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差距加剧还是抑制环境污染?

2020-06-04 09:44方时姣肖权
江汉论坛 2020年4期
关键词:收入差距环境污染

方时姣 肖权

摘要:居高不下的收入差距与严峻的环境污染是中国当前阶段亟需解决的两个重要问题,厘 清两者内在关联对于生态文明建设和民生改善具有重要的政策指引作用。本文采用熵权法构建环境污染综合指数,结合能够同时控制空间溢出效应和内生性的个义空间两阶段最小二乘法(GS2SLS),对收入差距与环境污染之间的争议性关系进行新的考察。研究结果发现:从全国整体来看,收入差距与环境污染存在显著的“倒U”型曲线关系,现阶段收入差距的上升不利于环境质量的改善,在变换空间权重矩阵、替换工具变量以及改变收入差距度量指标后结论依旧保持稳健。在区域异质性上,东部地区和高收入水平地区收入差距与环境污染表现为“U”型曲线关系,中西部、低收入、低要素禀赋与高要素禀赋地区两者关系依然维持“倒U”型曲线关系,两种悖逆关系的拐点进一步验证当前阶段收入差距加剧了环境污染的事实。环境污染的空间溢出效应表明地区污染治理并不能仅考虑局部减排效应,而需综合考虑区域整体污染的联合治理。要通过加强区域之间的联合环境执法和监督力度,建立信息透明的环境污染监测平台,实现区域环境污染信息的实时共享,最終达成区域之间污染治理的高度协同,提高区域防治力度和效率。

关键词:收入差距;环境污染;空间溢出;公众环境保护需求;污染联合治理

一、引言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大多数国家经济不平等现象日益严重,社会危机逐渐表现为经济的不平等。与此同时,环境压力的持续上升造成了自然生态系统的广泛变化,环境危机日渐凸显,社会和环境危机成为世界各国当前发展阶段的两个重要特征。这两种危机的同时出现使得人们不得不思考其背后的关联性。一方面,基于环境公平视角,环境危机通过环境不平等的叠加加剧经济的不平等,特别是对于高度依赖环境的贫困人口,其遭受污染变化的冲击效应更加强烈。另一方面,社会危机能够对环境政策决议产生影响,经济不平等的扩大将阻碍当地资源管理协作,进而导致环境危机加剧①。

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以来经济高速发展,已经成为第二大世界经济体。然而,经济高速增长的背后是收入差距的不断上升和环境质量的持续恶化。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自2000年基尼系数首次超过0.4以来,一直处于稳步上升态势,2008年达到峰值0.491,此后虽有回落但基本处于高位态势,远超国际贫富差距警戒线。在环境污染方面,《2018年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指出,2018年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仅有121个城市环境质量达标,所占比例为35.8%。由耶鲁大学和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2018年环境绩效指数报告》显示,在180个国家中中国空气质量倒数第四。鉴于居高不下的收入差距以及严峻的环境污染事实,两者之间是否存在必然关联令人深思。2016年中国颁布的“十三五”规划将“收入差距缩小,中等收入人口比重上升”和“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目标,党的十九大报告则明确提出要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和着力解决突出的环境问题,如果两者之间存在关联,其影响的方向对于收入分配以及环境治理政策的制定应该具有重大导向作用。

本文在传统EKC理论基础上引入收入分配因素,就收入分配对环境质量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进行系统的经验考察。与已有研究相比,本文的边际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采用熵权法构建环境污染综合指标取代单一污染物衡量的缺陷。由于在一个国家内,一种污染物的减少可能伴随着其他污染物的增加或者向其他国家进行转移的情况,选取环境污染综合指标更能体现一个地区的环境整体水平;第二,考虑到环境污染主要以大气污染形式存在,具有较强的空间溢出效应,现有研究关于两者的考察很少对环境污染的空间效应进行控制进而导致估计结果存在偏差。鉴于此,本文采用能够同时控制空间溢出效应和内生性的广义空间两阶段最小二乘法(GS2SLS),就收入差距对环境污染的影响进行考察;第三,在采用基尼系数衡量收入差距的基础上,同时以城乡收入比、城乡收入泰尔指数作为替代指标保证研究结论的稳健性;第四,采用中介效应模型探讨收入差距影响环境污染的作用机制。

