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年坚持“爱劳动”:造就本土化小学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2020-06-01 07:36杨浪浪陈燕
中小学管理 2020年4期
关键词:劳动评价课程

杨浪浪 陈燕

摘要重庆市人民小学校基于多年来开展劳动教育的实践探索,依托地域文化系统化构建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培养学生的劳动素养。构筑包含“劳动·服务、劳动·工具、劳动·创造、劳动·精神、劳动·审美”五方面目标的课程框架,通过充分挖掘地域文化中的劳动教育因素,构建“美物”“美者”“美景”课程群;以主题课程群进行内容统整,以项目式学习为主要方式,探索综合化、整合性的课程实施路径;通过多元化评价实现劳动教育的综合育人目的。

关键词 劳动教育;地域文化;劳动活动课程;项目式学习;综合育人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2384(2020)04-0015-04

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对新时代的劳动教育进行了整体设计,不仅阐明了劳动教育的基本内涵和总体目标,而且对设立劳动教育课程提出了明确要求。作为一所具有悠久劳动教育传统的学校,重庆市人民小学校一直将“爱劳动”作为学校的育人目标之一,几十年来持续开展多种形式的劳动教育探索,新时期以来,学校基于地域文化开发实施本土化劳动活动课程的实践更是取得了突出成效。

一、基于地域文化开展小学劳动教育的思考

地域文化在丰富学生的体验、培养学生的社会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在开展劳动教育的过程中,地域文化的重要性尤为凸显。一方面,它是连接学生校内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的重要媒介,浸润于学生的生活之中。另一方面,通过劳动创造的地域文化中的一些重要因素,本身也能成为劳动教育课程的重要资源,影响学生的生活和成长。劳动教育与地域文化有机结合,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劳动能力,而且能够使学生产生文化认同感。

基于上述思考,我们充分挖掘地域文化中的劳动教育因子,立足于学生的成长规律和发展需求,构建了小学劳动活动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劳动素养。该课程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其一,儿童性。劳动活动课程要立足于对儿童的认识与理解,顺应儿童的天性,更直接地链接学生的生活世界,让学生在以真实情境为支撑的劳动实践中,感受劳动对个人当下及未来发展、对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必需,以及对创造美好生活的重要意义。

其二,多元性。地域文化的内容极其丰富,有历史的沉淀,又有现实的创新。如重庆被称为“江城”“山城”“雾都”“桥都”“英雄之城”等,在三千多年的发展史上,曾出现过多层次、多领域、多形态的文化现象,这就为我们开发劳动活动课程提供了丰富的资源、空间和可能性。

其三,关联性。基于地域文化的劳动活动课程,可以为学生提供真实、丰富的学习情境,让学生真正深入熟悉的自然生活,在实践中通过构建多重关系,探索劳动对于自然、社会、他人及自我的价值与意义;同时推动学校、家庭、社会形成有机的整体,在课程开发与实施中发挥巨大的合力。

其四,创生性。地域文化中的文化产品、精神财富、审美情趣都靠劳动产生和创造。参与体验的过程,既能让学生在劳动中欣赏美、发现美和创造美,也有助于他们理解劳动在创造地域文化甚至人类历史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懂得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者。

二、系统化、整合性设计小学劳动教育课程

重庆市人民小学校原为晋冀鲁豫军区干部子弟校,在1945年建校时,刘伯承元帅就曾为学校题写校训:“我们要为将来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培养人才,他们必须有文化、有道德、爱劳动、爱祖国,具有创造精神和铁的纪律。这个办学宗旨一定要明确,千万不能培养特殊阶层和娇骄儿。”几十年来,学校不断在传承中创新,形成了独特的劳动教育实践。

1. 学校劳动教育课程的发展历程

建校初期,学校实行军事化管理,要求全员参与生产劳动。首任校长卓琳亲自带领教师纺纱织布,军装的边角布料也被老师们的巧手做成了美观大方的校服。从上世纪50年代起,学校就专门开设了劳动课,并且一直延续下来。1958年,学校建立了校内劳动基地,办起了小工厂、小农场,每个班都有一块园地,交给学生开垦、播种、管理。学校还组织学生勤工俭学,学习做木工、织毛衣、擦皮鞋,参加“支农”劳动,学校的劳动课也有明确的任务和要求。

