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管理中的生涯导航教育

2020-05-29 12:30赵策辛朵
中小学班主任 2020年5期
关键词:生涯个体性格

赵策 辛朵

当下是全球一体化急剧发展的时期,深刻的技术及科学变革以及劳动力市场的全球化对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审辨思维、解决问题能力、创新性思维、沟通合作能力成为21世纪人才应该具备的核心素养。在此背景下,我国进入了新一轮的高中新课程改革。一方面,改革明确了普通高中教育的最新定位,“从只面向少数人的精英主义教育转变为面向全体学生的大众教育,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为学生职业发展做准备,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另一方面,改革观照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把“选择”放到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取消了简单的文理分科,在加强基础课程教育的前提下,通过学生的自主学科选择决定专业方向。

基于上述两点,各新课改省份纷纷引入了生涯规划教育来助力高中学生学业提升和终身发展。中国的生涯规划教育起步较晚,关于它的内涵,目前普遍认可的说法是,生涯规划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个体规划自我职业生涯的意识与技能,发展个体综合职业能力,促进个体职业生涯发展的活动。而高中阶段的生涯规划教育的特殊性在于,学生处在成长探索期,需要我们教育者通过适切的途径方法引导学生自己设立生涯目标,找到方法,并在变化的环境中及时调整。我把这个过程称之为高中生涯导航。为了形象地说明一个生命的生涯发展过程,我们结合生涯规划教育的通识内容,设计了“生涯螺旋桨”模型(见图1)。

一个人总有和别人不一样的特质,我们称之为天赋,包括兴趣、能力、性格,即“我最喜欢做什么”“我最擅长做什么”“我最适合做什么”。每个个体在不同时期还扮演着多种不同的“生涯角色”,只有找到当下主要角色并和其他角色达成平衡,个体生涯才能发展。还有一个最重要,即个体价值取向,“我最看重什么”。价值取向是生涯发展的方向,一个人以实现价值为动力,推动自己的生涯螺旋桨不断旋转,唤醒当下主要角色,找到自己的真正天赋,然后再通过探索环境、规划实施,才能实现自我价值。

高中生涯规划教育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做好人生导航者的角色,通过生涯规划专业知识,引导学生“找自己、做自己、乐自己”。这为班主任工作打开了一扇窗,每个学生在兴趣、性格、能力、价值观等方面都存在着种种差异,若能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因材施教,帮助他们发挥自我优势、弥补不足,他們会自我发展,努力成长为最优秀的自己。

在班级管理中,关注思想动态、落实常规管理是其中的重要方面。我尝试在这两个方面,借助生涯规划的理念和技巧,对班级管理工作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尝试,也取得了一些效果。

一、思想引领解困惑

1.通过生涯自我探索,解决学生成长困惑

高中是一个人树立人生观、增长知识的黄金期,但同时又是发展的动荡期。心理学家霍林温斯把它称为心理上的断乳期,他们渴望脱离父母的保护和管理,表达自己的见解。同时,他们的心理又呈现闭锁性,产生了希望被人理解的强烈愿望。再加上青春期两性关系的敏感性,不少学生产生成长困惑,甚至心理障碍,严重影响了品性、人格的完善。基于此,我将生涯规划教育的自我探索知识融入班主任工作中,开设了“1+1课堂”:“亲子课堂”——家长、学生1+1,“班级教师面对面”——班主任、任课教师1+1、“性别课堂”——男生、女生1+1。旨在让教育者和教育对象通过对自我兴趣、性格等的认知,了解自我、悦纳自我;明白人与人的个体差异,理解他人、接纳他人;在自我天赋基础上取长补短、完善自己;最终达到构建学生自我和外部的和谐关系。

比如,我利用学校的家长会、钉钉家校群直播,以及《中国教育报》的网络直播平台,开设了《了解孩子,悦纳孩子,做最好的家长——基于生涯规划理念下的亲子教育》家长课堂,设置了如下环节:

环节一:提问激思

(1)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是我们生命的美好延续,您了解您的孩子吗?

(2)您能准确说出孩子的性格特点、能力特长吗?

(3)您的孩子有行为或思想上的叛逆吗?您明白这些意见不合的原因吗?

环节二:生涯规划初体验

生涯规划就是通过对一个人的兴趣、性格、能力等方面的探索了解,从而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人生之路,包括学业规划、职业规划、休闲规划、爱的规划。高中阶段主要是学业规划和职业方向规划。