二、文献回顾与理论假说

在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关系的研究方面,Grossman和Krueger(1991)最先提出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②。随后,Panayotou(1993)将“污染—收入”之间的“倒U”型轨迹正式命名为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③。该假说认为在经济发展初期,随着人均收入的增加,环境质量不断恶化,当人均收入达到一定的转折点,收入的增长将对环境质量改善具有积极的影响。此后,围绕EKC假说进行验证的文献层出不穷,但受制于统计方法、指标选取、拐点出现时间以及区域之间污染转移等问题,得出的研究结论存在较大分歧④。不可否认,“收入决定论”在解释经济增长和人均收入对环境质量的影响方面占据天然优势,但对经济发展方式的关注明显不足。收入分配作为经济发展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却在EKC分析框架中时常被忽略。

随着收入分配在环境质量研究中地位的提升,从收入分配视角考察环境质量的文献逐渐呈现,主要形成了三种基本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收入差距扩大不利于环境质量的改善。Boyce(1994)最早研究了收入分配与环境污染的关系,其从收入不平等引致的权利不对等和环境利用时间偏好差异揭示了环境质量恶化的原因⑤。Martinez-Alier(1995)基于供给和需求角度提供一个新的研究视角:在需求方面,他认为环境商品可以划分为环境奢侈品和环境必需品(如饮用水),后者收入弹性低于前者,收入分配的均等化将使得公众对环境必需品的需求增加而减少对环境奢侈品的需求,从而改善基本的环境和生活条件;在供给方面,由于许多环境商品都是有成本的,收入的再分配会改变市场上环境商品的供给,穷人更容易低估环境商品相对于其他商品的价值⑥。杨寓涵(2019)运用2000—2014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将甲肝发病率和人口结构作为收入差距的复合工具变量,研究证实收入差距扩大加剧了环境污染⑦。第二种观点认为收入差距的扩大有利于环境质量的改善。Ravallion等(2000)利用1975—1992年期间一组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数据,研究发现收入越平等将导致更高的二氧化碳排放⑧。Hubler(2017)认为来自家庭消费产生的污染排放与收入水平之间呈现“凹”型曲线关系,通过分位数回归分析发现收入不平等的加剧可以减少污染排放⑨。此外,有学者发现收入不平等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取决于地区收入水平,对于较低收入水平的地区,收入不平等程度越高,环境质量越好⑩。最后一种观点认为收入差距与环境质量两者之间关系不确定或是存在非线性关系。Scruggs(1998)指出在一个基于个人主义方法论中,收入分配对环境压力的影响取决于环境退化与个人收入之间的关系,然而这种关系存在不确定性{11}。占华(2018)利用1997—2014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发现收入差距与环境污染之间存在稳定的“倒N”型非线性关系{12}。鉴于收入差距与环境污染关系的复杂性,同时考虑到中国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经济结构以及资源禀赋差异,收入差距与环境污染两者之间可能并非是简单的线性关系,由此提出第一个假说:

H1:收入差距对环境质量存在影响,且两者之间表现为非线性关系。

收入差距究竟以何种途径对污染排放产生影响?目前理论研究主要聚焦于三个方面:“政治—经济”途径、“边际排放倾向”途径和“社会规则”途径。

“政治—经济”途径认为收入集中导致的政治权利差异对环境政策产生影响。富人往往拥有较大的社会与政治影响力,收入分配的不平等将导致权利分配的不平等,政治权利与社会收入的失衡使环境政策有利于政治精英的利益而不是社会更大一部分人的利益,更多的经济收益由富人获取而使穷人承受环境的损害{13}。此外,收入不平等的降低能够提高权利相对弱势群体在政治议程中的话语权,更为重要的是,收入分配更加的平等化能够通过创造环境意识来提高环境质量的需求{14}。

