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准首都学校体育现代化的“一校一品”体育教学改革理论(一):概念与内涵

2020-06-01 10:15毛振明丁天翠杨军程洪涛
体育教学 2020年2期
关键词:体育教学改革内涵概念

毛振明 丁天翠 杨军 程洪涛

【编者按】:2016年9月,北京市“一校一品”体育教学改革项目正式启动,第一批38所试点校(项目试点校被戲称为“38军”)投入了新时代的体育教学改革之中。现在改革工作已经进入到了第五个年头, “一校一品”改革项目大见成效,38所试点校的体育工作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学生体质提升明显;2019年5月“17+1”(1 6个区十燕山教育区和鸟巢)体育教学改革成果的展示气势恢宏,史无前例。截至201 9年1 2月, “38军”已经扩容到了“1 58军”,扩容后惠及约十分之一学校和200万左右学生,一场规模巨大的体育教学改革浪潮将在21世纪20年代的首都显现。那么,北京市“一校一品”体育教学改革是秉承着怎样的理论,在怎样的体育教学改革指导思想下来进行工作的呢?他们所做的工作与以往的体育教学改革工作有着怎样的不同和创新呢?带着这样的思考,本刊特约北京市“一校一品”体育教学改革项目组首席专家、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二级教授毛振明及其团队就此撰写系列文章予以阐述。

摘要:北京市“一校一品”体育教学改革项目自201 6年开始启动,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从国家颁布的文件来理解和执行“一校一品”,对“一校一品”体育教学改革的概念与内涵进行阐释,有助于更深入地开展北京市学校体育改革工作。

关键词:首都学校体育现代化;一校一品;体育教学改革;概念;内涵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 (2020) 02-0028-03

许多人都在问我们课题组:你们所说的“一校一品”是什么含义?它的概念、内涵、工作和评价都是怎样的呢?它与我们以往的体育教学改革有哪些不同?它的创新之处又体现在哪里呢?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想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解答。

一、 “一校一品”是国家的学校体育和体育教学改革的任务

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6)27号]文件中,正式提出了“一校一品”的说法,虽然文件并未就“一校一品”做出概念上的诠释,但其中的含义和要求一目了然:希望全国的学校体育都要有自己的特色,要有自己的体育品牌,都要有自己独特的体育校园文化,都要有自己的体育工作创新。同年启动的北京市“一校一品”体育教学改革的项目,就是秉承着国家的号召和要求而进行的改革。 “一校一品”是国家所提倡的学校体育和体育教学改革的目标,当然也是北京市学校体育发展和体育教学改革项目的方向与任务,是首都学校体育和体育教学在新时代的一个目标和出发点。

中国的学校体育面临着诸多问题,如“学生体质问题依然严峻” “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没有树立,体育工作在学校受到歧视” “家长不支持不理解学校体育工作” “运动安全问题严重干扰学校体育,校闹问题严重”。中国的体育课程教学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如“上了12年体育课没能较好地掌握运动技能” “学生喜欢体育但不喜欢体育课” “‘三无七不的体育放羊课依然时时可见” “体育教师严重缺编,体育教师工作量大”“学校条件不平衡、小场地上课、60~80人的大班体育课依然存在”等,这些问题的根源是多方面的,有政策层面的,也有历史欠账的,还有社会急剧发展带来的,更有根深蒂固地存在于人们头脑中的,这些问题不可能一朝一夕就解决,更不能不分先后地去“一口吃成个胖子”。

因此,作为首善之区的北京学校体育和体育教学改革不可再彷徨,不可再等待,不可再抱怨,首都的学校体育改革必须要率先行动起来,给北京找个改革的突破口,于是,北京市体育教学改革就在2016年,与国办发[2016] 27号文件中的“一校一品”一拍即合, “一校一品”体育教学改革成为首都体育教育改革的一面旗帜,也是一个突破口。

