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核心素养理念看美国高中语文教材编制

2020-05-30 07:43徐莉
语文建设·上 2020年5期
关键词:历史教材语言

徐莉

当前课程改革越来越关注课程、教学、教材以及评价机制落实核心素养的要求。美国高中语文教材在编写体系、练习系统、写作系统和助读系统方面有着自己的特点,本文将在核心素养理念的指引下,本着“他山之石,为我所用”的宗旨,分析美国语文教材编写的经验。

一、教材的编写体系应发扬“文史交融”的文化传统,聚焦民族文化认同

语文核心素养中的“文化传承与理解”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能够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理解、借鉴不同民族和地区文化的能力,以及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文化视野、文化自觉的意识和文化自信的态度。

《美国语文》教材在设计思路上,以美国历史为线索,用年代来划分各个历史阶段,将丰富多样的文学体裁串联起来,重视引导学生认同美国文化,张扬民族个性,既使教材结构严谨,又使教材内容丰富、思想深邃。从教材的“纲”来看,《美国语文》把美国短短二百余年的历史划分为六个阶段,并用代表各历史阶段特征的词对它们进行命名,全书六个板块为“文明的交会”“国家的诞生”“国家的发展”“分裂、和解与扩展”“不满、觉醒与反抗”“繁荣与保护”,彰显每个时代的典型历史意义,使学生整体把握美国历史,了解美国发展进程。从教材的“目”来看,每个主题所选课文的写作年代都与各自历史阶段所属的时间相称,每篇课文还能表现相应历史阶段的典型特征。《美国语文》的文学体裁包罗万象,有美洲航海日志、神话、演讲、书信、小说、散文、游记、诗歌、戏剧等,“教材根据美国历史的演进传承美国文明,让美国中学生对美国的文明和文化有强烈的认同感”口。

一个仅有二百多年历史的国家都能如此在母语教材中传承民族优秀文化,那么作为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中国的母语教材更应该成为学生精神世界立“根”树“魂”的根本,聚焦学生对中华文明的认同,使他们成为有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的人。在教材的编写体系上,我们不仅可以借鉴美国以历史为线索、丰富多样的文学体裁贯穿教材的结构模式,还可以继承中华民族“文史交融”的文化传统,突破以文体和能力为线索建构教材的模式,根据我国的历史传统和现实国情,创编出多元化的教材编写体系。

二、教材的练习系统应营造真实的语言情境,提升学生的语言和思维能力

语文核心素养中的“语言建构与运用”强调学生在具体语言情境中运用语言进行交流沟通的能力;“思维发展与提升”强调学生通过语言运用,获得思维品质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强调学生通过审美体验形成正确的审美意识,并掌握表现美、创造美的方法。语言是思维的载体,思维是语言的灵魂,语言和思维又影响着审美意识的形成,三者水乳交融,密不可分,但都强调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和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形成与发展。

《美国语文》在练习设计上很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的能力,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练习设计充满“实用”色彩,注重营造生活情境。学生通过制订菜单、设计电影海报、制作旅游指南、画地图、设计广告等练习,把语言与思维的培养、审美的体验、文化的传承等,放在真实生活情境中认识、体验、应用。例如,《魔鬼和汤姆·沃克》课后的练习题:“从现代的新闻中找出受到金钱、权力或名誉的欲望驱使的人的例子。”《一场瓦格纳音乐会》的“微型写作课”要求学生制作旅游宣传册:“想出一个能激发你想象的地方,制作一本能使人们想去那里旅游的宣传册。”第二,练习设计富有综合性和实践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思维能力、审美能力和合作精神。例如,《弗吉尼亚通史》的练习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了解殖民者们吃的食物和他们种植的谷物,然后根据历史条件为一个早期殖民者的一天制订菜单。”《龟背上的故事》的练习题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你能从这个神话中得出关于昂昂达嘎族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的什么结论?为你的回答作出解释。”《弗吉尼亚通史》的写作练习题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写一个戏剧场面,表现萨莫赛特与普利茅斯的定居者第一次相见的情景,其中包括对话和舞台说明。”《幽灵进来的那一夜》的练习题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组成一个讨论小组,讨论你们最欣赏的幽默类型及其原因。”第三,练习设计拉近文学与生活的距离,尊重学生独特的阅读体验。例如,练习设计不仅要求学生理解课文和品味语言,而且引导学生置身现实生活或历史背景中,培养学生的现实观察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朱绍禹指出:“从阅读中学得的词语,获得的技巧,都要有实践的机会,才能真正熟练地掌握。”我国高中语文教材应该完善教材实践性练习系统,以学生为主体,以任务为导向,通过阅读、思考、写作、调查、讨论等真实的语言情境,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同时,把眼光投向生活、社会和历史,激发学生学习与思考的兴趣,提升学生的语言和思维能力。

