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环境系统研究进展与展望

2020-06-08 11:17杨秀平贾云婷张大成翁钢民侯玉君
生态科学 2020年3期
关键词:目的地旅游环境

杨秀平, 贾云婷, 张大成, 翁钢民, 侯玉君

旅游环境系统研究进展与展望

杨秀平1,*, 贾云婷1, 张大成1, 翁钢民2, 侯玉君1

1. 兰州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甘肃 兰州 730050 2. 燕山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河北 秦皇岛 066004

旅游环境系统是旅游发展的基础, 其协调性与完整性对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旅游环境系统具有复杂性、动态性与综合性, 对人地关系的关注与研究为改善旅游环境系统的功能提供了科学依据, 对旅游环境系统的研究体现了众多学者对旅游可持续发展领域达成的科学共识。文章从旅游环境系统的内涵、指标体系、量化模型、管理工具、应用研究等角度, 对国内外学者的旅游环境系统的研究现状分析; 根据其研究的不足, 提出旅游环境系统研究展望, 以期对提升旅游环境系统质量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旅游环境系统; 指标; 量化模型; 管理工具

0 前言

旅游污染又称观光污染, 是目的地开展旅游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 是旅游者有意或无意的行为产生的有形污染和无形污染, 构成目的地旅游发展的压力, 对目的地人类生存的旅游环境产生重要影响。旅游环境系统压力具有多诱因、危害大、复杂性与不确定性等特征, 旅游的成长对旅游环境系统的需求与不平衡、不充分的旅游环境系统供给之间矛盾的日益突出, 旅游环境系统问题的出现严重威胁着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续发展; 过快的城镇化进程导致风险的发生且连锁效应增大, 假日“红线”形同虚设。旅游成长导致城市旅游环境系统问题凸显, 在旅游目的地急速扩张与蔓延、旅游者大量涌入、基础设施严重超负荷运转、生态环境甚忧、社会弱势群体利益关注不足等方面, 使旅游目的地处于各种不确定性冲击和危机之中。

旅游环境系统的研究引起了学者的广泛关注, 国外针对旅游业和环境关系的探讨始于20世纪70年代, 20世纪90年代其成为一个系统的学术研究主题, 相关组织建议通过保护旅游环境系统促进旅游发展(WTO, 1980; UNEP, 1987; OECD, 1980)[1]。1990年8月在伊斯坦布尔举行的区域科学协会大会上第一次专门讨论了旅游与环境的关系, 结合旅游业发展的双向过程性, 重点探讨旅游业的发展忽略了对目的地旅游环境系统的关照, 忽视了当地居民的感受与价值观的变化[2]; 2017年世界旅游统计大会通过了《马尼拉行动倡议》, 菲律宾成为开展旅游业对环境影响评估的试点国家之一; 2019世界文化旅游大会将旅游发展生态廊道建设作为重点。我国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关注生态环境治理; 2018年我国印发《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 提出“加强环境保护, 推进共建共享, 推进全域环境整治, 大力推进旅游扶贫和旅游富民”; 2019年8月习总书记甘肃考察强调特色旅游资源生态脆弱区的生态环境修复与保护, 再次夯实了“水青山就可以成为金山银山”的环保理念, 不断丰富旅游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辩证关系。

旅游环境状况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是我国建设生态文明和实施新型城镇化道路的必然要求。对目的地旅游环境系统的研究, 解决旅游环境系统面对旅游成长压力的适应性, 提升旅游环境系统质量, 促成旅游环境系统发展的区域联动, 实现旅游目的地发展的共建、共享具有重要意义。学术界针对旅游环境系统的研究形成了旅游环境承载力、旅游环境价值、旅游环境资源、旅游环境感知、旅游环境影响、旅游环境质量、旅游环境舒适度、旅游环境伦理等研究主题, 文章围绕旅游环境系统主题的研究, 展开其研究现状的分析, 在对学者关于旅游环境系统的国内外研究成果进行梳理, 提出旅游环境系统的研究展望, 以推进旅游环境系统问题的研究。

