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德育之花绽放在小学数学课堂

2020-06-04 12:21林爱明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20期
关键词:数学教学德育小学

林爱明

摘  要: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明确指出,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主义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要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新的课程标准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作为基础学科之一的数学也应该让德育之花盛开在教学课堂之中。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德育

赫尔巴特说: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未来属于具有高度文化素质与高尚道德的青少年一代……塑造青少年道德就是塑造一个国家与民族在二十一世纪的综合国力。” 我们现在的小学生是跨世纪的一代,是中国进入21世纪时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要使小学生将来成为21世纪的主人,除了重视文化知识的学习,还必须加强道德品质教育,“孩子的心田是一块奇怪的土地,你播下思想的种子,就会获得行为的收获;你播下行为的种子,就会获得习惯的收获;你播下习惯的种子,就会获得命运的收获。”儿童时期是行为习惯形成的最佳时期,这一时期加强道德教育,效果最好。教学中,也拥有着丰富的,有意义的思想教育内容。它也是我们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阵地之一。

一、数学中的德育功能。

数学本身充满着唯物辩证法。在数学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中,概念的形成与演变,重要思想方法的确立与发展,重大理论的创立与沿革等,无不体现唯物辩证法的核心思想--发展、运动与变化。数学对象源于现实世界,说明了认识论的唯物论,体现存在决定意识的观点。通过数学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培养创新意识,认识数学的价值,认识科学的发展是永无止境的,而人生有限,必须善待人生,充分实现自己生命的价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诚实、求是,是数学理性精神的本质特征。数学语言的精确性使得数学中的结论不会模棱两可,数学中不存在伪科学,不允许有任何弄虚作假的行为存在。数学让人不迷信权威,不屈服于权贵;数学让人坚持原则,忠于真理。因此,数学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尊、自信、自爱,培养学生独立的人格。

数学是一门既美又真的科学,不但拥有真理,而且具有至高的美。包括数学发现中的美学感悟,数学命题从未知到已知的转化,充满了发现科学真理的愉悦和欢乐。对科学问题的好奇,求解的欲望,解决之后的欢乐。对科学问题的好奇,求解的欲望,解决之后的欢乐,是人生秘不可少的体验。还包括数学表示中的美学修养,如数学概念的简单性、统一性,结构系统的协调性、对称性,数学命题与数学模型的概括性、典型性和普遍性,数学中的奇异性等。在数学教学中,学生获得数学的审美能力,既有利于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也有助于提高创造能力,数学美是激发求知欲、形成内驱力的源泉。

二、教师自身的品德修养。

教育家马卡连柯认为,教育者对被教育者的作用首先是教师品格的熏陶、行为的教育,然后是科学知识和技能的训练。学生具有强烈的“向师性”,教师是学生最直接的榜样,学生在观察教师时常常产生一种“放大效应”:教师的一点善举,会使他们产生无比的崇敬;教师的一点瑕疵,会使他们感到莫大的失望。教师的行为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影响着他们的处世态度和人生观。所以,一位教师的音容笑貌、举手投足,甚至衣着发式无形中都可能成为学生学习仿效的楷模。教师的榜样育人,就是保证人人享有充分发挥自己才能的自由,用判断力、想象力以及思想、情感来牢牢把握自己命运的自由,更充分地发展自己的人格,并能以不断增强的自主性、判断力和个人责任感来付诸行动,“使每个人都能发现、发挥和加强自己的创造潜力”、“挖掘出隐藏在我们每个人身上的财富”。日本教育家柴田荣一说,教师的职业“是以教师的人格形象决一胜负的职业”,因此,教师要用自己的人格去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品格与德性。

三、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德育。

我国有名的数学家的事例和我们的祖先在数学上做出的贡献,会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使他们愿意学习数学,决心为祖国建设事业而刻苦学习,同时也培养学生不畏艰难,艰苦奋斗,刻苦钻研的献身精神。数学具有应用的广泛性,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都有广泛的應用。小到简单的购物,大到尖端的航天技术……小学生在通过对数据的感知过程中,更加热爱数学,进而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小学应用题在数学教学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它比用数字和运算符号表达的式题更为具体和形象。由于它具有情节性,所以更富有教育意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应用题自身的丰富内蕴,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学习比例时,有这样一道题:“配制黑火药用的原料是火硝、硫磺和木炭。这三种原料重量的比是15:2:3。要配制160千克这种黑火药,需要三种原料各多少千克?”在教学时,给学生讲一讲火药的来历:火药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它是我国人民智慧和才能的结晶,它的发明并外传对世界文明作出了重大的贡献。这样不仅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而且还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并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

四、教学过程中的德育契机。

在教学过程中抓住契机进行德育渗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比如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等。在数学中,有很多规律和定律如果光靠老师口头传授是起不到作用了,这时候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共同思考,总结。这样不断可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而且还可以培养他们团结合作的能力等。拿教学方法来说,我们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法,这种学习法共享一个观念:学生们一起学习,既要为别人的学习负责,又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学生在既有利于自己又有利于他人前提下进行学习。在这种情景中,学生会意识到个人目标与小组目标之间是相互依赖关系,只有在小组其他成员都成功的前提下,自己才能取得成功。还可以从小让他们养成严肃看待他人学习成绩的习惯。

结语:

总之,使青少年成为根植于中华民族道德精华之中现代人,是当代道德教育的重任。但是数学教学中渗透德也要注意它的策略性,一定不要喧宾夺主,要提高渗透的自觉性,把握渗透的可行性,注重渗透的反复性,让德育之花更好的盛开在小学数学课堂,以达到德育、智育双重教育目的。

猜你喜欢
数学教学德育小学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