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本书阅读方法:带着问题进行具体分析(下)

2020-05-30 05:19孙绍振
语文建设·上 2020年5期
关键词:罗贯中杨修三国演义

孙绍振

(接上期)

三、曹操性格的内在矛盾

曹操作为一个文学形象,其内心特点比之历史上的曹操要丰富得多。他的个性的核心,就是多疑。罗贯中的深刻就在于把曹操的个性在矛盾中展开,将其多疑和不疑构成对立的统一。最明显的是,曹操对刘备就不疑。后来的事实证明,刘备是他身边最大的定时炸弹。刘备一直依附军阀,五易其主,四失妻子,甚至严峻的时候连肝胆兄弟关羽都被俘虏,最后投靠曹操。曹操知道他是个人物,所以养着他。刘备姓刘,是中山靖王之后,有正统的合法性,有相当的号召力。可曹操对他还是做出胸怀宽广的样子。

但是刘备有野心。按辈分说,他还是皇帝的远房叔叔辈。这就是他最大的政治资本。他秘密接受了傀儡皇帝的衣带诏,要把曹操给灭了。可他表面上装傻,伪装成胸无大志、庸庸碌碌的样子,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韬光养晦。他成天在家里种菜、养花,麻痹曹操,让曹操对自己放松警惕。有一次,曹操把他请到家里喝酒,也就是很有名的“青梅煮酒论英雄”。曹操得意地问:你看,这个天下逐鹿问鼎的,有哪几个是可以称为“英雄”的啊?刘备就敷衍地说,袁绍是英雄,孙权是英雄,吕布是英雄。这些都被曹操一一否定。曹操说,天下的英雄,唯吾与使君耳!刘备一听,吓得筷子都掉在地上。曹操问:怎么了?他说:我从小就怕打雷,刚才打了一声雷,我一吓,筷子掉了。英雄是胸怀大志、腹有良谋的,居然怕打雷!于是曹操就更放心了,更放松了警惕,刘备就更装傻、装笨。这个也是功夫。一个笨人要想装聪明是不容易的,一个聪明人要装笨更是困难。

终于机会来了。袁术在徐州作乱,刘备自荐:“让我替你效劳吧。”曹操这个多疑的人突然不疑了,给了他五千兵马。命令一发出去,谋士程昱、郭嘉就说:“不行啊,当年早就叫你杀了他,你不杀,现在还给他兵马,这是放虎归山。”于是曹操就派人去追。派谁领军呢?许褚。曹操只给五百人马,当然没追回来。谋士就说刘备心里有鬼。曹操怎么样?觉得自己既然作出决策,那么只能是正确的,他从不怀疑自己的才能,就说:“我既遣之,何可复悔?”曹操多疑而不疑,自相矛盾,却深刻地统一,包含着相当精致的内在逻辑。他多疑是疑别人,他不疑是迷信自己,而且很顽固,不怀疑就不怀疑到底,即便错了也不承认。曹操的不疑,实质就是绝对的自恋。历史上的曹操没有这样丰富的统一性,也没有这样深邃的矛盾。

《三国演义》强调曹操的自信、自恋,是很深刻的。他内心有一种智慧优越感,这种智慧优越感首先來自他内心血统的自卑感。他不像刘备,有皇族血统,有天生的、不可改变的、正统的合法性。刘备对待他的军师诸葛亮,以师事之,自认不如,甚至于他临死之前跟诸葛亮讲,我这个儿子不行,你能辅佐就辅佐,不能辅佐就“取而代之”,能说这样的话,说明他对诸葛亮有把握,相信诸葛亮不会有这样的野心。孙权呢,继承自己父兄建立的根据地,有长江天险,又有贤能为之所用,也就是有忠实的干部队伍,故孙权像他哥哥孙策一样对周瑜兄弟视之。相比起来,曹操在血统和传承方面一无所有。他的出身在当时是非常卑微的,他的父亲是宦官的养子。宦官是没有生殖能力的,这样的出身想来给他带来了内心的压力。那他凭什么来领导手下数量庞大的武将和谋士呢?他没有任何的政治资本,他的本钱就是自己的才智优越。这就涉及《三国演义》主题的特点了。