1 旅游环境内涵的研究现状

旅游目的地人地关系系统具有复杂性、动态性与综合性特征, 实现目的地旅游环境系统保护与目的地旅游发展的双赢是旅游管理研究领域面临的重点问题之一。周延亭(1987)认为旅游环境是旅游赖以发展的基础, 旅游就是追求美好环境的享受和身心的愉悦[3]; 吴成基等(2001)提出旅游区三重旅游环境系统即旅游区的宏观环境子系统、城市综合环境子系统和旅游景区(点)环境子系统(图1)[4]。部分学者从内容和范围[5-7]、旅游活动条件[8]等对旅游环境进行分类和补充, 也有些学者从旅游者角度[9-10]、旅游目的地角度[4]对旅游环境进行内涵阐释(表1); 崔凤军等(1998)关注旅游开发对环境现实的和潜在的影响, 以地理学的人-地关系核心理念为主线, 进一步阐述旅游环境系统与旅游开发活动的作用机理[6]; 杨秀平等(2018)从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持续性和共同性角度, 关注旅游环境相关问题, 提出将多主体需求与敏感的旅游环境情景进行适配[11]。伴随着旅游环境理论研究的深入, 结合旅游环境系统的研究主题进行相关概念的探讨, Viniece J等(2016)提出当生态系统退化、人口过多时, 旅游环境使用上会出现分配公平与正义等问题[12]。

图1 三重旅游环境空间结构模式

Figure 1 Triple spatial structure model of tourism environment

表1 旅游环境系统的代表概念

学者对旅游环境系统的探讨围绕“人-地”关系展开, 以“地”为中心的理念认为旅游环境系统的研究重点考虑人类开展旅游活动空间场所和地域背景下的基础要素; 以“人”为中心的理念认为旅游环境系统的研究应关注以旅游者为代表的多主体的感受, 提出在旅游发展中注重多主体的旅游环境需求与旅游环境系统之间的匹配、考虑相关主体利益的协调。旅游环境系统的特征表现在: 第一, 在一定水平的外界干扰下, 旅游环境系统保持稳定; 第二, 旅游环境系统建立自组织、自适应、自我恢复的能力, 表征目的地旅游环境系统的不确定性和适应能力。基于此, 将多主体对旅游环境系统的干扰或破坏控制在旅游环境系统承受范围内, 加强冲击前的预警研究、应急处理程序、重建规划。

2 旅游环境系统评价指标的研究现状

学者对旅游环境系统指标体系进行探讨, 王兆峰等(2018)提出旅游环境由生态、服务、经济、社会等构成[24], 张弘等(2018)提出旅游环境系统包括低碳交通环境、低碳建筑环境、低碳生活环境[25]等内容。伴随着旅游环境系统研究的深入, 学者围绕旅游环境承载力、旅游环境价值、旅游环境资源、旅游环境感知、旅游环境影响、旅游环境舒适度、旅游环境伦理等主题建立指标体系(表2)。

不同类型目的地的旅游环境系统指标重要性存在显著差异。现有旅游环境系统研究主题的指标体系为旅游决策者在确定和制定旅游环境管理措施中提供参考[36]。旅游环境系统的测评指标经历了从单指标向多指标的发展过程,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追溯, 单指标的研究未构成明确的发展阶段且很快进入多指标发展阶段, 为旅游环境系统计量模型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在目的地可持续发展过程中, 旅游目的地不同导致旅游环境系统指标有所差异, 但在指标构建中, 对多主体需求考虑较少, 分析上难以摆脱刚性的、固定性、精确数值的限制。

表2 旅游环境系统的代表指标体系

3 旅游环境系统量化模型的研究现状

针对旅游环境系统相关主题量化模型的研究, 评价方法具有多学科交叉的特点(表3)。值得一提的是, 黄静波等(2012)对评价指标的参考数值尝试进行区间界定[37], 王兆峰(2013)基于遗传算法的理想区间法对旅游环境质量进行评价[38], 区间测评方法的引入有助于评价结果的刚性数值向评价的区间范围转化, 促进旅游环境的模糊评价。传统旅游环境系统相关主题量化模型的研究体现终极目标, 即极值特征或保持最小波动, 推进了旅游环境系统研究主题从定性分析向定量分析转化, 突出在某一绝对数值下旅游环境系统对人类需求的满足, 这与传统的生态平衡范式观念一致。