“边际排放倾向”途径认为收入差距对环境质量的影响依赖于个人消耗产品的边际污染排放(MPE)。家庭成员通过产品或服务的消费对环境质量产生影响,而消费需求作为MPE的重要组成部分,MPE会随者收入水平的变化表现出差异{15}。而环境衰退对收入的边际变化存在三种情形:当环境压力与个体收入水平的曲线为“凹”型时(MPE随收入水平上升而下降),穷人增加额外一个单位收入所带来的环境压力高于同等情况下的富人,富人向穷人转移收入使得收入分配平等化,最终将导致环境质量下降。相反,当环境压力与个体收入水平的曲线为“凸”型时(MPE随收入水平上升而增加),收入分配的平等化将改善环境质量。最后,当环境压力与个体收入水平关系为线性时,穷人和富人边际排放倾向一样,收入分配对环境质量不会产生影响。

收入差距对环境质量影响的第三种途径是“社会规则”,收入不平等的变化将导致社会规则产生改变,这种改变可能会修改并渗透个人价值观,如消费主义、个人主义和短期主义,从而导致社会整体环境水平发生变化{16}。Veblen(1899)将消费的作用确定为社会价值体现而不是个人效用因素,即所谓的炫耀性消费。一方面,消费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个人社会地位,收入差距的扩大导致社会地位差异更加明显,竞争的加剧更加突出个人炫耀性消费。另一方面,不平等的增加可能导致中等和较不富裕社会群体的模仿欲望,提高其消费水平并对环境产生更大的压力{17}。

“政治—经济”途径通过权力不对等而影响环境政策,收入不平等的加剧使得富人的财富占比急剧增长,不仅能够通过移民或转移到污染较低地区来规避环境管制对其产生的负向影响,也可以借助富人拥有更高的社会与政治影响力,阻止相关环境治理政策的出台。由于高收入人群往往能从环境污染中获得更多的收益,一些控制环境污染的治理政策将难以得到支持,最终导致环境政策的松弛。“边际排放倾向”途径解释了穷人和富人消费单位产品的污染排放程度。通常,穷人消费的产品比富人包含更多的污染,每单位产品所包含的能源消耗亦是如此,收入不平等的加剧将使得低于平均水平的人口比例增加,并不利于能源结构的升级。但是,对于依靠大量能源消耗的污染密集型产品和服务,如重型飞机、动力强劲的汽车和燃油发动机,在较低收入水平时难以支付,收入不平等的扩大使得财富从穷人向富人转移,可能对能源结构的升级产生促进作用。基于上述分析,提出第二个假说:

H2:收入不平等能够通过影响环境规制政策、能源结构对环境质量产生影响。

当前文献基于前面三种理论对两者之间的作用机制进行了很好的阐释,但其他机制也不能完全忽略。正如Grossman和Krueger(1996)对于人均收入水平与环境质量之间拐点形成的解释,他们将其归结为三点:经济产出组成变化、现代技术采用和公众对环境保护的需求。高水平的不平等将阻碍新的环境技术的发展和扩散。事实上,较高的收入不平等意味着只有少部分消费者能够获得生态友好产品,进而导致技术正外部性受阻,产品价格保持在高位水平,这也进一步削弱了环境技术创新的动力。从公众对环境保护的需求来看,在高度不平等的社会,穷人和权利弱势的人关注环境影响的信息较少,而正是环境信息在提高公众意识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生活在环境信息较少的不平等社会的人相对于更加平等社会的人而言,对于环境保护的需求存在明显的不足{18}。此外,在民主国家,高度不平等的社会往往得到环境保护支持较少,穷人更多关注日常生存需求而忽视环境政策的追求。Kempf和Rossignol(2007)从理论上证明了收入不平等通过改变中间选民的投票来影响公共政策偏好。当收入不平等扩大时,位于平均收入水平以下的选民人数增加,中间选民平均收入将会下降,使得他们更关心物质生活的富裕,导致环保支出意愿下降{19}。最后,相关社会学文献认为收入不平等是影响公众对环境关注的一个重要因素。在社会不平等程度较高的情况下,公众更关注经济和再分配问题而不是环境问题,导致公众对环境保护需求降低。基于此,提出第三个假说:

