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抗战戏剧中的历史剧作用及《清宫外史》中的人物构建

2020-06-03 04:02张津玮
戏剧之家 2020年14期
关键词:民族化

张津玮

【摘 要】回顾戏剧在抗战时期的重要成就,民族意志的觉醒是其中的重中之重,抗战戏剧身负启民智、应民意的任务,又必须适应当时我国社会现实和人民需要,在民族化和大众化的道路上艰难前行。抗战戏剧的民族化特征显著,在其中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剧作和剧作家,起到了意见领袖的作用。而在其中,杨村彬所著的《清宫外史》用通俗的台词和巧妙而吸引人的人物关系构建,成功走出了一条抗战戏剧的大众化道路。

【关键词】人物关系;抗战戏剧;民族化

中图分类号:J827文献标志码:A              文章編号:1007-0125(2020)14-0031-02

一、历史剧的作用浅析

从1937年上海剧作者协会成立开始,一大批戏剧工作者们投入到民族思想崛起和爱国思想启蒙的工作中,抗战伊始,面对日军当时较为强大的实力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相对薄弱,人民群众的意志摇摆,对于胜利的信念不复从前,历史剧在低谷中重新站了出来。

历史剧对于战时宣传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性,人民群众对于历史人物相对熟悉,对于历史人物和民族英雄的接受能力要比凭空创造出来的人物高,以人民群众熟悉的历史故事加工成话剧进行演出,能够利用好群众基础,再加以当时群众喜闻乐见的表演形式,能够符合人民群众的审美,贴近大众在战时的心理状态,人民群众的接受度高。同时,用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宣传爱国抗战的思想主张,更能够深入人心,以英雄人物作为切入点,更能唤起人们心中的爱国之魂。

其次,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在中华文明的历史中,文化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哪怕放到当今社会中,“文化输出”都是一个热点词汇。在当时的中国,各国文化对我国传统文化进行着强烈冲击,上海作为多国交汇之处,文化复杂多样、北平遭反复蹂躏,人民文化自信心不足……中华民族一时间笼罩在日本侵略者和各国的文化侵略中,而正是他们的这种行为,让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精神能够更快速、更直接地深入到人民群众之中,历史剧能够提醒中华民族已经经历过无数危难的时刻、渡过了许多难关,在历史长河中,民族的浩然正气使得我们能够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历史剧的一大意义就在于挽救人民心中对于民族的情怀,希望能够用我们的传统文化呼吁人们重新振作。

话剧从流入中国开始,就是带着任务来的,它作为一种新的表演形式成为了传播各种新思想的媒介,中国话剧对于现实的关照是显而易见的,它的现实性仿佛就是与生俱来的。话剧作为舶来品,进入中国之后,必然有着本土化的演变过程,话剧从译本开始,逐渐脱离对外国戏剧的模仿,开始从传统戏曲中汲取能量,又逐步加入符合我们民族特色的表演形式,而到了抗战时期,中国话剧的现实性真正落到了最实处,无论是前期对于麻木沦丧国民敲响的警钟,还是后来历史剧的磅礴内涵,都是最关照现实的戏剧内容。

而在其中,历史剧是中国话剧在本土化和民族化上的又一次较大的进步和尝试,话剧开始能够被更多大众所接受,不再仅仅是高山流水的雅致,也有了乡里巴人的接地气,能够通过更多人们耳熟能详的内容带领人们走进话剧,这也是抗战历史剧的一大特点。话剧在当时作为一种能够直观呈现给观众的艺术形式,将文化传播的大旗扛了起来,话剧可以用精简的道具立刻上演,比起小说和新闻更加直观,比起戏曲更易懂,而当时又在限制电影的大环境下,话剧以独特的优势成功地进行了大众化。

抗战历史剧的着眼点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唤醒与展示,如何做好中国人自己的话剧,不仅仅是能够将其大众化,更重要的是要具有民族性。抗战戏剧是中国现实主义戏剧蓬勃发展的一个阶段,而历史剧更是诗化现实主义的一座高峰,提起抗战历史剧,人们心中大多都是史诗般的形象、人物气势恢宏、场景波澜壮阔、内涵兼怀天下,历史剧正是通过这种诗化的方式,唤醒人们心中的民族自觉,这是历史剧民族性的体现。

二、历史剧中人物关系构建对于剧情发展的作用——以《清宫外史》为例

在众多关于《清宫外史》的分析文章中,都着重阐述了慈禧与光绪、慈禧与李莲英等几组重要人物关系对于整个剧情的推动作用,这次笔者希望能够通过次要人物对于情节的推动上来阐述人物关系的构建对于剧情发展的作用。在《清宫外史》中比较有亮色的人物就是小太监寇连材,寇连材作为一个穿插在整个故事线当中的人物,对于剧情的发展和增色都有着重要作用,而其和李莲英的关系的起伏也直接对于整个剧情的氛围有着代表性的塑造,同时寇连材这个角色也是这部剧中关照现实的重要一笔。