环节三:生涯理念再认识

通过生涯性格理论“MBTI性格分析”谈性格的四个不同倾向、学习上的优劣势、适合的职业方向、不用亲子沟通的影响等。

环节四:亲子巧沟通

请每位家长和学生自我观察,发现亲子沟通上的不同倾向,并理解悦纳对方。

环节五:生涯导师温馨提示

(1)性格没有好坏,了解自己的性格,扬长避短,就可以更好地学习、工作,还可以更和谐地和外界相处。

(2)了解自己和孩子性格的不同,理解孩子,悦纳孩子,不苛责、不宠溺,构建和谐的亲子关系。

2.通过生涯能力主题班会,促进学生心理成长

我们现在面对的教育个体是00后,在个性张扬、有创造力的自身优势下,无责任心、意志力缺失、冲动任性、心理幼稚也成为不少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在班级管理中,具体表现为很多孩子不善于时间管理,办事拖延,导致经常违反纪律;有些孩子比较自我,缺乏同理心,经常出现同学间的矛盾;有些孩子抗压力、挫折能力很差,遇到一点问题往往情绪低落,甚至出现更激烈的反应……

基于此,我尝试打造了“我的人生我做主”——生涯能力提升班会序列。高一第一学期,我设计了“探索兴趣 寻找方向”“探索性格 发现优势”“理解他人 有效沟通”等生涯能力十大主题班会,每次班会之前,先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最近的思想困惑,然后用生涯相关知识,比如性格分析、能力探索等,采用适切的生涯技巧,如情境体验、角色扮演、榜样示范等,帮助学生认识自我、超越自我,促进他们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较好地达到了教育个体的生涯发展目标。

二、常规管理找位置

1.“人尽其才”,利用生涯知识构建高效班级管理队伍

我们班级强调人人参与管理。那么,如何打造一个高效的班级管理队伍?接班伊始,我利用掌握的生涯知识,观察学生的脾气性格,思考他们的能力特长,再参考相关生涯数据,让每个学生在班级里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比如,班长小曹是一个内向理性型的人,他有很强的决断力,能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但有时会出现武断以及与人沟通不畅等问题。于是我配备了外向、细致、情感型的副班长小岳,她成了同学之间相互交流的润滑剂和调停者,还能对一些具体问题进行细致安排,两人相辅相成,效果很好。我发现班里有一个男生身强力壮,对人很热心,难得的是还办事井井有条,他当了劳动委员后,安排琐碎的日常卫生,统筹每次大扫除,干得有声有色。班里实行“值日班长负责制”,值日班长应该尽量是理性型的,可以公正无私地处理每天班级事务;宿舍长最好要有人缘,还得有点原则;课代表得是认真负责的……这样,人尽其才,不仅构建了一个稳定高效的班级管理队伍,更重要的是学生在自己擅长的位置上,找到了生命发展的乐趣和成就感,从而实现了育人目标。

2.“取长补短”,借助生涯理念增加小组合作机制的有效性

小组合作机制是很多班主任喜歡采取的班级管理方法,小组内通过学习互助、责任共担、荣誉共享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并利用有效的评价方式促使组间良性竞争,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成绩和综合素质。然而,多年的实践,我发现小组合作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我们以小组考核来激发组间的学习动力,但现实是学生个体存在各种差异,学习能力不同、自律能力不同,我们经常无法做到有效分组,导致组间竞争的作用大打折扣。现在,我尝试用生涯数据进行分组以及排座位,除了学习成绩这一传统参考值,还加入了性格和能力维度,目的是便于近距离体验其他和自己性格不同、能力不同同学的优势之处;也能互相管理,营造一个良好的纪律氛围。比如,从性格角度来说,我尝试以理性型和规则意识强的判断型同学为基点,在他们周围布置其他性格类型的同学,这两类同学一般具有坚强的毅力和良好的自律性。从多元智能角度来说,把优势智能和劣势智能不同的同学分到不同的小组,这样的小组具有立体的能力。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惊喜地发现,组内成员互相影响、取长补短,成绩得到很大提升;组间考核更加合理,成员的积极性得到提高。生涯理念的注入,使小组合作这一旧形式焕发了新的生命力。

生涯规划教育的核心是关注个体发展,因材施教。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重在“导”:改变教育观念,通过有效的班级管理理念和活动,点燃学生内心的发展火种,引领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寻找自己、完善自己,最终实现自己期望的人生理想。正如台湾著名生涯规划专家金树人说的:“当一个人能够以自身原本的面目去生活的时候,生命自身的完成就是一种至深的乐趣。”作为一名班主任,我们要做的是陪伴每一个独特生命的成长,只为他们能遇见更好的自己。

辛 朵   河北省辛集市辛集中学语文高级教师,石家庄市“辛朵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河北省优秀班主任、骨干教师、师德标兵,石家庄市骨干教师、学科名师、师德先进个人。

赵 策   河北省辛集市辛集中学化学高级教师,国家高级生涯规划师,河北省辛集中学学生生涯发展指导中心主任。河北省“三育人”先进个人、省级骨干教师,市级骨干教师、学科名师。

猜你喜欢
生涯个体性格
我的教书生涯
自我宽恕的心理学研究
16 Years in the Mines
手残党的厨艺生涯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How Cats See the World
奥巴马:总统生涯使我成为更好的父亲
性格描绘词
12星座“吃”出性格
喜欢独处与性格孤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