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参与城市环境治理的现状分析

2020-05-26 02:18王莎
读书文摘(下半月) 2020年12期
关键词:城市环境参与治理

摘  要:环境卫生治理作为社会公共事务,是公众参与的重要领域。公众参与是环境卫生治理的社会手段之一,是以命令控制为特征的行政手段和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经济政策之外的一种重要的环境保护手段。作为城市环境卫生的制造者、消费者、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公众的重要地位是无庸置疑的。本文拟对公众参与城市环境卫生治理的现状进行具体分析,以供工作参考。

关键词:公众;参与;城市环境;治理;现状

1污染源的分散性与循环性

当前,零散的环境污染问题已然成为各个城市环境卫生治理的最大难点。因污染物具有时间上的随机性、循环性以及空间上的广泛性、分散性等特点,时时刻刻都在增加着治理的难度。一是污染源时间上的随机性与循环性。时间上的随机性、循环性主要体现在:市民不分时段地制造垃圾、影响市容的现象,而这种现象又具有循环性,难以制止,又无法根除。譬如,随地吐痰现象。随地吐痰是一种难以监督和控制的不良行为。而吐痰又是每个人无法把控和禁止的行为,具有很强的随机性和不可控性。制止随地吐痰行为,关键还是靠个人道德素质的培养。其循环性主要体现在吐痰是人们正常的身体异物排除行为,具有不可消除性质。二是污染源空间上的广泛性与分散性。空间上的广泛性、分散性则主要体现在并非仅部分地区才会有的特征,而是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污染物,更确切地说,只要是有人走过的地方就存在污染物的可能。譬如,乱扔垃圾行为。随地乱扔垃圾现象是普遍存在的现象,更是让环卫治理者难以遏制的不文明行为。再加之,其分布具有广泛性和分散性,无疑进一步加大了市容环卫的监管与处理的难度。

2重视源头治理与公众监督

长效管理机制的建立是各个城市亟需跟进并落实的重要并艰巨的任务。所谓长效管理就是要建立原因导向的城市管理模式。也就是说,在解决城市环境卫生问题的选择方案上,突击式的治理只能是治標不治本,唯有疏浚其泉源,找到病根,方能彻底解决其难题。因此,管理者更加认同并强调,源头治理与预防是实现环境卫生长效治理的根本出路。同济大学市发展战略与管理研究院诸大建教授曾提出两种当前存在的城市管理方式,可概括为事后处理与事前控制。事后处理方式更重视城市问题发生之后进行治理,也可称之为后果导向的城市管理模式;事前控制则是把重点放在针对这些问题产生根源上的城市管理思路,称为原因导向的城市管理模式。

“善除害者察其本,善理疾者绝其源”。环境卫生治理作为一种强调日常控制的管理,要实现城市长效管理就需要走突击整治与日常控制相结合并突出日常控制的主导作用,日常污染的控制就需要公众的参与。于此,引入公众监督,已然成为当前环境卫生治理的重点。各地市政府也逐渐意识到公众参与到环境卫生治理中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但如何制定、实施有效的公众参与机制,则又为管理者提出了一道难题。监管成效的有限性,不得不又给我们环卫管理者提出了又一挑战。

3亟需培育高素质市民

培育市民素质养成,提高市民个人素质成为当前环境卫生治理的出发点。社会组织和人的进步是实现高效的环境卫生治理的潜在优势。高自律意识、高素质的市民培养,无疑是解决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破环公共环境卫生问题最根本的根除方式。当前市民普遍缺乏自律、规则意识,如乱扔垃圾、乱搭建、乱设摊。同时,也普遍缺乏环卫意识,对他人的各种破坏公共环境卫生的不良行为往往选择视而不见,如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破坏绿化、公共场合大声喧哗等等。在对Y市的随机市民问卷调查中,针对“如果您身边的人做了破坏环境的行为,如乱扔垃圾、随地吐痰,您的态度是?A与我无关;B劝其捡起;C自己去捡。”这一项内容的答复,整理所得出的结果是 50%的人选择了“与我无关”选项。这些问题都与公共物品有关,由此引起的社会损害细小、分散而普遍,属管理者最为头痛的。因其分布面广、循环性强等特点,使得政府在这方面的环境卫生管理难度日益增大。而传统的说教、榜样、惩罚等手段的效果甚微。仅仅依靠政府的力量往往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摄像头之类的技术手段也似乎不起多大作用。因此,形成社会的自律管理机制和相互制约机制,提高市民素质则无疑成为解决该项难题的症结所在。

4来自农民市民化的冲击

农民市民化已然成为当前环境卫生治理过程中的制约点。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民市民化的步伐也在不断加快,从农民到市民,不仅是面临着身份的转型,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和观念的转变。这种长久、可持续性的转变更体现的是社会角色和深层的文化意识上的转变。但这种转型才刚刚起步,不少农民工进城成为市民的同时,仍保留着农村的生活方式和习惯,给城市的市容环卫工作带来一定的麻烦。随意破坏绿化植物,乱倒垃圾、随地吐痰、乱搭乱建、大声喧哗等影响市容环卫行为多处于进城农民所为。在之前的有关于进城农民居住情况问卷调查中,统计数据发现:超过47%的受访者认为其社区居民行为习惯与城市居民行为习惯差距较大或差距非常大。有67%的受访者认为在乱扔垃圾方面有差距;有约58%的受访者认为在随地吐痰方面有差距;有约41%的受访者认为在大声喧哗方面有差距;有近 60%的受访者认为在乱停乱放方面有差距。进城农民的自我管理、自我约束意识差、我行我素等不良习惯,的确给当前市容环卫管理者的工作带来不小的挑战。但虽说是难以适应城市的生活方式而给市容环卫管理者的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也是给管理者工作一个实现“善治”的机会与考验。

5小结

由于人口的激增和城市化速度的加快以及市民的环保意识与日俱增,对高质量的环境呼声也愈发高涨,城市环境卫生问题已不容小觑。对噪音、餐饮油烟、随地乱扔垃圾等非常规污染,日益产生不满情绪。当前城市环境卫生治理已面临较为严峻的挑战。

参考文献

[1]诸大建.管理城市发展探讨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管理模式.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27.

[2]王卫.我国城市基层治理中的公众参与.武汉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26.

作者简介

王莎(1986.01.16—),女,工作单位: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城乡环境卫生事务中心,助理工程师。

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城乡环境卫生事务中心

猜你喜欢
城市环境参与治理
浅析国内城市环境中的涂鸦艺术
浅析涂鸦艺术对城市环境的影响
我国城市环境污染及其治理措施
生态园林与城市环境发展之我见
浅析网络舆情治理
“参与”北约军演的UFO
关于有效思品课堂的几点思考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数据+舆情:南方报业创新转型提高服务能力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