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综合学习的浙江中考语文命题

2020-05-30 22:16章新其
语文建设·上 2020年11期
关键词:命题试题考查

章新其

大力推进综合学习,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是当前教学改革的重要趋势。作为综合性、实践性都很强的语文课程教学,强化知识点之间的关联与整合,完善学科内外的综合学习,应该是当前语文教学研究者和实践者探索的重心。而命题与测试对教学的导向功能,显然不能忽视。如果语文测试题向“综合化”方向跨越一步,就有可能从正面引导语文教学发生一定程度的“蝴蝶效应”。近几年来,特别是统编教材使用后,浙江省不少中考和质量监测的命题单位,在基于导向语文综合学习的试题命制方面作了大量有意义的尝试。我们认为,分析这些命题并吸收其中的营养成分,将有利于改进语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促进语文教学生态更为健康地发展。

一、设置主题式情境活动:指向语文综合实践

语文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这也是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相应地,为了能真正考查学生的语文综合实践能力,我们会在测试中设置相关情境,命制系列性问题或任务。分析浙江省这几年的中考试卷,情境设置一般有三种形态:一是整份试卷构成一个主题式大情境,二是根据不同内容板块设置不同主题的板块情境,三是一些单个试题的特有情境。当然,这三种情况也会有交叉出现的可能。

应该说,就目前阶段,基于板块内容和单个试题的情境设置比较普遍。比如古诗文默写的命题,浙江所有地区的中考卷都已经从上下旬的机械性默写,走向了基于情境的理解性和应用性默写;又如词语的理解和运用,2020年衢州卷设置“抗击新冠病毒”的情境,要求学生辨析并使用“阻击”和“狙击”两个词语。这几年来,浙江的命题者已经具备情境考查的意识,将单个或相关的多个语文知识融入情境中考查已经成为常态,并且发展成设置相对较大的专题性情境,以综合考查同一板块的知识内容。

这样的情境设置难度相对比较大一些。比如2020年宁波市中考卷第一板块考查语文知识积累,设置了以“节,中国人的诗意”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要求学生分三个环节(四时有节、天地有节、生命有节)完成汉字拼写、诗文默写、古代文句理解和运用。该情境引导学生在从自然、时空到生命的整体认知中,感受汉语文化的魅力和宇宙世界的奇妙,情境设置整体性强、语文味浓、考查价值大。2020年温州市中考卷则努力创设具有探究价值的语文学习情境,在考查古诗文阅读的“探究古典意象”板块,借助一组逻辑清晰、难度适中的探究任务,通过分析、归纳、抽象“雨打芭蕉”这一自然现象演化为文学形象的过程,实现对“雨打芭蕉”这一古典意象的深刻认识,探究得出这一古典意象的文化内涵。整个探究情境,引导学生对古诗文从单篇的阅读理解走向综合的探究式学习,并形成概念性理解,从而更深刻地感悟传统文化的精髓与魅力。

基于整份试卷的主题式大情境,其设计意图是将语文知识积累、阅读和写作能力的考查,整体纳入语文系列活动中,检测学生在动态、复杂的情境中自觉、综合地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类型的考查,其试卷结构不再是知识内容线索,而是以情境任务为线索。两年来,嘉兴市中考卷在试卷结构和形式上,都打破以往的知识模块组合,试卷整体上不再按照积累、阅读、写作的知识板块顺序,而是通过创设“真实情境”,在活动化的任务中搜寻、筛选、整合相關语文知识,综合考虑相关情境因素,合理地解决现实问题。如2019年以“南湖研学”这一实践学习主题贯穿整张试卷,具体分为嘉兴印象、嘉禾探寻、烟雨抒怀、红船共读、南湖追梦五个实践活动模块;2020年以“迎接建党100周年”为基点,以“信仰与力量·传承与前行”为主题设计系列语文学习活动,分为探寻精神之源、触摸时代脉搏、汲取经典智慧、感悟家国情怀、表达理性思考五个研学专题进行考查。近几年,特别是统编教材使用以来,以嘉兴为代表的浙江省各中考命题单位,打破了原来知识点和能力点互相独立的训练逻辑,以“主题”和“任务”为组织脉络,强调内容板块之间内在关联的综合性,注重评价内容的高度整合,突出了考查的实用性和应用性,这可能是语文考试与评价的发展趋势。

