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二十年外语学习风格研究回顾、反思与展望

2020-05-28 02:29冯瑶
高教学刊 2020年10期
关键词:学习风格

冯瑶

摘  要:文章采用内容分析法,对1998-2018年我国核心期刊发表的具有影响力的外语风格研究论文进行梳理,探究国内外语风格研究的整体趋势、内容和特点。研究结果显示:近二十年我国外语风格研究以实证研究为主,大部分研究关注学习风格分布,风格与策略,风格与外语习得成效之间的关系。研究虽然在数量上有了提高且具有内容多元化的特点,但研究的深度性,前沿性以及研究方法的多样性、科学性均有待提升。文章结合存在的问题及研究热点,对我国外语风格研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学习风格;外语习得;近二十年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0)10-0137-04

Abstract: This article uses content analysis to comb through influential research papers on foreign language styles published in core journals of China from 1998 to 2018, and examines the overall trends, content, and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research on foreign language styles. The research results indicated that Chinese research from the last twenty years on foreign language styles was primarily empirical research. Most of the research focused on the distribution of learning styles, styles and strategie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tyles and foreign language acquisition effectiveness. Although the research ha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creased quantities and content diversification, its depth and advanced nature as well as the diversity and scientific nature of its research methods still require improvement. This article then combin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main research hotspots to put forward relevant recommendations for research on foreign language styles in China.

Keywords: learning style; foreign language acquisition; last twenty years

一、概述

学习风格被认为是导致学习者个体差异的主要因素之一。在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起,教育学领域的专家开始致力于研究学习者个体差异,自此学习风格受到关注, 国内外语界学者也纷纷投入有关学习风格的研究。初期,研究主要集中在学习风格理论的引进、介绍和思辨,截至1997年,中文核心期刊外语教学领域仅有余心乐(1997)发表了一篇关于学习风格的实证研究论文。自1998年起至2018年,外语学习风格的研究在我国取得一定进展。本文通过对近二十年CSSIC索引期刊及北大核心期刊中有关外语学习风格的32篇文献进行梳理统计,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分析归纳我国外语风格研究的现状,总结成果,进而反思并提出建议,以期为促进该领域的研究发展提供新的视角。

二、理论研究

过去二十年核心类期刊发表的32篇外语学习风格文章中,9篇属于思辨性研究,占25%。这段时期的研究在讨论学习风格的特点及构成要素的基础上,侧重分析学习风格形成的文化因素,探讨学习风格与学习策略的关系,并就如何把学习风格与提高外语教学效果结合起来提出设想和建议。

研究者思辨角度各异,但关于学习风格的观点在不少方面达成一致:

学习风格,是个体差异重要因素之一。对风格的研究可以加深对学习主体的了解和认识(叶碧霞2000;周卫京2006;金旭2007;熊明丽2008)。

学习风格的形成受学习者个性化学习方式及学习任务影响,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但也并非一成不变(周卫京2006;姜秀娟2009)。

教学中要“扬长补短”,根据学生的風格倾向,制定相匹配的教学策略;针对学生风格的短处进行有意识弥补的对策,以多媒体环境为依托,帮助学生形成多样化适应性强的风格(叶碧霞2000; 王新菊2005;黄更新2008;康淑敏,王雪梅2003;熊明丽2008)。

三、实证研究

近二十年学习风格实证研究在我国外语界取得长足发展。国内核心类期刊发表23篇关于外语学习风格的实证研究论文,内容主要涉及学习风格情况调查;探讨学习风格与学习策略、学习风格与教学风格、学习风格与教学策略、以及学习风格与外语习得之间的关系。根据研究主题以及使用工具进行分类整理,具体研究情况归纳如下:

