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是中国人第一本必读之书

2020-05-30 19:54陈文忠
学语文 2020年3期
关键词:论语

陈文忠

摘要:《论语》是一部孔子言行录,成书于战国初期。西汉以来,《论语》是每个读书人一生必读之书,并由此成为中国人思想的总源泉。在我看来,《论语》是至善之境,智慧之源,国学之魂。今天,读《论语》仍是每个中国人一生必须履行的一项文化使命。

关键词:《论语》;整本书阅读;三重价值

西汉以来,《论语》是每个读书人一生必读之书。今天,完整地读《论语》,仍是每个中国人一生必须履行的一项文化使命。《论语》全书共20篇,500章,11700余言,篇幅不大。但是,今天的中学生要完整阅读《论语》,真正读懂《论语》,并非轻而易举之事。本文先对《论语》的诞生作简要介绍,再谈阅读《论语》的意义和读法。

一、《论语》的诞生

《论语》是怎么诞生的?这是阅读《论语》应当具备的知识。班固《汉书·艺文志》说:

《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

这是学术史上阐述上述问题最权威的文字,对《论语》的内容、成书及书名等问题作了简要回答。

第一,《论语》的内容。《汉书·艺文志》说:“《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换言之,《论语》是一部记载孔子“应答”弟子等人的“对话集”。具体内容,可分三类:一是孔子应答弟子之语。如《学而》第15章,是孔子与弟子子贡关于“贫与富”的一段著名对话。二是孔子应答时人之语。如《为政》第20章,季康子问孔子如何“使民敬、忠以劝”。季康子是鲁哀公时的正卿,当时政治上最有权力的人物。孔子的回答,体现了儒家温情脉脉的德政理想。三是“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即弟子们记录或追记的孔子语录。《论语》中没有对话情境和应答对象,只有“子曰云云”的即属此类,这一类为数最多。人的言语和行事是不可分的。《论语》既记录孔子的言语,也记录孔子的行事。《乡党》一篇最为典型,孔子的衣食住行、待人接物、个性爱好,尤其是各种场合的神态举止,表现得栩栩如生。此外,《论语》还记载了孔子若干弟子的言行。如《学而》篇共16章,其中4章是有子、曾子和子夏的话。总之,《论语》一书,主要记载着孔子的言语行事,同时也记载了孔子若干弟子的言行。

第二,《论语》的成书。《论语》的成书,包括纂辑之人和成书时代。《汉书·艺文志》说:“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据此,班固认为《论语》直接编成于孔子弟子之手。但后人有不同看法,如郑玄认为是孔子弟子仲弓、子游、子夏编撰;唐柳宗元《论语辨》认为是曾子的弟子所作;宋程颐认为成于有子、曾子的门人。现代学者经过考辨,普遍认为,《论语》是孔门弟子及再传弟子共同编辑的。至于《论语》的成书,大致在战国初期。杨伯峻说:“《论语》书中记到了孔子晚年最年轻学生曾参的死,又记着曾参对鲁国孟敬子一段对话(《泰伯篇》)。‘敬是谥号,当时人死了才给谥号。孟敬子肯定死在战国初期,那么,《论语》的编辑成书大概在战国初期,即公元前四百年左右。”[1]合而言之,《论语》是孔子的言行录,采辑了孔门弟子及再传弟子的记录或追记,于战国初期纂辑而成,时距孔子去世七十多年。

第三,《论语》的书名。“论语”之名,初见于《礼记·坊记》:“子云:君子弛其亲之过而敬其美。《论语》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为何称“论语”,说法不同,今引三家,以供参考。杨伯峻认为,“论语”的“论”是“论纂”的意思,“论语”的“语”是“语言”的意思,“论语”就是把“接闻于夫子之语”“论纂”起来的意思;“论语”的名字是当时就有的,不是后来别人给他的。[2]赵纪彬《论语新论导言》说:“‘论字有‘整理‘撰次等义;‘语字谓‘二人相等而说,有‘论难‘答述等义;就字面直译,论语就是经过整理、撰次的对话,也就是‘对话集之义。”[3]李泽厚《论语今读》认为:“其实望文生义,‘论语者,译为‘讨论的话语,亦无不可。”[4]以上三家,各圆其说。要言之,“论语”是一种“讨论的话语”,一部语录体的“对话集”。

