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脊髓损伤后不同类型神经源性膀胱的疗效观察

2020-05-30 10:05杨廷彦
医药前沿 2020年5期
关键词:测压脊髓膀胱

杨廷彦

(四川省八一康复中心 四川 成都 610030)

近年,脊髓损伤的发生率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脊髓损伤往往伴有严重的并发症状,其属于脊柱损伤中最严重的并发症。该病症往往会导致损伤节段以下肢体的严重功能障碍,包括排尿障碍。脊髓损伤会对患者造成严重的身体伤害以及心理负担,并且对社会造成一定程度的经济损失[1]。对此,我院选取了90例患者进行调查研究,以下为具体研究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6年6月—2019年6月收治的90例脊髓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有50例逼尿肌过度活动患者(A组),40例逼尿肌无力患者(B组),将所有患者根据症状的不同,以抽签的方式分别随机分配为两组观察组(A1组25例,男15例,女10例,平均年龄在38.65±2.31岁,B1组20例,男11例,女9例,平均年龄在39.43±2.72岁)和两组对照组(A2组25例,男14例,女11例,平均年龄在38.91±2.57岁,B2组20例,男15例,女5例,平均年龄在37.98±2.39岁)。对两组患者的资料作统计学分析表明其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统计学分析无统计学意义(P>0.05)。参与该调查研究的所有患者对本研究完全知情。

1.2 方法

A组患者中,A2采取盆底肌肉训练排尿(训练患者自主收缩尾骨、耻骨周围肌肉,10s/次,20遍/次,3次/d),A1在此基础上施加针灸治疗。

B组患者中,B2采取清洁导尿(局部用肥皂或清洁液清洗患者会阴部、清洗操作者本人的双手,操作者手持一次性导尿管插入尿道,导出尿液,导尿完成后即将导尿管拔除。),B1在此基础上施加针灸治疗。

针灸治疗:治疗前使患者的膀胱排空并使患者处于仰卧位,采用50mm的针灸针,对患者的八髎、关元、气海、中极、水分、太溪和足三里进行相应的针刺,30min/次,1次/d。

1.3 疗效标准

分别对A组和B组的对照组以及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最大膀胱测压容积综合评定治疗总有效率,标准如下:

显效:临床症状消失,最大膀胱测压容积明显增大。

有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最大膀胱测压容积呈增大趋势。

无效:临床症状存在甚至恶化,最大膀胱测压容积无变化甚至减小。

(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总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A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对比

A1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A2组(χ2=16.61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A组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对比[n(%)]

2.2 B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对比

B1组治疗后,自行排尿时间、排尿完全通畅时间及膀胱尿残留量均少于B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B组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对比[n(%)]

3.讨论

对于脊髓损伤的患者来说,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并发症产生,其中最常见、最严重的并发症为排尿障碍。而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的引起是控制排尿功能的中枢神经系统受到损害导致的。严重者常会危及患者生命[2]。

在临床治疗中,常通过持续引流以及膀胱锻炼对患者进行治疗。神经源性膀胱按逼尿肌活动可分为两类,即逼尿肌过度活动和逼尿肌无力,针对不同的症状要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对逼尿肌过度活动采用盆底肌肉训练排尿,对逼尿肌无力采用清洁导尿,并且均辅针灸治疗后,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3]。

本次研究通过对比两组对照组及观察组的疗效显示,两组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其结果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针灸治疗脊髓损伤后不同类型神经源膀胱的疗效显著,提升了治疗总有效率。

猜你喜欢
测压脊髓膀胱
人工3D脊髓能帮助瘫痪者重新行走?
气囊测压表在腹内压监测中的应用
膀胱镜的功与过
应变片粘贴因素对压杆测压的影响
优质护理在预防全膀胱切除术回肠代膀胱术后并发症中的效果观察
高分辨率食管测压的临床应用
姜黄素对脊髓损伤修复的研究进展
改良式四孔法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加回肠膀胱术
中西医结合治疗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25例
间歇导尿配合温和灸治疗脊髓损伤后尿潴留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