二、 “一校一品”是帮助全体学生都熟练掌握至少一项运动技能

国办发[2016] 27号文件中的“一校一品”其实是有其比较明确的内涵的,其中第一个内涵是“让学生熟练掌握一至两项运动技能”,这个内涵指向的问题是“学生上了12年体育课什么技能都没有较好掌握”的不良现状,同年发布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的学校体育的五大任务目标之一“基本实现青少年熟练掌握一项以上体育运动技能”也佐证了这个含义。现实的情况也是如此,试想,如果一个学校没有自己的特色体育运动项目,没有都能很好从事这个项目教学的体育教师团队,而只是“蜻蜓点水、低级重复、浅尝辄止、半途而废”地进行体育教学,学生学不会技能是必然的,因为这种课程教学及项目学习数量的设定和学习时间的设定都严重地违反了人掌握运动技能的基本规律,都是“假体育课程”,而在这样的“假体育课程”引领下,必然是学生学不会运动技能而丧失了终身体育的基础,体育教师成为什么都教但什么都教不精的“万金油”体育教师,而体育学科成为“上不上也没有什么要紧”的薄弱学科。因此国家提倡“一校一品”必然包含了“让所有学生都能掌握一项运动技能,让所有的学校都能让本校的学生掌握好一项运动技能”。这里要说明的是:掌握技能一定指的是全体学生,至少是绝大多数学生的掌握技能,而绝不是少数学生的代表队和他们的比赛成绩,如果是那样的话,也就没有必要提倡“一校一品”了。按照上述的理解,北京市“一校一品”体育教学改革项目一定是要面向帮助全体学生掌握运动技能的,是以体育课程教学改革为主要目标和工作内容的。

三、 “一校一品”应是一所学校的体育文化特色与体育传统

国办发[2016] 27号文件所说的“一校一品”还有其他的内涵,比如“每个学校都要有一个具有良好教育意义的颇具特色的校园体育文化品牌”的含义。这个含义所指的问题是“全国各地学校体育应该更加百花齐放,更加具有地域、民族和传统文化的特色,从而构建其学校体育的百花园,让其中的学生可以享受到丰富多彩的体育教育”。从现实来看,许多地区学校的体育没有品牌、没有活力、没有生气、没有目标、没有经验、没有传统,这些学校的体育一定是没有质量的,反观那些体育工作做得好的学校,都是靠自己的体育特色和传统在维系着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和高质量的。

北京市学校体育情况总体和全国是一样的, “一校一体育文化与特色”造就了诸多体育先进学校。例如东城区金台书院小学的跳绳特色,竟然在人均面积仅有0.3平米的校园里创出了75%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优秀率;北京市密云区不老屯中心小学,就是靠着常年坚持的篮球特色,竟然以一个100多人的小学校一直称霸北京小学篮坛,同时也是北京市学生体质健康测试达标优秀率的排头兵;北方工业大学附属学校以“体育电影节”为自己的体育工作特色和引领,实现了学校体育工作面貌的巨大改变;北京市昌平区回龙观第二小学抓住了“体育趣味课课练”实践和网球特色不放松,学校体育面貌焕然一新,成为该地区的体育特色名校;地处北京大山脚下的昌平区崔村中心小学多年来坚持开展跳皮筋运动,越跳越精彩,直至跳进了鸟巢的大舞台;清华大学附属小学秉承“无体育不清华,无体育不成志”的体育精神,多年狠抓足球特色,成为北京学校体育的一面旗帜;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将体育视为“第一学科”,抓住“零点体育”的新实践,实现了名校的学校体育大发展……这样的范例可谓数不胜数。因此,北京的许多学校特别是名校,都迫切想找到一个体育的特色,建立传统来深化和提升本校的学校体育工作,这个意义上的“一校一品”,当然也是北京市“一校一品”体育教学改革项目的重要工作方向和重要工作内容。

四、 “一校一品”应是“一校多品”的起始点和基本面

准确地说, “一校一品”只是国家号召的学校体育和体育教学改革的一个“阶段性目标”,因为在国办发[2016] 27号文件所说的“一校一品”后面还有更高的要求,那就是“一校多品”。 但如何理解“一校一品”和“一校多品”的关系却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本文认为应该如下正确地理解“一校一品”和“一校多品”的关系。

1.如果“一校一品”和“一校多品”在指某学校在学校体育工作如体育教学、课间操、运动会、代表队训练、校内竞赛、学校体育管理、体育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创出特色以后,不应就此满足,还要继续发展,拥有更多的学校体育特色,如此理解学校“一校多品”是没有问题的。

2.但如果“一校一品”和“一校多品”在指“学校要开设多样的特色内容让学生去学习”,那么概念就不准确了。因为,如果是这样,就有可能出现因为学校特色项目多,而重蹈“学生什么都要学,但什么都学一点儿,结果什么都学不好学不会”的覆辙,这反而是偏离了“让学生熟练掌握至少一项运动技能”的本意,是将“一校一品”和“一校多品”的本意对立了起来。

