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厂在俄亥俄

2020-06-01 07:36李诗晨
陆家嘴 2020年4期
关键词:福耀曹德旺工人

李诗晨

第92届奥斯卡金像奖将最佳纪录长片颁给了《美国工厂》,这部讲述中国玻璃大王曹德旺在美国俄亥俄州代顿市设立福耀玻璃工厂的纪录片。导演朱莉娅·莱切特和史蒂文·伯格纳在颁奖典礼上用中文说:“谢谢曹德旺!”

为什么将一个中国品牌的工厂建在美国的历程拍成纪录片是一个值得主人公和记录者互相感谢的事情呢?因为,来自中国的制造厂与美国社会有层层矛盾——文化上的,工作态度上的,意识形态上的,思维方式上的,从这些矛盾的激烈程度来看,曹老板同意将福耀在美国建厂的过程制作成纪录片并按照导演的视角进行剪辑,的确是一个很有魄力的决定,也印证了曹德旺一直以来的耿直形象。

曹德旺其人

要聊福耀玻璃和福耀选择在美国建工厂这件事,势必要先了解福耀的老板曹德旺。曹德旺的曾祖父曹公望是福建福清的首富,曹德旺的父亲曹河仁在经商方面也颇有成绩。1946年,曹德旺生在上海,在战乱中曹家举家搬回老家福建福清,可是几乎全部家当意外沉入茫茫大海之中,那时候曹德旺两岁。原本家境优渥的曹家陷入贫穷,曹德旺更是没怎么体会过富裕的生活。他从小顽皮,14岁便辍学开始工作帮衬家里,放过牛,当过炊事员、修车工,倒卖白木耳……尽管如此,严格的家教却贯彻了曹德旺的童年和青年。他的母亲对他的教诲时常回荡在他耳边:

“天下没有人会同情你的贫穷,也没有人为你解决;要摆脱贫穷,只有靠你自己的努力和拼搏。”

“穷不可怕, 最怕的是没志气。”

“做人最重要的是人格的完整,最需要的是取得他人的信任。”

1976年,曹德旺30岁,打拼多年,有了丰富的社会经验,也有了一些积蓄。他听说做水表玻璃很赚钱,就和几位同仁谋划着办一个玻璃工厂,他也成了厂里的一名采购员。第一次正儿八经地创业,从建厂到开工的四年时间中,曹德旺参与的玻璃厂竟然生产出的都是不合格的玻璃。他動用人脉从上海请了专业人士来指导,终于提高了产品的质量;他又凭借丰富的社会经验和高超的情商、智商,把厂里水表玻璃的销量从无到有做到上百万片,终于在开玻璃厂的第三年盈利了20多万元。

一次,曹德旺给母亲买了一根拐杖,坐车时司机警告他小心,别把车玻璃碰坏,“一块六千块钱,碎了你可赔不起”,彼时,中国没有自产的汽车玻璃,行业基本被日本垄断,曹德旺大吃一惊,萌生了制造汽车玻璃的念头。1985年5月,曹德旺造出了第一块汽车玻璃,这也是中国自主生产的第一块汽车玻璃。1987年,中外合资福建耀华玻璃工业有限公司动工兴建。曹德旺这样一个既聪明又有情商还有胆识的人碰上这次偶然事件,造就了占全国汽车玻璃七成市场的企业福耀玻璃。

如今已经70多岁的曹德旺大腹便便,整日一副似笑非笑的面孔,张口便是浓重的福建口音,语速很慢,看起来并不太精明强干。其实曹德旺酷爱读书,年少辍学的经历让他更有求知欲。早先,他爱读中外名著,塑造了他的气质,后来经过指点,他自学会计学,充实了他的思想,掌握了经营企业的钥匙,自此不断对自己的企业进行改革和创新。

福耀玻璃的发展迅速,曹德旺面对企业的未来难免迷茫。在美国参观福特汽车博物馆的过程中,他悟出了福耀的前路:企业经营跟聚焦是一样的道理,多元化是经济落后的一种产物,而专业化是现代化的一个特征。在国家产业转型期,传统产业总是排头兵。

在企业管理方面,曹德旺事必躬亲。福耀成立早期,他有一次发现食堂的桌子上有很多馒头皮和包子皮,认为这些浪费举动从深层次反映出福耀员工队伍的素质还有待提高,于是动手写了一封《致全体员工的公开信》,提醒员工尊重劳动。曹德旺的这份真诚、正直是推着他不断走向高处、远处的重要品质。