表3 旅游环境系统代表的量化研究

4 旅游环境系统管理工具的研究现状

旅游环境系统管理工具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 第一, 旅游环境税的研究, 旅游环境税是面向特定的旅游行为, 以保护旅游环境为目的地的税种, 广义的定义为一切与旅游行为有关的税收, 狭义的定义为与特定的旅游行为有关的单独税种[51]; 第二, 提出旅游环境系统[52]。近年来, “压力-状态-响应”理念逐步被理论界认同, Navarro J(2013)提出了应用较为广泛的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模型(Driving Pressure State Impact Response, 即DPSIR), 指出旅游者到来对旅游目的具有驱动作用, 表现在对旅游目的地产生“人需求的压力”, “压力”促使旅游目的地系统发生改变[53], 对旅游目的地带来影响(图2)。Mihalič T等(2016)分析政治环境对旅游目的地治理的影响[54]; Alipour H等(2017)探讨特定旅游模式的发展过程及对潜在影响的治理[55]。Dinica等(2017)从PA规划方法、监测类型、特许权分配方法和环境要求设计方面进行了分析[56]。Jaydip D等(2018)根据旅游环境污染物含量的敏感度等级, 对旅游环境系统建立长期的规章制度, 逐步推进对旅游环境系统有效的计划和管理[57]。丛小丽等(2019)提出提升旅游环境治理能力, 以推进生态旅游发展定位、战略规划的实施, 关注目的地旅游环境与相关系统的偶合关系[58]。

国内外学者根据目的地的情况实施差异的管理举措, 国外学者多采用管理工具对旅游环境系统进行管理, 国内学者多结合具体旅游目的地提出管理举措, 细化到以特色旅游景观为依托的旅游目的地, 区域旅游环境系统的研究逐步受到重视; 但计算旅游者单一主体的测算数字特征明显、区域联动效应差、管理举措的时效性有待提升。

5 旅游环境系统应用研究的研究现状

结合不同的旅游环境系统研究主题, 旅游环境系统的应用研究呈现出“旅游景点”[22,25,30]、“城市”[16,18,41]、“省域”[13,15,40]的格局特征, 实证研究区域范围的扩大, 实证研究区域空间层次分明。国内外学者对单体城市进行了旅游环境系统调查, Tyrv I L等(2016)探讨森林旅游季节性对游客景观偏好的影响, 对芬兰拉普兰旅游环境感知质量进行研究[59]; Raza S A等(2016)以西北五省为例进行旅游业对环境的影响分析[47]; 毛先知等(2016)探讨单体城市中各区县旅游环境质量评价问题[33]。学者们提出, 旅游环境治理需要关注多主体的利益, Newig J等(2017)提出描述主体参与与环境状况之间的因果关系[60]; Dey J等(2018)采用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GIS), 评估旅游业对德赫拉顿市土地环境的影响[21]。

通过对旅游环境系统相关理论的应用研究, 有助于明晰对区域旅游环境系统状况的掌握, 促进理论研究成果的应用研究。将旅游环境系统理论与方法在典型区域进行应用研究, 以验证理论与方法的有效性与适应性。在实证的选择上考虑旅游环境系统的完整性与特殊性, 注重重点区域或特色区域城市旅游环境系统的选取。以区域为地域背景进行旅游环境系统相关问题的研究, 为旅游目的地发展提供决策参考。结合旅游发展的特困连片的生态脆弱区或具有多民族特征的典型旅游目的地, 在其人类塑造的复杂且典型的社会生态复合系统的基础上, 结合对旅游环境系统的不确定性的扰动因素, 探讨特定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新途径。“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区域发展的重点之一, 在共享经济和全域旅游时代实现旅游目的地的“共建共享”, 发展优质旅游, 关注多主体对旅游环境需求的同时, 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 注重城市旅游环境系统的恢复与适应能力, 实现“宜居、宜业、宜游”的韧性旅游目的地的构建, 推进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进程。但在实证研究过程中, 如何增强区域空间尺度之间隶属关系的良性互动, 实现区域范围内的共建共享成为专家学者关注的问题。

