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废弃鳗池养殖马口鱼试验

2020-06-05 07:33翁福纯,余连渭
科学养鱼 2020年4期
关键词:小池水花成活率

马口鱼属鲤形目、鲤科、马口鱼属,是一种生活在溪流中的小型鱼类,因其上颌两侧边缘各有一个缺口,正好为下颌的突出物所嵌,形似马口,故名“马口鱼”。马口鱼喜集群活动生活于水流清澈、水温较低水体中,以小鱼为食,为肉食性鱼类。其肉质细嫩鲜美、鱼刺少,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是我国江河中重要的小型经济鱼类。2019年5-10月,笔者在江西省上饶县煌固养殖场利用废弃鳗池进行了马口鱼小池培育试验,试验结果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1.养殖池清整 大池、小池各1个,为原养鳗场废弃的成鳗池。其中小池为水泥池,呈切角正方形,池底呈锅形,底部中央排水,面积140米2;大池由原来一排3个切角正方形的水泥池去除隔墙而成,为长方形,面积760米2。放苗前1周,试验池排干池水,大池、小池分别按5千克、1千克生石灰用量化浆泼洒。

2.水源 引自养殖场旁的溪流水,水质清新、溶氧丰富、无污染。培育池进水用60目的筛绢袋过滤处理。

3.鱼苗放养 马口鱼水花系本养殖场将野生成熟亲鱼经人工繁殖、孵化后获得,其中大池在5月6日投放水花10万尾,小池在6月20日投放马口鱼夏花2万尾。

4.饲料投喂 根据不同阶段,大池鱼苗培育采用施肥、奶粉、破碎饲料等方法。放苗前4天每池注水60厘米,用氨基酸肥水膏培肥水质。水花放养3天后用购于市场的过期奶粉化浆连续泼洒,以维持水体浮游动物丰度,每天上午、下午各1次,共投喂1周;10天后即过渡到粉状水花料化浆泼洒并逐步过渡到破碎料投喂,后期再视鱼大小采用0#膨化料。小池放养马口鱼夏花,直接用破碎料投喂并逐步过渡为0#膨化料。饲料为蛋白质含量38%的青蛙膨化料。

5.日常管理 每天早晚巡池,观察和记录天气、水质、鱼的吃食及生长情况等。夏花出塘前经两次拉网锻炼。养殖后期保持微流水状态,定期排污并使水质、水位保持相对稳定。

二、结果与分析

大池5月6日投放马口鱼水花入池,经30天的培育,至6月5日拉网计数,出产马口鱼夏花8.5万尾。因为培育出的马口鱼规格均匀,且大池放苗密度不高,因此在拉网计数后放回原池继续养殖成鱼。养至10月20日起捕,共起捕规格在20~40尾/千克成鱼605千克出售,另有规格在40尾/千克以下的马口鱼175千克作为鱼种转池培养。经核算总养殖过程的成活率为32.1%。

小池6月20日投放马口鱼夏花2万尾,养至10月底起捕,共起捕规格在20~40尾/千克的马口鱼252千克,养殖成活率在37.8%。

三、讨论

1.马口鱼养殖自相残杀严重,成活率低,养成损耗大 马口鱼属凶猛性肉食鱼,本次试验养成期成活率低至38%左右,表明大小自相残杀严重,养成损耗大。因此,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建议在养殖期间定期进行大小分级以减少相互残杀,提高成活率。

2.培育浮游动物的好坏是马口鱼水花培育成功的关键 水花投放后最适宜的开口饵料是浮游动物中的轮虫,因此,通过培好池水藻类和水色来培养轮虫是水花培育的关键。本试验通过用氨基酸肥水膏快速肥水,用过期奶粉化浆泼洒维持水体中轮虫丰度,效果良好,因而大大提高了马口鱼水花培育成活率。

3.小池培育马口鱼水花,水质易变,管理需精细认真 本次采用废弃鳗池培育马口鱼水花,由于水池面积不大,且为硬质底,水质缓冲性能差,因而水质易变,不易管控,因此要加强排污并结合微流注水,保持池水嫩、爽状态,可有效促进马口鱼的摄食生长。

猜你喜欢
小池水花成活率
高料价下草鱼“伤不起”!30年养鱼人竟做到鱼种成活率100%,1亩赚5200元
坡位对南方红豆杉和檫树混交林早期成效影响
颠覆传统的水花培育
初夏《小池》
从50%到90%,草鱼养殖成活率倍数提升,致胜法宝是什么?
三千与水花
友情的水花
夏天的小池
小池
踏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