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战“疫”寻觅全局对策

2020-06-01 07:36程实
陆家嘴 2020年4期
关键词:托底福祉范式

程实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在疫情阴霾之下,3月26日G20峰会达成联合声明,宣布将动用现有一切政策工具以应对疫情。此举标志着,随着新冠疫情的长期影响持续显现,各主要经济体的政策应对正在加速从短期走向长期、从分割走向联合、从局部走向全面。由此前瞻,未来全球政策的演变有望以“五个结合”为方向。政策变革的推进速度和执行效果,料将主导疫情下各主要经济体走势的长远分化。

对于全球经济,新冠疫情不仅是短期冲击,更是长期挑战。从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到2016年英国退欧的数十年中,现代意义上的全球经济体系形成并不断完善,在供给侧奠定了“要素投入×生产效率=稳健增长”的黄金范式。以英国退欧、中美贸易博弈为序幕,以本次疫情为新章,全球宏观“乱纪元”从供给侧发难,急遽打破了上述黄金范式。一方面,新兴市场在历经数十年的要素投入型增长后,普遍遭遇了资源、人口、环境的硬约束。另一方面,美国从全球化的领导者转变为破坏者,全球产业链条和科技合作遭遇严重扭曲,抑制了生产效率的增长。

受制于此,2018年以来,全球经济重归疲弱,既削弱了部分国家能够用于抗疫的经济资源和社会能力,加速当前海外疫情发酵,也将在未来放大疫情对全球经济的冲击。更为重要的是,本次疫情与“乱纪元”中的其他“黑天鹅”形成合力,继续推动黄金范式的瓦解。一方面,疫情与全球升温、美澳大火、亚非虫害等极端灾害相叠加,进一步削弱资源、人口等要素供给。另一方面,疫情导致的国际贸易阻滞、经济活动停滞、产业链条疏离,进一步拖累了生产效率。由此,全球经济加速走入负向循环,与黄金范式渐行渐远。各主要经济体,无论愿意与否,都将走上寻找增长新范式的漫漫征程。

为了应对本次疫情的长期挑战,未来全球政策料将发生重要演进。我们认为,以本次G20峰会为起点,全球政策重心将转向打造全局性对策,“五个结合”有望成为未来政策搭配的核心方向。相应政策变革的推进速度和执行效果,将为预估各经济体风险走势提供重要依据。

第一,顶层设计与细化落实相结合。随着战“疫”进入下半场,顶层的政策选项已相对明确,下一步重点在于政策的细化落实。在防疫政策层面,是否能够守住基础治理的防线,在经济金融政策层面,能否打通政策刺激的“最后一公里”,尤其是克服疫情对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的终端梗阻,将是导致各主要经济体未来表现分化的关键。

第二,危机救助与常态扶助相结合。疫情冲击之下,中小企业将成为压力集聚的木桶短板,针对性的危机救助不可或缺。而在危机退潮之后,相应救助措施需要常态化,以补上经济结构性短板,避免次生风险的反复发作。

第三,短期托底与长期发展相结合。无论是对中国经济还是全球经济,一定的增速是保持经济社会稳定的前提,因此未来的托底政策加码势在必行。但是,吸取2008年以来的教训,新一轮托底政策亦需着眼长远,通过新基建等方式,抓住疫情下以数字经济为核心的新兴产业发展机遇,重塑经济增长的长期引擎。

第四,宏观增长与微观福祉相结合。面对全球疫情的重压,保持增速虽然必要,但是已不必拘泥于特定的数字目标。相反,宏觀增长的目标需要下沉并锚定于微观福祉,落实于对居民就业、生活、医疗等方面的保障。这不仅有助于巩固社会韧性,也将保留长期消费潜力和产业链完整性,为疫情后的供求双复苏夯实基础。简而言之,疫情之下,以“福祉”换“增速”,则两者皆失;平衡“增速”与“福祉”,则两者皆存。

第五,实体经济与金融市场相结合。战“疫”下半场的核心战斗之一,在于避免金融风险向实体经济传导、触发高杠杆下的“债务通缩”。这一方面要求加强对市场流动性的呵护,平抑信用风险溢价,另一方面则需要稳定实体经济循环,稳固企业资金链。两者亟待平衡推进,尤其要警惕因为短期的政治或市场压力,一味为金融市场提供刺激,而忽视了实体经济的纾困。从长远来看,实体经济的稳健最终将引导金融市场信心的反弹,并为对疫情的全球持久战提供可持续的支撑。

(作者为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董事总经理)

猜你喜欢
托底福祉范式
从“托底”到“扶优”:我国教育扶贫的内在逻辑、政策演进与未来展望
基于SCP范式的贵州省食用菌产业分析
做可以托底的年轻干部
福祉与福祉学的基本理念与宗旨
谨言慎行
如何理解福祉与福祉学及其实践
从教师视角谈“读思达”课堂范式——以“百分数的认识”为例
工商银行与第四范式正式签约共建银行AI核心系统
新常态下优化以家庭需求为中心的组织功能探索
积极心理学在旅游学研究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