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最光荣
——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

2020-06-07 06:07王晓晨
青少年法治教育 2020年4期
关键词:劳动教育学生

王晓晨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

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强调,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大中小学要建立起一套完备的劳动教育体系,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体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同时建立独立的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必修课的课程体系。劳动教育要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把握育人导向,遵循教育规律,创新体制机制,注重教育实效,实现知行合一,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意见》提出,学校要发挥在劳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要开齐开足劳动教育课程,统筹安排课内外劳动实践时间;结合学段特点和所在地区实际,规划好劳动教育课程内容,注重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有关劳动技能的学习;组织实施好劳动周,有序安排学生的集体劳动;加强对劳动教育的研究,不断改进劳动教育方法和组织形式,注重激发学生内在需要和动力,提高教育效果。

从法律角度来说,劳动是我国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符合我国的宪法精神。《宪法》第四十二条第一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第二十四条第二款规定:“国家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公德,在人民中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国际主义、共产主义的教育,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教育,反对资本主义的、封建主义的和其他的腐朽思想。”

从教育角度来说,劳动教育是青少年学生形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基础。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在答记者问中介绍道,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对于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认为,生活是教育的目的,教育的终极目的不是圆满地完成学业,而是适应生活;不是养成盲目服从和规定的勤奋习惯,而是培养自主的行为。因此,劳动教育除了能够让青少年学生认识到劳动的价值,并且参与到劳动的体验之中,还能帮助我们具备基本的劳动能力,养成劳动的习惯,从而在未来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在学校,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劳动教育仅仅是在学校上劳动教育课。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各个学科中其实蕴含着大量与劳动有关的元素:道德与法治课会告诉我们,劳动是权利也是义务;语文课会在课文中体现劳动的价值和意义;生物课讲述了人类进化过程中劳动的重要性;等等。相信教师们也会不断挖掘不同学科中和劳动有关的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劳动的价值。

除了要接受学校的劳动教育,学生还要在日常生活中学会观察身边的人或事,寻找劳动榜样,并培养自己参与劳动的兴趣。我们也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每年掌握一到两项生活技能,利用在家的时间参与家庭劳动,利用节假日参加社会劳动等,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培养自己的劳动意识,争做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好公民。

猜你喜欢
劳动教育学生
国外教育奇趣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题解教育『三问』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赶不走的学生
热爱劳动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学生写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