曹操觉得能够驾驭他手下这样一个人才济济的军事集团,靠的就是自己的智慧。他手下的郭嘉、程昱、荀或等都是奇才,奇谋之士。他对待这些谋士不像孙权、刘备那样,而是居高临下,能听则听,不能听则断然否决,挟刑赏以驾驭之。智慧优越感,是他的生命。即便败得很惨时依然如此。他在华容道领着残兵败将狼狈逃窜,发现诸葛亮没有在此埋伏,就大笑起来。当然笑不到几分钟,就哭都来不及了。罗贯中刻画曹操,只要有那么一点小地方让他感到自己的才能胜过对方,比自己的部下高出一筹,就是失败也不当一回事,反而乐不可支。相反的情况也发生过,打了败仗,他哭了,哭什么?哭郭嘉。如果郭嘉在,就不至于败得这样惨了。这明显不是哭郭嘉,而是羞辱身边的谋士。刻画曹操在面对失败时的心态,罗贯中只用了“哭”和“笑”两个字。古代评点家往往拘于对曹操道德上的虚伪的批判,而忽略曹操审美形象的深邃精彩。当然,罗贯中写曹操的哭和笑也许有揭露曹操虚伪的意图,但是艺术效果超出了他的主观意图:真实且深邃,力透纸背。他写刘备再三请诸葛亮,一时不成就哭得衣衫都湿了,也许是为了赞美刘备求贤若渴,但是恰恰给人以虚伪之感,以至于评点家要说,刘备的哭有如妓女。这不是如胡适所说的照搬史料,而是罗贯中艺术上的神来之笔。

曹操的智慧优越感,不仅是出于对自己卑微的社会出身的补偿,而且早已内化为优越感的自我表现。赤壁之战前夕,曹操日理万机,居然还抽空跑到江面上去大唱一番“横槊赋诗”“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那个时代是五言诗的天下,四言诗形式早已陈旧,他居然化腐朽为神奇,写了一首千古绝唱。曹操可能觉得智慧的优越感还不够,还要加上一感——文采优越感。文韬武略,雄才大略,哪一样都行!这是曹操的自负、自恋与自迷、多疑构成的性格深层的张力。

曹操的智慧优越感一旦与权力相结合,就成了对于才智之士驾驭的权威感。权力的不受任何约束性,变成了随意性。这时他的豪爽、豁达就与凶残、狠毒相表里了。

当他横槊赋诗之时,很为自己的文采而自得,有一个人说了不中听的话,他就当场把他刺死了。可是在另一种场合下,他对即使十分讨厌的人,也能比较宽容。如祢衡公然骂曹操,在大庭广众之中,“裸体而立,浑身尽露。坐客皆掩面。衡乃徐徐着裤”——“击鼓骂曹”,曹操也没有杀祢衡,而是把他送到黄祖那里去,让那个大草包把祢衡杀了。因为他觉得,祢衡在智慧上不是自己的对手。有时,他宽厚到令人惊讶的程度。著名文人陈琳为曹操的敌人袁绍写檄文骂他,后来被抓住了。曹操并没杀陈琳,还问他:你骂我就算了,为什么还扯到我先人是当太监的?他没有杀陈琳,可能还是因为陈琳也是没有多少政治智慧的人物,可怜得很,与自己没有什么可比性,与其开杀戒,不如把他放在一边,以显示其宽宏大量。这也是政治智慧的优越感变成权力驾驭的随意性的自豪。

正是因为权力驾驭的随意性,曹操的性格就显得非常矛盾而且复杂。有时他很随意地杀文士。曹操准备南下攻打孙权和刘备的时候,孔融讲了句老实话,“不要打,打不赢的,要失败”。曹操不听他的。孔融背后又发了一个牢骚:“以至不仁伐至仁,焉得不败!”曹操二话不说,杀头。这可能是因为,他自信文韬武略“冠甲天下”的时候,随便你骂,当他认真地要做一件大事,自信得有点糊涂的时候,你再来说三道四,他就杀了你拉倒,哪怕是杀错了也无所谓。要杀就杀到底,连孔融七八岁的两个孩子都铲草除根。碰了他的自尊心,他就变得凶残,完全是为了维护他的权威。当他的智慧优越感受到挑战时,他对人才的宽容大度就消失了,就用他的权力来消灭智慧洞见比他强的人。