H3:收入差距能够通过技术进步和环境保护需求对环境质量产生影响。

三、模型设定与数据说明

(一)模型设定

为检验收入差距与环境污染的关系,参考IPAT模型以及EKC假說,同时考虑环境污染的空间溢出效应以及收入差距的非线性影响,将计量模型设定如下:

其中,i表示省份,t表示年份;w为空间权重矩阵,本文选择两个空间权重矩阵指标:一是地理邻接权重矩阵,采用车相邻方法构建地理邻接权重矩阵,若两个省份相邻取值为1,不相邻则为0。二是经济地理距离空间权重矩阵,参考李婧等(2010)的做法{20};env代表环境污染综合指数;gap代表地区收入差距;pop、pgdp、tec分别为人口密度、人均收入水平和技术进步;control为一组控制变量,μi为省份个体效应,εit为随机扰动项。

(二)变量选取与说明

1. 环境污染综合指数(env)。大多数研究在衡量环境污染水平时主要是基于单一污染物,如废水、SO2、烟粉尘等。单一污染物衡量地区环境质量水平固然存在代表性,但一种污染物的增加可能是另一种污染物的减少或污染转移所致,采用多种污染物的综合指数更能反映地区整体的环境污染水平。因此,本文选取各省份人均工业废水、人均工业废气、人均工业SO2、人均工业烟粉尘、人均工业固体废弃物以及人均CO2排放量六种环境污染指标,参考刘海龙等(2018)熵权法的使用{21},构建环境污染综合指数。

2. 收入差距(gap)。当前文献衡量地区收入差距的指标主要有基尼系数、变异系数和泰尔指数。本文主要以各省份历年基尼系数表示地区收入差距的大小。由于各省份历年基尼系数并没有直接的统计数据,借鉴田卫民(2012)基尼系数的计算方法{22}。同时为了保持研究结论的稳健性,以城乡收入比和城乡收入泰尔指数作为基尼系数的替代指标。

3. 控制变量(control)。控制变量分为两部分展开。一部分是基于IPAT模型选取的三个变量,主要是人口密度(den)、人均收入水平(pgdp)和技术进步(tec)。考虑到EKC曲线拐点存在的可能性,同时引入人均收入水平的平方项加以考察。此外,为了数据的可比性,采用GDP平减指数将各省历年人均GDP折算为2003年不变价格水平。另一部分控制变量主要是其他对环境污染具有重要影响的变量。具体为产业结构(inst)、能源结构(est)、城镇化水平(urba)、要素禀赋(kl)、外商直接投资水平(fdi)以及环境规制(er)变量,相关变量的衡量参考表1。

(三)数据来源及描述性分析

本文研究的时间跨度为2003—2017年,根据数据的可比性和可获得性原则,本研究不包含中国香港、台湾、澳门以及西藏自治区,使用的数据分别来自于《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中国能源统计年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中国环境统计年鉴》、《中国环境年鉴》以及EPS数据库。各变量描述性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

四、实证结果及分析

(一)基准回归分析

表2给出了以基尼系数衡量的收入差距对环境污染的估计结果,其中,第(1)—(2)列为未引入空间滞后项的普通面板回归估计结果,第(3)—(6)列为引入空间滞后项并且基于地理邻接权重的GS2SLS估计结果{23}。通过Hausman检验结果显示,第(1)—(2)列在10%显著性水平下无法拒绝省份个体效应与解释变量之间不相关,所以应该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估计。第(3)—(6)列Hausman检验结果显示在10%显著性水平下均拒绝了省份个体效应与解释变量之间不相关,故采用固定效应模型更合意。

