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复阅读对阅读行为的影响:来自眼动的证据*

2020-06-03 07:19巫金根
海峡科学 2020年3期
关键词:词频眼动研究者

巫金根

(阳光学院,福建 福州 350015)

重复阅读是日常生活中人们最常用的阅读方法,是一种将相同文本连续阅读多遍的教学策略,它能有效提高读者的阅读速度、阅读流畅性和阅读理解力。然而,来自教学实验的研究结果虽然证实了重复阅读的促进效应,但并未揭示重复阅读是如何改变阅读行为的具体发生过程,因为该主题研究只是记录了学生的阅读速度和准确率[1]。

利用眼动仪,研究者能对读者阅读时的眼睛注视过程进行实时记录。通过记录读者在重复阅读相同文本时的眼动模式,研究者能更加深入和精细了解重复阅读对读者阅读行为的影响。本文将梳理利用眼动指标来研究读者重复阅读的研究成果,归纳重复阅读对读者阅读时的眼动特征的改变,以此分析重复阅读是如何产生促进效应的实时、具体过程,并进行总结和展望。

1 重复阅读对读者阅读速度的影响

读者对重复阅读最主观的感受就是提高了阅读速度。在眼动实验中,阅读速度为读者阅读的字数除以所阅读的时间,常见指标为每分钟阅读多少词(词/分)。表1汇总了使用眼动指标所开展的重复阅读研究的阅读速度。

表1 重复阅读对阅读速度的影响

注:促进效应=最后一次阅读的阅读速度-首次阅读的阅读速度。

从表1可见,不论是只重复一次(第二遍阅读)还是重复多次(第三遍或多于三遍),不论是阅读母语还是二语,重复阅读能显著提高读者的阅读速度,呈现典型的重复阅读促进效应。人们在阅读时,眼球的运动轨迹表现为是一系列的注视(眼睛相对保持静止,约200~300ms)和眼跳(眼睛在注视点之间产生的跳动)。所以阅读速度指标直接对应了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的注视、眼跳和阅读字数等信息。如表1所示,重复阅读能明显提高读者的阅读速度,那么说明读者在重复阅读过程中,其注视和眼跳模式肯定与初次阅读存在很大的差异。

2 重复阅读对读者阅读眼动模式的影响:基于整体的眼动指标

基于整体的眼动指标是反映读者在阅读篇章和句子时的所有注视和眼跳信息。常见指标有:总注视时间(指所有注视点持续时间的总和)、平均注视时间(指所有注视点持续时间的平均值)、总注视次数(指所有注视点的个数)和回视次数(指眼睛从右向左、再次返回到已经阅读过区域的次数);与眼球眼跳行为对应的眼动指标有:平均眼跳距离(两次相邻注视点之间的眼跳距离平均值)、向右眼跳距离(指眼睛从左向右眼跳距离的平均值)。

来自阅读拼音文字的研究表明,重复阅读改变了读者的整体眼动模式。在Hyönä和Niemi的研究中,让读者三次阅读同篇文章,结果发现随着阅读次数增加,读者的总注视时间和平均注视时间减少,向前眼跳次数(指从左向右的眼跳)和回视次数减少,平均眼跳距离增大[2]。在Inhoff等人的实验中也验证了Hyönä和Niemi的研究结果。在该研究中,让10名大学生对5篇文章一共阅读5遍。研究结果呈现了一个经典的重复阅读促进效应[3]:与第一遍阅读相比,第五遍阅读的平均注视时间显著减少,平均眼跳距离显著增大。特别是重复阅读对于眼跳距离产生较大的影响,表现为随着阅读次数的增加,较大的眼跳距离数量也增加。相似结果在Raney和Rayner的研究中也出现:与第一遍阅读比较起来,读者第二遍阅读时注视时间更短,注视次数更少,眼跳距离更大[4]。来自重复阅读中文的研究表明,重复阅读同样改变了读者的眼动模式。在李春玺的研究中,与第一遍阅读相比,读者重复阅读篇章时的注视次数和回视次数持续下降,这种下降的趋势在第四遍、第五遍阅读时才趋于稳定[5]。

