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俄油气合作迎来丰收年

2020-06-07 07:50
中国石化 2020年1期
关键词:中俄油气天然气

俄罗斯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筑牢了中俄两国能源合作的基础。目前中国已成为俄罗斯长期稳定的能源市场。

俄罗斯的海上油气田。王瑞 供图

俄罗斯拥有完整的石油天然气工业体系,在世界油气格局中举足轻重,对世界能源市场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2018年,俄罗斯已探明石油储量为146亿吨,位居欧洲第一,俄罗斯石油产量占世界总量的12.9%。俄罗斯也是仅次于沙特的世界第二大石油出口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天然气出口国,俄罗斯天然气出口量占全球供应量的20%。未来20年内,俄罗斯将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油气产量增长大于油气消费增长的国家之一。2018年,中国原油对外依存度达到70.9%;天然气进口量显著增长,对外依存度达43.4%。而俄罗斯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构成了中俄两国能源合作的基础。

中俄石油合作优势互补、潜力巨大

中俄油气合作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中俄山水相连,毗邻而居。铺设油气管道直来直通,大大减少了资金和能源的不必要浪费。俄罗斯作为一个油气资源出口大国,在拓展市场的过程中,欧洲是俄罗斯石油和天然气的传统出口市场,过去和现在都是其石油安全的重要保证,今后俄罗斯也要稳定欧洲市场。但是现在随着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与发展,全靠欧洲市场显然是不行的,所以俄罗斯石油安全除了稳定市场需求,也要求市场的多元化。在开辟非传统市场过程中,对俄罗斯来说,最便捷有效的一个周边市场就是亚太,或者说是中国市场。所以,俄罗斯要确保能源安全,就要开辟非欧洲市场,特别是中国市场,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中俄两国在能源领域的合作从20世纪末便开始了。其间,两国不但石油贸易实现了从无到有,而且实现了运输方式从单一的铁路运输到铁路、管道、海运等多渠道运输的转变。双方石油贸易量快速增长。中俄原油管道项目最初在1994年11月由俄方首先提议,在双方签署了《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与俄罗斯西伯利亚远东石油股份公司会谈备忘录》后,便开始了项目前期工作。随着斯科沃罗季诺—漠河管道2011年1月建成投产,该管道每年向中国供油1500万吨。2013年6月21日,中国石油与俄罗斯石油公司签署了预付款条件下俄罗斯向中国增供原油的购销合同。按照合同,俄方在25年内向中国增供3.6亿吨原油。

从供求关系而言,中俄能源合作是水到渠成的事情。首先,俄罗斯是世界上重要的石油天然气生产国和出口国。与此相应的是,中国是能源生产大国,同时也是油气进口大国,中国石油进口有46%是从中东进口。中国目前的石油进口格局对中东石油过度依赖,原油运输的4/5左右通过马六甲海峡,石油运输通道单一,增大了中国石油安全的风险系数。推进中俄石油贸易及管道运输线路建设,有利于中国减少对中东石油和海上运输线路的单一依赖。在向中国供应石油的国家当中,俄罗斯暂居第三位,位于沙特和安哥拉之后。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由于经济快速发展,带动石油消费需求逐年扩大,中国巨大的石油消费市场和石油进口多元化政策,为中俄石油合作开辟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中俄天然气合作不断推进

在中俄油气合作不断推进的过程中,中俄能源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于2009年10月在北京成立,并出资收购俄罗斯松塔儿石油天然气公司51%的股权,从而取得了俄罗斯东西伯利亚地区两块储量达60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田——南别廖佐夫斯基气田和切连杰斯气田的勘探开采权。这是实体经济领域诞生的第一家中俄合资石油天然气公司,也是第一次由跨国公司对俄罗斯天然气田实行控股。由于此前没有任何跨国合资公司能对俄罗斯天然气田实行控股权,此举被认为是中俄能源合作新模式的开山之作。

一方面,在开辟欧洲市场之外的非传统市场的过程中,俄罗斯日益感到最便捷有效而稳定的周边市场是中国市场;另一方面,经济高速发展的中国对能源有大量的需求。两国是友好邻邦,对国际能源格局的判断又有着相同的看法,这些共同点让中俄两国更易于达成共识。中俄能源领域合作已成为促进两国经济转型、经济繁荣的助推剂。

2014年5月20日,中俄两国元首共同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俄罗斯联邦关于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新阶段的联合声明》。声明称,建立全面的中俄能源合作伙伴关系,进一步深化石油领域一揽子合作,尽快启动俄对华供应天然气。2014年5月21日,中俄在上海签署两国政府东线天然气合作项目备忘录、中俄东线供气购销合同两份能源领域重要合作文件。根据合同,俄罗斯通过中俄天然气管道东线向中国供气,输气量最终达到每年380亿立方米,累计合同期30年,总价为4000亿美元,其交易额之大、合同期限之长,在俄罗斯与欧洲任何一国的天然气交易中均未出现过。

随后,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公司与中国石油启动中俄天然气西线管道协议的谈判。中俄天然气西线管道全长2800公里,由西伯利亚经阿尔泰共和国至中国新疆,最终和中国的西气东输管道连接,年输气量将达每年300亿立方米。