(一)学习风格分布情况调查

共计14项实证研究调查并公布了学生学习风格分布情况,其中9项调研使用了Reid学习风格问卷。在其结果之间进行横向比较,结论并非完全一致,但相似度颇高。调查显示在外语习得过程中需要培养读写听说等多种技能,因此学生学习风格呈多样性,并非仅有单一的风格倾向(徐晓燕,余卫华2012;陈丽虹2013;郭建荣,廖雪莲2014;赵丹,夏慧言2017)。在感知维度,大学英语学习者风格趋向于体验型,触觉型和视觉型;听觉型相对最低(宋艳梅2009;吴丽林,刘彩霞2009;陈芙2011;吴飒,唐灵芝,毛海燕2011;宋艳梅,王春玲2012;王义静,张洁2013;郭建荣,廖雪莲2014)。郭建荣和廖雪莲(2014:62)认为听觉型学习风格倾向最低与传统语言教学注重读写而忽略听说有关,听力在各技能中一直属于难易攻克的薄弱环节,学生有畏难心理。在社交维度,大学生及中学生都明显倾向于个体型而不喜欢小组型风格(宋艳梅2009;陈芙2011;吴飒,唐灵芝,毛海燕2011;宋艳梅,王春玲2012;徐晓燕,余卫华2012,王义静,张洁2013;陈丽虹2013;郭建荣,廖雪莲2014;赵丹,夏慧言2017)。根据吴飒、唐灵芝和毛海燕(2011:64)的观点,这个现象一方面说明中国学生在外语学习过程中具有较高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传统教育体制的不足,个人取向的评价制度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合作意愿。

(二)学习风格是否存在性别差异

在调查学习风格分布情况的基础上,不少研究进一步探讨风格是否存在性别差异,结果并不一致,甚至存在矛盾。

使用Reid学习风格问卷进行的测试,总体结果较为统一,独立样本T检验显示男女风格虽有差异,但差异性达不到显著(宋艳梅2009;宋艳梅,王春玲2012;徐晓燕,余卫华2012;陈丽虹2013)。但在男女具体风格偏好上则存在诸多差异。宋艳梅(2009),宋艳梅和王春玲(2012)的研究发现男生偏爱视觉型和小组型风格,女生偏爱触觉型和个人型风格;徐晓燕和余卫华(2012)的研究显示男女生均偏爱触觉型和个人型风格;陈丽虹(2013)的研究证明男生倾向视觉型和个人型风格,女生则倾向听觉型与触觉型风格。

另外几项使用其它学习风格问卷进行的研究均显示男女学生在学习风格不同维度上有显著差异(姚孝军,陈静,杨亚敏2010;王栋,戴炜栋2013;陆小兵2013)。

郭建荣和廖雪莲(2014:60)认为在学习风格与性别关系研究中之所以出现多样化的结果是因为选取研究对象时忽略了生理性别和心理性别不符的学习者。他们将研究对象按四种性别角色进行划分,问卷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被试者在双性化、未分化、男性化以及女性化中均有分布且分布较均匀。不同性别角色类型的学生在学习风格倾向上有显著差异。

(三)学习风格与学习策略的关系

关于学习风格与学习策略关系的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出高度的一致性,即各类学习风格与学习策略存在广泛的相关性。陈芙(2011)使用Reid学习风格量表进行研究,发现除个体型,其它类型的风格与Oxford学习策略都存在广泛的相关性;王义静和张洁(2013)的研究结果显示所有学习风格与一种或多种Oxford学习策略均具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姚孝军、陈静和杨亚敏(2010),袁谦(2012)使用其它风格测量问卷进行研究,结果也都证明不同维度的学习风格分别与某类或某几类Oxford学习策略存在正相关性或负相关性。由此可见学习风格与学习策略之间具有密切联系已毋庸置疑。

(四)学习风格与教学风格,教学策略的关系

在探讨“教”与“学”的关系以及如何实施“因材施教”方面,吴丽林和王菲(2009)的研究揭示学生学习风格倾向与老师教学策略偏好有显著性差异。学生场独立,审慎型,视觉型和整体型学习风格偏好明显,而教师则倾向于采用听觉教学策略,冲动型及分析型教学策略。由此反映出教师较少关注学生的学习风格,审视自己的教学策略以适应不同风格学生的需求。吕芳、张奕和赵雪爱(2009)也发现高校大班英语教学中教师教学风格与学习者学习风格之间风格失配的矛盾日益凸显。不过教师在选择教学策略时并不受个人学习风格限制,会均衡使用对立策略组策略。教师会有意识的缓解风格策略适配的矛盾,将教学风格拓展至兼容状态。