从第(2)列普通面板回归的随机效应估计结果可以知道地区收入差距与环境污染水平呈现“倒U”型关系,但基尼系数的一次项系数并未通过10%显著性水平。第(3)列和第(5)列为考虑环境污染的空间溢出效应的GS2SLS固定效应估计结果。估计结果显示环境污染的空间滞后项系数均通过了1%显著性水平,表明环境污染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性。基尼系数的一次项系数和二次项系数也都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表明地区收入差距与环境污染之间表现为“倒U”型关系,也证实了忽视环境污染的空间溢出效应的普通面板回归结果会带来一定的偏差。这种“倒U”型关系与多数文献认为两者存在负向关系有一定的差别。对于收入差距与环境污染的“倒U”型关系可以进行合理的解释:在一定的收入差距范围内,收入差距的扩大加剧了地区之间的竞争,导致落后地区为了追求经济增长而忽视环境保护,地区之间污染产业的转移进一步加剧了环境质量的恶化。此外,收入差距的扩大增加了平均收入水平以下居民数量的占比,对于公共环境需求降低,同时也不利于能源结构以及技术的诱导升级。当收入差距超过一定的临界值变得极度不公平时,一方面,高收入群体掌握了绝大部分社会财富,在环境质量日益恶化的情况下,其改善环境质量的意愿与动力大大提升,国家有关环保政策能够得到有效的实施与执行。另一方面,为避免收入差距的过度扩大,政府会致力于降低收入差距的举措,导致公众对清洁环境产品需求的增加。进一步的,通过第(3)列和第(5)列基尼系数一次项和二次项的估计结果,我们可以获得基尼系数的拐点值,计算可知两列基尼系数的拐点值分别为0.442和0.437,而从各省份历年基尼系数大小可以发现绝大多数省份基尼系数数值基本处于拐点值的左侧,由平均水平为0.392也可见一斑,表明我国当前阶段收入差距的扩大加剧了环境质量的恶化。

为了证实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在引入收入分配因素后是否依旧成立,我们重点关注表2第(5)列回归结果。从人均GDP的一次项系数和二次项系数可以看出,一次项系数显著为正,二次项系数显著为负,经济发展水平与环境污染之间“倒U”型关系仍然成立。通过拐点计算可知拐点值为10.412,而大多数省份的人均GDP水平并未超过拐点值水平,表明当前我国要实现经济增长和环境污染的“脱钩”依然任重道远。从其他控制变量来看,人口密度对环境污染的影响不显著,技术进步水平的提高有利于环境污染的减排,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以及地区要素禀赋对环境污染的影响显著为正,表明我国依托于第二产业和能源消耗为主的经济结构模式对于环境质量改善形成了强大的阻碍,地区依赖自身禀赋优势促进经济增长的策略也未能有效顾及环境质量。城镇化水平对环境污染的影响显著为负,表明当前城镇化进程脱离了过去追求规模而忽视质量的无序扩张模式,进而追求高質量并且精细化的城镇化模式,有效促进了环境质量的改善。外商直接投资水平的提高和政府环境规制强度的加强对于降低环境污染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外资进入更多地发挥了“污染光环”效应而非“污染天堂”效应。

(二)稳健性检验

上文在考虑环境污染的空间溢出效应基础上通过GS2SLS估计方法验证了收入差距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同时对影响环境污染的因素进行了探讨,得出的结论基本符合预期。为了保持结论的稳健性,本文从变换空间权重矩阵、改变工具变量以及替换收入差距的度量指标三种方法对收入差距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进一步验证。其中,空间权重采用经济地理距离权重替代地理邻接权重,工具变量采用最高二阶空间滞后替代最高三阶空间滞后,收入差距变量以城乡收入比和城乡收入泰尔指数来替代基尼系数。三种稳健性检验方法的结论基本保持一致{24},环境污染的空间滞后系数均通过了1%显著性水平,环境污染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此外,收入差距与环境污染的“倒U”型结论依然显著成立,假说1得到有力验证。通过收入差距的拐点值进一步发现基尼系数、城乡收入比和城乡收入泰尔指数的拐点值均处于其平均值的右侧,再次表明当前阶段收入差距的扩大并不利于环境质量的改善。

(三)收入差距对环境污染影响的区域异质性分析

中国高速经济增长过程不仅促进了地区人均收入水平,同时也带来了显著的地区收入差距,西部地区收入差距水平明显高于中部和东部地区{25}。这引发我们思考如下问题:收入差距对环境污染的影响是否存在区域差异?此外,由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与资源禀赋的不同,收入差距对环境污染的影响也可能存在差异。因此,本文按照东部、中部和西部地理归属、收入水平高低和要素禀赋差异三种方法对地区进行分类{26},分别估计不同类别下收差距对环境污染的影响。表3给出了基于地理邻接空间权重三种分类方法的广义空间两阶段最小二乘回归结果。

