水平,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师梯队。四要为教师创建一个具有本地民族语言和文化氛围的环境。让教师了解当地民族风情和文化,体会当地民族的语言特色、地理环境和文化习俗,让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但传授知识,更传递情感。

四、做好学生帮扶工作

学校要把帮扶困难学生作为重点工作,想方设法为各民族学生排忧解难,竭尽所能保证不让任何一个少数民族学生掉队落伍。从招生政策、经费支持、师资配置等方面支持家庭困难的少数民族学生,为学生的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环境。要随时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学习情况,要与学生常谈心,帮助学生克服困难,鼓励学生勇敢追梦。

五、增强不良文化防范意识,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

信息化时代下,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越来越多,对知识的渴求度越来越高。要建设完善校内设施,利用校内空间开展宣传工作,定期检查清除违规不良信息内容,让学生在健康的校园氛围中茁壮成长。

民族地区中小学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一定要将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的教育内容落实到具体学科中去,让学生感受民族风情,理解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学校要充分发挥学校教育优势,深入挖掘民族教育文化内涵,探索民族教育途径与载体,構建民族教育特色体系,培养学生的民族团结品质和爱国主义情感。

参考文献

[1]李佳珺.从乡土教材的视角探析民族团结教育[D].中央民族大学,2012.

[2]马志颖.民族中小学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中的文化选择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4.

[3]王坤.论民族地区教师多元文化教育素养的基本维度与实践路径[J].民族教育研究,2021,32(01):122-128.

[4]温馨.民族农村地区学校教育可持续发展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5.

作者简介

毕春燕(1994—),女,汉族,云南省昆明市人,云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8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云南民族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云南  昆明

猜你喜欢
民族地区中小学
贵州少数民族地区高职院校单片机课程教学现状与改革探析
云南省民族地区农村小学体育教师现状调查研究
用新发展理念引领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
民族地区城镇规划现状浅析
论多媒体技术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如何提高民族地区“一类模式”小学汉语文教学质量
略谈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微视频的应用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