(五)学习风格与外语习得成效的关系

探讨学习风格与外语习得成效关系是近二十年外语领域内学习风格实证研究的重要课题。

使用Reid学习风格量进行的研究结果都显示学习风格与外语习得成效相关联。一部分研究通过皮尔逊系数证明某种或某几种学习风格与外语综合成绩之间存在有意义联系。比较一致的结论是个体型风格与成绩呈正相关,小组型风格与成绩呈负相关(宋艳梅2009;郝玫,王一贞,余建蓉2010;陈芙2011;宋艳梅,王春玲2012;徐晓燕,余卫华2012)。另有一部分研究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证明高分组与低分组在社交维度学习风格上有显著差异,高分组学生更偏好个人风格,低分组偏好小组风格。研究者们认为该结果反映出独立能力在学习中的积极作用,但不应断然认定小组型风格不利于外语学习,或者说书面考试不能反映出小组型风格的优势,对此问题有待进一步考证。

使用其它量具的研究也都发现不同维度的学习风格对外语综合成绩具有预示作用。常欣,康廷虎和王沛(2004)通过多元回归方法与路径分析技术,探讨了学习风格,情感因素和学习成效之间的因果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反思型风格与英语成绩呈正相关。

四、结论、反思与启示

1998-2018这二十年間,前十年研究以思辨型为主,研究角度虽有所差异,在学习风格与外语习得关系等大方向上研究者取得的结论基本一致。后十年涌现出不少实证研究,测量工具多样化,设计逻辑较为严密,研究方法也日趋成熟。研究对象以大学英语专业,非英语专业或混合学生为主,以初高中学生为辅,数量基本都在百人以上,不少达到千人,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研究内容除了对学生学习风格倾向进行诊断以外,还涉及学习风格与二语习得成效,与教学策略,以及与个体差异如性别,学科,学习策略之间的关系。不少思辨及实证研究以现代信息技术发展为背景,研究讨论多媒体教学模式下学生学习风格的特点(王聪,王栋2014)。对设计开发自适应学习系统以及实现我国大学生英语的个性化自主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

虽然这一阶段无论理论研究还是实证研究都取得了累累成果,不足之处也显而易见。二语习得风格研究上升趋势缓慢,尤其是2014年之后,鲜有重要论文发表,研究未能取得突破性进展,严重滞后于二语习得研究现状。研究表明学习风格是影响学习者学业成就的重要个体差异变量;了解尊重学生学习风格,据此进行教学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有明显作用。如果学习风格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所谓“以人为本”,改进教学则无从谈起。

虽然近十年实证研究在数量上有了大幅度提高,内容上仍然存在着研究范围狭窄、深度不够的问题。开展的实证研究以定量为主,研究手段单一。虽有个别方案设计为混合型,对于定性研究部分并未有明确的说明,所占篇幅极少,对整体研究实际意义并不大。鉴于问卷调查具有客观性欠缺的弊端,可根据需要采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目前外语风格研究对象几乎全是英语学生,未见把其它语种学生列入研究范围。这一研究课题应引起外语教学同仁的共同关注。

半数以上的定量研究所使用的测量工具缺乏信度效度检验。由于文化差异,直接选用西方风格问卷对中国学生进行测量有可能影响结果的精确性。因此建议关注二语习得者的文化背景,根据研究对象的特点及研究目的,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如有需要则进行改编,或自行设计风格问卷,在信度效度有保障的情况下进行研究。

鉴于以上问题,对于学习风格研究未来的发展方向,笔者有以下几点建议:

近几年外语教学呼吁“以学生为中学”,研究重点从“教”转移到了“学”。对“学”的研究归根结底是为了改进教学,提高质量。因此在对学习主体进行充分研究之后,还应当回到“教”,思索“教”与“学”是否匹配,如何进行合理适配,真正实现个性化教学。这是外语教学研究中应该深入拓展的课题。

个体差异是二语习得成功的恒定预示因素,而个体差异包括多种因素。目前国内的研究以单因素研究居多,且风格研究相对滞后。对诸多个体因素如何共同作用,影响外语学习可以做进一步动态交叉研究。

学习风格与外语习得成效之间的种种假设并未得到确定性的验证,如Brown等研究者认为好的语言学习者应该是积极主动型的(叶碧霞2000;姚孝军,陈静,杨亚敏2010),而实证研究无法证明这种假设,甚至得到相反的结论。因此对于学习风格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各个角度进一步研究。

大多数风格研究涉及外语综合成绩,但各种风格对外语习得过程中读写听说等技能的培养起到的作用有何不同?如何在习得过程中实现各种风格互补?关于这两个问题目前仍缺乏了解。