在第一幕中,开场便是寇连材和李莲英的对话,寇连材作为李莲英在前朝的眼线,告诉李莲英在前朝发生的事情,希望李莲英能够回避。这是寇连材和李莲英两个人物的情感高点,其中几个细节非常生动,首先是寇连材目不识丁,“千月”“僭越”分不清楚,不知道其中的含义,在抗战时期的中国,人民对于文化的接受程度还不高,文盲随处可见,寇连材的形象代表着当时一部分人民的形象:他们文化程度不高,没有受到过良好的教育,却要被迫进行着各项工作和劳动,甚至自己在做的事情正确与否都不得而知,这是杨村彬想要唤醒的对象,也是本剧的目标对象之一;其次,寇连材性格纯善、心直口快,依附于李莲英只是为了活得更好,没有意识到自己所作所为的严重性,这也是关照现实的一大体现,也为了后来寇连材能够进行自我意识唤醒埋下伏笔。李莲英与寇连材在此时关系密切,二人搭档默契,而此时恰逢王商的叛变,李莲英才会想到将寇连材安插在光绪身边,而且坚信寇连材能够“一举一动,都要随时报告我”。将寇连材安插在光绪身边,让慈禧和光绪的关系进一步疏离,展示了李莲英与光绪之间不君不臣的现状,是几对人物关系塑造的关键棋子。

而第二幕则是这个人物自我意识觉醒的关键一幕,寇连材开始认真听李鸿章和翁同龢之间的辩论,开始认真思考光绪的所作所为,开始忧患于国家的战与和,这个人物的高度一下子被拔高了,他在这个阶段与李莲英的关系有了根本变化,之前对于李莲英事事顺从,到现在对李莲英虚与委蛇,这标志着这个人物已经有了自己的自觉意识,这是作者希望看到的人民群众的样子,面对国家的生死存亡,能够真正了解、倾听、感受、做出自己的判断,而不仅仅是麻木和沉沦,只追寻自我生活,对国家和民族不屑一顾。第二幕是对抗上升的一幕,是整部剧中颇具清亮色彩的一幕,慈禧和光绪之间互有对抗,光绪能够在李翁二人的支持下决心反抗,这时寇连材和李莲英的关系恶化是一个风向标一般的小处理,能够让观众对于剧情的走向有一个模糊的预感,这是次要人物搭建中比较巧妙的一点,四两拨千斤般地展现了这一幕“对抗”的主题,在其中对于剧情的作用是较为明显的。

在最后一幕中,寇连材以命相搏,想要帮助光绪,李莲英在一旁鼓吹着要杀掉寇连材,最终寇连材死前二人的对话中,李莲英说寇连材当初许诺的“天良”早就丧尽,而这时的寇连材才明白,自己心中的“天良”到底是什么。李莲英与寇连材在这里的关系在笔者看来映照着当时的抗日形式,1942年是抗日战争中的关键一年,也是最艰苦的一年,日军对于根据地的反复扫荡,一如李莲英对于寇连材的权势威压,寇连材尽管拼尽全力,也难有收获,但在死前,寇连材收获了真正的“天良”。寇连材从一个目不识丁的小太监,到最后成长为一个能够为国家思辨的“明白人”,这正是杨村彬想要告诉大家的:心中有国,哪怕身死,亦是报国之躯。这是整个剧情的主旨体现。

寇连材作为剧情中的一个特点鲜明的次要人物,对于主旨的体现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他和李莲英之间的关系转换也是剧情发展的标志,在《清宫外史》第一部中是一抹独特的亮色。

参考文献:

[1]杨村彬.清宫外史[M].中国戏剧出版社,1982.

[2]谭霈生.谭霈生文集·论戏剧性[M].中国戏剧出版社,2005.

[3]杨恩寰,梅宝树.艺术学[M].人民出版社,2001.

[4]田本相.文化抗战的回顾与思考[J].艺术评论,2015-10.

[5]凤子,葛一虹.中国话剧运动五十年史料集[M].中国戏剧出版社,1958.

[6]弗莱塔克.论戏剧情节[M].张玉书 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

猜你喜欢
民族化
动画片《葫芦兄弟》的造型民族化特征分析
江文也钢琴音乐民族化的创作实践研究
中国钢琴音乐的民族化音色探析
多元文化视域中的油画民族化创新探析
徘徊于民族化与现代性之间——以《云中记》为例
挑战与自觉——西安美术学院油画系油画民族化教学的当代性思考
高师声乐教学民族化路径探究
国家艺术基金项目“手风琴艺术民族化推广项目”第二阶段正式开始
大众化、民族化、艺术化的统一艺术——冼星海的音乐思想
八十年代电影创作的民族化趋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