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朴素认同感的基本逻辑

2020-05-28 09:35冯博琛
青年与社会 2020年10期
关键词:人民群众认同感实践

摘 要:纵观马克思主义从进入中国到落地生根、成功中国化的进程,这一理论体系始终是中华民族奋斗史中一以贯之的思想脉络。在长期斗争和建设中,广大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往往停留于朴素认知的阶段,却依然能够产生高度认同感。以马克思主义阶级观点和实践的观点为切入点,可以梳理人民群众长期认可并拥护马克思主义的基本逻辑,有助于发掘当下人民群众认知规律,对于推动和加强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人民群众;马克思主义;理论;认同感;阶级观点;实践

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为思想混乱的中国社会带来了马克思主义,然而这一思想并未随着社会动荡和接连战乱而消亡,却在共产党人的实践过程中不断丰富发展,在不同历史时期发挥了极为重要的指导作用。反观马克思主义从进入中国到落地生根、成功中国化的进程,可以发现,经历了从近代国民党方面的批判攻击和武力扑杀,到战争时期艰苦的物质条件,亦或是探索过程中遭受的重大挫折,再到如今西方对于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围攻,马克思主义却始终是中国人民奋斗史中一以贯之的思想脉络。其思想内涵已经与中国阶级属性融为一体,成为中国共产党跳出历史周期律的理论牵引。在长期斗争和建设中,广大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往往停留于朴素认知的阶段,却依然能够产生高度认同感。这种认同感从何而来?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身出发,以马克思主义阶级观点和实践的观点为切入点,可以梳理人民群众长期认可并拥护马克思主义的基本逻辑。

一、马克思主义阶级观点有力支撑了人民群众实现基本诉求和阶级利益的主观愿望

从马克思主义阶级观点的理论维度看,“阶级关系——是一种根本的和主要的东西,没有它,也就没有马克思主义。”其阶级观点和阶级分析方法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地位,也极大契合了中国的社会结构和阶级特点。马克思在1852年给魏德迈的信中对于阶级做出了解释,总结出阶级是一个经济范畴、历史范畴和以经济关系为纽带的政治主体,毛泽东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中便就以上观点对中国社会各阶级进行归纳分类。回顾从近代中国到之后长时间以来的经济结构,最缺乏生产资料的、对于物质条件获取意愿最强烈的、人数最庞大的便是中国的无产阶级以及其他阶级少数群体,这些便是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工业无产阶级是我们革命的领导力量”、 “一切半无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是我们最接近的朋友” ,从毛泽东的文章中可以看出,这种经济范畴的特点足以并应当构成其政治上的优势。阶级的存在必然会导致阶级斗争,阶级斗争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取阶级利益,以至于阶级矛盾可能激化,最终发展至暴力阶段。因此,在人民群众的朴素认知中,马克思主义为其谋求自身利益的暴力手段提供了合理性,他们得知这种行动是进步的、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并且在阶级自然消亡之前,可以通过此种手段实现自我进步并创造历史。这种认知驱使下的行为又反过来为马克思主义提供现实依托,在这种双向促进中,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的紧密联系成功构建,中国人民的马克思主义情结也随历史推进加强。

从马克思主义阶级观点的运用维度看,马克思主义阶级观点的有效运用巩固了广大农民在中国无产阶级中的同盟军地位。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者和实践者对于阶级观点和阶级斗争有过丰富的探索,但是这些探索在一段时间内并未能与中国实际相契合,而是跳脱了真正的作用对象,分化为右倾机会主义和“左”倾机会主义,以至于中国共产党明显感到革命力量的缺失,却始终未能察觉中国革命的最广大和最忠实的同盟军。毛泽东通过准确把握中国社会各阶级特点,通过对各群体的明确划分,使得中国共产党从全新角度认识与把握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学说的作用机理,脱离主观认识上的局限性,争取到了运用唯物史观所需的最强大力量。这种对于阶级的正确分析和有效把握,在人民群众看来,正是破除了知识水平和物质条件对于阶级的禁锢,为其成为历史创造者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正如《共产党宣言》所指出的那样:“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在马克思主义阶级观点的成功运用中,中国人民成为了历史洪流中的伟大力量,这使得人民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

从阶级的发展维度看,直到当下,阶级的存在依旧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但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然不是阶级矛盾,那如何解释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对于马克思主义的认同呢?为此,可以回归对于“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这句话的讨论。审视近代史,我们不难从中得出人民群众拥护马克思主义的理由,在这一历史时期,包括“一切勾结帝国主义的军阀、官僚、买办阶级、大地主阶级以及附属于他们的一部分反动知识界” 在内的剥削阶级,明显地占有了绝大多数生产资料,并使用国家政权进行政治压迫。对于现实利益,即从事物质生产活动所必需的生产资料的强烈需求,是当时的人民群众自发地拥护马克思主义的最大驱动力。随着时代发展,生产力极大提高,阶级斗争不再尖锐,为何群众却依然能够凭借朴素理解拥护马克思主义呢?我们可以从劳动对资本实际上的从属来进行论述解答。从马克思的论述中可以看出,资本主义会排斥为了工人生存而进行的生产劳动,由于资本主义的目的是榨取剩余价值,“所以一切不生产剩余劳动的必要劳动,对资本主义生产来说,都是多余的和没有价值的” 。马克思将这一观点进行具体化的表述,揭露了資本主义在发展阶段的变化中,会不断将现有剩余价值的生产视为多余,“不生产纯产品或剩余价值的工人本身的生存是多余的”,“只有能给资本带来利润的人数是必要的”。尽管人民群众往往无法形成如此高度抽象的理论概括,但是在长期的生产过程中,他们会形成与之相符合的认识,毫无疑问,在参与劳动生产的人民群众的观念中,这种资本主义的行为模式是无法接受的。这种长期的矛盾尽管在现阶段并非主要矛盾,但是仍旧存在,人民群众在对立与斗争中,通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的各种活动,会依靠基本的逻辑判断,视其为阶级对抗的有力武器,在阶级利益的影响下形成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感,从而树立起创造历史的主人翁意识。