二、学教评相互勾连:指向知识的综合化迁移

学教评相互勾连,预示着课内外学习的综合与一体,这也是浙江语文命题考查的重要特点,其要旨是引导学生注重语文知识的迁移和运用能力。知识的价值在于迁移和运用,要能在变化的真实情境中解决较为复杂的问题。知识迁移的前提是对知识真正的理解和充分的内化,而理解和内化往往要借助实践活动与真实运用。因为现实情境纷繁复杂,能够解决问题的知识必定不是单一性的,而是多方面知识的综合与相融。比如2019年湖州市中考卷要求学生针对新闻通讯文本中某教授的回答,还原记者的采访提问。该题目与统编教材八年级上册“新闻”单元的学习有关,统编教材将“新闻”单元的学习方式定位为“活动·探究”,通过新闻阅读、新闻采访、新闻写作系列性活动,完整地引导学生认识新闻、搜集素材、写作文稿和发布新闻。要自如地完成这道题,学生须根据某教授的回答,还原并再现这个模拟的采访过程,“走进”这个采访的“模拟情境”,合理地推理出记者的问题。如果从没经历过采访的实践活动,学到的新闻知识没有经过真实情境的过程“洗礼”,那些知识就缺乏与其他语言运用知识(如语言得体的表达等)融合运用的土壤,难以达到真正的理解和充分的内化;同时,学生在考试解答中也就可能因缺失“还原”采访情境的基础,而影响作答的效果。新闻作为“活动·探究”单元的学习内容,以阅读为基础,以活动为中心,以写作为落点,需要较长周期的综合性学习实践来保证学习效果。

迁移运用的一个重要基础是对知识的结构性的整体认知。实现知识的结构性,有赖于学习内容与学习方式的双重综合。如果学生仅仅明白了一个个的知识点,但这些知识点问无法形成关联,那么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就不会明显提升;只有让学生搞清知识问的连接点,在综合应用中经历多次实践,并构建起知识的整体性结构,才能实现对知识的整体理解和真正应用。正如布鲁纳所说:“迁移问题的中心,与其说是单纯地掌握事实和技巧,不如说是教授和学习结构”,“如果先前的学习使往后的学习更为容易的话,那就得提供一个一般的图景,按照这个图景,使先前与往后所遇到的事物之间的关系尽可能弄得清楚”。统编初中语文教材重新确定语文教学的“知识体系”,在教材设计和编写中搭建了整体的知识框架,这对学生的语文学习产生了较大的促进作用。近几年浙江省语文考试命题已经从碎片化的知识、能力考查走向整体的综合性考查,注重引导教学关注综合学习,以建构对知识的整体认知。

比如2020年衢州市中考卷文学作品阅读考查,选用了阿西莫夫的科幻小说《第一定律》,以呼应统编初中教材关于《带上她的眼睛》《海底两万里》《基地》等科幻小说的学习。该科幻小说所命制的题组紧扣科幻小说的特点,以七年级下册课内所学相关科幻知识和相关能力为考查要求,设题考查“线索与情节、讲述技巧、叙事视角、科学与人文的结合”等维度的欣赏能力。这四个维度的综合,撑起了科幻小说这一文体的知识结构框架,也即指向该文体的本质性内涵,同时揭示了该文体阅读的基本规律。从教学的角度,教师引导学生欣赏科幻小说,要从文本特点出发,借助相关例文如《带上她的眼睛》等,通过教读、自读和课外阅读,帮助学生建立阅读科幻小说的知识结构。从学习的角度,学生要调动相关阅读经验,将知识点联系文本进行理解,并在知识点之间建立连接点,形成科幻小说阅读的知识结构框架。这样,该知识结构框架在测试中通过《第一定律》的文本阅读、题目作答而得到激发、唤醒,课内课外知识相融通,教材中静态的语文知识转变为动态的阅读能力。

三、注重整合与建构:指向综合化的思维过程

教学的核心是思维,学习的关键是思考,考试评价则要鉴别学生的思维水平。浙江省各级教研部门始终本着“以评价引领教学”的指导思想,在各类考试命题中努力体现“评价即学习”的理念,引导教学关注学生学习的思维过程和品质。近几年,综合化试题不断增多,是浙江省语文命题的一大特点。试题综合化,意味着思维的综合化,也就表明试题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要求更高,学生可能要在多个文本、多样背景、不同领域运用多种思维方式,对事物的整体进行分析和把握。强调综合思维,与深--度学习的理念是一致的。

整合是综合思维的重要表现。整合的精髓在于将零散的知识或信息等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新的“意义整体”,其思维过程具有一定的创造性。整合与分析是统一体,整合的过程也是分析的过程。须要注意的是,整合的起点是具有综合性的认识,综合思维中的分析是基于整体的综合分析。综合思维的过程大致是“综合认识一综合分析N的综合”。也就是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根据未来“意义整体”的要求和标准,从繁杂的文本或情境中通过分析,拣取出能彼此连接的知识或信息。2020年金华市中考卷古诗阅读选用裴迪的《辋口遇雨忆终南山因献王维》和王维的《答裴迪》,要求学生根据两首古诗的相关内容,阐述对裴、王二人关系的认识。这是基于不同文本的综合分析,学生在明确“探究二人关系”这一整体性目标后,便大致形成分析的路径,即在两首诗歌中结合相关内容,比如景象、叠词、句式等,通过语意的彼此连接,将“南山复何在”的问候与“心知白云外”的应答进行综合,感受二人之间相诚相知的感情。这道题引导学生进行多个文本的互文性阅读,在交叉性的综合探究中建构起新的“意义整体”。