与阅读母语的研究结果相似,重复阅读对读者阅读二语的眼动模式也有类似的改变。在沈英伦等人的研究中,中国大学生从第一遍阅读到第五遍阅读英文篇章时,其总阅读时间都在持续下降,总注视次数和回视次数都在持续减少,平均眼跳幅度(字母)则持续增大[6]。重复阅读不仅显著改变成年读者阅读的眼动模式,同样也显著改变年龄较小读者的眼动模式。在Foster等人研究中,让二年级学生重复阅读文章4遍,结果发现重复阅读时的总注视时间和凝视时间都显著减少,同样注视次数和回视次数也显著减少[7]。

汇总发现,重复阅读对读者阅读篇章和句子的整体眼动指标影响表现为:①阅读时间,表现为总注视时间和平均注视时间减少;②注视次数,表现为向前眼跳次数和回视次数减少;③眼跳距离,表现为平均眼跳距离和向右眼跳距离的增大。这些眼动模式的改变说明,随着重复阅读次数的增加,读者对文本表面特征和内容都变得更加熟悉,更容易理解文本内容,从而可以用较少的注视时间和更少的注视次数完成阅读,所以平均眼跳距离会增大,减少了阅读所需时间,最终提高了阅读速度。

3 重复阅读对读者阅读眼动模式的影响:基于词汇的眼动指标

重复阅读虽然显著改变了读者阅读篇章和句子的整体眼动模式,但是这些变化主要是来自篇章和句子的哪一个部分?汇总基于词汇的眼动指标能说明该问题。研究表明,重复阅读在不同属性词汇上所产生的促进效应也不同。如在Chamberland等人的研究中,让读者重复阅读一篇有24个虚词“des”和24个以“d”为首字母实词的法语文章[8]。该研究发现,读者阅读实词的总注视时间比虚词更多、注视率更高,但是重复阅读对读者阅读实词和虚词的促进效应则不同:重复阅读并未减少读者注视实词的总注视时间,而在虚词上的注视时间则显著少于第一遍阅读。该结果说明,重复阅读只有在部分词上得到显著的促进效应。

词频效应是指与低使用频率词相比,读者阅读高使用频率词的时间更少。与首次阅读相比,重复阅读会消除或者减弱词频效应吗?答案是否定的。Raney和Rayner考察了读者两次阅读包含高频词和低频词的短篇文章,结果发现不管是首次还是重复阅读,读者在高频词上的首次注视时间和凝视时间都显著少于低频词,出现典型的词频效应[4]。

同样的现象不仅出现在成人读者的重复阅读中,还出现在阅读技能较低的小学生读者中。如在Foster等人的研究中,二年级学生在首次、第二遍和第三遍阅读中,在低频词上的凝视时间和总注视时间都高于高频词,出现了典型的词频效应[7]。在Chamberland等人的研究中,不管是首次还是重复阅读,与高频词相比,小学生在低频词上的注视率更高、总注视时间更多,出现较强的词频效应[8]。相似的结果在Zawoyski等人的研究中也出现:随着单词被重复阅读次数的增加,二年级学生不管是朗读流畅水平高还是低,其阅读目标词的首次注视时间、凝视时间和总注视时间都显著减少,回视次数和注视次数也都明显减少,出现了较强的词频效应[1]。

以上研究结果都是来自阅读母语的研究,而沈英伦等人的研究表明,该现象也同样存在二语阅读中。在沈英伦等人的研究中,不管是首次阅读还是重复阅读,中国大学生阅读低频英语单词的凝视时间和总注视时间都显著高于高频英语单词,出现典型的词频效应[6]。

