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奕根:外资金融机构的发展机遇

2020-06-01 07:36裴奕根
陆家嘴 2020年4期
关键词:外资银行财富金融

“新金融、新生态、新契机”,这么多“新”,实际上这是我想讲的三个最主要的趋势。

城市化的背景

就“城市化”而言,在2005年的时候中国城市人口大概是5.7亿,2025年可以达到9.2亿,也就是说,70%的人口会在城市。注意这个“城市”不是城镇的概念,而是城市群。其中最大的1000万人口的巨型城市,是人口聚集的方向。

从南到北城市群,无外乎:辽宁大连、北京天津、青岛济南、上海及周边的长三角。往南,福州和厦门、广州和深圳。如果往中部去看,西安是一个很重要的节点,郑州是一个很重要的节点,长沙、武汉、成都、重庆。

基本上大的城市人群,他们对智慧产品和高科技的应用需求是无与伦比的。中国2018年左右,互联网人口7.5亿,其中很大一部分是通过移动互联网上的。也因为这些,才会有阿里、腾讯这样大规模互联网企业的发展和成功。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我国的GDP大概率会在十年内成为世界第一,2019年我国人均GDP已达到1万美元。这一改变会影响中国的城市面貌,大量的中产阶层生活会被改变。总体上来讲,整个城市化进程中,规模越来越大的中产阶层群体需要金融提供新的理财管理服务、新的消费支付服务等等。

中国金融处于一个变革的时代

为什么讲“变革的时代”?大家回想曾经:利率是管治的、汇率是管治的,财富管理基本上是有限的。

银行业尽管估值很低,但大家看到中国前几家银行的利润在整个上市公司中占有相当高的比重。硬币的另外一面,就是说实体经济的发展,金融到底是促进了它还是对它有抑制?这解释了为什么利率、汇率在今后会不停地去市场化。也就是说,金融机构的利润率会被压缩,而释放出来的利润也好、释放出来的一些资源也好,应该更多地去服务更多的实体经济。

今后几年利率市场化、汇率市场化、资本市场开放,这是不可改变的,这个趋势是我们考虑金融发展很重要的一个关注点。

这里面还有重要的一点,家庭财富的集聚。家庭财富在100万美元以上的,2013年-2020年7年当中基本上可以翻三倍。大量的数据表明,中国财富基本上是在40岁-60岁阶段,而这个阶段基本上就是我們讲的“70、80、90”主要的阶段。这些人群的思考方式、行为方式、生活特征、对高科技的运用,都跟过去完全不一样。

也就是说,如果为他们进行财富管理的话,传统上的储蓄实际上肯定失灵,对于他们来讲财富管理、养老这些具有新的特征银行服务,跟过去在柜台上做的事情是完全不一样的。这些人的眼界和视野更开阔,他们的孩子可能有留学的需求,他们可能有养老的需求。所以我们新的银行服务要关注他们的需求,同时符合移动的特征。

中国融入世界

随着一带一路的发展、中国企业逐步走出去等,这些大环境的变化,给我们观察金融带来不同的方向。

中国的GDP在全世界是第二位,但是我们的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服务灵活度,是大幅度落后于像美国等发达国家。

2015年、2016年为了人民币国际化,我们有一个汇率调整,后来造成了一些市场的波动。但是经过这一轮历练以后,市场基本上对人民币的变化能够接受。实际上我们现在基本上80%-90%的资本账户的项目已经开放,剩下可能不到10%主要是在对外的投资,更多是个人对外的一些股权投资这方面的一些限制。国家金融委员会在2019年11月份要求进一步的对外开放服务业,这一轮开放中,金融作为服务业比较前端的领域,更会受到大的发展。

回顾从2009年到现在人民币逐步的国际化,大家可以看到从五个城市开始,最早是经常贸易项下拓展到服务项下,再拓展到资本项下的。随着2013年、2014年的试点,很多跨境的领域,比如集中支付、资金池方面,使得外资银行有机会。

还有一点就是说中国的企业走出去,大家知不知道全球500强当中,中国的企业已经超过了美国。同时,它们不仅是局限在中国市场,也是往外走,这给外资市场带来很好的机遇,走出去的中资企业怎么服务,怎么让他在海外的服务能够感受到跟国外中资银行的服务是一样的。在这方面,国内的银行国际化水平并不是很高。走出去“一带一路”又为外资银行提供了很好的舞台。

外资金融机构的发展机遇

每次讲外资银行的机会或者是外资金融机构的机会,大家会讲市场占有率。所有的外资银行在中国今天的贷款,所占中国金融机构的比率1.2%-1.3%,甚至低于金融危机之前——在2007年、2008年的时候,这个比例到过2.5。过去几年当中发生了什么?一方面是金融危机以后,外资银行整个国际性的银行都在适应、改变、收缩,所以发展会比较慢、谨慎一点。而国内的银行从2009年的“4万亿”开始,

在贷款方面是高歌猛进。

还有中国的市场以间接金融为主。五大国有银行占的比例在37%,城市商业银行占比在13%-14%,这两个加起来60%左右。国内银行善于搞规模、搞贷款、搞客户数、搞网点数,所以在中国的金融领域里面银行这么强势的情况下,外资银行再去打资产负债表、贷款,没有任何的希望。外资到中国来如果要竞争,应该讲质量而不是数量。

在这一轮金融开放得到甜头,更多的是保险、基金、证券公司。这说明中国金融结构性、供给侧改革的趋势,是要从间接融资市场走向直接融资市场。

外资银行如果在中国要成功,必须是扬长避短,不能打价格战,不能打资产负债表策略,必须走它的特色。它的特色就是在资本市场上,包括债券、股票、财富管理。

总体上来讲,中国是世界第二的GDP,整个中国经济融入到世界范围去,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他要更好的财富管理,他要更精准的财富管理。外资可以把它在海外的一些经验引进,甚至在某些领域有好的经验,是国内一些机构暂时不能提供的。

所以外资银行发展应该侧重中国经济的发展,侧重中国经济财富管理和城市居民对新技术、数字化的要求,再加上为中国企业服务。

(本文为花旗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前副行长裴奕根在陆家嘴读书会年会上的演讲内容)

猜你喜欢
外资银行财富金融
第十三届新财富最佳投行
央企金融权力榜
民营金融权力榜
新财富500富人榜
多元金融Ⅱ个股表现
外资银行“播种”自贸区
金融大海啸
外资银行适合你吗
外资银行四家首获经营中资企业人民币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