上世纪80~90年代,学校主要采取劳动课、主题活动、社会劳动等多种形式开展劳动教育,重点强调劳动观念、习惯、情感等的培养。特别是在1988~1989学年,学校就提出了“五育并举”,并关注到劳动教育师资培养、学科结合、基地建设等方面的重要性。丰富的形式,多元的選择,奠定了学校劳动教育课程的雏形。

上世纪90年代至本世纪初,学校在开展“主动教育”的过程中,探索建立“学校农场”,开设农场课程,让学生在自己种植的菜园里体验劳动过程,体会丰收的喜悦。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内在动力,促其主动劳动、主动参与、主动管理,最后达到主动发展的目的,这是学校这一时期劳动教育的着力点。

近十年来,学校在推进课程改革与特色发展的过程中,构建了较完善的“EOC”课程体系(包括体验-Experience、开放-Open、综合-Comprehensive三个关键词),劳动教育渗透于“基础课程-选修课程-社团课程-社会服务课程”之中,以更多样的课程融合的形式,让学生在开放的平台上,以体验的方式进行综合性学习。劳动教育不再借助某个学科,或以某项技能训练为主要目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成为学校育人的价值追求。

2. 新时期劳动活动课程的系统化设计

进入新时期后,我们在总结学校劳动教育经验的基础上,对劳动课程进行顶层设计、系统实施,系统化构建了基于地域文化的小学劳动活动课程体系。

(1)分学段设计课程目标

我们以培养学生的劳动素养为总体目标,构建了包含“劳动·服务、劳动·工具、劳动·创造、劳动·精神、劳动·审美”五个方面的劳动活动课程框架。在此基础上,我们按照“自己事情自己做,家庭事情帮着做,社会事情参与做”的原则,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将课程目标按年段进行细分,形成了低中高段劳动活动课程的具体目标(见表1)。

(2)围绕地域文化规划课程内容

重庆是一个有着丰富地域文化资源的城市,巴渝文化、红岩文化、抗战文化是其中的三大基本板块。我们充分挖掘重庆地域文化中的劳动教育因素,构建了“美物”“美者”“美景”三大课程群,同时开发了多个主题课程。

“美物”课程群,包括“消暑乐”“山城红”“重庆产品代言人”“小豆子 大世界”“重庆味道—火锅”等主题课程。其中“消暑乐”主题下又包括“洗袜小达人”“冰凉一夏”“夏日送凉员”等项目;“山城红”主题下又包括“择菜小能手”“火辣辣的家乡菜”“厨房美容师”等项目;“重庆产品代言人”主题下又包括“巧手做汤圆”“特产小采购”“特产推介会”等项目;“小豆子大世界”主题下又包括“豆里玩”“豆名堂”“豆世界”等项目;“重庆味道—火锅”主题下又包括“火锅大咖”“火锅大厨”“火锅大使”等项目。

“美者”课程群,包括“寻访最美劳动者”“城市美容师”主题课程。前者包括“即将消失的棒棒”“坚守的工匠”“辛勤的农夫”等项目,后者包括“垃圾分類人人学”“垃圾分类我做起”“垃圾变废为宝”等项目。

“美景”课程群,包括“山城小导游”“桥都的桥”主题课程。前者包括“小小引路人”“校园小向导”“山城小导游”等项目,后者包括“我眼中的桥”“桥梁代言人”“小小桥梁师”等项目。

三、小学劳动活动课程的项目化实施与多元化评价

1. 以项目式学习保障课程实施

我们将主题课程群进行统整,以项目式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通过合理统筹课内外时间与资源,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联动模式,探索出一条综合化、整合性的课程实施路径。

其一,课上课下时间有效统筹,让课程学习链接真实生活。除了在校内的课程学习,学生还可利用周末、寒暑假等课余时间继续深入学习,课上与课下时间的有效统筹,让学校劳动教育与学生真实生活链接起来。以“冰凉一夏”项目中消暑美食的制作为例,学生在课程学习中了解了有关重庆特色消暑美食的历史渊源及制作方法后,在家中进行实践,并且通过美食小报、美食分享会、厨艺大比拼等活动进行成果总结与展示,让课上的学习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关联。