以上研究一致表明,重复阅读与首次阅读一样,词汇信息是影响读者眼动模式的主要因素,但是重复阅读的促进效应会因词汇属性的不同而存在差异。

4 重复阅读对读者阅读篇章过程的影响

重复阅读同样也影响读者阅读篇章的具体过程。在Raney和Rayner的研究中,当读者第二遍阅读时,篇章中句子的目标词被原目标词或者是近义词替代[4]。结果发现,用近义词替代的单词并没有增加阅读时间。这意味着,只要在意义上的重复就能引发重复阅读促进效应。Kaakinen和Hyönä的研究也支持该结果[9]。在他们的实验里,考察读者重复阅读说明文时是否受到阅读视角的影响[9]。结果发现,当阅读视角转换后,如果首次阅读的文本和重复阅读的文本是相关的,读者能获得显著的重复阅读促进效应;如果首次阅读的文本和重复阅读的文本是无关的,则读者在重复阅读过程中需要更多的时间来阅读。以上结果表明,已有知识经验和阅读视角能影响读者的重复阅读过程。

5 结论与展望

综合重复阅读对读者阅读行为影响的眼动研究,发现重复阅读提高阅读速度的机制是:重复阅读减少了读者阅读的注视次数和回视次数,降低了平均注视时间和总注视时间,扩大了平均眼跳距离和向右眼跳距离,使得阅读所需时间减少,最终提高阅读速度。

在今后开展重复阅读的眼动研究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需要注意重复阅读的合理次数。如有的研究者设置两遍阅读,因而只重复一次,但是有的研究者安排读者阅读四遍、五遍,重复的次数超过3次,而部分研究安排的重复次数还更多。其次,需要注意重复阅读的操作过程和开展形式。在以往的研究中,关于重复阅读的具体操作过程存在明显的差异:在有的研究中,读者只需要重复阅读相同的文本;而在有的研究中,读者不仅需要重复阅读相同的文本,还需要阅读其他不需要重复阅读的文本;也有研究者通过设置目标词在篇章中多次重复出现以达到重复阅读的目的。同时,关于重复阅读的开展形式也不一致。有的研究者采用的是不间断重复阅读(读者在实验室里一次性完成阅读实验),而有的研究者采用的是间断重复阅读(读者在隔天或者间隔数日再次返回实验室完成阅读实验)。

最后,需要注意重复阅读过程中读者注意力的保持。虽然重复阅读能带来显而易见的促进效应,但是很少有研究者关注和控制重复阅读过程潜在的负面效应,如疲劳效应。这会直接影响读者在重复阅读过程中的注意力保持,所以在有的研究中,研究者在其实验程序里通过变化阅读理解问题和测试任务来维持读者的注意。先前的研究主要是通过实验指导语向读者强调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从而减少该问题所带来的干扰,但是这种做法无法完全消除重复阅读过程中潜在的负面效应。因此,研究者在设计重复阅读实验时,应根据研究主题来设置合理的重复阅读形式和重复次数,并且要设置相应的任务让读者在重复阅读过程中始终保持良好的注意力。

总之,通过开展重复阅读的眼动实验研究,能探索最佳的重复阅读次数和策略,能帮助读者在重复阅读过程中获得最大的促进效应,也能为低阅读能力的读者进行重复阅读训练提供实证依据。但是与第一遍阅读相比,重复阅读过程中涉及的心理过程更加复杂,因此研究者应更加关注当前主流的阅读眼动控制模型能否对重复阅读的眼动模式进行解释和预测。

猜你喜欢
词频眼动研究者
基于眼动的驾驶员危险认知
基于ssVEP与眼动追踪的混合型并行脑机接口研究
基于词频比的改进Jaccard系数文本相似度计算
高等教育中的学生成为研究者及其启示
海豹的睡眠:只有一半大脑在睡觉
用水痘病毒开发新型HIV疫苗
研究者称,经CRISPR技术编辑过的双胞胎已出生。科学将如何回应?
词汇习得中的词频效应研究
研究者调查数据统计
静止眼动和动作表现关系的心理学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