为了提高工厂生产效率,曹德旺亲自蹲守生产线,仔细观察并计算成品率,了解每个工位的需求和员工职责。根据三个月的观察,他亲自起草夹层玻璃各生产工序作业指导书,将玻璃的单耗降低了26%。福耀玻璃能获得超多40%净利润的钥匙,大概就是曹德旺认真严谨的性格。

2003年,曹德旺3亿元收购东北通辽玻璃厂,高于市场价2亿元,并用了半年时间整顿老厂。进入玻璃销售季节,市场价被另外两家玻璃厂压得很低,曹德旺召开东北片区玻璃经销商会议,呼吁将玻璃定价权应该还给市场、还给企业,他宣称,即使关掉工厂也不会降价出售。这次会议成功把东北地区的玻璃价格提升至正常价格,并将库存一售而空。曹德旺的魄力和老到的经验,在此役中展现得淋漓尽致。

这个场景在《美国工厂》中似曾相识:工人们要求工会入驻福耀美国工厂,曹德旺说,我就算关厂,也不会让工会进来。曹德旺强调,福耀中国公司最早引入了工会,他并非反对工人争取权益——从2007年开始,福耀的员工和直系亲属如患重病,企业为其承担一切治疗费用,而是更注重劳动效率。他认为美国的工会制度是劳动密集型企业中的毒瘤,阻碍了劳动效率的提升。他希望将福耀中国的福利制度移植到美国工厂,而不是被美国的工会利用。

福耀工厂在美国

电影开始,在优雅的配乐中,生产玻璃像是一件优雅、平静的事情,而高温带来的烟熏火燎让工人们蒙上面罩,只露出两只模糊的眼睛,难以分辨他们的表情。

他们是福耀玻璃在美国的工厂——FGA(Fuyao Glass America)的工人,在此之前,他们是通用汽车工厂的员工。2008年12月23日,平安夜的前一天,在俄亥俄州代顿市莫瑞恩地区运转了近90年的通用汽车工厂宣布破产,一下子导致了4000多名工人失业,当地政府税收瞬间缩水50%。当地人的日子不好过,一名失业女工没钱付房租,不得不搬到姐妹家的地下室寄人篱下,不少人失去了自己的房子和车子,生活失去基本保障。在政府大力招商引资下,来自中国的“玻璃大王”曹德旺和他的福耀玻璃成了当地政府和百姓的希望。

2013年,来自中国的福耀玻璃将通用汽车工厂的废弃老厂房粉刷一新,挂上新的招牌,开始在当地人中宣传中国第一的汽车玻璃企业的威名,大规模招工。地方政府给出了诱人的政策优惠,但曹德旺最看重的是汽车玻璃这块在美国的市场:美国作为汽车第一大国,对汽车玻璃的需求量巨大,但是玻璃制品特殊,运输较为困难,物流费用高昂,因此在美国当地投资建厂无疑是最好的选择,且曹德旺算了一笔账:“中国的天然气2块2一立方米,美国只要7毛钱;美国的电价也只有中国的一半,才3毛钱。”而中国的人工费用虽比不上美国,也较前些年有所上涨,这样一来,在代顿建玻璃工厂就成了既开拓市场又能节省开支的妙事一桩。

福耀美国开门大吉,招聘了一千多名新员工,大把能够改善生活的工作机会让工人阶级喜出望外,寄人篱下的女人重新租回了自己的公寓,年龄稍长的男人可以继续养家糊口,经历了通用的倒闭、失业,他们大多数人应该没想到他们终于在中国人那里谋到了一份差事。但是工厂与工人的其乐融融注定维持不了多久,福耀美国工厂的工人的时薪仅仅为13美元——通用工厂在几年前就付给他们29美元。

美国工人渐渐不满足于这份薪水,开始试图让工会介入,为自己争取涨薪等更多利益。在福耀美国工厂盛大的竣工仪式上,俄亥俄州的一名议员在演讲中提到,俄亥俄州有着良好的工会传统,福耀的工人们也正在促成自己的工会。曹德旺表面不动声色,内心却深不以为然。他早就说过,工会的存在会影响工人的劳动效率,福耀不希望有工会,工会进来,我就关厂。

后来的故事充满了不确定性,曹德旺把高薪聘请的两名美国总经理换成了在美国工作了20多年的中国人刘道川,他实行了颇有《孙子兵法》风范的谋略,先是利而诱之,分化美国工人群体,用加薪2美元俘获了一部分美国工人。然后请了反工会咨询机构,用离间计使一部分勤恳工作的美国人相信工会让懒人也有工资拿,只会拖他们的后腿。最后,杀鸡儆猴,开除积极发展工会的几个出头鸟,让更多人不敢支持工会。