在曹操的阵营里,思维最敏捷的就是杨修。有一次曹操打仗,打得上不上,下不下,考虑退兵。正好有关人员问口令,曹操随口说“鸡肋”,杨修就知道曹操要退兵了。曹操后来发现部队打点准备回家,问为什么?答,主簿说的: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曹虽称美,心甚忌之。曹虽言笑,而心恶之。”曹操的智慧优越感屡屡受到杨修的打击,是很恼火的。《三国演义》还利用了《世说新语》中的一则材料。曹操和杨修见曹娥碑上题“黄绢幼妇外孙齑臼”八字,内隐四字,他问杨修:你懂吗?杨修说:我懂了;曹操说:你可别讲,让我想想。走了三十里,他才想出来。他让杨修另外记在纸上。原来两个人的答案一样。杨修解释说:黄绢,是染色的丝,为“绝”;幼妇,少女之意,为“妙”;外孙是女儿生的孩子,为“好”;齑臼是放置辛辣物的容器,古字同“辞”;四字合在一起便成“绝妙好辞”。曹操就叹气:我才不及你,差你三十里。罗贯中把曹操承认智不如杨修去掉,让曹操在杨修说出来之后,含糊其辞地说“正合孤意”。一些评点家就说,他根本没有猜出来,要不然,他为什么不像周瑜和诸葛亮那样大家都把答案写在手心里呢?这是罗贯中对曹操这一性格逻辑的勇敢推演,同时也是对杨修的嘲讽。杨修聪明绝顶,但是政治上比较浅薄,完全不懂得韬光养晦。后来曹操在选择接班人时,起初属意于曹植,结果发现曹植所言皆为杨修所教,这样高的智慧,是曹操不能放心的。最终他运用自己的权力,把杨修杀了。

艺术化的曹操的性格,交织着智慧优越、奇才驾驭、权力随意性,比之历史上的奸雄,要丰富得多,好玩得多,可爱得多,可恨得多。

总结起来,他的性格有三根弦,一根是多疑而自恋,一根是爱才而又忌才,还有一根是驾驭群才的权威感。不过他爱的不是小才,他爱的是大才,杰出人才,不但是自己阵营里的,而且还包括敌人阵营里的,只要是大才,他就要千方百计,甚至不择手段,耍尽阴谋诡计,收归己有。如冒充徐庶的母亲写信,让徐庶从刘备那里来,弄得徐庶不得不来,因而有了“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的典故。又如答应关公投降的条件,给了关公那么高的待遇,三日一大宴,五日一小宴,上马金,下马銀。感情投资,诚恳敬重。关公出走,二度跳槽,过五关,斩六将,部下纷纷要追杀,他居然宽宏大量,下令说:各为其主,还是尊重他为好。同时,又残杀贤才,大都是因为挑战了他的精神底线,有碍他驾驭群才的权威。曹操在这三个方面都是很极端的,带着扑朔迷离、不可捉摸的性质。他常常显示出极端可爱之处,很快又转化为极端可恨。他刚刚做了一件极端可敬的事,很快就做出一件极端可耻的事。他的极端爱才和极端忌才是联系在一起的。

这是因为他的权力强化了他的优越感,不受限制的权力必然导致滥用。这就造成他的个性有着令人捉摸不定的随意性。他常常是豁达大度的,可有时又是很血腥的(吉平骂他,先打昏后令割其舌),有时又是很阴险的(刘琮投降时,答应永守荆州,结果让刘琮到青州为吏,路上又差人把他们母子杀了)。在汉语中,以“可”为首的双音词组是很丰富的,除了上面已经提到的以外,还有可悲、可鄙、可怖、可贵、可欺、可气、可惜、可喜、可憎、可疑、可歌可泣、可杀可剐等。这些加起来都不能穷尽曹操性格的全部丰富复杂内涵。