由表3可以看出,环境污染的空间滞后项系数除东部及高收入水平地区分别通过10%和5%显著性水平外,其余分组类别均通过了1%显著性水平,并且系数均为正值,表明环境污染存在显著的空间正向溢出效应。

从东部、中部和西部的回归结果可以知道,中部和西部收入差距水平与环境污染依然呈现“倒U”型关系,并且其拐点值均在基尼系数平均水平的右侧,表明中西部地区当前收入差距的扩大加剧了环境污染。然而,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回归结果截然相反,收入差距与环境污染表现为“U”型关系,对于这种相反的关系可以进行合理的解释:东部地区经发展水平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其环境治理技术也处于领先地位,适当的收入差距所引致的经济增长和技术拉动效应足够抵消收入差距所带来的环境负效应,当收入差距足够大时,收入差距所带来的环境负效应占据主导地位,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将不利于环境质量的改善。

从收入水平的分组回归结果来看,在低收入水平地区,收入差距与环境污染为“倒U”型关系,在高收入水平地区,收入差距与环境污染则为“U”型关系。进一步对东部地区和高收入地区收入差距的拐点分析可以知道,东部地区及高收入地区的收入差距平均水平分别为0.345和0.354,均超过了各自收入差距的拐点值,表明东部地区和高收入地区当前收入差距扩大恶化了环境质量。

从地区要素禀赋分组来看,无论是资本劳动比高的地区还是资本劳动比低的地区,收入差距与环境污染均表现为“倒U”型关系,并且收入差距的平均水平皆未跨过各自拐点值水平。总体而言,尽管按不同分组收入差距与环境污染的关系存在“U”型和“倒U”型的区别,但现阶段中国收入差距的扩大并不利于环境质量的改善。最后,对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与环境污染的关系,不同分组情形下EKC假说基本保持成立。

(四)收入差距对环境污染的影响机制分析

上述分析论证了收入差距與环境污染之间的非线性关系以及区域异质性,但必须承认的是,上述分析仅是考察了收入差距影响环境污染的后效结果,对于收入差距如何影响环境污染的渠道机制并未涉足。正如前文所述,收入差距可能通过影响环境规制政策、能源结构、技术水平以及环境保护需求四种途径对环境污染产生作用。因此,本文参考Baron和Kenny(1986)的研究,采用中介效应模型对四种路径进行验证,模型构建如下:

envit=ρw×envit+θ1giniit+θ2cvit+μi+ζit(2)

medit=β0+β1giniit+β2cvit+μi+ζit(3)

envit=ρw×envit+γ1giniit+γ2medit+γ3cvit+μi+ζit(4)

其中,式(2)为不引入中介变量时收入差距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式(3)为收入差距对中介变量的影响,式(4)为引入中介变量后收入差距对环境污染的影响。cv为一组控制变量的向量集,med为中介变量,以上述四个路径变量表示。环境规制、能源结构、技术水平的度量和前文一样,环境保护需求参考马本(2017)等的研究{27},采用环境信访数量来表示,并做对数处理,数据来源于《中国环境年鉴》。根据中介效应原理,若系数θ1、β1、γ2均显著,并且式(4)中γ1较式(2)中θ1减小或显著度降低,则中介效应存在,收入差距通过中介变量对环境污染的影响程度为β1γ2。

表4汇总了收入差距对环境污染影响的四种路径检验结果。由表4可知,当环境规制作为中介变量时,收入差距显著降低了环境规制水平,在引入环境规制中介变量后,收入差距对环境污染的影响系数减小,并且环境规制水平显著降低了环境污染水平,表明环境规制是收入差距影响环境污染的有效传导路径,其中介效应大小为0.012,收入差距每增加1个百分点,通过环境规制水平的降低将使得环境污染水平提升0.012个百分点。当能源结构作为中介变量时,式(2)收入差距系数显著为正,式(3)收入差距系数也显著为正,式(4)收入差距系数较式(2)有所降低,且能源结构系数显著,表明能源结构的中介效应成立,收入差距能够通过抑制能源结构升级而加剧环境污染水平,假说2得到有力证明。当技术水平作为中介变量时,式(3)的收入差距系数和式(4)的技术水平系数均不显著,技术水平的中介效应不成立。最后,表4环境保护需求的中介效应检验表明,收入差距能够通过降低公众环境保护需求而加剧环境污染水平假说3部分成立。