整合的功能是使知识或信息形成一个逻辑系统,其根本目的是建构。学生以建构的方式学习结构中的知识,同时也通过建构将学习内容本身所具有的关联和结构进行个人化的再联系、再建构,从而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2020年宁波市中考卷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要求学生分析题目中给出的“宣传画”是否适合宣传手册。其中涉及配图、文字、排版等多个因素,这些因素并非孤立存在,它们与宣传手册的内容、语言风格等构成一个整体,任何一个因素的缺陷都会影响其宣传功能。因此,这一综合分析过程,是学生整体把握多个关联性、结构性因素,建构“画”“文”二者整体和谐统一的知识与策略的过程。这样的知识与策略并非是教师和书本告知的,而是学生从已有知识和经验出发,从实践中自己建构起来的,属于深度学习。

《教育部关于加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工作的意见》强调,试题命制“要注重考查思维过程、创新意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减少机械记忆试题和客观性试题比例,提高探究性、开放性、综合性试题比例”。这类以整合和建构为主要特征的探究性、开放性、综合性试题,其所倡导的指向深度理解和思考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引导语文教学改变机械的浅层学习,走出模式化、套路化答题训练的困境,值得当前的语文课程教学借鉴。

四、打通学科界限:指向语文课程的跨学科融合

21世纪是信息化社会,社会发展的重要特点是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一方面,学科越来越多,知识越来越细化;另一方面,解决日益复杂的许多重大问题又需要多学科的配合与综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语文课程的建设“应密切关注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学习”,“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养成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素养”。

近几年,浙江省在不同类型的语文测试中都设置了一些跨学科试题,力图通过考试命题与评价来引导“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比如2019年绍兴市中考卷,要求学生就文本中将“中继通信卫星”取名为“鹊桥”,来理解“中国航天人的浪漫”。这是一个有关航天科技知识的组合文本,要解答该题目,学生须将文本科技知识的理解与“鹊桥”文学知识的积累关联起来,才能更好地明确“中继通信卫星”跟鹊桥一样起到的关键性联结作用。这道题的科学因素来自试题阅读文本,而文学因素来自语文积累,尽管是跨学科融合,但依然以语文学科知识和技能为重心。这种类型的跨学科试题在试卷中出现的频率相对较高。

随着跨学科命题的进一步探索,其他学科的显性因素也有所增加,这表明我们的语文教学和命题的课程综合化特征越来越明显。比如2020年温州市中考卷有一道读写结合的试题,要求学生在阅读重测珠峰“身高”的文本后,依据出示的亚欧板块和印度板块相互作用的几幅图例,向小学生解释汪洋大海是怎么变成世界屋脊的。显然,这道题的地理科学因素占据了主导地位,没有地理科学的板块运动知识作基础,就无法理解试题提供的板块作用图示,写作也就难以有效进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学科综合化的加强,跨学科学习将越来越成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和途径。

语文试题的跨学科、跨领域特征,常常会不自觉地显露出来,这是由语文课程的性质决定的。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语文课程天然地带有跨学科和跨领域的属性,只有正视并接纳教学和试题中的这些因素,才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使之能够适应未来复杂社会,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等实践能力。2019年浙江省八年级质量监测阅读试题,要求学生根据图表(如下),回答2018年中国人口出生人数。

此题考查以检索信息为中心的阅读能力。考生浏览图表上的标题、文字、数据、折线、柱状图、备注等各种信息,锁定相关的信息源,一处为数字“1523”,另一处是图示“(万人)”,提取两处信息,加以组合即可。我们在测试完成后,结合答题情况进一步分析发现,此題大多数失分情况是遗漏了单位“万”。如果一定按学科区分,该试题中的人口话题属于社会学科,带单位的数值是数学学科知识,提取信息整合为有意义的结论考查的才是阅读能力。但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很少会以单一面貌出现,现实生活中的阅读也不会指定学科范围。在人们面对现实世界时,学校教育中的分科知识会作为个体背景知识(甚至是常识),完整地参与问题解决。学生只要结合生活实际稍作反思,就不可能给出“1523人”的答案。该题的主要价值在于启发语文教学如何还原生活中的真实阅读,而不只是考查信息检索这项单一能力。美国学者戴维·珀金斯强调:“如果我们希望教育能够为学习者将来的生活提供信息、注入活力,就必须在各学科与人们所接触的真实世界之间搭建桥梁。”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从阅读的实践价值出发,打破书本与生活的界限,引导学生用生活经验辅助阅读理解,同时在生活中运用阅读所得解决问题,以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值得欣慰的是,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语文学科教学越来越关注学习内容与社会、生活、科技等的联系,这无疑会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猜你喜欢
命题试题考查
2021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四)
创新视角下高考中关于统计的考查
创新视角下高考中关于统计的考查
2019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五)
《陈涉世家》初三复习试题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二)
例谈氯及其化合物的学习与考查
钒及其化合物在高考中的考查
2012年“春季擂台”命题
2011年“冬季擂台”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