四、人物塑造方面的优与缺

对于《三国演义》,历来的论者都有忽视其艺术成就的倾向,就连鲁迅也未能免俗。他在《中国小说史略》第六讲《清小说之四派及其末流》中说:“《红楼梦》以前的小说‘叙好人完全是好,坏人完全是坏的。”这其实不够准确,光是一个曹操,就是又好又坏,亦善亦恶,又美又丑,好坏美丑善恶交融。《三国演义》中的主要人物大都充满矛盾。周瑜是好人吧,英雄盖世,忠心耿耿,但是,他和曹操一样,也有心理毛病——多妒。他不妒曹操拥百万之众,而专门妒自己的盟友诸葛亮的才能,千方百计要合法地弄死他。结果赔了夫人又折兵,认识到自己智不如人,就不活了,留下了一句千古名言:既生瑜,何生亮?这在妒忌心理学上是很深刻的,因为妒忌的特点是同类之问,有现成的可比性。关公是好人吧,他是万人敌的战神,但是,他也有心理毛病——多傲。他北伐曹操,威镇华夏,水淹七军,但是他自己破坏了诸葛亮给他定的外交路线:北拒曹操,东联东吴,以统一战线抗衡曹操。孙权主动提出以自己的儿子和关公的女儿结成婚姻,关公却傲慢到用侮辱性的语言回答“虎女焉嫁犬子”。破坏了统一战线,注定了他自己的灭亡。曹操用了司马懿联合吴国的计策,断了荆州的后路,关羽最后败走麦城。他表面上是死在他人手里,实际上和曹操、周瑜一样死在自己手里。刘备是好人吧,最后因为孙吴杀了关公就不听劝告,意气用事,御驾亲征伐吴,被小将陆逊火烧连营七百里,一败涂地,郁闷而死。诸如此类,张飞死于虐待部下,杨修死于不懂得韬光养晦。

《三国演义》出现的时代是元末明初,大约是十四世纪,比莎士比亚和《唐-吉柯德》早了两三个世纪。它们在许多方面各有千秋,但在历史的宏观视野方面,《三国演义》的复杂和丰富要略胜一筹。在宏观历史视野方面堪与其比美的可能只有司各特的《撒克逊劫后英雄略》,不过那已经是十八、十九世纪之交了。此前四百年,中国出现了这个多彩、多元、多条线索表现人物的小说,实在应该是我们民族的骄傲。

当然《三国演义》也有缺点,那就是英雄都是男性,女性只是男性的政治工具,完全没有自己的意志和情感。最著名的虚构美人貂蝉连姓氏都没有。孙权的妹妹孙夫人居然心甘情愿嫁给已经有老婆孩子的刘备,刘备死后,她还投江自尽。至于那些皇后之类,在政治灾难面前也只有哭哭啼啼的份儿。在这方面,《三国演义》甚至落后于唐传奇和宋元话本。在唐传奇中就有“风尘三侠”之一的红拂,有为爱情而失魂出走的倩女,在宋元话本中有为爱情而舍命弃财的杜十娘。造成这样的区别,从形式上看,就是短篇小说和长篇小说的不同;从文化上看,与同时期的西方骑士小说不同,固然西方骑士忠于王室,但是以崇拜美女、献身美女为荣。《三国演义》的主题旨在争夺王权,在性质上是权欲,而西欧骑士小说则重在性欲。这个民族文化问题,似乎还没有得到深入的研究。

《三国演义》还有一个缺点,那就是几乎所有人物(除张飞外)都用半文言讲话。这一点比不上宋元话本,特别是《水浒传》。金圣叹称赞《水浒传》一百零八人,每人都有自己的个性化话语。话虽说得绝对了一些,但是主要人物,如李逵、宋江、林冲、武松、阮氏三雄,甚至戴宗、施恩、石秀等的对话,都有符合身份、语境的口语。

猜你喜欢
罗贯中杨修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二)乱世出英雄
三国演义(一)桃园三结义
《三国演义》骗了你多少年
真正的聪明人
杨修解字
“一合酥”续编
三国演义
剑胆琴心向《三国》
三国演义
罗贯中与施耐庵(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