五、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以2003—2017年中国24个省份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以熵权法构建环境污染综合指数,采用GS2SLS估计方法对收入差距与环境污染的关系进行考察,具体分析了收入差距影响环境污染的传导路径的关系,得出如下结论:

(1)中国环境污染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一个地区的环境污染水平不仅受本地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以及要素禀赋等的影响,同时受到周围地区环境污染水平的影响。

(2)收入差距与环境污染水平在考虑污染的空间溢出效应和内生性后呈现显著的“倒U”型关系,与当前研究简单的线性关系存在一定的出入。通过替换空间权重矩阵、变换工具变量和改变收入差距的衡量指标等稳健性检验后研究结论依旧成立。

(3)尽管收入差距与环境污染呈“倒U”型关系的结论显著成立,但是通过收入差距的拐点值和各省份的收入差距的平均水平对比发现,大部分省份的收入差距水平处于拐点值的左侧,当前阶段收入差距的扩大总体上加剧了环境污染,政府实施缩小收入差距与污染减排的政策并不存在悖逆。

(4)分区域样本表现出一定的异质性,具体表现为东部和高收入地区收入差距与环境污染表现为“U”型关系,而中部、西部、低收入、低要素禀赋和高要素禀赋地区两者之间的关系依然表现为“倒U”型关系,但是两种悖逆关系的拐点进一步表明了现阶段收入差距不利于环境质量改善的事实。

(5)影响机制检验表明,环境规制、能源结构和环境保护需求是收入差距影响环境污染的有效路径,而技术进步的中介效应不显著。

根据以上研究结论,对处理收入差距与环境污染问题我们提出如下的政策建议:

首先,建立有效的区域联防联控机制。环境污染的空间溢出效应表明地区污染治理并不能仅考虑局部减排效应,而需综合考虑区域整体污染的联合治理。通过加强区域之间的联合环境执法和监督力度,建立信息透明的环境污染监测平台,实现区域环境污染信息的实时共享,最终达成区域之间污染治理的高度协同,提高区域防治力度和效率。

其次,经济发展过程中要注重收入差距与环境污染的协调,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资源开发和能源消费的基础上实现了惊人的经济增长,然而这也导致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对于我国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强大阻碍。高速的经济增长不仅直接对环境污染产生影响,伴随着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同时导致了地区收入差距的持续上升,在高增长及高收入差距的双重压迫下,环境质量持续恶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一方面能有效维持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在合理区间,另一方面,高质量发展能促使地区人均收入水平加快跨越EKC曲线拐点,达到环境质量改善的效果。

再次,政府需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协调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关系,缩小收入差距。尽管收入差距跨过一定的拐点对环境污染具有抑制作用,但过高的收入差距会造成经济增长的负向作用以及民生需求的背道而驰,因而降低收入差距刻不容缓。一方面,需要完善生产要素市场,提高国民收入份额中的劳动占比。必须加快户籍制度改革从而降低劳动力市场的分割和歧视问题,在资本市场要加快金融体制改革创新,消除资本市场的垄断和扭曲现象,通过劳动力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双管齐下降低整体的收入差距。另一方面,完善财税政策在收入分配中的作用,增加对低收入和贫困人口的转移支付力度,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最后,優化产业、能源结构,推动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和水平,加快“土地城镇化”和“人的城镇化”协调发展。继续扩大对外开放新格局,积极引导外资进入,发挥其“污染光环”效应。

注释:

① J. M. Baland, P. K. Bardhan, S. Bowles, Inequality, Cooperation and 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 Comparative Economic Studies, 2008, 50(4), pp.725-726.

② G. M. Grossman, A. B. Krueger, Environmental Impacts of a North American Free Trade  Agreement, NBER Working Paper, Issued in November 1991, No.3914.