第四,《论语》的版本。据《汉书·艺文志》,《论语》传到汉代有三个版本:一是《鲁论语》20篇;二是《齐论语》22篇,比《鲁论语》多出《问玉》《知道》两篇;三是《古论语》21篇,没有《问玉》《知道》两篇,但把《尧曰篇》“子张问”另分为一篇,于是有两个《子张篇》。总的来说,三个版本,大同小异。《论语》版本的分合过程,马培棠《国故概要》有简要描述:“西汉之末,有安昌侯张禹,本受《鲁论》,晚讲《齐论》,后合而考之。删《齐论》之《问玉》《知道》,从《鲁论》二十篇,号《张侯论》。此《论语》第一次改订也。东汉末,郑玄又就《鲁论》篇章,考之《齐》《古》而为之注。此《论语》第二次改订也。第二次改订本,即现行《论语》之来源。”[5]今天能见到的最古的《论语》读本,为魏何晏集解、宋邢昺义疏的《论语注疏》,该书收于《十三经注疏》中。

二、读《论语》,学什么

孔子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在中国文化史上具有最崇高的地位,受到历代中国人的崇敬。《论语·子罕篇》颜渊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司马迁《孔子世家》赞曰:“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宋代无名氏诗曰:“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6]梁启超说:“《论语》为二千年来国人思想之总源泉。”[7]这无不表达了前人对孔子的無比崇敬之情,称颂了《论语》在中国思想史上的巨大价值。

读《论语》,中国已有两千五百年的历史。不同时代的读者,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少有少的收获,老有老的感悟。今天读《论语》,我们学什么?我认为,它至少有三重价值,可以用三句话来概括:

《论语》是至善之境,读《论语》,为生命铺下一道崇高的精神底色。

《论语》是智慧之源,读《论语》,为人生开辟一条坦荡的成功之路。

《论语》是国学之魂,读《论语》,为学问打下一座厚实的文化根基。

《论语》是至善之境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里仁》),这是追求真理的至境;“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这是道德人格的至境;“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八佾》),这是审美理想的至境。一部《论语》,以“仁”为核心;至善之境,以“仁”为基础。夫子之道,一以贯之。孔子的思想,就是以“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

何谓“仁”?“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颜渊》)《孟子·离娄下》曰:“仁者爱人。”韩愈《原道》曰:“博爱之谓仁。”《说文解字》释:“‘仁相人偶也,从二人。”二人者,即人与他人的关系,这是仁的本质。“爱人”之“爱”,即善待之意。爱人,就是友爱他人、善待他人,竭尽所能地帮助他人。清代阮元《论语论仁论》说:“凡仁,必于身所行者验之而始见,亦必有二人而仁乃见,若一人闭户齐居,瞑目静坐,虽有德理在心,终不得指为圣门所谓之仁矣。盖士庶人之仁,见于宗族乡党,天子诸侯卿大夫之仁,见于国家君臣,同一相人偶之道,是必人与人相偶而仁乃见也。”[8]阮氏发凡,对仁的本质和仁的体现作了精要而概括的阐述。

“爱人”之“仁”,表现在哪些方面?孔子回答子张问仁,作了较全面的阐述。《论语·阳货》曰:“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在孔子看来,一个人能行恭、宽、信、敏、惠五种德行,就可以说是仁了。扩而言之,“爱人”之“仁”,不妨可以图示如下:

一部《论语》,就是一部“仁学”,内容丰富,思想深邃,对仁的含义、形态以及仁与礼的关系等做了多方面、多角度的阐释;而孝悌、忠信、宽恕、恭敬、敏惠等,则是这一仁学体系的核心。同时可见,“爱人”之“仁”,起始于家而推广于国。起始于家,故曰:“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学而》)推广于国,故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公冶长》)这也是孔子的社会理想和人生抱负。孔子的崇高情怀和至善之境,塑造了华夏民族的性格,升华了华夏民族的情怀,成为华夏民族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故曰:读《论语》,为生命铺下一道崇高的精神底色。

《论语》是智慧之源

什么智慧?是“修己安人”的智慧,是“内圣外王”的智慧,也是“修齐治平”的智慧。这三者境界不同,但层层递进,内外相连,是一个有理想目标、有行动次第的有机整体。

关于儒家哲学三个命题的内在联系,梁启超有精辟的阐述:“儒家哲学,范围广博。概括说起来,其用功所在,可以《论语》‘修己安人一语括之。其学问最高目的,可以《庄子》‘内圣外王一语括之。做修己的功夫,做到极处,就是内圣;做安人的功夫,做到极处,就是外王。至于条理次第,以《大学》上说得最简明。《大学》所谓‘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就是修己及内圣的功夫;所谓‘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安人及外王的功夫。”[9]抓住了这三个命题,就抓住了儒家哲学的核心;把握了这三个命题,也就把握了阅读《论语》的纲领。

“修己安人”是基础,是君子的职责,也是实践的起点。《论语·宪问》:“子路问君子。子曰:‘作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用白话说,子路问如何是君子?孔子说:“修养自身而敬爱他人。”子路说:“就这样吗?”孔子说:“修养自身,使他人安乐。”子路说:“就这样吗?”孔子说:“修养自身而使百姓安樂。修养自身而使百姓安乐,尧舜恐怕还不易做到哩。”

在孔子看来,从“修己以敬”到“修己安人”再到“修己以安百姓”,是君子的三种境界。然而,“修己以安百姓”或曰“内圣外王”,这是圣人的作为。作为一个君子,要“修己以敬”,更要“修己安人”;“修己安人”是君子的职责和使命。

然而,必须首先修养自身,使自身成为一个真君子,才可能给人安定和快乐。一部《论语》,就是一部“君子之学”,一部“修己安人”的智慧之学。《论语》把君子与小人作了多方面的对比,凸显了君子的智慧和品格: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述而》)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

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子路》)

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卫灵公》)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子路》)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颜渊》)

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卫灵公》)

“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宪问》)人之仁者,即为君子;人之不仁者,即为小人。君子有自己独特的品格规范,也有自己真正的人生智慧。修养自身,使自己成为一名坦荡的真君子,就能做到“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子罕》),就能做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就能做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故曰:读《论语》,为人生开辟一条坦荡的成功之路。

《论语》是国学之魂

为什么说《论语》是国学之魂?原因有三:

其一,《论语》浓缩了六经的精华。孔子说:“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不如丘之好学也。”(《公冶长》)学什么?学六经。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典籍整理家,上古六经不同程度都经过孔子的编辑整理;孔子又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以重新整理过的六经为教材传道施教。一部《论语》,正是孔子研究六经、传授六经的心得体会的结晶。孔子说:“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述而》)“述而不作”是孔子的学术原则。《论语》是“述”而不是“作”,是阐述六经的精义,而不是表达一己的见解。中国古代哲学著作可分三个层次,即经、传、子。“经”是上古的文化元典,“传”是对经典的训解阐释,“子”是学者的一家之言。在汉代,《论语》就被看作辅翼“经”、阐释“经”的“传”。如《汉书·扬雄传赞》就有“传莫大于《论语》”之说。正因为《论语》浓缩了六经的精华,所以前人有“读了《论语》就不必读《五经》”之说。朱熹《读论语孟子法》:“程子曰:学者当以《论语》、《孟子》为本。《论语》、《孟子》既治,则《六经》可不治而明。”[10]钱穆也曾说:“我再敢直率讲一句,倘使我们读了《四书》,就不必读《五经》……读通《五经》的是孔子,我们今天读了孔子的书,也就够了。”[11]