3.“一校一品”在教学内容特色的理解应该是“一个学校有多个特色的体育教学内容,还有各个身怀绝技的能教好这些内容的教师群体,然后让学生进行选择性的学习,结果是学生们跟随各个专业性的教师学好运动技能”,形成“学校一校多品,学生一生一长,教师一师一专”的良好体育课程效果。

4.如果老少边穷的学校因为场地器材,特别是体育教师的问题,无法做到“一个学校有多个特色的体育教学内容并有足够身怀绝技的能教好这些内容的教师群体” (应该说全国这样的学校会很多,北京也大有存在),那么就应在教学内容上追求“一校一品”,而在学校体育的各项工作特色方面做到“一校多品”,实现“一校一品”和“一校多品”的并存。

但无论是怎样的理解, “一校一品”都是学校体育改革和体育教学改革的基础、起点和基本面,而北京市“一校一品”体育教学改革项目也将是首都学校体育改革的一个新的出发点,它还会朝着“一校多品、一生一长、一师一专”的方向去不断前行。

五、 “一校一品”的终极目标应是“绝大多数学校的第一品牌是体育”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向全国教育工作者发出了振聋发聩的指示“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要开齐开足体育课,要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这是指导首都学校体育在新时代进行学校体育和体育教学改革的最高指示。

本文理解,习总书记的这段话指出了当前学校教育和学校体育面临的问题:(1)现在的教育还没有把学生的身心健康放在首位,很多学校和教育工作者还是以文化课学习和考试为第一,需要加以端正。(2)开齐开足体育课是加强体育的基本和基础,也是衡量教育是否具有健康第一理念的标志。(3)今后的学校体育与体育教学改革应该瞄准以下四个主要目标,或者可以理解为是四个“短板”:很多学生还没有感受到和享受到体育锻炼的乐趣;体育锻炼在增强学生体质方面的效果还需加强;要让体育锻炼成为中国学生健全人格和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要让体育锻炼成为锤炼学生意志的好教材。

要完成习总书记的这些要求,光靠学校体育人自身的努力远远不够,必须通过我们学校体育和体育教学改革的有效工作,唤起广大教育工作者特别是广大校长能和我们一起努力做好体育工作,那么,前提条件是:(1)校长们能够真正地认识到学校体育工作是有意义的;从这一点上应该说,教育同仁们是有基本认识的,而且认识越来越统一、越来越正确。(2)他们能够真正地認识到学校体育工作是科学有效的、有用的;在这一点上,许多教育同仁是有些茫然和不信任的,这源自我们以往体育工作的内容和方法的问题,也源自教育同仁和校长们以往的体育体验和学科认知。(3)他们能够真正地认识到学校体育工作是有利于本学校整体发展的;从这一点上讲,教育同仁还是有疑惑的,这是因为体育要促进学校的整体发展是要有特殊设计和整体部署的,需要学校体育工作有合理的目标定位和全局的观念,而在这一点上,过去的学校体育工作是有差距的。(4)能够真正地认识到学校体育工作是不影响其他学校工作,是不影响学生们文化课学习成绩的,更是安全、不出事的,总而言之是不给学校工作找麻烦、不惹事的,应该说这是教育同仁特别是校长们最担心的,也是对体育工作最期待的事情,这既需要我们体育人有爱心、有责任心、有事业心的工作,更需要科学安全的教学内容和教法,这是今后最应加强的工作。

应该说,上述四个方面的工作方向都是北京市“一校一品”体育教学改革项目的工作目标指向,而第四个任务,是其中最难、各个基层学校最期待的工作,也是我们的工作重点。北京市“一校一品”体育教学改革项目最大的创新点就是:促进学校发展而不影响其他学校工作,促进学生学习而不影响学生文化课学习成绩,科学有效并使体育运动更加安全,给学校添光彩而不给学校的整体发展计划找麻烦,为学校添荣誉而不给学校惹事。

北京市“一校一品”体育教学改革项目的终极目标就是:让首都所有的学校、所有的校长都真心地愿意把教育的理念定为健康第一,把体育当作第一学科,把自己学校的优秀体育工作作为学校一个亮丽的品牌,其中绝大部分学校的体育还是“第一品牌”,这是北京市教改项目“一校一品”的最内核、最深刻的概念和内涵。

(1.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100875)(2.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100875)

(3.北京市学校体育运动联合会100080)

猜你喜欢
体育教学改革内涵概念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有理数的数学内涵
古代的时间概念
深入概念,活学活用
木木相册
五代两宋佛教雕塑的佛学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