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教材主题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究

2020-05-29 15:33罗芝英
读天下 2020年8期
关键词:单元主题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摘 要:本文基于小学语文课程教材文本内容,对如何建构合理且有效的单元主题式阅读教学模式做出简要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材文本;单元主题;阅读教学

通过一定数量且具有内在联系的文本来内化出一个主题,引导学生在主题的引领下进行阅读,从而获得更加全面的情感体验,这需要教师在充分尊重学生个性的前提下,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这样才能够发挥主题阅读的优势,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不断获得方法与技巧,提高阅读品质。

一、 根据单元主题确定教学方向

在单元主题下的语文阅读教学,教师必须要引导学生在阅读学习过程中体验和感受主题,最终深化主题,明确学习目的。从小学生实际出发,其受到自身的年龄和认知水平等因素所限制,对于未知事物的认知和理解会存在一定困难,这就需要教师以引导者的身份来帮助学生攻克难关,获得知识与技能。比如在初读一篇文章后,小学生对于作者的行文思路和表达意图不是很明确,那么此时教师就可以通过一系列有效地引导来让学生准确把握文章的中心,归纳整体思想。例如,在“历史小故事”这一单元中,教材选编了《草船借箭》《景阳冈》《猴王出世》等课文,从单元主题来看,该单元的阅读教学目标是为了让学生通过阅读各种中华传统历史深化故事,探寻其中不同的人物形象特点,从而产生对于我国四大名著乃至于传统文化类文本的阅读兴趣。在实际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选择两种方案,第一种是先带领学生对《草船借箭》展开细读,学生在经历自主阅读、扫清生字词障碍、概括文章大意和总结文章中心思想等环节后,已经能够对故事中的人物特点分别用一句话来加以概括。接着便是第二种方案,即选用丰富的课外资源来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把握故事人物形象。学生在了解《三国演义》中有关诸葛亮等人物的背景后,再去看文章可以说是轻车熟路。最后则是单元内其余的课文,教师可以用一周的时间来用讲座式的方法为学生呈现“解读古典名著”的课堂教学,课堂上精彩纷呈的讲学全部围绕着单元主题进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强化了学生对于单元主题的认识。

二、 主题阅读教学模式的完善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学理念是开展课堂教学的核心,而其余的诸如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手段等元素均会受到教学理念的影响。而以课堂为主要场所的小学语文单元主题阅读教学,其是否能够产生良好教学效果的关键就在于学生的主体地位能否体现,这既是新课标提出的要求,也是新时代下教师所必须要坚持的教学理念。在单元主题阅读教学中,教师切記不能滔滔不绝,只顾自己一个人说,而无视学生的接纳效果如何,语言必须要做到尽量地简化,既不能完全地放手,也要做到启发、点拨和指导,这样做的目的也是为了能够使学生能够在阅读学习活动拥有较大的时间和空间,目的也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教师要明白,阅读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在与文本进行接触的过程中,产生丰富的体验和思维活动,从而自我生成对于阅读内容的某种认识,它首先应该是能够为人带来精神饱腹感和充实的过程。因此,小学语文主题阅读教学的意义也就在于如何在避免多篇文本阅读为学生带来疲倦的同时,提高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兴趣。这需要教师摆脱传统的课堂阅读教学模式,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主人。例如,在十二册的第一单元中,教材选编了《北京的春节》《藏戏》《腊八粥》《寒食》等文本,如果是按照传统阅读教学的一篇接一篇式教学,不仅会占用到较多的课时,反而不利于最后的单元写作指导,因为学生在学到最后时,已经在记忆上对一开始学的那篇文章有所忘记了。反之,采用单元主题的阅读模式,不仅可以提高时间的利用率,还能够培养学生对于阅读内容的兴趣。首先,教师在课下可以先让学生去自主搜集有关各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在课上将搜集到的资料导入到主题阅读当中,再用批注的形式边阅读边寻找课文中介绍的多民族风俗习惯,通过相关词句来与自己查阅的资料进行对比,在此基础上,教师再与学生一起交流阅读感受。整个过程下来,具有相似特征的文本得到了整合,不仅节省了教学时间,还为学生留出了较多的拓展阅读和小练笔时间,可以说,对于单元文本的重组不仅仅是改变阅读资源,更多的是要改变学生对于传统文本阅读教学的认识,这体现在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合理选择科学的方式方法和有价值的教学资源等方面。

三、 营造主题阅读学习氛围

教师在小学语文主题阅读教学中必须要明确的一点,就是学生始终应作为课堂和学习的主人,无论采用什么教学手段,只有让学生对教学产生积极地兴趣,并且参与到其中才是最重要的。以《穷人》一课为例,学生一般需要先进行自读,在自读结束后,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小组讨论时间,然后进行分组汇报,各自说一说自己都从课文中读到了什么。有的学生认为人可以在物质上贫穷,但作为人的一些基本不能丢。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找出文中与之相对应的句子,有感情地进行朗读。此外,教师还可以借助文章中许多处留白来让学生体会这种记叙文的描写手法,根据许多种类似的句子来体会作者这样写的意义以及这样写的好处。小学阶段的语文课堂需要教师为学生营造出一个舒适的阅读氛围和交流环境,即使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主解决问题能力,但单元主题阅读仍能够为培养和训练学生的阅读方法和能力做出一定贡献。

综上所述,单元主题阅读教学策略的实施,使学生在阅读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得到了充分发挥,阅读参与性的提高也带动了阅读教学效果的提升。作为语文教师,也更应该充分运用教材中的单元主题,根据课程标准要求,来创设出适合小学生学习的阅读环境。

参考文献:

[1]张媛萃.小学语文主题式阅读教学设计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16):81-82.

[2]韩丽.小学语文高年级单元主题整合的阅读教学实践[J].华夏教师,2018(26):32-33.

[3]赵玉.小学低段语文主题阅读教学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5.

作者简介:

罗芝英,湖北省十堰市,湖北省十堰市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单元主题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实施整体教学 落实语用训练
初中语文作文单元主题教学引导写作的有效策略研究
“单元主题教学”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尝试
对英语单元主题实践作业的思考和探索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