教师了解学生学习风格有利于改善教学。学生对自己有所了解才能真正实现学习向自主化方向发展。学生对自己的风格是否有明确的意识,是否能在学习过程中调配各种学习风格,发挥优势,弥补不足?这也是当前外语学习风格研究领域有待填补的空白。

综上所述,学习风格的研究并非仅仅为了了解个体差异,而是应该以此为基础,提高外语教学的质量。探索如何引导学生培养风格意识,发挥优势风格,弥补风格短处,帮助学生在语言习得过程中实现自主性。这需要重视学习风格,拓展思路,以科学严谨的方式进行研究。期待学者们在外语风格研究领域取得更大的突破,为外语教学水平的提高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常欣,康廷虎,王沛.大学生英语学习过程中认知因素与情感因素对学业成绩的影响[J].心理科学,2005(3):727-730.

[2]陈芙.语言学习策略与学习风格的相关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3):175-177.

[3]陈丽虹.广州地区高中生英语学习风格倾向研究[J].教学与管理,2013(18):87-89.

[4]郭建荣,廖雪莲.新疆高校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学习风格与性别角色关系研究[J].外语教学,2014(3):60-64.

[5]郝玫,王一贞,余建蓉.影响英语成绩的学习者心理因素研究[J].外语教学,2014(2):39-43.

[6]黄更新.学习风格与英语词汇教学[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s1):50-54.

[7]姜秀娟.我国英语学习者学习风格研究现状之管见[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18):42-44.

[8]金旭.认知风格及学习策略新论[J].外语学刊,2007(3):134-136.

[9]康淑敏,王雪梅.多媒体环境下专业英语教学模式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03(1):37-42.

[10]李平.大学英语大班个性化教学模式实证研究[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95-100.

[11]林琼轶.学习风格、学习策略对英语成绩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分析[J].教育评论,2014(8):69-71.

[12]鲁莉.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英语学习现状调查研究——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生为例[J].外语教学,2009(6):80-83.

[13]罗忠民.中美学生学习风格的文化差异探析[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7):28-30.

[14]吕芳,张奕,赵雪爱.高校大班英语教学策略对风格失配的补偿作用[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9(4):38-41.

[15]宋艳梅.学习风格、性别与英语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J].中国成人教育,2009(21):165-166.

[16]宋艳梅,王春玲.感知学习风格、认知风格对外语学业成绩的影响[J].中国成人教育,2012(19):154-156.

[17]王栋,戴炜栋.学习风格与二语学习任务相关性——一项基于kolb学习风格模型的实验研究[J].外语界,2013(1):28-35.

[18]王锐.学习的风格和策略与第二语言听力教学[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7(1):97-99.

[19]王新菊.学习风格的个体差异与教学对策[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S1):340-341.

[20]王义静,张洁.理工院校学生感知学习风格与英语写作策略分析[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113-116.

[21]吴丽林,刘彩霞.网络多媒体环境下外语学习风格与交互倾向的相关性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09(8):51-55.

[22]吴丽林,王菲.理工科大学生英语学习风格与教学策略关系研究[J].外语界,2009(5):52-61.

[23]吴飒,唐灵芝,毛海燕.感知学习风格与中学生英语学业成就的关系[J].上海教育科研,2011(5):63-65.

[24]熊明丽.外语教学风格与学习风格的匹配[J].教育评论,2008(6):88-90.

[25]徐晓燕,余卫华.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学习风格调查[J].教育探索,2012(3):50-51.

[26]杨小虎.Kolb学习风格与中国大学生英语/i/-/i/发音的关系[J].心理学報,2011(8):878-888.

[27]姚孝军,陈静,杨亚敏.英语学习者学习风格的实证研究[J].外语界,2010(3):43-50.

[28]叶碧霞.学习风格与外语教学[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00(2):20-24.

[29]袁谦.外语认知风格与学习策略及相关性的实证研究[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2(2):93-96.

[30]赵丹,夏慧言.感知学习风格与英语水平的相关性研究[J].天津电大学报,2017(1):31-35.

[31]周保国.成人认知学习风格对二语习得信息处理的影响——来自中国学生英语冠词习得的证据[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126-132.

[32]周卫京.二语习得风格研究50年:回顾与反思[J].中国外语,2006(6):62-68.

猜你喜欢
学习风格
学习风格理论的研究焦点及新思路
学习风格对大学计算机课程MOOC学习的影响
语言学习风格的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分析
翻转课堂模式下高中大学英语教学衔接研究
物理教学中的学习风格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