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诚沟通,互动双赢

2020-05-29 08:14高容
读天下 2020年8期
关键词:教育

摘 要:自贯彻落实《纲要》以来,我在各项工作和活动中争取家长积极参与方面取得了不小的成果,在以情感、意志品质方面的直接配合上,家长的态度和行为都表现为积极主动响应;积极参与教学观摩活动,积极填写家园联系手册,及时反馈信息;积极主动协助孩子完成幼儿园各项教学活动的延伸,主动为活动准备资料、材料……奉献出自己及家庭中的各种资源。在此,我就如何开展家长工作,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与做法。

关键词:以情感人;教育;信任和理解

一、 “以情感人”——让家长成为我们的朋友和知己

(一)取得信任和理解

取得信任和理解的基础是“爱”,“爱”不是简简单单去说的,而是要付诸你的一举一动中,让孩子真切感受到,让家长深刻体会到。尤其是刚入园的小班幼儿家长对幼儿园的基本情况不太了解,有的甚至不放心。如何帮助小班幼儿顺利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引导、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减轻家长思想负担,放心地把孩子交给幼儿园呢?我认为首先是以平等对话的方式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以求达到传播理念、相互配合、共同发展的目的。其次是对那些刚入园哭闹不止的孩子更是想尽千方百计让他们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不哭、不闹,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她们,“爱”他们,让家长觉得把孩子交给我们放心,从而取得家长的信任和理解。

(二)融入人文关怀

我们在利用家长资源时,不把责任推给家长,而是体谅家长,设身处地地为家长考虑,多一点人为关怀,少增添家长的负担,因为他们都需要有自己的工作时间,不是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的闲人。然而,有些家长总是不会与我们主动交流与配合,他们缺乏主体地位,缺乏参与意识。在实际工作中,这些家长基本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本身性格比较内向,不善言谈的家长。由于自己本身的个性,为此他们不会积极主动地与老师交流。对于这类家长,首先我们应该热情在先,主动在前。其次,针对家长的不善言谈,在孩子的问题上教师还可以采取让家长看孩子的活动录像、活动照片等手段。用实际行动证明孩子的进步,消除我们与家长之间的隔膜,从而增进了解,成为朋友,为今后的家长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最后,家园联系册、便条也是与这类家长沟通的有效法宝。对于这类不善言谈的家长来说,或许他不善于说,可能比较善于写,所以他们比较喜欢书写这种沟通方式。第二类:把教育孩子的希望全部寄托在教师身上的家长。他们认为自己既不会教孩子学绘画、音乐,又不懂教育学、心理学知识,没有能力参与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对于这部分家长,首先向他们宣传科学的育儿知识:给他们介绍一些有关育儿的书刊、杂志,建议家长收看有关育儿的电视节目和上网查询有关内容。开设家教宣传栏、家教园地,给家长发学习资料,让家长填写调查问卷等。其次,引领家长进行互动,将家长的经验有机的结合与搭配。特别是对于那些不善交流的家长,更应该把别人好的经验介绍给他,让他与别的家长产生互动。我常介绍能达到互相取经的家长认识,以子女带动子女,家长感染家长,优势互补,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第三类:工作确实繁忙,没有时间向老师了解孩子情况的家长。对于这类家长,我一般采用电话、电脑等现代化的联系方式,及时消除家庭与幼儿园在沟通过程中的矛盾,使我们的工作更具有实效性。另外一个有效的方法就是家访。这种方式可以促进与家长和幼儿之间的情感交流。家长了解了自己孩子的情况,对孩子在幼儿园的生活就会感到很放心。

(三)鼓励热情

每个人都需要赏识,需要成功感,家长也不例外。因此我采取各种措施保护家长的积极性:细致地张贴和保管开展主题活动家长提供的资料和材料,这是对他们劳动的尊重;在家园联系栏上张贴在家园共育环节中有进步的幼兒,表扬班上工作支持大的家长,这是对他们热情的鼓励……点点滴滴,家长对我细心的工作都非常感动,感觉到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是相辅相成的,他们的加入会提升教育质量。因此,他们对幼儿园的事情和活动就会以更大的热情参与进来。

