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plau人际关系理论在肺癌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20-05-30 10:05田秋玲李翎代翠琳
医药前沿 2020年5期
关键词:日程表例数肺癌

田秋玲 李翎 代翠琳

(安岳县人民医院呼吸内科 四川 安岳 642350)

肺癌是危及人们生命安全的呼吸系统恶性肿瘤[1],多数患者因疾病而存在负面情绪,社会功能削弱[2],交际能力下降,而常规护理无法满足人们各个方面的需求,而Peplau人际关系理论下的护理能够促进护患之间的良性互动[3],从而使患者的需求得到满足。本文对Peplau人际关系理论在肺癌患者中应用的可行性、有效性进行分析,详见正文: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本院治疗的肺癌患者60例,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30例。

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均经病理检查确诊为肺癌,并符合《中国常见恶性肿瘤诊治规范》中的相关诊断标准;(2)所有患者均自愿接受外科手术治疗且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1)存在其他部位恶性肿瘤的患者;(2)存在冠心病、糖尿病的患者;(3)存在严重感染、重要脏器严重病变的患者;(4)存在精神疾病、依从性较差的患者。

对照组:男20例,女10例;年龄42~75岁,年龄平均(60.35±3.76)岁。病程为3~10个月,平均病程为(7.15±0.89)个月。病理分类:腺癌14例,鳞癌9例,小细胞癌7例。

观察组:男19例,女11例;年龄43~76岁,年龄平平均(60.42±3.81)岁。病程为3~11个月,平均病程为(7.24±1.01)个月。病理分类:腺癌12例,鳞癌10例,小细胞癌8例。

组间一般资料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为患者创造一个安静、整洁、舒适的病房环境,适时调节室内温湿度;由责任护士向患者详细讲解疾病知识、治疗方法及注意事项,帮助患者正确对待疾病,告知其负面情绪同疾病转归的关系,促使患者能够自我调节情绪;对患者的生命体征、心理状态变化进行密切观察,及时处理发现的异常情况,并多关心和支持患者;结合患者的病情、机体营养状况制定个体化的膳食方案,确保营养摄入均衡。

观察组:采用Peplau人际关系理论的护理。(1)认识期:医护人员将科室周边环境、病房环境详细介绍给患者及其家属,并通过健康宣教提高患者对于疾病知识的认知程度,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促使患者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2)确认期:对患者的疾病动态进展及时掌握,同患者及其家属一同拟定护理计划,并将患者的疾病进展情况、治疗方法、注意事项耐心地向其讲解。(3)开拓期:与患者进行深入的交流沟通,做好围手术期健康指导和心理干预等工作;以干预时间为横轴、以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计划为纵轴制定个性化日程表,严格按照日程表执行各项干预措施。通过与患者加强沟通,让患者掌握日程表落实的重要性,并将日程表打印多份,粘贴在显眼的位置。在护理干预措施实施过程中,护理人员对各项干预措施的落实情况和效果进行评估,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调整护理方案,确保护理干预措施的有效性。(4)解决期:护理人员鼓励患者以文字的形式描述出自身对疾病的困惑、需求,护理人员以文字的形式逐一回答患者提出的问题;建立微信群,每日定时将相关健康宣教知识推送至微信群中,要求每位患者认真阅读相关资料,并在阅读后发送“已阅读”字样,便于护理人员对阅读人数进行统计;次日护理人员对患者昨日所掌握的相关资料内容进行询问,审核患者提出的信息,以便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动态化的调整。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在干预一周后向两组肺癌患者发放量表进行测试。(1)综合能力量表:此量表共有三个维度,每一个维度分值区间为0~10分,分值与患者的综合能力呈正比;(2)满意度调查问卷:问卷包括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三个选项,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例+基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3)生存质量量表:采用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EORTC QLQ—C30)从躯体、认知、情绪、角色、社会功能5个方面评估患者的生存质量,百分制,以分值高为优。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2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综合能力评分

观察组肺癌患者干预后的综合能力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对比两组的综合能力评分(±s,分)

表1对比两组的综合能力评分(±s,分)

组别 例数 疼痛管理 用药规范 生活饮食结构安排观察组308.64±1.298.51±1.248.83±1.05对照组305.49±1.605.72±1.025.70±0.92 t-8.3959.51812.280 P-0.0010.0010.001

2.2 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肺癌患者护理后的护理总满意度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76.67%(P<0.05),见表2。

表2 对比两组的护理满意度[n(%)]

2.3 生存质量评分

观察组肺癌患者经过护理后的生存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比较两组的生存质量评分(±s,分)

表3 比较两组的生存质量评分(±s,分)

组别 例数 躯体 认知 情绪 角色 社会观察组3091.34±5.7590.96±2.4791.75±2.5390.35±2.5888.49±7.15对照组3065.21±3.6762.84±2.2663.69±2.4170.84±4.2971.52±6.10 t-20.98146.00543.98521.3469.890 P-0.0010.0010.0010.0010.001

3.讨论

肺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目前尚无根治性方案,医患之间认知不对等情况的存在[4],会促使患者的认知水平不高,出现错误行为,影响病情转归。健康宣教的实施情况会直接影响到患者的自我照护综合能力,而常规西医护理模式存在僵硬化、缺乏灵活性等不足,不能满足患者的个性化需求,患者自理行为的欠缺会直接影响到预后[5]。在护理中良好的护患关系对于患者自理行为的实施具有重要作用。

Peplau人际关系理论是一种通过调节护患之间的关系,增加良性互动,从而帮助患者掌握护理内容,提高依从性和自我照护能力的人际交流模式。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肺癌患者干预后的综合能力评分均明显升高,生存质量显著改善,护理满意度较高,充分说明了Peplau人际关系理论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分析原因在于:(1)Peplau人际关系理论通过加强护患之间的深入交流,可使患者正性理解自身角色定位和周边环境[6-7],内化相关知识,提高患者的自我照护能力,有助于患者自觉克服困难,从而提升其个人综合能力[8];(2)Peplau人际关系理论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日程表并严格落实各项干预措施,可使患者践行正确行为并掌握相关技能[9];(3)其能够根据患者对当前护理措施的反馈灵活、动态调整护理方案,保证了护理措施的有效性;(4)其有助于维护和推进人际关系[10]。

综上所述,Peplau人际关系理论应用在肺癌患者中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

猜你喜欢
日程表例数肺癌
中医防治肺癌术后并发症
对比增强磁敏感加权成像对肺癌脑转移瘤检出的研究
人工膝关节翻修例数太少的医院会增加再翻修率:一项基于23 644例的研究
更正
患者术后躁动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microRNA-205在人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基于肺癌CT的决策树模型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
眼外伤迟发性继发青光眼的临床分析
日程表
日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