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错例中探究“除法”的意义

2020-05-28 18:21张玉琴
启迪与智慧·下旬刊 2020年5期
关键词:小学数学

张玉琴

摘 要:在平时数学解题中,出错是难免的,对于错例的开发与应用,教师要重视算理、算法的探究,找准错因,对症下药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深度解读。

关键词:小学数学;小数除法;错例探究

在中段学过“除法”方法后,进入小数“除法”教学时,学生的错误率突然增高。问题的出现,总是有原因的。小数“除法”之所以出现错误,必定与学生对小数“除法”的算理、算法没有深刻理解。以此为突破口分析学情,探究小数“除法”的意义,让学生掌握算法,提高解题正确率。

一、分析错例,梳理迷误的表现

在某题中,一汽车行驶6千米,耗油0.75升;问1升汽油,能行驶多少千米?如果行驶1千米,需要耗油多少升?分析该题,很显然,该题考查的重点是小数“除法”知识。但对于学生解题结果进行梳理,出错的表现有三类。第一类,混淆型错误,解题算式正好相反,如0.75÷6=0.125(升),6÷0.75=8(千米)。第二类为丢弃型错误,只会解其一,剩下的题不会解,如6÷0.75=8(升)。第三类为可惜型错误,算式列对了,但解题结果算错了。无论是何种错误,都反映出学生对小数“除法”的意义没有搞清楚,或者说,对小数“除法”的算理、算法掌握不到位。通过与部分解错学生进行交流,一些学生对该题的理解存在疑惑,没有搞清楚题意,谈何去做对题目?针对学生迷误的表现,有必要对该题进行反思教学,学生的迷误在哪里?为什么会出现解错?

二、探寻错因,全面反思小数“除法”的教学

在对上述题型进行反思中,着重从三方面来归因。第一,从教材上寻因。对于“除法”知识,在二年级就已经涉及除法解题,如“表内除法”“有余数的除法”等等。这些解法,以列竖式方式来求解。对于三年级,学习“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四年级学习“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进入到五年级,学习“小数除法”知识。分析这些教材知识,以螺旋上升方式,逐渐展开对“除法”意义的探析与解读。很多学生之所以出错,与对“除法”意义的理解不足有关。一些学生靠背口诀来解题,低段数学应用题,多以大数除小数,学生很少出错,在这一背景下,突然面对小数“除法”,错误率大大提高。第二,从学生上找原因。围绕学生解题错误类型,对于混淆型错误,学生对题意搞不透,没有明白题意,让求什么,只知道用除法来解题,以至于混淆题意。对于丢弃型错误,与学生面对除法问题,习惯于大数除小数,只会其一,不会其二。对于可惜型错误,主要与学生的不认真,列式计算不规范等有关。第三,从教师上找原因。教师是教学的重要参与者,学生出现解题错误,教师也要反思自己。对于“除法”意义的讨论,学生没有搞透与教师的讲解也有关系。一些学生,对“除法”意义一知半解,一旦遇到题型变化就束手无策,这种情况教师要重视算理剖析,多样化呈现算法,循循善诱,来让学生把握“除法”真谛,正确解题。

三、重构“除法”教学,引领学生深度理解

(一)建构“除法”模型,让学生理解其意义

对“除法”意义的讨论,关键是让学生把握其意。小数“除法”解题常见错误,与学生对“除法”意义掌握不牢有直接关系。在呈现“除法”知識点,教师要做好教学设计,构建“除法”模型,让学生深刻理解“分”与“平均分”的差异性。很多时候,学生认为“除法”就是“平分”。在头脑中形成“平分”概念后,遇到该类问题,就会直接运用除法来解题。拿出24张卡片,6个盒子。问,将24张卡片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多少张?学生在思考后,很快就想到了“平均分”的概念,于是便利用24÷6=4(张)来解题。在该提问中,一共有多少卡片?(题设给出24)均分的概念是什么?(引入平分法)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求每份有多少张)。接着,我们再来提问:如果每6张一份,24张卡片可以分几份?该题的解法,与前面的解法一样吗?请同学们思考,对于“每6张一份”,就是说“有1个6”;两组就是“有2个6”,三组就是“有3个6”,四组就是“有4个6”。当“有4个6”时,正好是24。也就是说,对于24,里面“有4个6”,即分成了4份。这样一来,解题的思路与前面的思路是不同的。对于“除法”,既可以表现为“平均分”的过程,也可以表现为“可以分多少份”。

(二)依托“小数除法”,构建张弛有度的数学思维

对“除法”,当除数为小数时,学生会感到解题有难度。对于小数“除法”的教学,教师要注重算理、算法的并重,突出学生数学解题运算技能的发展,夯实学生的数学思维。如某题中,有一根绳子长1.2米,编一个“中国结”需要0.4米,问该绳子能够编几个“中国结”?该题的分析,将“1.2”作为被除数,将“0.4”作为除数,列算式,求出结果。如果我们从乘除法关系入手来分析,可以得出,1个“中国结”需要1×0.4,2个“中国结”需要2×0.4,3个“中国结”需要3×0.4,也就是说,1.2÷0.4,正好是3个0.4。如果采用数形结合思路来讨论,我们可以将小数“除法”看作是平分的份数,每份数都不是整数。通过对数量关系的比较,让学生去理解除数为“小数”时的解题思路。

可见,对于错例的出现,教师要将之看作资源,探析解错的原因,创新构建数学课堂,让学生从错例中化腐朽为神奇。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市王浩小学)

猜你喜欢
小学数学
小学数学“反思型” 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生活化教学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探析
小学数学课堂选择生活情境的误区及对策
数学教学中的互动教学策略探究
数学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优化例题呈现方式夯实数学教学研究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