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的问题与对策

2020-05-30 00:06周锞
数学大世界·中旬刊 2020年3期
关键词:综合与实践初中数学问题

周锞

【摘 要】 现代教育体系改革后,初中数学教学以“综合与实践”活动为代表的教学方式被大量应用。这种方式能全面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逻辑思维能力,对学生建立数学思维,提升综合素养有积极意义。本文重點从初中数学角度出发,探索了“综合与实践”活动的问题现状,并结合实际案例分析“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 初中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问题;对策

当代教学理念强调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教师在教学方法方面越来越注重灵活性和科学性,“综合与实践”则是以核心问题为基础,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和进行探索的教学方法。初中数学作为义务教育关键阶段的重要学科,对学生科学思维、探索实践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而“综合与实践”活动可以依据教学内容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观察生活、与人合作的基础上分析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可以很好地将知识与生活有机结合起来。

一、初中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的问题分析

1.教学思维和方式转变

在我国初中数学全面启用新教材的背景下,虽然大部分教师都能够积极转变教学思维和方式,但是仍然因各方面原因而出现一些问题。特别是“综合与实践”部分,现代教育理念提出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主动性,同时提高课程活动实践性和活动组织方式等多样化要求,因为缺失相关经验,导致初中数学教师不能灵活把控,在实际教学中没能高效实现“综合与实践”教学活动的功能和意义。具体表现在课堂教学方式仍然比较单一,学生学习模式和思维仍然比较受限制等。

2.问题创设缺乏综合性

“综合与实践”活动开展的关键是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活动开展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在学习核心知识点的同时,构建更完整的知识体系,同时全面锻炼多种能力和学习素养。但因为部分教师对教学内容没能做到融会贯通,或者缺乏相关活动开展经验,导致所提出的探索问题比较单一。这不仅让问题解决途径和方式过于简单,活动在短时间内就完成了,学生参与度无法得到保障,同时还不利于教师和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思维发散和知识结合,也不能达到该活动的“综合性”要求。

二、初中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的开展策略

1.巧用信息化创设教学情境

在传统课堂当中,老师更多时间是扮演知识讲授者的角色,而学生往往被动接受各种知识理论,这种模式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及应用。在“综合与实践”活动的指导思想下,初中数学教师应当灵活使用各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参与学习兴趣。具体来讲,可以以学生熟悉的生活和认知场景,通过创设情境法,将知识带入学生熟悉或感兴趣的场景中。

例如,在七年级苏教版教材“丰富的平面图形”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给学生模拟一个大家熟悉的场景,如篮球比赛、车水马龙的街道等,让学生通过生活观察、互联网查找资料等方式,在这些场景中发现各种不同的平面图形。通过该方式,学生能有更大兴趣投入到活动之中去观察生活和主动探索,教师通过适当引导,逐渐引入后续教学很重要的几何图形的特点、定义等教学内容。

2.利用信息化技术激发学生兴趣

传统教学模式当中,由于教学资源缺乏,导致教学活动开展形式受到限制,而如今互联网信息化时代到来,各个学校在多媒体等教学资源配置方面逐渐丰富,“综合与实践”活动开展形式将更加丰富。初中数学教师可以利用信息化技术和多媒体教学资源,丰富活动形式,全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尤其要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例如,在九年级数学苏教版教材“对称图形——圆”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资源下载圆的对称性等三维动态图,在班级中用多媒体设备播放出来。让学生在视频和老师的引导下,利用手动剪纸等实践活动验证圆的对称性特点。同时,教师还可以对此专门设定“综合与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剪纸、尺子测量等方式进一步验算圆的面积、扇形面积计算公式。

通过该活动,首先,信息化技术和多媒体资源可以让抽象知识具象化;其次,可以让课堂教学形式丰富化,激发学生参与热情;接着,动画模拟结合实践论证,能全面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并且在实践中验证数学原理的过程,也能让学生建立更加科学的数学思维,这对学生未来各学科知识的学习乃至将来个人发展都有重要意义。

3.巧用竞赛活动调动学生积极性

初中阶段学生往往表现得精力充沛但缺乏专注性,想象力旺盛但缺乏科学引导,初中数学老师应当充分了解这个年龄段学生的特点,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利用该阶段学生心理特点开展教学活动,而不是用单一枯燥的教学方式磨灭学生积极性,或者通过粗暴的管理方式压抑学生的天性。而“综合与实践”活动开展的核心理念就是基于该阶段学生特点,创造更有趣、更有激情的教学氛围。

例如,在初中数学教学的各个环节当中,老师可以常常举办竞赛,让学生在你追我赶中强化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实践能力。一般在每个教学内容的课程设计中,老师可以不用先讲概念,而是通过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争相思考和回答。例如对“平方差”公式进行教学时,老师可以先出题让大家计算,看谁算得快,调动了大家的参与热情计算完成之后,再告诉学生实际上可以花更短时间口算出来,引出“平方差”公式的概念。而在学生掌握公式之后,老师再出几个口算题让全班同学分组比赛,通过两轮小比赛,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积极性,还全面深化了学生的知识理解和应用能力。另外,学校可以根据数学科目教学阶段和进度,分别组织年级竞赛,优化传统月考、期中考模式,设计一个集学习效果考核、知识实践、直观竞技于一体的阶段性比赛,减轻学生惧考情绪,提升参与热情,形成“准备——练习——参与实践——总结”的良性教学循环。

综上所述,在如今教育思维转变和模式革新的大环境下,“综合与实践”活动的开展需求越来越迫切。初中作为该重要学科的关键教学阶段,教师应当在充分掌握学科教学知识的基础上,深刻理解“综合与实践”活动的开展要求及意义,在教学活动中通过创设科学问题情境、利用信息化技术等方式,丰富教学模式,全面提升学生学习兴趣,通过教学活动全面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和探索能力。

【参考文献】

[1]赵艳.初中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的教学指导思考[J].新课程·中学,2019(1):109.

猜你喜欢
综合与实践初中数学问题
关于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设计案例探究
让“综合与实践”活动“活”起来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