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教学问题分析

2020-05-29 19:10胡道祥
读天下 2020年8期
关键词:教学问题高中物理

摘 要:作为一线的高中物理教育者,笔者认为,我们总是喜欢将自己打造成为“老教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问题?在笔者看来,就是因为我们面对着“应试压力”。学生的学习时间紧凑,我们的教学时间也非常的紧凑。所以,教师有改变的想法,也有改变的需求,但是,却很少采取切实的行动。在落实高中物理教学目标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对此做出改变,进而帮助学生学好科学、学会探究。通过查找现实的问题,通过做出改变,优化教育教学实践,进而帮助学生生成核心素养,进而帮助学生成为“科学家”。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问题

作为新时代的教育者,笔者认为,“应试”还是我们需要面对的最大问题。尤其是在高中学段的教育中,因为“应试”压力的存在,语文学科失去了人文性,数学学科失去了思维性,而物理化学这些学科失去了科学性。在落实核心素养教育目标的过程中,我们的着眼点不是“应试”,而应该是“未来”。我们应该积极地做出改变,解决应试带来的各种问题,促使学生感受到科学学科的魅力,生成科学探究的能力。本文中笔者就对高中物理教学中的问题及解决策略进行了分析。

一、 问题分析

(一)考題还是“老题”

为什么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难以改变,笔者认为,就是因为我们的考题还是“老题”,应试还是我们选拔人才的主要方式。所以,如果“根本”不发生改变,影响就会一直存在,而教师的教育教学形式就很难发生转变。如物理高考题型从本质上依然比较传统,顺利通过考试是我国高中教学的主要目的,也是众多高中生的追求,物理高考题型和内容在形式上没有发生很大的改变,使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注意力停留在原有的知识、技能方面,据统计,新课改后并没有使得物理考试重点发生转移,学生依然注重对物理基础知识和基本伦理的学习。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学生的思维和教学得不到有效发展。

(二)教材还是“老内容”

对于一线的教育者而言,我们会与整个教育大环境一起发生改变,我们会与学生一起发生改变。而要想改变其实是非常困难的,再有,在进行改变的过程中,是成功还是失败无法测知。在观察当前的高中物理教学实践时,我们可以发现,在改变的过程中也会发生问题。如我国教育的主要方式主要表现为应试教育,经过优化改革后的课程,只是对学生的学习内容和教学方式稍加变动没有很大意义,只有从根本上改变考试制度和考试内容,才能实现改革发展和进步,这样就避免了学生因为应付考试而使得教学内容与形式还原到传统的老教材中。在新改过程中,为了减轻学生负担,对教学内容过于简单化,从而把希望寄托于学生自身对知识的探索,这种想法明显是不切合实际的。

二、 方法分析

(一)让学生生成好奇心

即使是有教育教学能力的老教师,在管理课堂教学活动时,也很难做到“面面俱到”,更何况离开课堂之后的时间,教师对于学生学习活动的掌控就更加难以做到实效化。也就是说,学习活动的主人其实是学生。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始终积极主动的完成学习任务呢?笔者认为就需要让学生始终拥有学习的好奇心。一直以来,学生的学习能力都是跟学生自身的学习兴趣密切相关的,有了兴趣我们的老师讲课也就事半功倍,这样才可以很大程度上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老师重点要做的就是:如何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老师在课程讲课过程中可以引用一些日常生活中的自然现象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教师在上课时讲解如何物体运动的过程来诠释运动学知识,及其牛顿三大运动定律。由于学生本身对这个现象比较好奇,积极性相对较高,这样一来,老师不仅讲解了一个重难知识点,而且还能够很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让学生动手操作

笔者认为,当前的高中学生仍然存在一个明显的问题,那就是“纸上谈兵”方面的训练做了千百次,但是,“实战”方面的经验却很少、很少。作为一线的高中物理教育者,笔者认为,在教学中我们要有一种清楚的认知,那就是,我们在教“科学”,我们需要学生“动手”。实践证明,实际的动手操作能够让学生提高动手能力并且让他们对知识点的理解更加深刻,从现实生活中引发他们的思考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通过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其实我们的新课改教材当中有许多物理现象可以通过实验来解释,例如:利用打点计时器进行试验,来探讨加速度的物理学规律等,这些现象都是无法通过肉眼来观察到的,只有学生亲自参加实验才能够真正理解其中的含义。

(三)创设适宜的情境

当然这里笔者所说的情境,不能仅仅是“画面艳丽”“言语生动”的趣味性的情境。我们需要为学生呈现出有科学性味道的、有青春气息的情境。如上课过程中,老师可以模拟建立一些场景,使学生的思维在上课过程中的与老师的思维相同步。为了让学生了解物理工作原理,可以进行憋气比赛。当然,还可以利用互联网,寻找一些有趣的视频和图片,让有些比较复杂的知识点简单化,抽象的问题具体化,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好理解和学习。

(四)与学生进行互动

这里笔者所说的互动,不仅仅是知识方面的互动,还应该包含方法方面的互动,情感、思想方面的互动。如老师可以和学生们多聊聊天,问问他们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有哪些知识点不理解,这样便于老师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和帮助。也有利于增加学生自身的自信,进而让学生对学习有一个主动的精神,触发他们的学习潜力。还有就是,能够对不同的学生研究出不同的教学方法,只有了解他们的长处和短处,才能有更好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综上所述,对于高中学生而言,物理知识的学习不仅仅可以帮助他们完成“应试”目标,还可以帮助领悟到什么是科学,让学生生成科学素养,从传统的只能“背答案”的学习者,转变为能够“思考”“质疑”“验证”“探究”的学习者,进而促使学生成长为我们需要的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严子钧.趣味小实验与高中物理热学的整合[J].农家参谋,2017(16):53.

[2]杨光喜.新奇·惊奇·神奇:高中《趣味物理赏析》课堂实录及反思[J].教育科学论坛,2006(6):45-48.

作者简介:

胡道祥,重庆市,重庆市开州中学。

猜你喜欢
教学问题高中物理
留言板
硬笔书法教学问题及解决对策
本科英语专业翻译教学改革与实用型翻译人才的培养
浅析给排水工程课程教学设计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政治课中的分层导学探讨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
物理必修1、必修2第一轮复习检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