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临床

2020-06-03 09:31
科学中国人·下旬刊 2020年4期
关键词:结构域双相课题组

基于影像的卵巢癌术前精准无创诊断方法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高欣研究员团队与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强金伟主任团队合作,联合华东、华南、华北等8家三甲医院,开展了基于MRI机器学习的卵巢癌诊断多中心研究,建立了可在术前对MEOT与BEOT进行无创鉴别的机器学习模型。研究论文发表于Journal of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研究结果显示,机器学习模型能够很好地鉴别MEOT与BEOT(平均诊断准确度为91.7%)。基于多参数MRI建立的模型诊断性能优于基于单个MRI序列建立的模型,揭示了各MRI序列的诊断互补作用。提示临床在对有造影剂过敏患者进行诊断时,可以选择不进行CE-T1WI扫描。

妊娠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垂直传播潜力:一项9例孕产妇临床病例的回顾性分析

武汉大学张元珍、侯炜及北京大学杨慧霞等回顾性分析了1月20日至1月31日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收治的9例经实验室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孕产妇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多项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结果、母胎并发症及妊娠结局等情况。研究论文发表于Lancet。该研究提示,目前尚无证据表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可导致严重不良新生儿结局,也无证据表明新型冠状病毒可导致母婴垂直传播。对于此项研究,北京大学乔杰院士在Lancet发表评论文章“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孕产妇的风险是什么?”指出该研究病例数有限,且研究期限较短,需要进行更多的随访研究以进一步评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孕产妇及新生儿的安全和健康。

揭示转录因子Sox2调节体细胞重编程的新机制

中山大学医学院侯琳琳副教授课题组、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鲍习琛课题组和香港大学Ralf Jauch课题组共同合作,揭示了转录因子Sox2同时结合DNA和RNA并协同调控体细胞重编程的新机制,着重强调了在体细胞重编程过程中,Sox2与RNA的直接相互作用的功能。研究论文发表于Nucleic Acids Research。在DNA和RNA共同存在的情况下,Sox2使用其HMG结构域结合同源DNA序列,并同时利用RBM结构域在体外介导三元RNA/Sox2/DNA复合物的形成。此外发现,删除Sox2的RBM结构域会影响iPSC的生成,并且显著地改变了体细胞重编程过程中的选择性剪接事件。

一种绿色、温和、高效的药物氘代新方法

上海交通大学药学院孙占奎研究员课题组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全新的自由基氘代新方法,具有条件温和、选择性高、无金属参与、高产率和高氘代率的优点。研究论文发表于Green Chemistry。这种新方法以巯基化合物或二硫化物为底物,以DTBP为自由基引发剂,以D2O/DCM或者D2O/EA为溶剂,在可见光条件下,经过有机膦试剂脱硫,可以选择性地引入氘原子。该氘代方法表现出优异的官能团容忍性,各种各样的官能团如羟基、氨基、羧基、酯基、酰胺等都能被兼容;并且反應的氘代效率很高,基本都能达到90%以上的氘代率。进一步把这种方法应用于一些药物结构改造上,也可得到高收率和高氘代率的产物。

双相情感障碍发病机理研究进展

清华大学生命学院姚骏课题组和美国索尔克研究所的弗雷德·盖奇(Fred Gage)课题组合作,系统阐述了他们在精神疾病研究中构建的新思路,并报道了他们根据这一架构在双相情感障碍发病机理研究中取得的进展。研究论文发表于《美国国家科学院院报》(PNAS)。双相情感障碍和其他主要精神疾病(如精神分裂症、自闭症等)相比,目前基于易感基因和环境压力的动物模型尚无一个能够表现出该病的核心症状,即躁狂和抑郁情绪的交替发作,因而,领域内对双相情感障碍机理的深入了解长期以来几乎陷于停滞。研究指出的Syt7所属的分子通路的缺陷很可能是双相情感障碍发病和遗传的关键所在。

肺泡活性物质仿生纳米颗粒(PS-GAMP)增强抵御异型流感病毒感染

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陆路、姜世勃团队联合哈佛医学院麻省总医院Mei X Wu副教授合作,揭示了仿生纳米颗粒作为通用流感疫苗黏膜佐剂的作用和机制。研究论文发表于Science。文章基于cGAMP设计制备了一种肺部仿生纳米颗粒(PS-GAMP)来模拟流感病毒肺部感染,发现其能够在不破坏肺部表面活性剂(PS)和肺泡上皮屏障(AEC)的情况下,激活AMs和AECs,促进疫苗产生高效的体液和CD8+T细胞保护性免疫反应,以抵抗多种异型流感病毒的攻击。研究结果提示AECs在产生广泛的交叉保护以抵御各种流感病毒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表明PS-GAMP可能是一种“通用”流感疫苗的潜在黏膜佐剂。

揭示ARID2调控肝癌转移新机制

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谢东研究组揭示了ARID2调控肝癌细胞发生上皮间充质转化,影响肝癌转移的作用和机制,为靶向干预肝癌转移提供了新思路。研究论文发表于《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ARID2抑制肝癌细胞体外的迁移和侵润,以及体内的转移。在多种肝癌小鼠模型中,ARID2敲除都促进了肝癌细胞的肺转移。机制研究揭示ARID2招募DNMT1至Snail的启动子区域,增强了启动子的甲基化,抑制了Snail的转录,从而抑制了肝癌细胞的上皮间充质转化。此外,C2H2结构域遭到破坏的ARID2突变体失去了转移抑制分子的能力,并和肝癌患者的转移及不良预后呈正相关。

揭示灵长类卵巢衰老的分子标记物

北京大学汤富酬研究组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刘光慧研究组、曲静研究组、美国索尔克(Salk)研究所Juan Carlos Izpisua Belmonte研究组等合作,利用高精度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技术首次绘制了食蟹猴卵巢的单细胞衰老图谱,同时利用人类卵巢细胞研究体系,发现增龄伴随的抗氧化能力的下降是灵长类卵巢衰老的主要特征之一。研究论文发表于Cell。论文报道非人灵长类器官衰老的高精度单细胞转录组图谱研究,揭示了细胞类型特异性的氧化还原调控的失稳是包括人类在内的灵长类卵巢衰老的共性分子机制。研究加深了人们对卵巢组织结构增龄性变化的认识。

猜你喜欢
结构域双相课题组
加强政治机关建设,提高“政治三力”
基层工商联职能发挥的制约因素及破解路径
喉罩双相正压通气在中老年人无痛纤支镜诊疗术中的应用
双相抑郁也是抑郁症吗?
南京大学研发光学探针
结核分枝杆菌蛋白Rv0089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黄星天牛中肠中内切葡聚糖酶的鉴定与酶活性测定
双相型障碍概述
蛋白质功能预测方法研究进展
课题组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