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严治党,凝聚赶超力量

2020-06-06 01:46袁航
当代贵州 2020年8期
关键词:贵州初心党组织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 袁航

贵州坚定不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为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提供坚强政治保证,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大踏步前进。

今年的贵州省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过去的一年,贵州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决履行政府系统管党治党政治责任。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增强了维护核心、拥戴核心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查找解决了一批民生领域和脱贫攻坚突出问题。坚决贯彻省委决策部署,强力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落实。

推动党的建设全面加强,这既是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客观要求,也是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和发展的内在需要。贵州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党的建设,坚定不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为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提供坚强政治保证,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大踏步前进,为跨越发展、后发赶超凝聚起磅礴力量。

凝聚干事创业强大动力

2019年7月底,贵州君悦天下酒业销售有限公司法人代表阮华到贵阳市观山湖区市场监管局办理食品经营许可证,原以为要一个月才办下来,结果工作人员告知他第二天便可拿证。

从一个月到两天,企业办证便捷的背后,是贵州市场监管系统在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积极检视和优化营商环境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为企业减负的举措。

为解决企业办证领证时间过长问题,贵州省市场监管局以开展主题教育为契机,聚焦企业反映问题,改进和创新工作方法,提高审批效率,让企业早开工、早经营、早受益。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贵州省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把学和做结合、把查和改贯通,推动学习教育、调查研究、检视问题、整改落实有机融合,以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精神,着力写好“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这篇大文章。

省级党员领导干部带头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引导全省党员干部牢牢抓住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个根本任务,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

榕江县栽麻镇小利村通过党建引领促发展。图为党员和群众在整理食用菌。(榕江县委宣传部供图)

聚焦打赢脱贫攻坚战、让人民群众过上幸福生活的初心使命,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基层一线调查研究、听取意见,帮助出主意、想办法,在调查研究中解决问题8.66万个;

2019年,20家省直牵头单位聚焦本行业本系统本领域梳理出来的群众反映强烈问题224个、完成销号184个,市县层面梳理出来群众反映强烈问题10696个、完成销号9008个;

…………

开展主题教育以来,全省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普遍受到深刻触动,纪律规矩意识进一步筑牢、作风表现进一步优化、干群关系更加和谐,凝聚起全省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和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筑牢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

独山县百泉镇摆罗村以前经济基础薄弱、党组织涣散、干群关系比较紧张。2016年,摆罗村党支部被列为软弱涣散党组织。

“送钱送物不如建个好支部,只有抓好党建工作,才能为摆罗村打好长期健康发展的基础。”黔南州税务局驻摆罗村第一书记蒙晖说。

为改变村“两委”组织涣散、履职能力不强、党建工作薄弱、村集体经济空壳等情况,蒙晖带领驻村干部以群众意见为导向,与县挂帮部门、镇党委共同研究制定整顿措施。

党员亮身份、亮承诺、亮行动、创一流服务,“三亮一创”拉近干群心;每年组织村干部、部分党员、组长、种植能手到县外参观学习,提升村组干部能力水平。

对症下药,持续整顿,摆罗村村“两委”干部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党组织组织力得到全面提升。

村干部和党员身上的新变化,村民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干群关系越来越融洽,人心又凝聚到了一起。

夯实党组织基础的摆罗村迎来历史巨变:软弱涣散的党组织提升为先进党支部,摆罗村实现提前脱贫出列,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9000元,成为远近闻名的脱贫示范村。

欲筑室者,先治其基。基层党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

贵州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着力健全基层党组织,优化组织设置,理顺隶属关系,创新活动方式,不断扩大组织覆盖面和工作覆盖面,推动各领域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同时,贵州精准施策整顿提升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筑牢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提升基层党组织战斗力。

“提升一名党员就是擦亮一面‘旗帜’,建强一个支部就是筑牢一个‘堡垒’。”贵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教授杨仁厚表示,推动社会各领域高质量发展,要不断夯实基层基础,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核心作用,让党的旗帜在每一个基层阵地高高飘扬。

“只有党的组织强起来,党员队伍强起来,党的工作强起来,才能凝聚起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磅礴伟力。”杨仁厚说。

弘扬新时代贵州精神

“共产党员要奋斗终身,要干一辈子。你干半辈子就不行!有一口气在,就要接着干!”说这话的人是时代楷模黄大发。

37年前,黄大发带领村民“绝壁凿天渠”,历时36年,在悬崖绝壁上凿出一条生命之渠,结束了遵义市播州区平正仡佬族乡草王坝千年来滴水贵如油的日子。

几十年如一日劈山修渠,苦干实干,斗天斗地,黄大发的故事,镌刻着共产党人初心不改、使命不渝的精神力量。

从甘肃、陕西,到宁夏,再到新疆,2019年10月,在几天时间里,邓迎香走遍西北4个省区,每个省区都以电视电话会议的形式将她宣讲的内容传到县。

邓迎香是罗甸县沫阳镇麻怀村党支部书记,她带领村民苦干13年,一锤一锤砸通进村隧道,解决了麻怀村以及邻近村6000多名群众的出行难问题,被誉为“当代女愚公”。

在她身上,那种靠自己的双手奋斗、不等靠要的精神成为全省干部群众学习的榜样。

因病失明,贵阳市白云三中教师刘芳不向命运低头,矢志用内心的光明驱散眼前的黑暗。

她说:“不工作才是要了我的命,会让自己掉进更黑暗的深渊。”

凭借坚毅的性格,刘芳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帮助农村留守儿童解决成长中的问题,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受到家长和学生的信任和喜爱。

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

文朝荣、黄大发、邓迎香、刘芳、余留芬……一代又一代人接力,他们用血肉之躯,克服困难、艰苦奋斗、苦干实干,擎起了新时代贵州精神。

2017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党的十九大贵州省代表团讨论时,要求贵州“大力培育和弘扬团结奋进、拼搏创新、苦干实干、后发赶超的精神”。

同年11月,贵州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指出,“团结奋进、拼搏创新、苦干实干、后发赶超的精神”就是新时代贵州精神,是全省各族人民的精神支柱和宝贵财富。

在新时代贵州精神感召下,在榜样模范的引领下,全省各行各业涌现出一大批先进典型,凝聚起贵州决战脱贫攻坚、同步全面小康的磅礴力量,为贵州高质量发展建功立业。

猜你喜欢
贵州初心党组织
对67个软弱涣散党组织进行“巡诊”
村党组织委员会候选人预备人选的推荐与确定
永远的初心
交纳党费的过程中,下级党组织上缴党费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论“不忘初心”
解读“万马如龙出贵州”
“贵州制造”的前世今生
十八而志 不忘初心
十八而志,不忘初心
“三挂钩”管好村党组织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