图2 DPSIR模型

Figure 2 DPSIR Model

6 旅游环境系统研究展望

6.1 深入探究旅游环境系统的内涵

面对旅游环境系统压力, 对旅游环境系统演化过程中衍生的脆弱性、恢复力与适应性等特征的认知, 有助于理解旅游目的地的人-地关系[61]。旅游目的地人-地关系新特征, 要求以研究人-地相互作用与过程为己任的地理学进行发展战略的转型。着眼于“惠众”与“公平”, 对城市旅游环境系统的研究强调持续不断的适应、学习和创新性, 具有持续不断的调整能力, 解决旅游环境系统面对“不确定性扰动”的适应能力, 强调旅游目的地安全的系统性、长效性, 尊重旅游环境系统的演变规律。探究旅游成长与旅游环境系统的相互影响与反馈作用, 改善旅游目的地人-地关系结构、挖掘旅游环境系统潜力、促进旅游环境系统的良性循环发展为目标, 旅游环境系统的研究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旅游环境系统内涵研究的侧重点: 第一, 从单一的确定目标向动态过程转变, 针对旅游环境系统风险的不确定性, 明确旅游环境系统发展的核心在于实时动态调整和适应性平衡; 第二, 从单一的工程学思维向多维度综合系统思维转变, 对旅游环境系统的研究从单一稳态逐步过渡到多稳态, 从特定阶段旅游环境系统的有序的特征到其复杂混沌的综合系统, 再到差异特定的自适应能力; 第三, 从规划导控向旅游环境系统治理转变, 以协同思维和治理的综合路径作为实施手段。将旅游环境系统分为缓解、恢复、学习和应对的过程, 旅游环境系统从压力中积累经验并进行学习, 确保旅游环境系统具有更好地应对能力并维持较强的系统韧性, 以有效承受未来或潜在压力带来的冲击, 旅游环境系统混沌的阶段性不一定是连续的或者固定的, 是一定的时空尺度和速度下的嵌套循环系统。由于多主体的扰动, 旅游环境系统需要通过不断调整、改善系统结构并积累经验, 提升系统缓冲能力, 以解决旅游环境供需系统之间的双向性和互动性特征, 由此进入学习与应对阶段, 促成旅游环境系统的良性循环与动态发展。

6.2 展开系列化的旅游环境系统实证研究

目的地旅游环境系统是旅游可持续发展后劲的保障, 是对未来发展突破瓶颈的关键。旅游环境系统是旅游目的地环境系统保持良性机制的能力, 是保持旅游环境系统自组织能力和在外界压力下旅游环境系统发生变化的潜能, 是旅游环境系统承担扰动、更新和重组的能力, 考虑多主体对旅游环境系统的需求, 基于不同旅游目的地构建差异化的旅游环境系统指标体系, 重点对自然、经济、社会子系统指标间稳定性、敏感性、适应性之间的分析, 阐述其稳定性、冗余度、效率性、适应性[62]、多尺度网络与连通性等特征。通过探讨旅游环境系统的整体效应, 保持旅游环境系统的整体功能的输出和整体正效应地发挥, 旅游环境系统要素之间的协调是旅游环境系统优化发展的基础。

6.3 进行旅游环境系统量化模型

随着旅游产业功能、旅游目的地空间特征明显, 目的地旅游环境系统的研究集中于旅游者对旅游环境系统的单一需求, 关注测算绝对数值的刚性, 忽略多主体与旅游环境系统互动式产生的不确定因素, 无法解决多主体需求的不断增加对旅游环境系统产生的影响。从旅游目的地的发展看, 一方面, 多主体对旅游环境系统的需求受到其满意水平的影响, 满意水平具有区间特征; 另一方面, 旅游目的地在发展的“阵痛”将在一段时间内对旅游目的地产生威胁, 旅游发展规模和经济体量的持续增长对旅游目的地的破坏程度起到助推作用。因此, 首先, 对旅游环境系统的施压对象、施压标准、量化级数进行合理界定, 建立旅游环境系统压力与旅游成长因素之间的量化关系; 其次, 对旅游环境系统进行量化测度与空间分异、区域范围内的承接功能拓展等方面的研究内容成为量化模型构建的重点; 再次, 通过对旅游环境系统要素、功能和物质、能量交换, 实现旅游环境系统的动态平衡与协调发展, 协调旅游环境供需系统的相互作用, 实现其适应性的时空演变; 最后, 由于旅游环境系统的复杂性、不确定性、人类需求标准的模糊性以及决策者偏好的差异, 多主体对旅游环境系统需求的空间标准与对应的满意水平具有模糊性特征, 在多情景下对旅游环境系统相关信息采集, 针对模糊的、不确定的信息通常借助区间数表示, 对多主体促成的旅游成长特征进行分析, 借助不确定优化方法进行旅游环境系统的建模和求解。

