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苯地平与富马酸比索洛尔联合使用治疗中青年高血压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2020-05-28 11:42悦,王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2020年1期
关键词:富马酸比索阻滞剂

蒋 悦,王 琦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辽宁 沈阳 110032)

随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加快及工作压力的加大,中青年高血压发病率正逐年提高。据统计结果显示,我国目前中青年高血压患者约占整个高血压群体的2/3以上[1],作为各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高血压尤其是中青年高血压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重要公共卫生课题之一。高血压是慢性终身性疾病,早发现早干预能够显著控制病情、降低靶器官损害程度以及有效减少心脑血管事件及肾脏疾病的发生概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2]。硝苯地平是一种钙通道阻滞剂,是经典的降血压一线药物,通过阻滞钙内流,降低血浆神经肽及内皮素水平,达到扩血管降血压的作用[3]。但对于中青年高血压患者,单一药物降压不能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临床提倡联合用药。富马酸比索洛尔是高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其降压作用远远高于酒石酸美托洛尔,且无内在拟交感活性;富马酸比索洛尔能够减慢心率、降低心肌氧耗、减少心输出量,临床广泛用于高血压、心绞痛、心力衰竭等心脏病的治疗[4]。本研究将硝苯地平控释片与富马酸比索洛尔联合应用,探讨其治疗中青年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入我院就诊的中青年高血压患者96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 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所选病例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关于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对照组男26 例,女22 例,年龄35~62 岁,平均年龄(48.3±10.1)岁,高血压病程1~10 年,平均病程(6.2±1.9)年。高血压分级:1级20 例,2级18 例,3级10 例;观察组男25 例,女23 例,年龄36~62岁,平均年龄(47.9±10.6)岁,高血压病程1~11年,平均病程(6.3±2.1)年,高血压分级1级21 例,2级18 例,3级9 例。病例排除标准:①继发性高血压患者;②单纯舒张期高血压患者;③合并心、肝、肺、肾以及造血系统等重要脏器严重功能不全患者;④患有支气管哮喘、慢阻肺、心脏传导性疾病患者;⑤患有严重神经精神系统疾病,不能配合治疗及随访患者;⑥对硝苯地平及富马酸比索洛尔产生过敏患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经患者或家属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经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控释片(拜新同,德国Bayer Schering Pharma AG,注册证号:H20100785,规格:30 mg)30 mg/次,1 次/d,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富马酸比索洛尔(康忻,Merck KGaA,注册证号:H20160474,规格:5 mg)5 mg/次,1 次/d,清晨空腹口服。于治疗期间保持低盐低脂饮食。两组患者均给予连续治疗8 周。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3 观察指标 每日对两组患者进行血压水平监测并记录,并对治疗前后两组患者收缩压及舒张压监测数据进行对比,根据血压改善情况进行疗效评价;监测治疗前后两组心率变化情况并对比;观察并记录治疗期间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依据《心血管系统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进行疗效评价,显效为头昏、头痛等症状消失,舒张压下降≥10 mmHg,并降至正常或舒张压下降≥20 mmHg;有效为症状缓解,舒张压降低10~19 mmHg;无效为症状、血压均无显著变化。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压及心率变化 两组中青年高血压患者经不同方案治疗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有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患者血压降低程度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患者血压、心率变化情况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血压、心率变化情况对比(±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同组间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时间 收缩压(mmHg) 舒张压(mmHg) 心率(次/min)对照组 48 治疗前 159.62±7.23 107.69±2.14 89.32±6.50治疗后 131.54±8.54# 89.56±4.10# 84.31±5.65#观察组 48 治疗前 158.78±8.42 108.79±3.85 88.78±6.42治疗后 118.58±7.16*# 79.18±2.57*# 66.47±7.01*#

2.2 疗效评价 两组患者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95.8%,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81.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031,P<0.05)。(表2)

表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

2.3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3%,与对照组的4.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P>0.05)。(表3)

表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例(%)]

3 讨论

原发性高血压是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之一,具有病因复杂,进展缓慢,发病率高,危害大等临床特点。目前发病机制尚未明确,据数据统计,现阶段我国高血压病人达1.8亿 人之多,中青年高血压占据2/3以上,报道普遍认为与吸烟、生活压力、运动不足、高脂肪饮食等因素相关。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重要危险因素之一,短期无明显改变,但长期高血压可能导致心室肥厚、动脉硬化,最终累及重要靶器官心脏、脑和肾脏,出现相应器官损害,甚至严重心脑血管事件。因此,早发现早干预能够显著控制病情、降低靶器官损害程度以及有效减少心脑血管事件及肾脏疾病的发生概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目前临床以药物治疗为主。常用的5大类降压药物包括:钙离子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5]。拜新同(硝苯地平控释片)是1,4-二氢吡啶类钙离子拮抗剂,可通过抑制电压依赖的L型钙通道,阻止细胞外钙离子向细胞内转移,降低血管平滑肌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减少小动脉血管的阻力,以达到扩张血管降低血压的目的,脂溶性好,半衰期长,控释制剂药效稳定而持久,可有效降压并改善心肌供血。有研究显示,大多中青年高血压患者,患病主要原因与遗传因素、交感神经以及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活动有相关联系,可能机制为肾交感神经以及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过度激活是导致高血压病的重要环节,β受体阻滞剂可以一定程度减少交感神经的传导,降低去甲肾上腺激素释放;阻断肾小球旁细胞G受体以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Ⅱ以及醛固酮的产生及释放[6]。富马酸比索洛尔是一种高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在临床应用非常广泛,其主要作用机制为阻断神经内分泌系统,阻止心肌重构,提高心肌顺应性,改善心肌舒缩水平,并有文献报道,富马酸比索洛尔具有抗氧化以及抗细胞凋亡的作用,能够进一步保护心肌功能[7]。单一降压药物往往针对单一发病机制进行干预,治疗效果受限,因此2级以上高血压患者临床提倡联合用药方案,以达到协同互补,抵消不良反应,增强降压效果,减少用药剂量的目的。本研究将拜新同与富马酸比索洛尔联合应用治疗中青年高血压,结果显示降压效果以及对心率的改善都显著优于单一使用拜新同,且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见硝苯地平控释片和富马酸比索洛尔联合应用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协同降压作用以及改善心率作用明显,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富马酸比索阻滞剂
富马酸喹硫平片联合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双相障碍抑郁发作的疗效观察
富马酸卢帕他定治疗皮肤划痕症的疗效观察
荆防方加减联合富马酸卢帕他定治疗风热型慢性荨麻疹的临床观察
染料中富马酸二甲酯的检测
阿根廷货币汇率暂时止跌
有些高血压患者不适合使用β受体阻滞剂
2014年4月墨西哥米却肯州油梨价格上涨
β受体阻滞剂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