最后就是工人们的投票揭晓时刻,1500多名工人中仅444票赞成,868人反对工会进入福耀,曹德旺松了一口气。

多方利益纠葛

一定有人想知道,为什么福耀付了100万美元给所谓的劳动咨询公司,都不愿意给工人们提高福利待遇。福耀在美国设厂,其中牵涉的利益群体有很多:福耀集团领导层、中国工人、美国工人、工会、代顿市政府、劳动咨询公司、代顿市居民、代顿市政府…… 曹德旺再捐款百亿,也是一个生意人,不是跑去美国做慈善的。

福耀的目的很简单:

福耀在美国建工厂,是这个超级大公司全球化战略的重要一步,要的是生产力的提升、利润的提升。

2018年,福耀公司在中国的业务收入约115.72亿,同比微降0.01%;国外业务收入83.12亿,同比增长25.59%,在美业务成为拉动公司收入增长的主力。而FGA在2018年的营收同比增长了58.77%,至34.12亿元,约占公司国外收入的41.05%。对于福耀来说,FGA无疑成功了。

代顿市政府的态度很明确:

代顿市长说,“福耀是代顿地区天上的太阳,给我们带来幸福。”

对于代顿地区来说,福耀玻璃在美国的工厂是通用破产遗留问题的一根救命稻草。美国福耀玻璃所在地——俄亥俄州代顿市位于美国西南部,以2017年的数据看,近80万人口中有3.4万人失业,超过4%,而几乎同时,中国东北的沈阳市失业人口比例是3.12%——可以对比来想象一下。同时,代顿市的平均家庭收入是5.2万美元,全美的平均水平是6万美元,可见,代顿市的经济发展情况不容乐观。

FGA为代顿市、俄亥俄州带来了什么?FGA的建设投资为7.68亿美元,是俄亥俄州近年来获得的最大投资项目之一,它获得了15%的税收减免,附加条件是雇用800名以上的员工,年工资总额在2019年需达到3250万美元。代顿市政府免去福耀办公楼15年的产权税,并且如果雇用超过1500名美国员工,就从2017年起每年发放20万美元的补贴,俄亥俄州政府也将给予每五年1300~1500万美元的补贴。2018年,FGA雇用了超过2300名员工。

对政府来说,FGA帮助他们达到了解决就业和税收的问题。

劳动者作为撑起上层建筑的“人墙”,却做出了最大的牺牲:

中国工人不远万里来到人生地不熟的美国,是遵从公司的安排,没有补贴也没有奖励,只是希望回到国内的时候能获得一些升职加薪的资本。

美国工人起初只想要一份工作,但是并不想为这份工作卖命,失去原本安逸的生活。

工會看似维护工人利益,实际上却中饱私囊:

《美国工厂》里大量篇幅提到的工会,即全美汽车工人联合会(UAW),被汽车行业深恶痛绝,称为“美国汽车的活癌症”。UAW成立的初衷是保障工人权益:企业不能随意开除工人,为工人上保险、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加薪机制。UAW通过连续的大规模罢工和暴力冲突,完成了对汽车重镇底特律的征服,底特律三巨头通用、福特和菲亚特克莱斯勒与UAW签订合同,确立给员工高福利和高工资增长的激励模式。但这一系列要求让汽车企业背上了沉重的负担,而工会也逐渐沦落为类似于给工人提供“保护伞”的黑社会般的组织:工会会员将年收入的5%作为会费交给工会,在企业正常运转时每年可以得到3%~4%加薪,企业倒闭了仍然可以拿到赔偿。

很明显,曹德旺要想在美国工厂上盈利,就必须拒绝UAW。不仅仅是福耀,整个汽车行业都认为UAW将劳动密集型的汽车行业变得效率低下,让勤劳的员工渐渐懒惰。曹德旺在建厂之初说的,“福耀玻璃在这里要做的是将中国和美国的文化融合”,不仅是语言和文化的障碍让这个愿景很难实现,这个愿景更多的是用福耀玻璃的影响力来侵吞代顿的美国工人的生活和选择,将他们同化成“努力工作”的优秀劳动者。