其二,校内校外空间广泛延展,拓展劳动教育的实践空间。学校是实施劳动教育的重要场域,课堂、校园环境、校内劳动基地等为劳动教育提供了充足的学习空间。与此同时,劳动教育又不囿于学校这一方天地,社区、工厂、校外劳动基地、区域景观等都是开展劳动教育的重要场所。由学校延展至校外的学习空间互通互连,共同构成了开展劳动教育的广阔空间。例如:在“桥都的桥”主题课程中,不同年级的学生参与到“我眼中的桥”“桥梁代言人”“小小桥梁师”项目学习中,学生们结合自身生活经验搜集资料,了解重庆桥梁的历史和建筑桥梁的劳动者的故事;结合自己的特长,用手描绘喜欢的桥梁,用脚丈量桥梁,用图画、调查报告等为桥梁代言;从自己喜欢的桥梁建筑师那里获得动力,设计自己理想中的桥梁。在整个项目学习中,学生从家庭、学校走向社会,单一的劳动场所拓展为更大的实践空间。

其三,家庭社会资源联动支持,拓展课程实施渠道。由家长、社区代表、专家等构成的支持团队的积极参与,能够将各类资源广泛引入并有效运用于劳动教育课程中,形成了劳动教育的合力;通过将学生的劳动实践和劳动体验与创制作品、分享成果等结合起来,使得课程实施渠道由学校拓展到家庭,延伸至社会。例如:在“夏日送凉员”项目中,清洗消暑电器对小学生来说有一定困难。学校通过聘请社区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讲解、对学生进行针对性指导,使学生们快速且较专业地掌握了风扇、空调等消暑电器的清洗方法,取得了良好效果。

2. 以多元化评价实现综合育人

评价的核心价值在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劳动教育的综合育人功能。我们的课程评价重点关注以下三方面内容。

其一,制定具体全面的评价指标体系,解决“用什么来评”的问题。我们根据“劳动·服务、劳动·工具、劳动·创造、劳动·精神、劳动·审美”五方面目标在每一个年段的具体子目标,确立了劳动活动课程的评价指标体系,并且据此制定了“点亮五星评价表”,将每个年段的每个指标清晰地呈现出来。学生通过自己的劳动实践,努力点亮五星,进而达成目标。以低年段的评价指标为例,针对“劳动·服务”项目,学生达到“承担洗袜子等简单的自我服务劳动”“承担择菜、洗菜等简单的家务劳动”“承担整理蔬菜等简单的校内外劳动”等评价指标后,可点亮一星,依此类推,完成五个方面的具体评价指标后,即可点亮五星。

其二,实施多元评价方式与策略,解决“怎么评”的问题。为了推进过程性评价的有效开展,学校研发了劳动教育小程序—“劳动萌主”系统,由学校发布劳动任务,家长上传学生劳动过程及成果的照片、视频等;学生完成任务规定次数后,可获得一个“精灵”徽章,包括“美精灵”“米粒精灵”“巧手精灵”“独立精灵”“家政精灵”“善精灵”等;学生在获得一定数量的“精灵”徽章后,可获得“萌主”徽章。“萌主”徽章的级别依次增加,包括石器萌主、青铜萌主、铁器萌主、黄金萌主。小程序的研发,将纸质档案袋记录变成了具有实时传输、过程记录、动态分享功能的评价数据库。信息的交流与分享,也让同伴间的相互促进、相互评价有了更大可能。

其三,开展评价反馈研究,解决“评价结果怎么用”的问题。除了将劳动活动课程评价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之外,我们在课程开发过程中也探索更多可能的途径,为学生提供展示和成长的平台。例如:通过举办分享会、洗袜小达人show等各种各样的活动,引导学生展示自己掌握的技能、分享自己的劳动感受、发表自己的设计作品,由此获得强烈的自我认同感,而这种自我认同感是学生形成良好劳动素养的强大驱动力。此外,学校还通过成果展示、课题研究等形式,邀请学生、家长及有关社会人士参与,从课程内容、实施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评估,从而不断优化课程,逐步建立学校的精品劳动活动课程资源库。

注释:

① 本文系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思想道德建设专业委员会2019年科研规划一般课题“小学劳动教育实践与创新研究”(课题编号:SXDD-201918)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劳动评价课程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热爱劳动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