二、马克思主义实践的观点有力巩固了人民群众对于理论认同的长期有效性

从实践的基本特征看,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基本内容中,实践的基本特征与人民群众在独特历史背景中形成的行为特征高度一致。首先是实践的客观物质性,这主要体现在构成实践的要素,即实践的主体、对象和要素都是客观的物质的,且实践的过程和结果要受到客观事物和客观规律的制约,这与中国劳动人民近千年来形成的朴素的唯物主义高度一致。作为天然的无神论者,中国人民能够充分意识到客观规律的重要性,并且对于自身的实践活动的物质性有清晰的认识,例如农业和手工业生产,即便是宗教在中国的传播,也往往伴随着现实利益的驱动。其次是实践的主观能动性,通过不同哲学体系中对于意识作用的讨论,我们可以形成对比。在马克思之前的唯物主义,往往陷入了机械论,认为意识是消极地直观地反映客观世界;而唯心主义与之相反,它强调意识的能动作用,却将其无限夸大,认为其可以脱离客观事物和客观规律的制约,从而陷入了唯意志论。通过二者不难看出,对于一直以来勤劳且富有智慧的中国人民而言,在这两种理论体系下指导起来的实践活动是无法理解和接受的,理论本身也与人民群众总结实践经验形成的朴素认识格格不入。而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认为,实践包括两方面:一是改造自然,不断创造出新的物质生活资料和物质生产资料;二是改造社会,不断创造出新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中国广大人民群众实践的特点,便是充足的主观能动性,加上对于客观规律的把握,故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可以视为一种对于人民经验做法和丰硕成果的肯定,自然会受到广泛认同。最后便是实践的社会历史性,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悲惨遭遇和国人意识的觉醒,便充分说明了实践活动不是单个人的孤立的活动,而是受到社会条件的制约,随社会环境的改变而改变。如果前两点属于人民群众的朴素认识和理论的自发符合,而这一点则是社会环境的变化和历史的发展迫使人民群众形成如此认识。小农经济被打破,天朝上国的迷梦破碎,无论是知识分子还是贫苦农民,原有的实践活动被迫随外在社会条件而改变。随后的战争、建设和发展,都在不断改变着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同时在人们经验的积累中,使其充分认识到并承认实践活动的社会历史性。综上,历史的积淀和文化的作用,使人民群众实践活动高度符合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中的理论基石,从而充分明晰理论的正确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人民会长期认同马克思主义。

从实践与认识的关系看,人民群众的长期实践是理论认同的基础。回归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解释,“人们的想象、思维、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人们物质行动的直接产物” ,人们对于一种主义的认识归根到底来自于他们的实践活动。由此可以梳理这样的过程: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带领人民群众进行了丰富的实践活动,这些实践活动决定了人民群众的认识,即对马克思主义的朴素认知,从而简化为“理论——实践——朴素认知”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实践的作用是重要的。那为何在长时间的实践中,人民群众会始终保持对马克思主义的高度认同呢?可以联系马克思主义的否定之否定规律。我国在社會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也遭遇了挫折,属于典型的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充分展现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过程。理论的自我更新使得它能够长期对实践有指导作用,因此人民群众接触到的马克思主义不是一成不变、僵化死板的,而是动态发展、不断前进的。理论本身浓厚的思辨色彩和频繁的扬弃,可以通过实践的中间环节,构成人民群众对于马克思主义长期有效的拥护。

通过两种视角的分析,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为绝大多数人所接受,是真正有理可循的。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所指出的那样,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在中国得到了充分检验,它的人民性和实践性在中国得到了充分贯彻” 。尽管仍有敌对势力污蔑称,中国人民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坚守是“洗脑宣传”的结果,但是没人能够否认,马克思主义高度重视无产阶级利益,具有指导人民实践的科学性,且通过广泛继承和批判其他思想充分体现出非排他性和优越性。这正是马克思主义攻占思想高地最核心的武器。在新时代,我们必须时刻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精髓,密切联系实际,一方面在实践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另一方面充分发掘人民群众的认知规律,加强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让人民永远拥护和认同马克思主义。

参考文献

[1] 列宁.列宁全集:第4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92.

[2]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1:9.

[3]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27.

[4]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72.

[5]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1:9.

[6]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82,382.

[7]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72.

[8] 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EB/OL].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8-05/04/c_1122783997.htm.

作者简介:冯博琛(1998.09- ),男,汉族,江苏邳州人,国防大学政治学院学员,本科,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

猜你喜欢
人民群众认同感实践
浅析大学实习英语教师的身份认同感
从天长市人民群众看军队改革所作出的思考
毛泽东群众路线与当代价值研究
网络党建工作研究
职业认同感对新入职护士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
基于实证的高职教师组织认同感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护士职业认同感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