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东海草房民居的构造与技艺分析

2020-06-05 08:48郑雅慧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 2020年5期
关键词:草房海草基准线

郑雅慧

(烟台大学)

1 整体环境的建造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海草房的选址方式带给我们无尽的启示——它选址的巧妙不囿于单个建筑,而是把建筑融汇于整个环境之中,因地制宜地把建筑和环境巧妙地交织在一起。这种融合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与地形气候的融合、地质材料的融合[1]。

1.1 地形气候的巧妙融合

胶东半岛沿海地区地形地貌丰富,既有连绵起伏的丘陵、丘陵间的小块平原、沿海的山地,还有大大小小的岛屿,星罗棋布地散落在半岛周边;北临渤海、黄海,南部以崂山和昆嵛山脉为主,属于暖温带湿润季风气候[2]。在这样的地形气候条件下,胶东人按照古人“近者观形,远者观势”的方法,选址上多选择背山面海地势稍平缓的地段,围绕或邻近于自然港湾,并根据渔港的地形地貌、风向及水的流向等自然条件生成合理的布局形式,呈现许多沿海岸线布局的“带形”村落。

1.2 地质材料的巧妙运用

胶东人民热爱传统和自然,在这里,山上盛产的木材、岩石是他们建造房屋的主要建筑和装饰材料。他们利用最自然、最原始的材料,把建筑和周围自然环境的土、木、石融为一体。

海草房建筑的墙基、剪墙、前后墙多用附近山上盛产的石材。胶东半岛三面环山,石材资源十分丰富,且多为沉积岩,这种石材在表观密度、抗压强度、耐水性上都有良好的表现。墙基多用山上常见的青石,不求整齐方正,只求自然。剪墙(也称主墙体)多用不规则的毛石砌筑,外加石灰勾缝的处理。与窗框平行的前后墙多用碎石;屋顶用的是生长在附近浅海的海带草,用其盖成厚厚的房顶,经久耐用、冬暖 夏凉[3]。

2 单体建筑的构造分析

海草房历经千百年的传承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和巨大的魅力,它的结构尊重材料结构的性能,造型经过精细的艺术处理,逐渐形成了区别于其他传统民居的构造特征。

2.1 建筑墙体构造分析

海草房的建筑结构形式与大多数传统建筑不同,它为墙体承重体系,这种承重方式决定了房屋划分不甚灵活,屋顶举架基本相同,如此在营建过程中,房屋进深的模数基本采用3.3m 或3.5m,开间模数一般采用2.1m、2.4m、2.6m、3m,建筑无论面宽大小、进深多少,工匠都用这些模数化的构件来下料,实现了最原始的模数制施工。

图1 海草房侧立面基准线分析

图2 海草房正立面基准线分析

2.2 屋顶构造分析

胶东海草房建筑不同于其他传统民居建筑最大的特色,在于它的屋顶构造——举架多为硬山搁檩构架,结构简单又坚实耐用;屋顶多为三角形大陡坡海草屋顶,造型独特而又富于美感。

1)硬山搁檩构架

海草房的屋顶构架多为硬山搁檩构架,由立柱、八字木、檩杆、脊仁等木制构件组成主要房屋框架,各构件之间用纯木榫卯、寨孔等进行连接,构架形式分为五种:人字叉手构架、加横拉杆人字叉手构架、加独柱人字插手构架、独柱加半横拉杆人字叉手构架、十字形杆人字叉手构架。这些构架造型虽简单,但以两端坚固的山墙为支撑点,构成了海草房坚实的主体结构,既保证了整个建筑单体的牢固性,又可省去室内吊平顶,富于韵律感的木质构架裸露于室内空间,获得了结构技术与装饰艺术的统一。

2) 三角形高脊陡坡屋顶

海草房最大的特色构造当属三角形高脊大陡坡海草屋顶结构。对于屋顶的坡度,在《周礼·考工记》上就有“葺屋三分,瓦屋四分”的规定。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草房的屋面坡度为1/3,瓦房的屋面坡度为1/4,传统民居为了加大屋面的表现效果,有的做屋面坡度为1/2,而海草房的屋面坡度则近似于1/1,这种超乎常规法则的结构,非但不觉得怪异,反而让人感觉到一种和谐的美。究其原因,用建筑美学原理分析海草房的立面,可以得出2 个结论:以海草房侧立面(见图1)、正立面(见图2)墙基结构为基本单元矩形,可以依次向上划分出若干与基本单元相同的矩形,得出海草房侧立面的进深与房高比值为1: ,这是建筑美学法则经常用到的美学比率。同时,以矩形的对角线作为基准线,测量出正立面基准线的角度都为9。,侧立面基准线的角度都为19。,这些基准线互相平行,具有相同的比率,基准线控制了山墙的装饰、窗的位置、门的位置等等,这些具有比率相同的相似形,产生了近乎完美的和谐关系,从而让人感到舒适无比的审美愉悦。海草房民居这种独特的屋顶结构,不经意间与建筑美学规律达到了高度的契合,获得了富于个性的纯粹美感,给人强烈的艺术感染力[4]。