6.4 探讨旅游环境系统的管理工具

针对旅游环境系统的影响因素, 改变吸引域的形状进而影响旅游环境系统, 提升旅游环境系统应对压力的适应性至关重要。因此, 管理旅游环境系统必须加入跨尺度的空间因素, 以实现区域范围内旅游目的地的良性治理, 促进目的地从防御型向韧性的转变, 拓展旅游环境系统的承接功能, 实现区域范围内以城市为代表的旅游目的地发展的共建共享。首先, 加强区域内旅游环境系统分级管理, 可持续发展强调“惠众”、“公平”、“可持续”, 结合目的地特征分析多主体构成、人口特征、偏好特征等影响因素, 结合旅游的敏感性和季节性分析旅游环境系统需求主体的流量和流向, 明确旅游环境系统压力与影响因素之间的量化关系, 探讨旅游环境系统兴衰更替/调整的演变。根据多主体对旅游目的地的选择规律, 经济较发达的形成对多主体的聚集与吸引, 根据倒逼效应旅游的成长会促进功能及规模与之匹配, 反哺旅游目的地成长。以旅游成长指数、旅游压力的流向与流量为维度, 分析目的地旅游成长级别, 对目的地旅游环境系统进行分类管理。其次, 分析旅游环境系统的承接功能, 旅游环境系统具有自我组织以保持秩序的能力, 但需要增加旅游环境系统可浸区比率, 以拓展其承受能力。显著提升可浸区比率可转移旅游环境系统的压力。

6.5 展开系列化的旅游环境系统实证研究

旅游环境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取决于多主体带来的旅游环境系统压力与可调动资源的幅度, 对“区域城市、市内各区县、区各旅游区”形成空间隶属关系的组团, 以“组团”为中心构建单元规划与更新规划, 以达到科学指导多主体流量与流向的目的。首先, 构建“核心引领与扁平发展”的总体构想, 探讨区域旅游环境系统的扁平联系, 分析旅游目的地“核心-核心”联系、“核心-边缘”的联系, 根据旅游环境系统的发展方向, 构建特定旅游目的地与其他层级节点的旅游环境系统的集聚区, 达到区域旅游环境系统的核心组群的连接、核心协同节点与核心组群的紧密依附、边缘节点的职能分化、实现核心区与一般区域的协同发展, 通过结构调整提升区域旅游环境系统对外界不确定性的抵抗性; 提出片区“阶段识别与差异推进”构想, 根据区域旅游环境系统韧性发展的阶段, 制定差异化的旅游环境系统韧性的优化举措, 突出非核心城市旅游环境系统发展主题的功能专业化和特色化, 实现区域旅游环境系统构建的网络化, 达到边缘旅游目的地间旅游环境系统利用的水平联系, 实现区域旅游环境系统的“梯度层级”与“全面均衡”协调发展; 再次, 促进区域要素流动, 通过区域内要素的互联互通实现合作共赢。借助区域网络的传输效率与扩散效应, 增进区域旅游合作, 营造区域共享的信息空间, 促进区域内多主体流量和流向的空间转移, 促进我国建设海绵型旅游目的地建设的需要, 为旅游目的地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1] Helen B, Jan V S. Tourism and the environment: An overview[M]. Berlin: Springer Netherlands, 2000.

[2] Vincent M. Tourism,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Values, sustainability and stewardship[J]. Tourism Management, 1991, 12(2): 112–118.

[3] 周延亭. 必须加强对旅游环境理论的研究[J]. 旅游学刊, 1987, 2(2): 51–53.

[4] 吴成基, 彭永祥, 孟彩平, 等. 旅游区三重旅游环境系统及其优化调控——以西安为例[J]. 旅游学刊, 2001, 16(4): 52–55.

