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猜想,开启高效学习

2020-05-28 09:43顾雯婷
启迪与智慧·下旬刊 2020年5期
关键词:猜想高效小学数学

顾雯婷

摘 要: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猜想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可以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各种猜想,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通过观察、演示等方式推断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拓展学生思维,开启数学高效学习之路。

关键词:小学数学;猜想;高效

数学猜想是对数学知识的一种想象,是学生探索数学知识,发现数学规律,总结数学本质的一种策略。数学猜想是通过分析已知知识对未知事物的一种分析及猜测。新课标中肯定数学猜想的重要作用,并鼓励教师应用于课堂中。教师在课堂中要依据学生认知规律,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等方式开拓思维,让学生通过比较、分析直观感受知识并进行猜想、推理、判断,得出正确的结论,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猜想

数学猜想不是凭空瞎想,它来源于数学知识,依靠的是学生的直觉和知识积累,由于小学数学的学习非常抽象化,教师在课堂中应为学生创设猜想情境,让学生凭借合理的直觉思维,找到数学知识、解题方法之间的联系。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通过猜想可以让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透过事物的表象看到本质,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因此,教师在教学新知识的过程中,要提供和数学知识相联系的教学素材,让学生大胆地想象,让数学学习更有挑战性。

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时,教师通过PPT给学生展示两个花园,其中一个是长方形,一个是平行四边形,教师说:让我们猜一猜哪个花园的面积大?学生1:长方形面积大。学生2:平行四边形面积大。学生3:两个一样大。这时教师问:如果我们想要知道哪一个花园的面积大,需要知道哪些条件呢?学生1:知道长方形的长和宽,长方形面积=长×宽。教师:长方形面积是我们已经学过的知识,那你们猜一猜平行四边形的底、高和长方形的长、宽分别相等,它们面积相等吗?学生1:相等,因为平行四边形是将长方形变换形状了。学生2:不相等,因为形状不一样,没法比较。教师说:让我们验证一下他们面积是否相等,教师将平行四边形的一边平移到另一边,正好凑成一个长方形,学生掌握了平行四边形计算公式。

上述案例,教师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大胆猜想,学生了解到二者之间存在联系,通过长方形面积找到了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活跃了课堂气氛,开拓了学生思维。

二、去伪存真,验证学生猜想

教师的主要任务不仅是教给学生知识,更要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唤起学生求知欲望,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猜想验证教学是先有猜想,然后不断验证,再猜想再验证的过程,这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可以让学生享受课堂教学的乐趣,体验到成功的快乐。猜想验证可以建立在利用学具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在“猜”中学,在学中“验证”,在不断反复的过程中,找到知识的本质,真正喜爱上学习数学。

例如,在教学《正方形的认识》时,教师让学生准备了正方形纸张并提问:“正方形的四条边是什么关系?”学生急切地回答:“四条边长短相等。”另一名学生马上补充:“四条边一样长。”教师问:“你们认为四条边相等,那怎么验证呢?”学生开始讨论想办法验证,学生1:将正方形对角对折,四条边是重合的。学生2:我用尺子测量四条边发现是相等的。学生3:我用四条线分别测量四条边,测量后发现四条线是相等的。还有学生争先恐后地发言,积极提出验证方法,教师肯定了大家的猜想并鼓励学生:大家勤于动手敢于验证,都值得表扬。学生们也为自己能够提出合理猜想并且得到验证,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上述案例,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没有直接将正方形四条边是相等的这一结论直接告诉学生,而是让学生形成猜想,再通过量、折等方式,多角度进行验证,实现去伪存真,加深学生记忆,提高了课堂效率。

三、转变观念,鼓励学生猜想

传统的教学模式下认为,教师应在课堂上讲清知识,层层递进,这种情况下,猜想是不被教师认可的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引导学生合理猜想,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思维灵动性,帮助学生打破常规解题思路,从更多、更新的角度试探解题方法是否正确,找到新的突破点,教师也应鼓励学生猜想,有利于培養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教师让学生准备一张长方形纸,折出它的1/2,学生折出来展示的都是对折,教师肯定了学生的做法,然后让学生想一想还有没有其他的折法,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回答:“没有。”这时教师拿起身边同学折过的纸,让学生们观察有几道折痕,有什么特点?在观察了一会后,有同学举手:“四条折痕有一个相交点。”教师表扬并鼓励学生:“大家还有其他的猜想吗?”学生们各种姿势摆弄手中的纸,期望找到更多的折法,学生1:我猜经过中间这一点,无论怎么对折都是1/2。学生2:我猜可以剪开再粘贴,但就不属于对折了,教师鼓励学生动手经过中心点对折并裁剪下来对比,结果发现裁剪后的两部分一样大小,学生们兴奋地跳了起来,学生1的猜想被证明是正确的。学生们学习劲头更加充足,热情高涨,通过不断地尝试与猜想,学生们学到了新知识。

上述案例,教师通过鼓励学生猜想,让学生不断开拓思维进行想象,并且动手验证猜想的正确与否,在没有任何压力的情况下,学生不知不觉地学到了新知识,学习效率也得到了提高。

总之,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数学猜想能力,让学生掌握猜想方法并运用到数学课堂中,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数学课堂中,实现高效学习。

参考文献:

[1]林玲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J];教育评论;2000年03期.

[2]何洪;对话:一种课堂教学的理想境界[J];教学与管理;2005年23期.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曹埠镇孙窑小学)

猜你喜欢
猜想高效小学数学
培养数学意识增强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研究
数学教学中提升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研究
小学生空间观念培养微探
提高提问的有效性, 构筑高效的语文课堂
打造务实、创新、高效的语文课堂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