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周血炎症细胞比值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诊断价值评价

2020-05-28 11:42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2020年1期
关键词:比值粒细胞外周血

王 亮

(天津市儿童医院检验科,天津 300074)

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 MP)是一种介于细菌与病毒之间缺乏细胞壁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MP感染可引起肺炎,研究显示20%~40%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是由MP感染引起[1-2]。由于儿童处于生长发育期,身体各项机能均未达到成人状态、抵抗力较差,更易遭受MP感染。支原体肺炎病程较长,肺部病变严重,多表现为发热、咳嗽、头痛以及胸骨下疼痛等临床症状。炎症在MP感染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发现MP感染患儿外周血炎症细胞明显改变,白细胞计数(WBC)显著升高,其中单核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升高明显[2-3]。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 NLR)以及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 to lymphocyte ratio, PLR)是近来新发现的反映全身炎症的生物标志物,其与炎症、肿瘤以及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的发生和预后密切相关[4-5]。并且研究发现血小板/平均血小板体积比值(platelet to mean platelet volume ratio, PMR)对于先兆子痫妊娠期妇女的机体炎症状态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6]。但是,关于PMR、NLR以及PLR与小儿MP感染的报道较少。因此本研究系统分析小儿MP感染后外周血细胞参数变化的规律,并探讨外周血炎症细胞比值对诊断MP感染的临床意义。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MP感染组:收集2018年6月—2018年12月我院确诊的MP感染患儿220 例,MP抗体检测阳性,男110 例,女110 例,平均年龄(4.54±2.50)岁,首发症状以发热和咳嗽为主,病程 3~10 d,其中发热176 例(38 ℃以上);咳嗽142 例,呈阵发性、刺激性干咳,伴喘息48 例,部分患儿可闻及痰鸣音;腹泻25 例,恶心呕吐18 例。对照组:年龄、性别与MP感染相匹配的健康体检儿童220 名,男110 名,女110 名,平均年龄(5.02±2.62)岁,无呼吸道感染症状以及排除合并有心脏病的儿童。两组受试者的年龄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标本采集:两组儿童均于清晨采集静脉或手指末梢EDTA-K2抗凝血,分别做血常规和全血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检测。

1.2.2 血常规检测:日本希森美康XS-500i血液分析仪及配套试剂进行检测。

1.2.3 CRP检测:日本艾瑞德快速免疫干式分析仪及配套试剂进行检测。

1.3 统计学处理 统计学处理资料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Spearman相关检验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外周血炎症细胞比值对MP感染的诊断价值。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MP感染组与对照组检测参数比较 测定所有受试儿童外周血细胞参数,结果显示与对照组儿童相比,MP感染组患儿外周血WBC、单核细胞计数(MONO)、单核细胞比率、中性粒细胞计数(NEU)、中性粒细胞比率、血小板计数(PLT)、PMR、NLR以及PLR显著增高,淋巴细胞计数(LYM)和淋巴细胞比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MP感染组患儿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表1)

表1 两组检测参数结果比较(±s,n=220)

表1 两组检测参数结果比较(±s,n=220)

变量 MP感染组 对照组 t值 P值CRP(mg/L) 16.71±14.61 5.79±2.12 6.62 <0.001 WBC(×109/L) 9.14±3.35 7.78±1.27 3.41 0.001 LYM(×109/L) 2.09±0.39 2.90±0.80 -8.15 <0.001 LYM(%) 25.85±10.42 36.56±8.29 -7.19 <0.001 MONO(×109/L) 0.82±0.36 0.53±0.16 6.57 <0.001 MONO(%) 9.35±3.13 6.75±1.75 6.51 <0.001 NUE(×109/L) 6.08±3.08 4.37±1.22 4.62 0.004 NUE(%) 63.24±11.98 54.52±9.34 5.13 <0.001 RBC(×1012/L) 4.69±0.34 4.74±0.30 -0.99 0.323 HGB(g/L) 129.57±7.17 131.63±8.47 -1.65 0.101 PLT(×109/L) 283.95±49.26 233.59±37.72 7.26 <0.001 MPV(fL) 9.60±0.57 9.70±0.56 -1.181 0.239 PMR 29.78±5.90 24.17±4.24 6.91 <0.001 NLR 3.04±1.69 1.62±0.60 7.09 <0.001 PLR 138.85±26.81 85.36±24.19 13.25 <0.001