[5] 刘振礼. 旅游环境的概念及其他——试论旅游与环境的辩证关系[J]. 旅游学刊, 1989, 4(4): 37–40.

[6] 崔凤军. 旅游环境研究的几个前沿问题[J]. 旅游学刊, 1998, (5): 35–39.

[7] 徐军. 探析旅游环境保护内涵[J]. 旅游学刊, 1998, (5): 40–43.

[8] 陈安泽, 卢云亭. 旅游地学概论[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1: 54–67.

[9] Jurowski C, Olsen M D. Scanning the environment of tourism attractions: a content analysis approach[J]. Journal of Travel & Tourism Marketing, 2016, 4(1): 71–96.

[10] 林越英. 对旅游环境基本理论问题的初步探讨[J].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1998, (1): 32–35.

[11] 杨秀平, 邵会波, 侯玉君. 多主体对旅游环境需求的利益博弈分析——基于旅游目的地生命周期的视角[J].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2018, 48(14): 45–54.

[12] Viniece J, Jessica Y, Lincoln L. Finding common ground: Environmental ethics, social justice, and a sustainable path for nature based health promotion[J]. Healthcare, 2016, 4(3): 61–67.

[13] Cupul M A L, Rodríguez T A P. Tourist carrying capacity at Islas Marietas national park: An essential tool to protect the coral community[J]. Applied Geography, 2017, 88(6): 15– 23.

[14] 张广海, 刘佳. 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旅游环境相对承载力研究[J]. 经济地理, 2009, 21(7): 1222–1227.

[15] 刘佳, 李莹莹, 王娟. 中国沿海地区旅游环境承载力与城镇化水平动态关联性研究[J]. 商业研究, 2017, (4): 178–185.

[16] 刘佳, 刘宁. 浒苔绿潮影响下滨海旅游环境价值损失及影响因素——以青岛市海水浴场为例[J]. 资源科学, 2018, 40(2): 392–403.

[17] 罗亚萍. 旅游环境资源的参与式生态补偿机制[J]. 生态经济, 2018, 34(2): 186–189.

[18] 李怀, 李英震, 李雪丽. 基于IPA的城市旅游环境资源绩效评价研究[J]. 城市发展研究, 2016, 23(11): 13–17.

[19] 陈志钢, 刘丹, 刘军胜. 基于主客交往视角的旅游环境感知与评价研究——以西安市为例[J]. 资源科学, 2017, 39(10): 1930–1941.

[20] Giddy J K, Webb N L. The influence of the environment on adventure tourism: from motivations to experiences[J]. South African Geographical Journal, 2016, 8(12): 1–16.

[21] Dey J, Sakhre S, Gupta V, et al. Geospatial assessment of tourism impact on land environment of Dehradun, Uttarakhand, India[J].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and Assessment, 2018, 190, 33(4): 181–211.

[22] 王国新, 钱莉莉, 陈韬, 等. 旅游环境舒适度评价及其时空分异——以杭州西湖为例[J]. 生态学报, 2015, 35(7): 2207–2216.

[23] Holden A. Achieving a sustaina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mmon pool resources and tourism: the role of environmental ethics[J]. 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 2005, 13(4): 339–352.

[24] 王兆峰, 霍菲菲, 徐赛. 湘鄂渝黔旅游产业与旅游环境耦合协调度变化[J]. 经济地理, 2018, 38(8): 204–213.

[25] 张弘, 黄震方, 琚胜利, 等. 苏南古镇生态环境承载力分析与低碳旅游环境构建研究——以昆山市周庄、锦溪、千灯古镇为例[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8, 39(1): 57– 65.

[26] Jurado E N, Tejada M T, García F A, et al. Carrying capacity assessment for tourist destinations:Methodology for the creation of synthetic indicators applied in a coastal area[J]. Tourism Management, 2012, 33(6):1337–1346.

[27] Chen H S, Chen C Y, Chang C T, et, al. The constru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a carrying capacity evaluation model in a national park[J]. Stochastic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Risk Assessment,2014,28(6):1333–1341.

[28] Armono H D, Rosyid D M, Nuzula N I. Carrying capacity model applied to coastal ecotourism of Baluran national park, Indonesia[J]. Earth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 2017, 79(4):12–24.