③ T. Panayotou, Empirical Tests and Policy Analysis of  Environmental  Degradation  at Different Stage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Geneva: International Labour Office,1993, pp.13-36.

④ 陆旸:《从开放宏观的视角看环境污染问题:一个综述》,《经济研究》2012年第2期。

⑤ J. Boyce, Inequality as a Cause of Environmental Degradation, Ecological Economics, 1994, 11(3), pp.169-178.

⑥ J. Martinez-Alier, Political Ecology, Distributional  Conflicts, and  Economic Incommensurability, New Left Review, 1995, 21(1), pp.70-88.

⑦ 杨寓涵:《收入差距促进了环境污染吗?——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9年第5期。

⑧ M. Ravallion, M. Heil, J. Jalan, Carbon Emissions  and Income Inequality, Oxford Economic Papers, 2000, 52(4), pp.651-669.

⑨ M. Hubler, The Inequality-Emissions Nexus in the Context of Trade and Development: A Quantile Regression Approach, Ecological Economics, 2017, 134(4), pp.174-185.

⑩ 李子豪:《收入差距对环境污染的收入门槛效应——理论与实证研究》,《经济问题探索》2017年第3期。

{11}{15} L. A. Scruggs, Political and Economic Inequality and the Environment, Ecological Economics, 1998, 26(3), pp.259-275.

{12} 占华:《收入差距对环境污染的影响研究——兼对“EKC”假说的再检验》,《经济评论》2018年第6期。

{13} Y. Wolde-Rufael, S. Idowu, Income Distribution and CO2 Emission: A Comparative Analysis for China and India, Renewable and Sustainable Energy Reviews, 2017,74(6), pp.1336-1345.

{14} E. Magnani, The 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Policy and Income Distribution, Ecological Economics, 2000, 32(5), pp.431-443.

{16} A. Berthe, L. Elie, Mechanisms  Explaining  the  Impact of Economic Inequality  on Environmental Deterioration,Ecological Economics, 2015, 116(4), pp.191-200.

{17} T. Veblen, The Theory of the Leisure Class: An  Economic Study in the Evolution of Institutions, New York:The Macmillan Company, 1899, pp.115-166.

{18} E. Somanathan, Effects of Information on Environmental Quality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Review of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and Policy, 2010, 4(2), pp.275-292.

{19} H. Kempf, S. Rossignol, Is Inequality Harmful for the Environment in a Growing  Economy? Economy Policy, 2007, 19(1), pp.53-71.

{20} 李婧、譚清美、白俊红:《中国区域创新生产的空间计量分析——基于静态与动态空间面板模型的实证研究》,《管理世界》2010年第7期。

{21} 刘海龙、谢亚林、贾文毓、石培基:《山西省生态安全综合评价时空演化》,《经济地理》2018年第5期。

{22} 田卫民:《省域居民收入基尼系数测算及其变动趋势分析》,《经济科学》2012年第2期。

{23} 在空间面板回归之前,对环境污染综合指数的空间相关性进行了检验,历年莫兰指数在两种空间权重下均通过了检验,表明建立空间面板模型是合适的。

{24} 由于篇幅限制,并未汇报三种稳健性检验结果,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向作者索取。

{25} 2003—2017年样本期间,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基尼系数的平均水平分别为0.345、0.392和0.438。

{26} 收入水平和要素禀赋分组分别根据地区位于平均收入水平和平均资本劳动比以上和以下进行划分。

{27} 马本、张莉、郑新业:《收入水平、污染密度与公众环境质量需求》,《世界经济》2017年第9期。

作者简介:方时姣,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北武汉,430073;肖权,通讯作者,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湖北武汉,430073。

(责任编辑  陈孝兵)

猜你喜欢
收入差距环境污染
基于低碳理念的室内环境设计研究
我国环境污染犯罪治理机制中的不足及对策
我国经济发展战略和地区收入差距分析
我国的经济发展战略与地区收入差距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研究
低碳环保技术在环境治理中的应用分析及阐述
外商直接投资、地区异质性与居民收入
浅析我国绿色会计
2008年高考中的环境污染与保护类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