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管理之我见

2020-05-29 09:37徐金裕
读天下 2020年8期
关键词:班级管理教育

摘 要:班级是学校教育机构系统中最基本的集体,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直接组织者和领导者,是班级管理的直接施行者。班级管理是学校管理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为班级管理第一责任人,班主任施行班级管理的成效程度,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健康成长以及学校的日常运行、整体发展方向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因此在班级日常管理过程中,班主任只有不断探求工作技巧,努力坚持素质教育的方向性,才能健全一个班集体,适应新时代教育,培养新时代有用人才。在此我谈谈我的班级管理拙见,意欲抛砖引玉,与诸位同仁共勉。

关键词:班级;管理;教育

一、 民主、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

本人在农村工作近三十年,由于担任英语教育教学,故几乎年年兼任班主任工作。随着社会发展,留守农村的学生大多是需要老师多花心血管理的学生,优等生较少,由于其父母忙于生计诸多原因,当好他们的“孩子王”,着实不易。如果班主任能充分发扬民主管理、尊重每一位学生、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经常与学生倾心相谈人生、理想、事业与未来,让学生也能充分地了解老师,对老师充满信任感,心存感恩,在此基础上,学生也会向老师敞开心灵的窗户,把思想真诚地、无保留地展现在老师面前,这样相互理解多了,师生共同出发点也就多了,这样班主任就能比较得心应手地开展班级管理工作。

要实现民主管理班级,班主任就要放下架子,恩威并重,深入学生学习、生活中去,全面了解学生的家庭、心理、需求、交友等方面,悉心倾听学生的意见,实行轮流当“值日班长、班干部”制,让每一位学生有机会“当官”,提高他们的被器重感、责任感、使命感,让每一位学生参与班级管理,人人成为班级的主人,培养他们的“班级荣辱,人人有责”理念。作为班主任就要经常召开班委会、部分学生座谈会,让班干部以及热心班级事务的学生谈当前班级现状、同学学习生活动态以及班集体存在的问题,寻找问题解决的措施和改进的意见,然后由班干部行文成班规并实施,如此一来,全体学生容易接受,也乐于接受,实践证明,这是一个管理班级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二、 在明理和导行中渗透情感

现代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理是通道,情是桥梁。育人的全过程,就是要让他们自己懂得立身做人的基本道理,面对问题能做出正确的是非判断,做出接受和抵制的选择,如果不讲“理”就很难从根本上达到教育的目的,靠“恐吓”“压服”无济于事且隐患无穷。唯有与学生建立一定的情感,彼此信任,动之以情,老师讲的道理学生才愿听、才乐于接受,亲其师而信其道也。要让他们晓之以理,并付诸行动,还需要班主任成为学生的“楷模”。这就要求班主任从一言一行来严格要求自己,以自己的良好形象作为生动的教材,让学生从班主任的日常生活中悟出点点滴滴的立身做人之道。如,与学生一同做清洁,一起参加公益劳动,遵守纪律,不迟到,不拖堂,讲卫生,随身拾起地上的一片纸屑……“其身正,不令则行”,讲得再好也不如做个样子出来。当学生在你情感的熏陶中茁壮,在你爱的港湾里成长时,你会体验到生活的充实,在默默地守望中享受淡泊和宁静。

三、 以“爱心管理”代替“高压管理”

没有融化不了的坚冰,也没有教育不好的学生,当你把真诚抛洒给学生的时候,再冥顽不化的学生也会为之所动。病中的一句问候,苦闷中的一句开导,矛盾中的一句劝慰,都会使他如沐春风,反之只压不导,只严不爱的管理必定要失败,高压只能一时,在高压下,学生的灵性被扼杀了,个性被压抑了,于是活泼变成了呆板,聪明变成了愚钝。教师要尽量用爱心去营造一种温馨、愉悦的学习氛围,为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健康的人格,轻松完成学业。创造良好育人环境,让学生在爱的雨露滋润下茁壮成长。

四、 增强班级凝聚力,创造良好的班风

良好的班风、团结的班容、竞上的班貌,对班集体成员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班风建设的基本要求就是良好的道德行为,賞罚分明,树立榜样,针对不少学生尤其是农村子女,在家和在校两种不同的表现情况,提出“在家做个好子女,在校做个好学生”的要求。经常上门家访或者致电家长,与家长互通孩子在家、在校学习生活情况,家校配合,形成家校合力,对在家在校的表现进行评比,并公开宣布,优胜者有资格参加班干部竞选。让学生真正体会到自己行为的价值,尝到自己努力结果的乐趣。此外,在班级制订卫生公约,提出“人人争当班级美容师”的口号,利用黑板报、好人好事记录簿等手段,表扬好人好事,培养积极向上的良好班风。因此,我所带班级每学期、每学年都成了一个富有吸引力、向心力和凝聚力的先进班集体,成为学校其他班级的学习楷模。

五、 抓学习的关键环节

课堂听讲是学生学习、获得知识的重要一环,所以要提高学生对课堂听讲的认识,同时教给学生听的方法。我具体做了以下几点:一是让学生专心,排除杂念。二是让学生听讲时注意听思路、听方法。三是让学生在特定的嘈杂环境中磨炼自己。四是我多听课,多在教室外观察,以起到督促、检查作用。

学习上另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巩固知识、发展智力、形成能力的桥梁。所以我在对学生作业检查过程中,我发现了两个通病:一是学生为做作业而做作业,整天疲于应付,有错题也不纠正,这样也就失去了做作业的意义。二是作业不规范,对此,我给学生的作业提出了几点要求:①做作业之前认真将书看一遍,做完题后,都要考虑自己有什么收获,方法是什么,还有没有其他解法或更简单的解法。②平时做题时要求学生做类型题、做变式题,做多解题,使自己的发散性思维能力能够提高。③是要求作业书写认真、书面整洁,理科作业按步骤做,答题过程规范,文科答题要条理化、要点化。

六、 善于提出共同的奋斗目标

班集体必须有共同的奋斗目标。共同的奋斗目标是班集体形成和发展的动力。因此,我在充分了解和研究学生的基础上,善于向全班同学提出明确的奋斗目标,并制订出行之有效的措施,鼓励全班同学努力去实现奋斗目标。当一个目标实现后,我就及时总结、评比、指出存在问题,然后又提出新的奋斗目标,使学生经常处在新的奋斗目标鼓舞下活动,这样学生就会不断进步,同时也自觉形成一个积极上进的班集体。

总之,新世纪对学生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要培养二十一世纪的新型人才,班主任要努力创造各种条件,确实落实班级管理,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成长,使学生知识、能力、素质三方面和谐发展,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作者简介:

徐金裕,福建省泉州市,福建省泉州市德化三班中学。

猜你喜欢
班级管理教育
班级“无课日”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班级FACE系列大放送
采用C—NCAP 2006年版管理规则
营销管理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教育教学
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