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路径思考

2020-05-31 09:57陶洁雯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2020年52期
关键词:情境小学数学

摘要:数学具有一定抽象性,并且相对枯燥,对于小学来讲比较困难,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方式方法的运用,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能在较大程度上调动学生学习热情,提升其课堂参与度,使其在学习中发挥主观能动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情境;路径

问题情境教学法是教育教学中一种非常常用的教育教学方法,它是以问题为基础,引入一些符合学生认知的丰富资源,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教学工具,创设生动形象、具体直观的情境,并以此提出相关问题,从而引导学生自主、合作与探究学习,更好实现师生互动与生生互动,解决传统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在指导学生主动学习中提高数学教学实效。

一、创设新课导入问题情境,更好导入新课教学

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要面对的是新课导入的环节,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只有做好新课导入环节才能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与培养学生学习相关的兴趣,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应该更加重视小学数学的新课导入环节,根据课程内容引入或者制作丰富的资源,提出一些针对性问题,从而引发学生思考与探究,更好地导入数学新课的教学。

二、创设课堂探究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合作探究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新课标中倡导的教育教学理念,注重凸显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更加重视培养和提高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学习能力,从而提高数学课堂的实际教学效果。教师所引入、收集和创作的教学资源应该紧紧贴合实际生活,符合小学生的学习基础与认知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引导学生合作探究,促进学生进行积极主动学习,进而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

三、创设课后巩固复习问题情境,更好完善课堂教学

为更好巩固复习课堂教学的成果,帮助学生更好掌握小学数学课程内容,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解题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教师还应该重视课后的巩固复习,根据课堂上所学的数学知识内容,引入丰富的图文与视频资源,运用电子课件与微课视频创设生动的情境,以及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等,借此提出一些针对性的复习问题,以此起到复习巩固的作用,完善数学课堂教学。

四、对学生进行分层

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和水平会存在一定差异性,这种差异性主要是受到其学习方法、学习兴趣的直接影响或者是间接影响。因此教师需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对其有更深入地了解。然后将学生实际学习情况作为依据,对其进行层次上的划分,在划分层次时可以将其分为三层,即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这种分层方式便于在实际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分组。

五、设置问题情境探究小组

在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时,需对其进行有效分组,分组之后更有利于学生针对问题進行讨论与研究,分组时可以将水平不同的学生划分到一个小组,这种方式的运用能够使问题的研究性获得较大程度提升,三个不同水平的学生也能实现思维的碰撞,彼此相互帮助。在分组之后,小组成员之间会明确自身在小组内的分工,并且相互配合,进而使学习更具有效性。

六、创设情境问题

在对情境中的问题进行创设,能够使数学学习多层次展开,在具体实施时,需注意以下几方面:

(一)问题的趣味性

对于小学生来讲,由于其年纪不大,好奇心较强,往往难以将注意力长时间集中在一件事物上,因此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应注重其趣味性的体现。这样才能有效吸引学生注意力。例如在学习《四则运算》时,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将鸡和兔放在同一个笼子里,如果一共有八十四个头和一百九十个腿,那么一个有多少个兔子和多少个鸡?当学生感觉答题有一定难度时,教师就可以提出,那么我们让兔子使用前脚站立好不好?这时课堂氛围便能得到较大程度活跃,而问题也会变的相对简单,在计算时会想到用84乘以2得出168,然后用190减去168,进而得出兔子的数量是11,在趣味性的问题中,能够使学生课堂表现更活跃。

(二)问题的层次性

由于学生学习水平的不同,因此在创设问题情境时,应注重层次性的体现,这样才能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参与其中,提升整体教学效果。

(三)问题的开放性

开放性问题的设置有利于学生搜集相关资料,并且针对公式、概念等对问题进行交流和探讨,进而在学习中逐渐深化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同时由于学生和学生在认知上存在差异性,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讨论问题,开放性问题的提出,有利于学生在探究和思考时实现思维的发散,提升自身数学核心素养。

七、及时点评学生探究结果

由于小组和小组之间在观点上会有差异,因此教师可以针对这一问题进行点评讨论,表扬学生在此过程中表现比较优秀的地方,也要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并且给出相应改进策略。通过这种结果点评的方式,能够使学生对学习形成全面、系统认识,并且增强自身对数学学习的自信,使今后学习更具方向性,实现教学质量和效率的不同提升。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创设问题情境之后,教师需提供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为其构建良好学习环境,使其学习意识和学习能力都能被调动,深化对概念、公式的认识和理解。同时在学习中能够自主查找相关资料,创新数学解题思路,使整体学习更具有有效性。除此之外,教师需给予学生相应引导和指导,使学生在问题情境中更具目的性和方向性,实现教学整体效果的不断优化。

参考文献

[1]张恒.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思考[J].新课程(小学),2019,(12):123.

[2]吴建荣.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思考[J].知识窗(教师版),2019,(06):107.

[3]高娟.思考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A].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19全国教育教学创新与发展高端论坛论文集(卷一)[C].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19:2.

上海市浦东新区康桥实验小学 陶洁雯

猜你喜欢
情境小学数学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感悟三角形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