中美劳动者的差异

如此看来,人们需要工作,市政府需要GDP,福耀需要美国繁荣的汽车产业给自己打破僵局。本来是三方面受益的事情,实际操作起来有很多问题。进入FGA的很多工人都是通用破产后失业的员工,他们在FGA工作,发现晃荡着把钱赚了的日子一去不复返。通用为什么会破产?劳动效率低和用人成本高昂一定是原因之一。“多劳多得”,“拿多少钱干多少事”,福耀的中国员工相信并一直牢记着这些老话,美国人却好像是第一次听说。

《全球大趋势2:被债务挟持的世界经济》一书中提到,“在强大的工会的影响下,在福利主义制度下,简直成了干与不干一个样。这一制度无疑会成为懒人们的天堂。但问题是,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日趋严重,社会福利支出的压力也是空前之巨大。在这个时候要想克服经济的麻烦,就得提供经济效率,但正是这种制度却放任了懒人,也降低了整个的经济效率,这才是大问题之所在。”

片中有个场景是,去福建福耀玻璃考察回来的美国小领导打算学习一下中国工厂军事化管理的方式,让往常坐着开会的工人们列队站好,工人们好像在经历什么前所未见的场面,满脸难以置信的表情,晃晃悠悠地站成松散的一排。中国文化和美国文化的冲突和差异在此刻一览无余:中国人习惯了纪律和服从,美国人自小崇尚个性和自由,当来自中国的“枷锁”忽然套上他们的脖子,自然会引起恐慌和失序。这时,很多人开始寄希望于工会,要求保障自己的权利,但是工会来了之后,又有许多人倒戈相向。没有太多选择的美国人同样害怕失去这份辛苦却工资低的工作,在代顿,失业基本上就意味着失去了生活,对于他们来说,保住自己勉强的生活比争取人权更重要。从小生长在自由民主的口号下的美国人这时也可能会说:

“有人给我提供一份工作和好薪水,我不希望工会从中插一脚。”

“工会的唯一作用是留下差员工,像我这样的好员工不需要工会,它让我随波逐流。”

中国员工在听说工会在与FGA的斗争中败北后,都露出了笑容;而大多美国员工面无表情,仿佛说,我早就料到了。只有激烈地为工会奔走呼号的美国员工在夜幕中垂下了头,因为在与资本的较量中他们再一次失去工作。

福耀工人的未来是什么?

但是,留下的工人并非胜利者。影片最后,机械臂轻而易举地取代了本来搬动玻璃所需的两名工人。在工厂里巡视,当着忙碌的美国工人的面,中国领导层对曹德旺介绍:再有几个月,这些员工也全都取消掉,换成机器。当然了,没有说出來的是,在中国的工厂里,这样的命运也将降临在中国工人身上。

机器人渐渐取代了人工劳动,这难免让人唏嘘——那批任劳任怨,只出力不闹事的工人在时代的浪潮里被不留情面地淘汰。他们仍然是那批需要工作的人,下一次,他们还会埋头工作,更清楚了一个现实:工会不给他们发工资,人权没法当饭吃。

曹德旺不是慈善家而是商人,福耀在美国设厂的首要目标就是盈利。公司要业绩,工厂要效率,员工要福利,对于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来说,实在难以找到两全的办法。美国的UAW沦为呼号权利伪装下的“懒人保护伞”,中国的工会却在企业的势力中几近失语,利益的争夺中没有公平可言。公司收入的增长曾经依赖于对劳动力的剥削,后来来自于削减劳动力的自动化、智能化。这是社会发展进程中必然遇到的矛盾,却不是一个能够两全其美的问题。

电影用真切的镜头展示了美国人生活的另一面,在中国工人不太值钱的劳动的对比下,美国人终于也丧失了优越感,“伟大的美国”让它的人民在中国人的工厂里甘愿放弃了人权。对于中国人来说,并不能看到太多能与超级公司抗衡的力量——就连在美国,争取工会制度有时都是痴心妄想。

《美国工厂》展示了一个中国的大企业对待工人的态度;让人审视员工权益在中美两国受重视程度的差异,产生对美国工会制度从起初保护底层工人权利发展到如今沦为“差员工”的保护伞的反思,预告了智能化即将给劳动密集型产业从业者带来的惊涛骇浪。或许这样说并不准确,智能化正在挑战全世界,变化才是唯一的永恒。

猜你喜欢
福耀曹德旺工人
不敢存藐视之心
曹德旺的格局
曹德旺 被低估的企业家
油田工人
酒厂工人
曹德旺:曹晖“从头到尾都同意接班”
曹德旺洗冤
福耀玻璃可提高分红比例
福耀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