3 “苫屋顶”的技术与工艺分析

在整个海草房的建造过程中,最重要的工序就是“苫屋顶”,它有着严格的工艺要求和操作技术,好的苫房工艺与技术能保证海草房50a ~100a 间不腐、不坏、不漏,而且外观看起来整齐美观。

3.1 “苫屋顶”的具体工艺

“苫屋顶”是建造屋顶的最后一道工序,这是一项技术含量最高的工作。首先,将3mm ~5mm 宽、3cm ~6cm 长的海草扎成把,在水中浸过备用。然后,苫海草时,要先作檐头,从檐墙上开始,最下面那层铺垫的是附近山上长的一种贝草,它可以起到透气的作用,第二层放置海草,工匠要把海草扎成草帘,平铺于贝草之上,海草与贝草要安排合适,紧紧地连在一起成为一个整体,海草铺的方位要与下面的贝草一致;再次,就是苫房坡,阳面坡从西头开始,阴面坡从东头开始,按逆时针方向一层海草、一层贝草或麦秸草的层层叠压上去,每苫一层海草要加一层贝草或麦秸,共需苫17 层~26 层之多(见图3)。最后,海草房的屋顶上还要特地覆盖一层更厚的海草,也有个别的再盖上一层瓦,这在当地俗称为“压脊”。由此,海草房苫屋顶工作完成,从房檐下面看,每层海草厚约八九厘米,向上逐渐加厚,脊部两端的海草高于中央,并向山面做切角处理,屋顶两侧形成尖翘,屋脊出现了明显的马鞍式曲线,曲线具有柔性和弹性,这些屋顶曲线的存在加强了指向天空的运动感,同时结构上又符合力学原理,产生向内挤靠力,从而加强了屋顶的稳定性,能抵御一定的水平外力。

图3 剖面图

3.2 “苫匠”的技艺

海草房屋顶因其材料与建房技艺独特,再加上苫盖的方法也与其他民居不同,因而出现了一群专门苫盖海草房屋顶的匠人们——当地人称“苫匠”,他们传承着苫海草这项古老而又独特的手工技艺。

苫海草屋顶对苫匠的手眼要求很高,房坡的角度大小全凭苫匠的眼力来掌握。根据檐头、屋脊的坡度和海草的数量确定苫草的位置比例和房顶的坡度。不仅要保证房顶坡度的准确,还要保证苫草的角度适中,厚度均匀。据宁津镇宁津所的苫匠王秉传介绍,一般的海草房有双行22 行或26 行的,最多的在32 行左右,也有单行25 行的,苫出的房坡坡度极陡;苫匠还要能准确估算出海草的数量,海草不用称,不用量,凭着多年的苫房经验和过人的眼力功夫来审料。通过苫匠的审料,不仅要保证“料尽顶成”,海草和贝草还不能有剩余;海草湿润的程度全凭苫匠的手来感知准确,海草太干,就会打滑,沿着房顶的坡度产生滑坡,海草若是太湿,苫好的房顶就会淌水,不容易干透。

4 结语

胶东人民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熏染下,秉承着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精神,塑造出了胶东海草房民居,向世人展示了人工与自然、建筑与环境高度融合的建筑文化体系,它独特的构造与手工技艺,隐含着一种原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思想,那就是注重保持生态平衡,营造宜于人与自然共同生存的环境。

在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胶东渔民的生活方式受到现代文明的冲击和洗礼,海草房的现状令人堪忧,原料的匮乏与渔民落后的思想观念是主要原因,海草房怎样与现代社会共生、怎样适时的更新,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猜你喜欢
草房海草基准线
蛰伏
碳交易市场体系中的碳排放基准线:应用实践、研究进展与展望
蛰伏
海草:随波舞动的护海之星
潜到海底去
老草房
小螃蟹与大海草
欢乐海草舞
藤.风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