中俄在天然气领域的合作主要涉及东、西两线管道合作,共涉及680亿立方米,此外还有液化天然气(LNG)领域。2014年1月,中国石油与俄罗斯诺瓦泰克公司完成对亚马尔LNG公司20%股权的交割;2017年12月投产的北极亚马尔液化气项目,是中俄油气合作的一大亮点。该项目全部建成后,俄罗斯可望成为全球最大的液化天然气供应基地,每年也将有400万吨以上液化气输往中国市场。北极航道的开辟,缩短了俄罗斯向中国供应液化气的运输距离。中俄东线输气管道工程俄罗斯境内施工段投资约550亿美元,对俄罗斯来说,大规模天然气基础设施网络不仅带动当地经济发展,而且极大地促进包括冶金、管道和机械制造业在内的整个俄罗斯经济发展。

目前天然气在中国能源消费中的比重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4,而东三省天然气平均利用率更是排在全国平均利用率之下。随着俄罗斯天然气的引进,其沿线3600公里管道途经的省市,沿黑河至北京方向延伸到上海,不仅会带动管道沿线地区经济发展,改善当地区域生态环境,而且有利于缓解东北、华北地区的环境污染问题,缓解北方所遭受的雾霾困扰。

2019年成为双方合作又一丰收年

随着中俄油气领域合作步伐不断加快,2019年成为双方合作又一“丰收年”。2019年6月7日,中石油与诺瓦泰克股份公司在圣彼得堡签署了《中国石油国际勘探开发有限公司与诺瓦泰克股份公司关于入股“北极LNG2有限责任公司”的购股协议》。根据协议,中国石油国际勘探开发有限公司将收购北极LNG2项目10%的股份。同日,中国海油也宣布,与诺瓦泰克签订股权购买协议,将收购北极LNG2公司10%的股权。北极LNG2是中俄实施亚马尔LNG项目后的又一合作延续。北极LNG2项目位于俄罗斯格丹半岛北部的萨尔马诺夫凝析气田,计划建设三条LNG生产线,每条生产线产能为660万吨/年,预计在2023~2025年分三期建成投产。

2019年6月5日,中国石化、俄罗斯诺瓦泰克公司和俄气银行在莫斯科签署了在中国境内设立天然气贸易合资公司的关键条款协议。根据协议,该贸易合资公司将从诺瓦泰克公司的合同组合中购买液化天然气资源,销售给中国市场的终端客户。当日,中国石化与西布尔控股有限公司在莫斯科签署阿穆尔天然气化工项目框架协议。按照协议,中国石化将在该项目中拥有40%股份。双方将共同努力,将阿穆尔项目打造成为两国能源合作向下游石化领域延伸的典范。中国石化还与西布尔签署了行业合作协议和西布尔西西伯利亚石化项目产品分销协议。双方将在开展西布尔西西伯利亚石化项目出口中国市场聚乙烯产品的销售合作。

2019年6月,在第23届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期间,中国化学工程集团有限公司签署俄罗斯油气控股公司帕亚哈油气田项目合作协议。中国化学集团作为该项目的EPC总承包商,工作范围主要包括建设6块油田原油处理工艺装置、年吞吐量为5000万吨的原油装运码头、410余千米的原油压力管线、750兆瓦电站及罐区等。

2019年12月2日,横跨中俄两国的能源大动脉——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投产通气,初期每年供气50亿立方米,最终达到每年380亿立方米供气量。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投产通气,是中俄在能源领域务实合作的重要成果,有利于将俄罗斯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带动中俄两国沿线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同时,将进一步改善我国能源结构,使我国天然气进口资源更趋多元化,对于保障我国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是中俄双方深度融通、合作共赢的成功典范,实现了俄罗斯丰富资源与中国广阔市场的优势互补,造福两国人民。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投产通气,在增强我国天然气资源保障能力的同时,在我国天然气整体流向“自西向东”的基础上,增加了“北气南下”流向,进一步完善了我国东部地区的天然气管网布局,与东北管网系统、陕京系统、西气东输系统互联互通,共同组成我国纵贯南北、横跨东西、连接海外的天然气管网格局。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全线建成后,每年可向东北、环渤海、长三角地区稳定供应清洁优质的天然气资源380亿立方米,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64亿吨、二氧化硫排放量182万吨,惠及沿线9个省区市4亿多人口,将有效改善沿线地区大气质量。

世界能源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国正处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时期,天然气作为清洁能源,是我国未来重点发展的主体能源之一。近10年,我国的天然气需求快速增长,天然气进口量逐年上升,安全稳定的天然气进口来源对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至关重要。我国化工企业具备先进天然气化工技术,而俄罗斯企业的天然气化工技术相对较弱,双方可以充分发挥互补优势,在俄罗斯开展天然气化工合作,将双方在天然气领域的合作从单纯的贸易扩展到全链条,实现天然气合作的一体化。

猜你喜欢
中俄油气天然气
中俄今起海上联演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第六届编委会
《非常规油气》第二届青年编委征集通知
第六章 意外的收获——石油和天然气
石油和天然气
薛范:毕生译配只为中俄文化交流
天然气:供暖季在即LNG价格持续走高
天然气:LNG价格已经开始预热了么?
2013全球主要油气发现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俄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