其二,《论语》奠定了国学的根基。中华文化灿烂辉煌,多元并存,所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然而,在多元并存的中华文化中,儒学无疑是文化的中心,国学的主体。因为,评判一种学说的地位,一面要看他的持续性,一面要看他的普遍性。而“自孔子以来,直至于今,继续不断的,还是儒家势力最大。自士大夫以至台舆皂隶普遍崇敬的,还是儒家的信仰最深。所以我们可以说,研究儒家哲学,就是研究中国文化。……中国民族之所以存在,因为中国文化存在;而中国文化,离不了儒家。”[12]而《论语》是儒学的第一部经典,研究儒家哲学,必须从阅读《论语》开始;《论语》也是国学的经典中的经典,国学的根基,研究国学,同样必须从研读《论语》入手。

第三,《论语》是二千年来国人思想的总源泉。《论语》仅11700余言,篇幅不大。然而,《论语》一书,可谓字字精金美玉,大量至理名言、成语警句,二千年来成为中国人思想的总源泉,成为支配中国人内外生活的基本准则。仅以流传至今的“原创成语”而言,《论语》20篇,累累如贯珠,不下200条。如《学而》:“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吾日三省吾身”“温良恭俭让”“慎终追远”“言而有信”;如《为政》:“而立之年”“从心所欲,不逾矩”“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如《公冶长》:“听其言观其行”“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三思而后行”;如《卫灵公》:“工欲善其事,必先善其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当仁不让”“有教无类”“群而不党”等等,不一而足。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思想借助语言流传后世;文字背后是文化,文化深处是智慧。中国人的文化信仰和实践智慧,就蕴藏在文字之中。读《论语》,就是读思想,读智慧。二千多年来,《论语》正是通过这些至理名言、成语警句,丰富了国人的思想,支配着国人的行为。

今人读《论语》,最终目的是什么?程子曰:“今人不会读书。如读《论语》,未读时是此等人,读了后又只是此等人,便是不曾读。”[13]确实如此,“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读《论语》更当如此,不仅要读懂纸上文字,更重要的是身体力行。梁启超说得好:“《论语》之最大价值,在教人以人格的修养,修养人格,决非徒恃记诵或考证。最要是身體力行,使古人所教变成我所自得。既已如此,则不必贪多务广,果能切实受持一两语,便可以终身受用。”[14]修养人格,最重要的是“身体力行”,梁启超的话,是每一个《论语》读者必须记取和践行的。

读《论语》,怎么读?从《论语》阅读史看,《论语》的传统读法大致有两种,即文本精读和主题阅读。本文认为,在传统读法的基础上,不妨尝试诗体阅读和母题阅读。下面略述这四种读法,先谈文本精读和主题阅读,再谈诗体阅读和母题阅读。

参考文献:

[1]杨伯峻:《经子浅谈》,中华书局2016年,第79页。

[2]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第25页。

[3]赵纪彬:《论语新论导言》,《中国哲学》(第十辑),三联书店1983年。

[4]李泽厚:《论语今读》,三联书店2008年,第27页。

[5]转引陈国庆:《汉书艺文志注释汇编》,中华书局1983年,第76页。

[6]何文焕辑:《历代诗话》(上),中华书局1981年,第446页。

[7][14]梁启超著:《饮冰室书话》,时代文艺出版社1998年,第253、100页。

[8]阮元:《揅经室集》(上),中华书局1993年,第176页。

[9][12]梁启超:《儒家哲学》,中华书局2015年,第3、8页。

[10][13]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2011年,第47、46页。

[11]钱穆:《中国文化丛谈》,九州出版社2011年,第200至202页。

(作者: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导)

[责编张勇]

猜你喜欢
论语
天天背《论语》,你知道它是怎么来的吗?
如何读懂《论语》?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点点读《论语》
点点读《论语》
《论语·学而第一》
《论语·为政第二》
点点读《论语》
点点读《论语》
半部《论语》治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