二、 “以行育人”——让家长成为我们的助手和合作伙伴

(一)用家访或现代化联系方式,密切家园联系,加深家园之间的情感交流

家访是家长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可以使教师更深入地了解幼儿在家庭与幼儿园等不同生活环境中的不同情况。在一次次的家访中,教师、孩子、家长的情感进一步融洽,家长看到了教师对孩子的关心和喜爱,感受到了教师不惜牺牲个人休息时间为了自己孩子而献出的真情。这份真情让家长更加地信任驾驶、信任幼儿园的教育,也愿意主动配合幼儿园的工作了。

(二)家园之窗与成长手册

家园之窗更是密切联系家园关系的纽带,是教师与家长沟通的桥梁;成长手册是交流载体,家长开放日是最佳形式。让环境说话,传递科学育儿的资讯。家长最关注的是孩子的发展,我们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孩子的全面发展,当家长从每天走过的走廊和教室看到孩子们的绘画表征、积木搭建、手工制作等等时,他们都会被这些来自孩子们内心世界的真切表达所吸引。我们让环境来说话,用这些反应孩子们对自然、社会、生活的探究历程的作品来传递我们的教育实施。除此我们还根据本班实际展示教学周计划、幼儿教育知识、卫生保健知识、家园协作情况等等。在成长手册中我们记录了孩子的发展状况、趣味故事以及对孩子的希望或祝福;这种方式不光家长喜欢,连孩子也喜欢听家长给他读老师写的内容。

(三)互动式家长会

召开互动式家长会,促进育儿经验的推广,成立班级的“家长委员会”,鼓励家长参加幼儿园的“家长联谊会”,挖掘家长的有效资源。我班的家长会,由传统模式改变为从互动入手,了解家长的关注点和困惑;会中,组织家长进行现场讨论,请家长将自己先进的育儿方法和经验介绍给大家,彼此相互学习、相互借鉴。我在班级中还成立了“家长委员会”,利用家长的人际交往能力和自身素质资源让家长代表共同参与班级管理工作,发挥他们的管理能力,收集广大家长的意见,帮忙出谋划策搞好班集体。调动家长的人力、物力以及各种教育资源自愿为班级的教育活动提供服务。为教学活动收集教学资料,为集体活动准备道具、化妆等,大家还利用这一聚会的机会相互交流育儿的经验。家长激动、孩子骄傲,孩子们受益了,家长也更热心了。

鼓励家长参加幼儿园的“家长联谊会”,目的是增强家庭间的亲子感情,促进家庭间的交往联系。他们利用周末参加了“联谊会”开展的“亲近大自然户外踏青”活动。家长带着孩子尽情地享受着大自然的自由自在。中午时又尽情地享受着野炊的快乐。饭后一场热闹非常的亲子游戏又拉开了序幕:有特色的家庭自我介绍、趣味性的家庭游戏比赛,让家庭成员感受了亲子活动的乐趣。

(四)用打破传统的家长开放日活动,萌发家长的亲子教育理念

幼儿园的教育是快乐的教育,孩子在快乐中获取经验、获得能力。过去我们的家长开放日呈现的是教师精心准备的一节课,后来改变成了以主题活动为主,尽量考虑让家长参与活动中,了解教师的工作,与我们达成共识。让家长认识到幼儿园不只是孩子学习知识、获取能力的场所,也是其心理素质、情感建构、人际交往、习惯培养的最佳环境。避免了家长拿别人孩子的优点比自己孩子的缺点,挖苦孩子,挫伤孩子的自尊心和上进心。同时让家长知道幼儿园的活动真不简单,看到自己孩子的能力,知道教育不只是幼儿园的事,懂得怎样和教师配合,取得教育的一致性。

作者简介:

高容,四川省乐山市,四川省乐山市市中区实验幼儿园。

猜你喜欢
教育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区域教育大扫描
“探求·明理”生本教育的探索实践
多元需求 多元教育 多元人才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节俭教育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