[29] Marcouiller, David W . Environmental resources as latent primary factors of production in tourism: The case of forest based commercial recreation[J]. Tourism Economics, 1998, 4(2): 131–145.

[30] 王迪云. 旅游环境感知: 机理、过程与案例应用[J]. 经济地理, 2018, 38(12): 203–210.

[31] Tan S H, Habibullah M S, Tan S K, et al. The impact of the dimensions of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on firm performance in travel and tourism industry[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2017, 33(4): 66–74.

[32] 钟林生, 李晓娟, 成升魁. 冶力关国家水利风景区旅游环境质量评价研究[J]. 水生态学杂志, 2011, 32(3): 71– 77.

[33] 毛先知, 熊黑钢, 朱跃晨. 北京市各区县旅游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与分析[J].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6, 35(1): 91– 95.

[34] 徐爱萍. 基于全排列多边形法的上海城市旅游环境质量评价[J].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学报, 2017, 34(1): 58–63.

[35] Xu F F, He Y M. A review of environmental ethics and sustainable tourism behavior[J]. Progress in Rogerss in Geography, 2016, 35(6): 27–36.

[36] Aleksa Š. Vučetić. Importance of environmental indicator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the transitional selective tourism destination[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ourism Research, 2018, 20(3):317-325.

[37] 黄静波, 肖海平. 湘粤赣省际边界禁止开发区域生态旅游环境质量综合评价[J]. 经济地理, 2012, 32(10): 152– 157.

[38] 王兆峰. 基于遗传算法的理想区间法在旅游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J]. 系统工程, 2013, 31(2): 106–114.

[39] Morteza Z, Reza F M, Seddiq M M, et al. Selection of the optimal tourism site using the ANP and fuzzy TOPSIS in the framework of integrated coastal zone management: a case of Qeshm Island[J]. Ocean&Coastal Mangement, 2016, 130(6): 179–187.

[40] 褚英敏, 李素喜, 刘金平. 基于锡尔系数及改进生态足迹的河北省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 42(4): 91–95.

[41] 杨秀平, 翁钢民, 侯玉君, 等. 基于SD模型的多情景城市旅游环境承载潜力建模与仿真——以兰州市为例[J]. 经济地理, 2018, 38(3): 209–216.

[42] Lobo H A S, Trajano E, Marinho M A, et al. Projection of tourist scenarios onto fragility maps framework for determination of provisional tourist carrying capacity in a Brazilian show cave[J]. Tourism Management, 2013, 35(7): 234–243.

[43] Kluger L C, Taylor M H, Mendo J, et al. Carrying capacity simulations as a tool for ecosystem based management of a scallop of a scallop aquaculture system[J]. Ecological Modelling, 2016, 331(9): 44–55.

[44] Cisneeros M A H, Sarmiento N V R, Delrieux C A, et al. Beach carrying capacity assessment through image processing tools for coastal management[J]. Ocean & Coastal Management, 2016, 130(10): 138–147.

[45]杨秀平, 翁钢民, 马玉泉, 等. 参数不确定的旅游环境承载力区间多目标优化[J]. 统计与决策, 2018, (10): 58–61.

[46] 王忠福. 城市居民旅游环境影响与社会文化影响感知问卷量表的开发[J]. 管理评论, 2011, 23(8): 36–45.

[47] Raza S A, Sharif A, Wong W K, et al. Tourism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al degrad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Evidence from wavelet-based analysis[J]. Current Issues in Tourism, 2016, 7(5):1–23.

[48] Paramati S R, Shahbaz M, Alam M S. Does tourism degrade environmental quality? A comparative study of eastern and western European Union[J].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D: Transport and Environment, 2017, 50(4):1–13.

[49] 万绪才, 张安, 李刚, 等. 基于旅游者的城市旅游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研究——南京与苏州两市实证分析, 经济地理, 2003, 23(1): 113–116.

[50] 曹新向. 基于模糊数学的城市旅游环境质量综合评判及其优化研究[J]. 南开管理评论, 2005, (4): 22–27.

[51] 林烺. 解决我国旅游环境治理困局的新思路: 旅游环境税[J]. 生态经济, 2016, 32(4): 132–138.

