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突发事件舆情处置能力措施的探究

2020-06-03 17:20滕鲁阳
青年时代 2020年9期
关键词:总体国家安全观舆论引导

滕鲁阳

摘 要: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是维护公共安全乃至国家安全的重要途径。在工业社会步入后工业社会的大背景下,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面临着许多挑战。本文拟在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视角下提高突发事件应急能力。

关键词:总体国家安全观;突发事件危机管理;军队形象;舆论引导

一、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首次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概念,他指出:“国家安全形势出现的新特点新趋势,要求我们必须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努力构建集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等于一体的国家安全体系。”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坚持总体国家观也被归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现如今,我国正从工业社会悄然过渡,朝着后工业社会迈进,社会弊病与社会机遇同步,社会矛盾与社会进步共生,涉军突发事件发生率高、影响力大。预防和应对各种风险、危机以及突发事件,俨然成为国际社会和各国政府面临的重大课题。

二、在总体国家安全观指导下公共突发事件管理的必要性

总体国家安全观归纳起来就是“五大要素”和“五对关系”。具体说来,“五大要素”指的是“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安全道路”。而“五对关系”则是“既重视外部安全,又重视内部安全;既重视国土安全,又重视国民安全;既重视传统安全,又重视非传统安全;既重视发展问题,又重视安全问题;既重视自身安全,又重视共同安全”。作为维护国家安全与公共安全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出于对军队形象的考虑,涉军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必须要置于总体国家安全观指导下。

一是从历史渊源上来看,总体国家安全观与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国家安全观是一个国家对安全问题的基本认识和解决国家安全问题的基础方法。正确理解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关键是要准确把握“总体”二字。“总体性”发轫于黑格尔,但其陷入了唯心主义的泥淖,马克思进行了深入的改造。他认为,总体性即整体性,是指“不同事物的诸方面(属性、要素、关系、运动)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不可分割性”。总体性原则作为一种方法始终贯穿于马克思理论的始终。

二是从现实发展上来看,总体国家安全观对于应对突发事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社会被看成一个有机整体,各个要素、各个环节之间具有一定的内在联系。考虑到当代社会高度复杂性与高度不确定性的特点、涉军舆论的复杂多元性、涉军突发事件爆发的突然性、危害的巨大性、处置的困难性等特点,强调以整体性思维认识错综复杂、相互依赖的各类安全关系是极其必要的。

三、当前公共突发事件应急管理面临的几大问题

“危机管控”出现于2015年7月1日公布并实施的《国家安全法》中,笔者认为这是应对突发的危机事件、把危机造成的后果降到最低所采取的管控行动。在走向后工业社会的进程中,世界表现出耦合性、关联性与系统性等特征。倘若一次或多次涉军突发事件应对不当,极其可能引发广大民众对军队的质疑,严重的可以威胁国家安全稳定。现如今,公共突发事件管控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盲目尊崇应急预案,忽略了突发事件复杂难解的特性。应急预案是一种很关键的应急管理工具。在应急准备的过程中,预案为未来的应急响应活动勾画蓝图,如行动者、反应程序、路线规划等。迈入了后工业时代,绝对不能以“应急预案”作为“圣旨”。通常,预案具有高度乐观性,无法完全预估突发事件的完全样态和具体情况,属于纸上谈兵的“幻想文件”。倘若一味地依赖预案,很可能会延误了突发事件处置的最佳时间。

二是反应机制运转不畅,是各司其职而不是鼎力配合。在工业时代,强调层层传送、级级审批,信息往往先涌入指挥中心,而实现的前提是信息渠道通畅。在现实中是经常会遇到信沟通不畅、系统瘫痪的情况,导致信息无法汇入指挥中心,更无法进行下一步的操作。当大量信息在同一时空存在,什么信息是真实准确的呢?这便引发了信息骚乱,严重影响了情形研判和快速反应。在处置涉军突发事件的过程中,组织间缺少信任,点与面、条与块、地方与政府、军队和地方各部门之间缺少沟通,在自己的任务区间中游刃有余,较少地关注整体的发展建设,更谈不上反馈。

三是总结复盘程度不够,举一不能反三。通常,涉军公共突发事件发生之后,各种机制会启动,然而当危机处理完之后,人们期待风波过去后的明天。而突发事件平静之后,缺乏必要的复盘,也对存在的问题漠不关心,无法对今后类似事件作出简介和启迪。

四、涉軍网络舆情应对要把握四大准则

一是及时高效性。在“双微”时代下,社交媒体舆论场暗流涌动,体量巨大、传输快捷、更新迅速、载体多元、瞬息万变的网络信息让人目不暇接。面对此情形,涉军舆论引导工作要做到第一时间反应,先入为主,在舆论高地上占据有利地形。

在过去,“沉默是金”的惯性思维根深蒂固,权威信息发布,错过了引导舆论的黄金时期。况且在“双微时代”里,黄金时期已从“24h”缩短为“4h”再减到

“?h”,这带来了更加严峻的挑战。立于互联网时代的我们要转变观念,政府等相关部门建好舆情预警机制,军队相关部门要第一时间知悉并迅速反应,在收集分析后妥善处理,尊重广大民众的知情权。同时,也要讲究合适的策略方法,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是客观真实性。2018年12月9日,一博友@微信××在新浪微博上发文称,自己因醉酒与某保安队长发生纠纷后报警,在查看监控过程中受阻,并遭到了深圳罗湖口岸派出所民警的暴力执法,并提供了一段剪辑过的视频证据。一时在微博舆论场引起轩然大波,网民各抒己见,很长时间内霸占了微博热搜榜。警方在几个小时后的简短通报不仅没有使事件的平息,反而招来了网民的质疑。在网络舆论场众声喧哗的背后,反映出固有思维仍在不少官员脑子里盘踞的现状。做好舆论引导工作,必须要把好三关,即“信息关”“表态关”和“口径关”。

猜你喜欢
总体国家安全观舆论引导
“一带一路”战略下西部高校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基本特征分析
“新安全观”下高校国防教育新形式探索
关于推进“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的思考
网络语言暴力现象及对策分析
大数据、网络舆论与国家治理
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导向的高校国防教育教学内容改革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