三、教材的写作系统应重视技巧指导和过程引领,力争写作教材生活化

“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表征,要求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和言语活动经验,凭借语感和语言运用规律有效完成交际活动;将自己获得的言语活动经验转化为富有个性的具体的语文学习方法和策略,并能在语言实践中自觉运用。这一素养要求语文教材的写作系统要重视写作的技巧指导和过程引领,重视言语活动的实践性、实用性和生活化。

《美国语文》的写作系统非常重视过程教学,注重“实用”和“创新”。一方面,重视写作技能和写作过程。教材对学生的写作指导不是隔靴搔痒式的空洞说教,而是分步骤对学生进行具体有效的指导,把知识的积累、技能的训练和策略的建构融入整套教材,指导学生从构思立意、列提纲写初稿到修改加工、自我评价的全过程写作。“微型写作课”最能展现这种教学特点,它强调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的学习,注重过程和方法的引导。以《四月沐浴》的微型写作课为例,首先把写作技巧教给学生,接着提供优秀范例让学生模仿,教学生领会写作技巧,然后从构思、写稿、修改三方面循序渐进地作有针对性的指导。这种写作训练模式使学生在稳打稳扎的写作实践中掌握写作技巧,切实提高写作能力。另一方面,写作设计注重“实用”和“创新”,重视实用类文体的写作。美国人秉承他们独特的“实用”教育思想,重视培养学生适应工作、生活的能力,使学生为工作和就业作好准备。因此,《美国语文》的写作文体范围广泛,包括哀悼信、劝说文、研究报告、感谢信等涉及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实用文体。我们来看几个“微型写作课”的题目:“假如你是哥伦布,写一份口头航海报告”“写一份博物馆布告”“写一篇用于悼念现场的颂词”“写一份家庭聚会指南”“写一篇宴会祝酒词”“写一篇戏剧性独白”……这些题目妙趣横生,颇接地气,使写作训练在生活中真实化、实用化,既讓学生在学习写作的同时收获乐趣,又让学生通过实际运用掌握必需的语言技能。

须知写作能力的形成需要通过大量的实践,而这些实践必须有细致入微的指导。我国高中语文教材应该多呈现关于写作技巧的知识,适当展现、关注写作过程,加强对写作过程中步骤的指引。另外,社会生活是写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实用写作对学生未来的发展非常重要,我国高中语文教材的写作系统应该提高实用文体的训练比例,力争实现写作训练的生活化。

四、教材的助读系统应加强知识体系的建构,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反思质疑

教材编写的优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助读系统的设计,好的助读系统在帮助学生掌握阅读技巧、提升思维品质方面具有很大的作用。

第一,助读系统应体现丰富性和层次性,便于学生自主自学。《美国语文》的助读系统内容十分丰富且有层次,包括提示类、背景资料介绍类、注释类、影像类,每篇课文都有作者生平、写作背景介绍和文学要点聚焦,先呈现单元导读、课文导读和背景资料介绍、阅读前的思考题,课文中再穿插评点及注释、插图,每一课似乎都是一本微缩的“百科全书”,为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提供了充足的知识储备。

第二,助读系统应注重传承经典,强化“以文化人”功能。《美国语文》的助读系统重视课文背景资料的介绍,不仅从“历史背景”和“本时期的文学”两个部分介绍时代背景,而且每一主题都有时代故事来讲述这一阶段的历史特征和文学发展特征。正如《课程文化》所说:“文化价值的传承并不是被动的现象,这样的学习使学生理解经典作品的思想和价值,并应用于自己的生活。”通过阅读助读材料,学生能清楚了解历史演进和文明传承的过程,潜移默化地受到经典文学的熏陶,从而继承优良的人文传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第三,助读系统应具有启发性,鼓励学生反思质疑。《美国语文》的助读系统既尊重历史和文本,又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在背景资料方面尽量还原作者的真实意图,在“联系你的经历”部分充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从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帮助学生理解思考文本,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我国高中语文教材助读系统的编写也应着眼于学生的“学”,让学生阅读丰富庞杂的历史、文学资料,鼓励学生对历史和社会有深刻的思考。

猜你喜欢
历史教材语言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语言是刀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