2.2 外周血炎症细胞比值与CRP相关性分析 CRP作为一种较为理想的反映机体炎症状态的指标,通过Spearman相关检验外周血炎症细胞比值与CRP相关性,结果显示MP感染组PMR、NLR及PLR与CRP呈正相关(r=0.425,0.349,0.447;P<0.05)。

2.3 ROC曲线分析外周血炎症细胞比值对MP感染的诊断价值 ROC曲线分析显示,MP感染患儿CRP、PMR、NLR及PLR的曲线下面积均>0.7,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诊断MP感染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其中PLR的曲线下面积为0.952,对MP感染的诊断价值最高。(图1,表2)

图1 ROC曲线分析各项炎症指标对MP感染的诊断价值

表2 ROC曲线分析各项炎症指标对MP感染的诊断价值

3 讨论

近年来,儿童支原体感染发病率逐渐升高,MP成为造成小儿急性肺部感染的常见病原体之一。由于临床症状轻重不一,部分患儿起病隐匿,临床诊断中极易出现漏诊及误诊,因此寻找一种简单、快捷的预测支原体感染的方法, 有利于疾病的早发现,早治疗。

本研究显示,小儿MP感染好发于3~5 岁,与之前文献的报道相同[2],儿童MP感染对象以学龄前儿童为主。因此,临床工作中可根据患儿年龄以及临床症状做出一定的判断。此外,外周血细胞参数作为常规的临床检查,对疾病的诊疗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研究发现MP感染患儿外周血炎症细胞参数明显改变。其中WBC、NEU以及MONO均显著升高,而LYM明显降低。以往研究报道MP感染与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密切相关[7],但本研究发现MP感染患儿PLT升高明显,这与以往部分报道相同[8],事实上血小板具有典型炎症细胞的特征,但相关差异有待进一步研究。

PMR、NLR以及PLR是由临床检验中血常规的相关检验参数计算而来,因其证实与多种疾病的进展及预后相关,且简单易测而受到重视。本研究系统分析220 例MP感染患儿临床数据,结果显示MP感染患儿PMR、NLR及PLR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儿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RP作为炎症指标一直被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并可在炎症反应的早期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研究报道高水平的CRP结合临床症状对早期诊断社区获得性肺炎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9]。本研究发现MP感染患儿CRP明显升高,进而证实炎症在MP感染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并且通过Spearman相关检验发现,PMR、NLR及PLR与CRP呈正相关,这意味着外周炎症细胞比值可在一定程度上提示机体的炎症状态。

本研究通过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系统比较了CRP、WBC、PMR、NLR及PLR对小儿MP感染的预测价值。结果显示CRP、WBC、PMR、NLR及PLR对小儿MP感染均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其中PLR对于诊断MP感染的价值在各项指标中最高。PMR、NLR及PLR预测能力增强可能与MP感染后机体内炎症细胞的改变有关。MP感染后通过细胞因子的诱导作用激活粒细胞,诱导中性粒细胞的募集和趋化作用,以及释放抗菌肽从而吞噬和杀伤病原体,并诱导单核细胞产生多种炎症细胞因子[10-12]。此外MP感染宿主后可释放活性氧簇等代谢产物损伤宿主细胞[13],而活性氧簇与血小板的生成和活化密切相关,这提示外周血细胞改变参与支原体感染肺炎的发病机制。本研究未设立细菌性感染对照组以及病毒性感染对照组,考虑到多数细菌性感染以及部分病毒性感染也能引起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14],但相关差异仍需进一步研究。同时本研究样本量较少,是否能够依据外周血炎症细胞比值判断MP感染仍需大样本、多中心临床研究。

综上所述,MP感染患儿外周血细胞参数明显改变。并且外周血炎症细胞比值是一个简单易得的辅助检查指标,对判定是否存在MP感染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价值。

猜你喜欢
比值粒细胞外周血
外周血B细胞耗竭治疗在狼疮性肾炎中的应用进展
外周血G6PD活性检测对于感染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宫颈癌患者的诊断预后价值
罕见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伴嗜碱性粒细胞增多
儿童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相关疾病研究
嗜碱性粒细胞在慢性自发性荨麻疹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ACS患者血清FSTL-1、外周血淋巴细胞中PPAR-γ、 MMP-9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
乳腺癌患者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与临床特征的关系
也谈极值点偏移问题破解策略
物理中的比值定义法
平均功率与瞬时功率的比较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