[52] ErkuşÖztürk H, EraydM A.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for sustainable tourism development: collaborative networks and organisation building in the Antalya tourism region[J]. Tourism Management, 2010, 31(1): 113–124.

[53] Navarro J, Caetano V, Emanuela C, et al. Multiple carrying capacities from a management oriented perspective to operationalize sustainable tourism in protected areas[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2013, 128(10): 116–125.

[54] Mihalič T, Šegota T, Cvelbar L K, et al. The influence of the political environment and destination governance on sustainable tourism development: A study of Bled, Slovenia[J]. 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 2016, 15(6): 21–36.

[55] Alipour H, Olya H G T. Second home tourism impact and governance: Evidence from the Caspian sea region of Iran[J]. Ocean & Coastal Management, 2017, 136(5): 165– 176.

[56] Dinica V. The 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 of protected area tourism: Towards a concession related theory of regulation[J]. 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 2017, 34(8): 1–19.

[57] Jaydip D, Saurabh S, Vikash G, et al. Geospatial assessment of tourism impact on land environment of Dehradun, Uttarakhand, India[J].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 Assessment, 2018, 190(4): 181–190.

[58] 丛小丽, 黄悦, 刘继生. 吉林省生态旅游与旅游环境耦合协调度的时空演化研究[J]. 地理科学, 2019, 39(3): 496–505.

[59] Tyrv I L, Silvennoinen H, Hallikainen V. Effect of the season and forest management on the visual quality of the nature based tourism environment: a case from Finnish Lapland[J]. Scandinavian Journal of Forest Research, 2016, (8): 1–33.

[60] Newig J, Challies E, Jager N W, et al. The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of participatory and collaborative governance: a framework of causal mechanisms[J]. Policy Studies Journal, 2017, 46(4): 269–297.

[61] 张鹏飞, 李红, 李萍, 等. 基于生态足迹的成都市可持续发展研究[J]. 生态科学, 2019, 38(5): 104–110.

[62] 郑欣, 程艳妹, 任彩凤, 等. 鄂尔多斯市生态弹性力评价研究[J]. 生态科学, 2019, 38(5): 185–192.

Research Progress and Prospect of Tourism Environment System

YANG Xiuping1,*, JIA Yunting1,ZHANG Dacheng1, WENG Gangmin2,HOU Yujun1

1. School of Economy and Management, Lanzho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Lanzhou 730050, China 2. School of Economy and Management, Yanshan University, Qinhuangdao, Hebei 066040, China

Tourism environment system is the basis of tourism development, and its coordination and integrity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destinations. Tourism environment system is complex, dynamic and comprehensive. The attention and research on human-land relationship provides a scientific basis for improving the function of tourism environment system. The research on tourism environment system reflects the scientific consensus of many scholars in the field of sustainable tourism developmen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nnotation, index system, quantitative model, management tools and application research of tourism environment system, this paper carries out the research and analysis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scholars on tourism environment system.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research situation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scholars' tourism environment system, the paper puts forward the prospect of tourism environment system research, in order to provide theoretical reference for further research on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tourism environment system.

tourism environment system; indicators; quantization model; management tool

10.14108/j.cnki.1008-8873.2020.03.028

F59

A

1008-8873(2020)03-221-08

2019-10-10;

2019-12-1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区域城市旅游环境系统韧性的理论、方法与应用研究”(41961020); 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核心主体需求视角下区域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41501597); 甘肃省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项目“甘肃省中心城市旅游环境承载力提升研究(2019A-022)”; 兰州理工大学博士基金项目资助; 兰州理工大学红柳一流学科扶持方向“管理决策理论、方法与应用”建设项目。

杨秀平(1979—), 女, 博士,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主要从事旅游环境系统分析研究, E-mail: yangxp789@163.com

杨秀平

杨秀平, 贾云婷, 张大成, 等. 旅游环境系统研究进展与展望[J]. 生态科学, 2020, 39(3): 221–230.

YANG Xiuping, JIA Yunting,ZHANG Dacheng, et al. Research progress and prospect of tourism environment system[J]. Ecological Science, 2020, 39(3): 221–230.

猜你喜欢
目的地旅游环境
恋爱中的城市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迷宫弯弯绕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环境
动物可笑堂
旅游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